江阴马达驱动芯片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本】.docx
-
资源ID:55458970
资源大小:124.92KB
全文页数:1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阴马达驱动芯片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本】.docx
泓域咨询/江阴马达驱动芯片项目商业计划书江阴马达驱动芯片项目商业计划书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8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8二、 编制原则8三、 编制依据9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9五、 项目建设背景9六、 结论分析1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15一、 公司基本信息15二、 公司简介15三、 公司竞争优势16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18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8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8五、 核心人员介绍19六、 经营宗旨20七、 公司发展规划20第三章 市场预测22一、 电源管理芯片行业细分市场发展情况22二、 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情况26第四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29一、 项目选址原则29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9三、 深化改革开放,在释放发展动力活力上有新突破33四、 加快转型升级,在增强区域综合实力上有新突破35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7第五章 建筑技术分析39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9二、 建设方案39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0第六章 法人治理结构42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2二、 董事47三、 高级管理人员52四、 监事54第七章 发展规划56一、 公司发展规划56二、 保障措施57第八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60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60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60第九章 劳动安全评价62一、 编制依据62二、 防范措施63三、 预期效果评价69第十章 技术方案70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70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2三、 质量管理73四、 设备选型方案7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5第十一章 项目环境保护76一、 编制依据76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7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1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1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2六、 环境管理分析83七、 结论84八、 建议84第十二章 投资方案85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85二、 建设投资估算86建设投资估算表90三、 建设期利息9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92四、 流动资金92流动资金估算表93五、 项目总投资9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4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5第十三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97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97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1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3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5五、 偿债能力分析10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6六、 经济评价结论107第十四章 风险评估108一、 项目风险分析108二、 项目风险对策110第十五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112一、 项目招标依据112二、 项目招标范围112三、 招标要求112四、 招标组织方式113五、 招标信息发布115第十六章 总结说明116第十七章 附表118建设投资估算表11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8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9流动资金估算表12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7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江阴马达驱动芯片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二、 编制原则1、所选择的工艺技术应先进、适用、可靠,保证项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长周期、连续运行。2、所选择的设备和材料必须可靠,并注意解决好超限设备的制造和运输问题。3、充分依托现有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4、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5、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的法规和要求,符合行业相关标准。6、所选择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应是优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科学论证项目的技术可靠性、项目的经济性,实事求是地作出研究结论。三、 编制依据1、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按照项目建设公司的发展规划,依据有关规定,就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供需状况与销售方案、建设方案、环境影响、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五、 项目建设背景全球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81亿美元增加到2027年的25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7.6%,其中2027年电力线载波市场份额中HPLC占比将达53%。2021年国家电网HPLC模块采购量达到1.23亿片,同比增长32.6%。目前国内HPLC模块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环球表计统计,截至2020年末国家电网HPLC芯片方案提供商中,智芯微和海思半导体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3.6%和12.2%。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较多。产业“三为主”问题依然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还不够强劲,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力亟待提升。城市规划设计、功能配套、品质能级有待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还需加快。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水、气、土等环境问题依然突出,打赢长江大保护之战任重道远。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足,安全生产、社会治理领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六、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75.00亩。(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正常运营后,可形成年产xxx颗马达驱动芯片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3256.6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7058.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36%;建设期利息281.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5%;流动资金5916.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79%。(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3256.60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1759.82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1496.78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577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7348.45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7565.51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6.77%。