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测试题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55643579
资源大小:113.0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测试题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机械运动一、1、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 )A5 B5 C5 D5 m2、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 B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4、把“H1病毒、地球、排球”按空间长度从小到大排列。排序正确的是 ( )AH1病毒、排球、地球 B地球、排球、H1病毒CH1病毒、地球、排球 D排球、H1病毒、地球5、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小明身高约为1.686、 对于测量中的误差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发生的错误叫做误差; B.只要认真测量就不会发生误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D.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7、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不具有动能D.老鹰能在空中飞翔主要是由于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作用8、“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诗人认为“桥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桥 B水 C河岸 D地球9、某火车站并列停靠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了,关于两列火车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的是 (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 .甲车不动,乙车向西.甲车向西,乙车不动 .甲车向西,乙车向东10、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 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C甲相对楼层是静止的 D甲相对上一级扶梯上站立的人是运动的1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及时间关系的是( )12、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图像,则图(乙)中能及之相对应的图像是 ( )ts甲ttvAtvvtvDBC乙 13、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A60s B50s C40s D20s14、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则: (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1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6、单位换算1.6= 3cm= m 180= 17、如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18、如图所示,秒表读数为。19、在图中,圆筒的直径d 为 18题图19题图20题图20、李阳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21、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相对于树来说,人是 的;相对于船来说,人 是 的,树是 的。22、 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 的。23、 正在修建的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铜仁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汽车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铜仁到鹦鹉溪需1.5h,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2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25、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8分)2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 s;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填“大”或“小”)四、 计算题(9分)27、一小球在光滑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问:(1)小球前8秒的速度?(2)小球前8内通过的路程?(2)通过60m所用的时间?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氏(袁可立)陆园在鸣凤门内,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