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1999年宏微观经济学真题答案.docx
-
资源ID:55661498
资源大小:57.3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华中科技大学1999年宏微观经济学真题答案.docx
华中科技大学1999年宏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一概念题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一般形式为,为产量,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为三个参数,当时,和分别表示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根据参数及之和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则为规模报酬递增,若,则规模报酬不变,若,则规模报酬递减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生产规模变化及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折算指数是名义及实际的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实际名义折算指数流动性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是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想这种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的情况被称为“流动性陷阱”库兹涅茨倒U字假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创造”及“破坏”改变着社会、经济结构,并影响着收入分配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多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人均产值),纵轴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这一假说提示的关系呈倒字形二计算题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每天利润最大化的收益为元,此时,平均成本为元,边际成本是元,平均可变成本是元,求该厂商每天的产量和固定成本解:,在竞争市场上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所以元,又由于收益,所以在短期:,所以元已知消费函数(为可支配收入),投资函数(为利率水平),净出口函数(为净出口),货币需求函数(为价格)若政府支出,税率,货币供给()写出曲线方程和曲线方程;()求出均衡收入和利率水平;求出均衡时的消费,投资,净出口值解:(),:,所以,:,均衡条件:三简答题简评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答: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和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第一,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被称作为“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为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第二,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或经济变量)具有完全的信息以上这两个假设条件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条件,西方经济学者承认,上述两个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实,他们是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为何农业会“丰收成灾”和“谷贱伤农”?政府应采取什么政策?答:“丰收成灾”和“谷贱伤农”描述的是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途中农产品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的位置向右平移至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的由下降到,由于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的收入减少基于以上的经济事实及经验,某些西方国家的一些援助农场主的计划,就是通过减少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来减少农产品的供给和支持农产品的价格(最低限价),从而保证农场主的总收入凯恩斯是如何解释经济萧条的原因的?提出什么对策?答:按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条件下,有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或者说资本主义的通常状态是有效需求不足,即是处在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所造成,所以市场机制不能使总需求及总供给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达到均衡,于是必然要出现萧条和失业,或者当需求过度时,也会出现通货膨胀因此,政府调节经济就是要维持经济的稳定,其政策手段就是调节需求,即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在进行需求管理时,财政政策被认为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调节手段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对我国转变增长方式有何借鉴意义?答: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对制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至关重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主要由两类:一是丹尼森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二是库兹涅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丹你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具体而言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六个即: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丹尼森的结论是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包括技术知识,管理致使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管理和组织知识的进步更可能降低成本,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进步的重要性是相同的库兹涅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是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的他提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他及丹尼森的不同之处在于他重视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动缓慢,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小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对我国转变增长方式的借鉴意义在于:中国应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增长,减少要素投入量,增加技术投入量,提高要素生产率,知识及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要注重人才培养四论述题试述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容答:微观经济政策主要是针对市场失灵而来的市场失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都是资源最优状态配置,即帕累托最优状态垄断产量和垄断价格不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针对垄断有两种微观经济政策:对垄断的公共管制和反托拉斯法a,对垄断的公共管制包括对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的管制政府实行价格及产量管制时,为了提高效率,政府应当将价格定为及线橡胶的价格水平上,在该价格产量水平上,价格恰好等于边际成本,从而出现亏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补贴垄断厂商的亏损,反托拉斯法是政府对垄断更加强烈的反应,反托拉斯法规定,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的竞争或欺诈行为等都是非法的外部影响会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外部影响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种情况,“外部经济”指的使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此时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外部不经济”指的是某个人的遗像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包括:,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征税,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等,使用企业合并的办法将外部经济的企业及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合并,使影响内部化,合并后企业的成本及收益等于社会的成本及收益,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公共物品会导致市场失灵对于公共物品的微观经济政策主要是公共选择,就是所有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为方案的过程,集体选择的规则:一致同意规则,多数规则,加权规则,否决规则,最优的集体选择规则:成本模型把成本分为决策成本及外在成本,理性的经济人将按最低的相互依赖成本来决定集体选择的规则概率模型,力图使集体决策的结果偏离个人意愿的可能性最小,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缺乏竞争,机构庞大,成本昂贵解决办法是使公共部门的权利分散化,由私人部门承包公共服务的供给,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展开竞争,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不完全信息也会导致资源的配置非最优化,违背了帕累托最优标准解决信息不完全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信息调控,实质为了利润最大化,生产者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生产,否则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可能卖不出去,信息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市场信息,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试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及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并加以评价答: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在考虑预期下,一切宏观政策都无效新古典经济学模型: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用理性预期的假设否定有效性,政策上助长稳定的公开宣布的货币政策李嘉图等价定理:最初由李嘉图(英)提出,后由巴罗发挥,说明减税政策无效,否定财政政策有效否定财政政策的工具实际经济周期:否定需求的经济理论,否定货币学派,主张由技术等因素引起周期()新主义经济学:在适应性预期假定和粘性工资假定之上政策主张:既主张管理又主张管理新旧的区别:,在总需求理论上,更加重视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淡化了财政政策作用;,用适应性预期假定和粘性工资假定,替代了刚性工资假定,因此曲线是正斜率而不是水平,推论和共同决定经济波动(而早期仅强调);,不仅强调管理,而且强调管理,且在管理政策上,放弃早期通胀和赤字来刺激增长过程,该而采用稳定物价和预算平衡的有限刺激政策新古典经济学和的主要分歧:基本假设不同:新古典经济学理性预期和灵活工资;新适应性预期和粘性工资斜率不同:新古典经济学垂直的曲线;新正斜率的曲线政策有效性的看法不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无效;新认为有效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不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方面决定经济周期,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认为由和共同来决定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