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07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2284.63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设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建设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0000.00约75.00亩1.1总建筑面积90321.001.2基底面积3000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49.672总投资万元33256.602.1建设投资万元27058.512.1.1工程费用万元23835.422.1.2其他费用万元2617.272.1.3预备费万元605.822.2建设期利息万元281.672.3流动资金万元5916.423资金筹措万元33256.603.1自筹资金万元21759.823.2银行贷款万元11496.784营业收入万元577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7348.45""6利润总额万元10087.35""7净利润万元7565.51""8所得税万元2521.84""9增值税万元2201.69""10税金及附加万元264.20""11纳税总额万元4987.73""12工业增加值万元17511.67""13盈亏平衡点万元22284.63产值14回收期年6.0715内部收益率16.7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276.96所得税后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卢xx3、注册资本:74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0-10-57、营业期限:2010-10-5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马达驱动芯片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工艺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二)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经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公司已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智能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着重打造 “智慧工厂”,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输送系统,将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平台,智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的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类功能性需求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交付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四)区位优势公司地处产业集聚区,在集中供气、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废水集中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源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效应和配套资源优势使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以及环保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五)经营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的经营管理团队,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专注于印染行业,对行业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对产品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瞻能力。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公司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3328.5010662.809996.38负债总额6625.585300.464969.18股东权益合计6702.925362.345027.19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4600.4819680.3818450.36营业利润5852.534682.024389.40利润总额5113.604090.883835.20净利润3835.202991.462761.3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835.202991.462761.34五、 核心人员介绍1、卢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魏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3、宋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4、肖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5、郑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6、龙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7、秦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8、朱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六、 经营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立足主业,引进新项目、开发新技术、开辟新市场,以求高信誉、高效率、高效益,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和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利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七、 公司发展规划(一)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公司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二)措施及实施效果公司立足于本行业,以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产品日益提升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进步要求,为国内外生产商率先提供多种产品,为提升转换率和品质保证以及成本降低持续做出贡献,同时通过与产业链优质客户紧密合作,为公司带来稳定的业务增长和持续的收益。公司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与产业链企业深度融合,建立创新引领、合作共赢的模式,再造行业新格局。(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公司始终秉持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以及膜工艺技术的扎实基础及创新能力,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在近期的三至五年,公司聚焦于产业的研发、智能制造和销售,在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领域积极布局。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中高端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以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为核心,利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利用独立创新、联合开发、并购和收购等多种方法,掌握国际领先的技术,使得公司真正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第三章 市场预测一、 电源管理芯片行业细分市场发展情况电源管理芯片下游应用场景广泛,行业电源管理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网络通信、安防监控、智能电力、消费电子、智慧照明、工业控制、医疗仪器、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近年来,在国际贸易形势剧烈变化的市场背景下,终端市场日益重视供应链自主可控,显著加速了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趋势,自主品牌电源管理芯片迎来广阔发展空间。1、网络通信市场近年来,随着全球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视普及和高清传送频道逐渐渗透带动网络机顶盒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GrandView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机顶盒市场销量预计达3.34亿台,同比增长1%。未来随着东南亚等地区网络机顶盒的不断普及,以及集成众多功能于一身的智能终端机顶盒对传统单一解码设备的逐步替代,全球网络机顶盒市场规模仍将持续稳定增长。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网络,其中ONT作为家庭网络通信场景的宽带网络接入设备,已随着“光纤入户”政策的大力实施逐步渗透到近五亿个中国家庭中。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0年末,中国光纤接入端口数达到8.8亿个,占全部宽带接入端口的比重已高达93%。尽管目前我国光纤接入渗透率已达较高水平,未来净增加光纤接入端口数有限,但技术升级将推动ONT产生大量更新换代需求。当前我国互联网家庭用户的带宽以50M至100M为主,随着当前我国高清视频产业、智慧家庭产业以及5G通信技术的普及,提升固网宽带速率以保证用户可以享受到全方面的高速互联网服务的需求也日益迫切,2019年“千兆光纤”入户政策应运而生。千兆宽带网络的部署意味着我国家庭互联网宽带用户需要将网络接入设备从现有的GPON智能网关升级到10GPON智能家庭网关,考虑到我国庞大的光纤接入端口存量,由此产生的ONT升级换代需求将远超过新增用户需求。全球市场角度,根据Dell'OroGroup数据,中国历来占据全球PON建设总支出的65-80%,尽管中国的ONT销量近年来有所下降,但预计北美、西欧等全球其他地区仍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其中在北美地区,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200亿美元农村数字机会基金计划将帮助大量农村地区升级至光纤网络;在西欧地区,众多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扩大光纤网络建设,甚至迅速转向XGS-PON方案以提供对称10G服务;在亚洲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以及日本和韩国的10G升级周期亦将带动PON网络建设支出,带动ONT销量增长。