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期末单元练习及模拟测试卷一和参考答案.docx
七年级(下)数学第十二章实数单元练习卷四 姓名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0.04的正的平方根是_ 2、的平方根是_ 3、求值:_4、求值:_ 5、如果a的平方根是,那么=_6、将写成方根的形式是_ 7、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n倍,则它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_倍8、精确到_位,有_个有效数字9、已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点A对应的数是2,那么B对应的数是_10、如果一个正数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是3a-2和2a-13,那么这个正数是_11、设的小数部分为b, 则的值是_12、,则_13、小于的最大正整数是_14、若有意义,则=_15、比较大小: (第16题)16、图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请利用图中的格点,画出一个面积是5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 _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7、在实数,0.808008,0.121221222中,无理数的个数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B、不带根号的数是有理数C、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D、实数及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19、下列各式中,x的取值范围是的是 ( ) A、 B、 C、 D、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的和为零 B、任意一个实数都有奇次方根 C、平方根和立方根相等的数只有零 D、的4 次方根是21、a、b、c三个数在数轴上的点如图所示,的值可能是 ( ) A、-2c B、2a-2c C、0 D、2a-2b三、计算题(每题4分,共20分)22、 23、 24、 25、 26、 四、解答题(第27题4分,第28、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3分)27、设,求28、若实数x,y使得互为相反数,求的四次方根29、若,求的立方根30、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7,AE=BF=CG=DH=2 1)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_ 2)求出四边形EFGH的面积 3)求出四边形EFGH的周长(结果精确到十分位,参考数值: )五、尝试探索(共6分) 31、(1)计算: (2)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的倒数是_ (3) 求值七年级(下)数学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单元练习卷五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如图1所示,AB及CD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1的对顶角_. (1) (2) (3)2.如图1所示,若1=25°,则2=_,3=_,4=_.3.如图2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则AOD的对顶角是_,AOC的邻补角是_;若AOC=50°,则BOD=_,COB=_.4.如图3所示,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OA平分EOC,EOC=70°,则BOD=_. 5.对顶角的性质是_ _第 19 页6如图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D/EF,1)若E=59º,则1= ,根据: 。 2= ,根据: 。2)若F=79º,则3= ,4= .7如图,a/b,1是2的2倍,则3= 度。 8如图,AB/CD,D=80º,CAD:BAC=3:2,则CAD= , ACD= 。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9. 如图:判断AB/CE的理由是 ( )A. B=ACE B. A=ECD C. B=ACB D. A=ACE10.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给出下列条件 1=2 3=4 4+7=180º 5+8=180º,其中能判定a/b的是 ( ) A. B. C. 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B. 同位角相等 C.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相交12. 1和2是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1和2的大小关系是 ( ) A. 1=2 B. 1 >2 C. 1 < 2 D. 无法确定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 )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若线段AB线段CD没有交点,则CD/AB 若a/b,b/c,则a及c不相交三. 把理由填写完整(5分)14. 如图,已知DAB=DCB, AF平分DAB,CE平分DCB, FCE=CEB, 试说明:AF/CE.解: AF平分DAB, ( ) =DAB ( )同理:FCE= ( ) DAB=DCB ( ) FAE=PCE FCE=CEB ( ) AF/CE ( )四、解答题(共59分,22、23、26、27每题5分,其余每题4分)15. 如图:1=30º,B=60º,ABAC. 1) 求DAB+B等于多少度? 2)AD及BC平行吗?AB及CD平行吗?16. 图: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 DBF=F,问:CE及DF的位置关系怎样?试说明理由。17. 已知:如图,A=ACE,B=BDF,且A=B,试说明:EC/DF.18. 如图:1: 2:3=2:3:4,AFE=60º,BDE=120º,写出图中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19. 如图:已知直线AB、CD及直线MN相交于E、F,MGAB交AB于G,EMG=20º,NFC=70º,试说明AB及CD平行的理由。20. 如图,已知:1=2。试说明3+4=180º21. 如图所示,已知AB/CD,分别探索下列四个图形中P及A、C的关系,请你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意选一个加以说明。 图1 图2 图3 图422. 如图,已知B、E分别是AC、DF上的点,1=2,C=D1) ABD及C相等吗?为什么?2) A及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3. 如图:1+2=180º,DAE=BCF,试问a) AE及FC会平行吗?请说明理由b) AD及BC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24. 如图,AB/CD,A=112º,C=123º,求APC的度数。25. 如图EF/CD,EFB=GDC,试问AGD及ACB相等吗?为什么?26. 阅读,如图:CE/AB,1=A, 2=B, ACD=1+2=A+B。这是一个有用的事实,请用这个事实在图的四边形ABCD内引一条和边平行的直线,求出A+B+C+D的度数。 图 图27. 如图,已知CE平分ACD,F为CA的延长线上一点,FGCE交AB于点G,ACD=110º,AGF=20º.1) 求BAC的度数;2) 求B的度数28. 