根据Dell'OroGroup数据,2021年全球ONT市场总出货量达1.4亿台。无线路由器可为家庭、办公等多个场景提供设备无线联网功能,是终端用户实现局域网络覆盖的核心设备。随着通信技术的升级,无线路由器正逐渐向WiFi6升级,相比以往WiFi技术,WiFi6在频段支持、带宽、接入终端支持数量、传输效率等方面能力均显著提高,从而能够实现更快更强的无线网络接入。目前WiFi6渗透率依然较低,随着成本不断下降以及物联网趋势下终端连接数的迅速增长,未来WiFi6的普及将产生大量无线路由器需求。根据日本东京商工研究机构TSR数据,2021年全球无线路由器出货量预计约为1.5亿台。2、安防监控市场随着各国政府和个人对安防问题持续关注,加之安防监控市场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全球安防监控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根据德邦证券研究所数据,2020年国内安防摄像头出货量达4.1亿个,同比增长13.9%,预计2025年国内安防摄像头出货量将达到8.3亿个,2020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达15.1%。在清晰化、智能化等行业发展趋势带动下,安防摄像头需配备NVR/DVR设备,针对前端摄像头数据进行处理,使得安防监控前端设备高度集成,实现从单一图像采集到融图像采集、分析、初步计算于一体的跨越。根据华西证券研报数据,NVR/DVR设备2021年全球出货量将达3,565万台。3、智能电力智能电力是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具备可靠、经济、环保、透明、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征。随着智能电力的发展,电力系统对数据采集实时性、传输数据量、传输数据形式复杂度等方面要求均越来越高,对于计量以外的其他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多,以往电网系统应用的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由于自动采集成功率低、通信速率慢等原因,已无法满足智能电力及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需要。2017年6月,国家电网正式发布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并于2018年四季度开始对HPLC模块产品进行招标,而南方电网也发布了计量自动化系统宽带载波通信技术要求,对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技术要求、通信协议等进行了规定,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成为目前的主流技术。全球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81亿美元增加到2027年的25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7.6%,其中2027年电力线载波市场份额中HPLC占比将达53%。2021年国家电网HPLC模块采购量达到1.23亿片,同比增长32.6%。目前国内HPLC模块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环球表计统计,截至2020年末国家电网HPLC芯片方案提供商中,智芯微和海思半导体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3.6%和12.2%。4、消费电子消费电子市场终端细分领域广泛,产品形态丰富,对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也呈现广泛且多样化的特点。在物联网、集成电路等基础技术的快速发展支撑下,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日益强大,应用场景不断拓宽,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办公、娱乐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根据IDC数据,2009年到2019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从2,450亿美元快速增至7,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1.3%,预计未来消费电子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390亿美元。规模庞大且持续发展的消费电子市场将为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发展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二、 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情况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简称“芯片”,是指通过采用一定的工艺,将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通过布线互联,制作在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电子器件。1、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情况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0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到3,546亿美元,2016年至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达6.4%。受终端应用需求影响,近几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有所波动,其中2018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高达3,933亿美元,主要原因系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出货量快速上升,对集成电路产品需求快速增加;而2019年,受全球5G产业布局速度较慢及存储器价格下跌影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出现较大幅度波动。预计未来几年,随着以5G、车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推广,终端产品对芯片、存储器等集成电路元件需求将明显增长,推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进一步发展。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达到4,750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年复合增速达6.0%。2、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情况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8,928亿元,2016年至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达19.8%。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凭借巨大的市场需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众多优势条件,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尽管近年来全球集成电路市场有所波动,但随着国内消费电子、网络通信、移动互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等市场需求的持续提升,以及国家支持政策的不断提出,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始终保持高速稳定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将达到18,932亿元,2020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达16.2%。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存在巨大的贸易缺口。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同比增加23.6%,达4,32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集成电路进口额已占全国总进口额的16%,是中国进口金额最高的商品,远超原油、农产品和铁矿石等商品的进口额;同时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为1,538亿美元,贸易逆差达2,788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仍将维持高位。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国集成电路产品的品质和市场认可度日渐提升,集成电路国产产品对进口产品的替代效应明显。2016年至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8%,显著超过同期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11.4%,体现出国内集成电路行业进口替代趋势。第四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江阴古称暨阳,位于长江三角洲,有7000年人类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记载史。西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阳县,属毗陵郡,治所在今江阴市东南。南梁绍泰元年(555年)废县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处长江之南,遂称江阴郡,下辖江阴、利城、梁丰3县,为“江阴”名称之开始。此后江阴分别为郡、国、军、路、州治,建置几经变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复县建置。1949年4月23日江阴解放后,属苏南行署常州专区。1953年改属苏州地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改属无锡市。1987年4月经批准撤县建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台阶、年均增长超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6%,引进超50亿元项目9个。市场主体由11.7万户增加到26.4万户,规上工业企业数较“十二五”末增长31.7%。上市公司由35家增加到53家,累计实现直接融资近500亿元。各类“500强”企业比“十二五”末增加17家、累计达50家。双良集团、法尔胜集团获中国工业大奖,阳光集团获中国质量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累计实现信贷投放超1300亿元。有效化解金融、政府性债务风险,经济运行质态持续向好。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转型升级取得实效。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95%提高到3.3%,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较“十二五”末增长85.7%、累计达65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7个百分点。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较“十二五”末增长78.6%,累计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88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7个。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引育国家级人才51人,柔性合作国际顶尖人才达66人,建成诺奖得主研究院7家。内生动力有效激发、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实施全省唯一的县级集成改革试点,赋予镇街经济社会管理权限861项,徐霞客镇“1+4”基层治理模式等改革经验在无锡、全省复制推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单位GDP能耗较“十二五”末下降19.5%,累计减税降费超280亿元。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48.1亿美元,年均进出口、出口分别比“十二五”期间增长5%和11%,江阴综保区获批并正式封关运营。累计实现对外投资33.7亿美元,稳居全省同类城市第一。三大开放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市占比接近40%,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3%,限上单位零售额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城乡建设展现新貌。强化规划引领,编制锡澄协同发展区、长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1+9等专项规划,完成镇村布局、无锡(江阴)港等规划修编。“1310工程”全面推进,滨江等重点片区形态初现。城市快速路网体系逐步构建,锡沙线、新锡澄路等锡澄一体化项目有序实施。加快完善城市综合功能配套,新建污水主管网240公里,累计完成城乡防汛应急工程143个、城区老旧小区改造41个。开展优美环境合格区建设,高分创成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农田连片整治1.2万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358个,提档升级农村公路255公里、新(改)建农村桥梁37座,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达100%。生态建设切实加强、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全面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信访交办问题整改。推动临港开发区两个化工集中区整合提升,取消高新区化工集中区定位,关停“散乱污”企业3750家、“三高两低”企业250家、化工生产企业157家。淘汰燃煤锅炉816台,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燃煤机组34台,改造治理工业窑炉90台,压减非公用电厂燃煤175万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国省考断面水质优比例较“十二五”末分别提升13个和44.5个百分点。光大垃圾焚烧发电三期扩建、秦望山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投运。完成造林绿化1.6万亩,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0.18%和5.8%。坚持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导向,巩固提升高端纺织服装、石化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基础优势,大力推动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积极布局5G通信、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健康文旅等未来产业,加快发展以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和枢纽经济为重点的新经济,持续深化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努力推动开放型经济质效位居前列,持续打响“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华夏A股第一县”品牌,全力打造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创新主体扩容行动,加快打造江阴创新企业的“航母舰队”。坚持以霞客湾科学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江阴数字创新港建设为引领,持续提升重大创新平台载体绩效,有力推动产业与创新无缝对接。全面完善人才培养、流动、使用激励和评价考核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升企业家队伍综合素质,加快把江阴打造成为优秀创新人才集聚的新高地。紧紧围绕高标准打造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目标,扎实推进重大枢纽性工程、“一江一河”标志区建设,推动江阴港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打造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积极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治理“城市病”,努力推动“美丽江阴”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实施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和管护,促进治理资源向基层延伸,持续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人口老龄等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深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努力把江阴建成广大群众认可的最具幸福感城市。全面巩固拓展县域治理“1+5”总架构、基层治理“1+4”模式,完善“智慧江阴”建设,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江阴样板。三、 深化改革开放,在释放发展动力活力上有新突破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集聚开发开放的发展要素,促进形成区域协同、市域联动、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区域竞争的新优势。对接区域一体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化与黄浦区等地区的战略合作,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等载体平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无缝对接。加强与上海港、宁波港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江阴港“江海换装”优势,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持续推动现有码头、岸线、产业等资源整合提升,全力打造长三角江海联动区域性组合港、综合型物流服务中心。全面融入锡澄一体化进程,有序实施锡澄协同发展区建设,稳步推进与惠山、锡山等周边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业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拓展开发开放格局。全面贯彻中央构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部署要求,引导企业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出口品牌建设等战略,优化外贸市场结构、主体结构、产品结构,不断提升外贸发展水平。完善重点外贸企业服务机制,持续推进外贸“破零”行动,着力稳定外贸规模。强化口岸功能建设,新增开放码头泊位2个。有序推进综保区加工制造中心、物流分拨中心、销售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打造港口保税小镇。积极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能合作,实现对外直接投资2.8亿美元。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推进开放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做强产业支撑,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提升贡献能力和水平。高新区要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国际化园区总目标,紧扣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工作主线,办好“国批”十周年系列活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及创新平台建设,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在全国高新区中实现争先进位。青阳园区要发挥产业发展区联动效应,推进智慧物流、高端智能装备等特色产业发展,力争早出形象、快出效益。临港开发区要围绕打造竞争力一流的国际化开放园区总目标,用好高端教育、人才和创新等资源,推进重大科技平台建设,持续做强千亿级、500亿级产业集群比较优势,力争创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靖江园区要完善两地联动发展体制机制,壮大车船及配件、金属新材料、港口物流等主导产业,持续推动园区提档升级。江阴睢宁工业园要围绕建设省级特色园区,加快打造苏南苏北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增长极。各镇街要推进镇村工业集中区升级改造,探索发展特色小镇,全力建设创新生态区。四、 加快转型升级,在增强区域综合实力上有新突破坚定不移狠抓实体经济,着力深化产业强市建设,全面提升重点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优势,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放大产业特色优势。引导传统产业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进口设备免税等支持政策,持续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壮大新兴产业,确保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