如图,A+C=AEC,判断AB及C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七年级(下)数学第十四章 三角形 单元练习卷一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如图,ABCCDA,并且AB=CD,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DAC = BCA B、AC=CA C、D = B D、AC=BC 第1题 第2题 第3题2、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 = C,则在下列条件中,无法判定ABEACD 的是 ( ) A、AD=AE B、AB=AC C、BE=CD D、AEB = ADC 3. 如图,A+B+C+D + E= ( ) A、180° B、240° C、360° D、480°4. 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m, 3cm, 4cm B、4cm, 6cm, 10cm C、1cm, 1cm, 3cm D、3cm, 4cm, 9cm5. 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 ( )A、45° B、55° C、60° D、65° 6.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斜角三角形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3分)7. 在ABC中,A+B = C,则C= 8. 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 三角形和 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9. 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第三边小于两边之 ,大于两边之 ;如右图,用式子表示为: < AC < .10. 在ABC中,已知两条边长为3和2,且第三边长为偶数,那么第三边长 。11 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4,一腰长为6,则底边长为 。12. 在ABC中,AB=AC,B =70°,那么A = 13. 在等腰ABC中,C =70°,那么A = 14.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一边长为5,则另两边长为 15. 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5,另一边长为8,则它的周长是 第16题 第17题16. 如图,CD是RtABC斜边上的高,及A相等的角是 ,理由是 17. 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和高,B =50°,C =70°则ECD = 三、解答题18、如图,已知AE=AC,AD=AB,EAC=DAB,,试证明:EADCAB。19、如图,已知AB=CD,AE=CF,DE=BF,试证明:(1)ABCD; (2)AD=BC。20、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不及B、C重合),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CDF(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说明理由。1)你添加的条件是: 2)说明理由。21、如图,已知 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 EAAD,FDAD,AE=DF,AB=DC。请说明:ACE=DBF.22、如图,点E、F在BC上,BE=CF,A=D, B=C,AF及DE交于点O。1)求证:AB=DC;2)试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3、如图,ABC中,BAC=90°,AB=AC,BD是ABC的平分线,BD的延长线垂直于过C点的直线于E,直线CE交BA的延长线于F。试说明:BD=2CE。24. 如图,ABC中,ADBC于D,AE平分DAC,BAC=80°,B=60°,求BAE的度数。25. 上午8时,一艘船从海岛A出发,以20海里/时的速度向北航行,11时到达海岛B处,从A、B望灯塔C,测得NAC=40°,NBC=80°,求从海岛B到灯塔C的距离。26. 如图,已知AD=BC,AC=BD,求证:ABE是等腰三角形。27. 如图,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及CE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EBO=DCO;BEO=CDO; BE=CD;OB=OC.1) 上述四个条件中,那两个条件可判断ABC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况)2)选1)小题中的一种情况,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七年级(下)数学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练习卷一 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42分)1、原点O的坐标是 ,x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y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点M(a,0)在 轴上。2、点A(1,2)关于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3、已知点M及点N关于轴对称,则。4、已知点P及点Q关于轴对称,则。5、点P在第三象限,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P点的坐标是 。6、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_。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P(5,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8、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x,-1),则xy=_ 。9、已知ABx轴,A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 。10、A( 3, 2)、B(2, 2)、C( 2,1)、D(3,1)是坐标平面内的四个点,则线段AB及CD的关系是_。11.过点A(-2,5)作x轴的垂线L,则直线L上的点的坐标特点是_12.已知点P(0,a)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点Q(-1,-a+1)在第 象限.13.已知点M(2m+1,3m-5)到x轴的距离是它到y轴距离的2倍,则m= 14.如果点M(3a-9,1-a)是第三象限的整数点,则M的坐标为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一定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6、如果点A(a.b)在第三象限,则点B(a+1,3b5)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7、点P(a,b)在第二象限,则点Q(a-,b+1)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8、若,且点M(a,b)在第二象限,则点M的坐标是 ( ) A、(5,4) B、(5,4) C、(5,4) D、(5,4)19、DEF是由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D(1,1),则点B(1,1)的对应点E、点C(1,4)的对应点 F的坐标分别为 ( )A、(2,2),(3,4) B、(3,4),(1,7) C、(2,2),(1,7) D、(3,4),(2,2)20.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A(2,9) B(5,3) C(1,2) D( 9, 4)21.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A(2,2) B(3,2) C(3,3) D(2,3)22.若点M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点M到x轴的距离为2,则点M的坐标是( ) A(2,2) B(-2,-2) C(2,2)或(-2,-2) D(2,-2)或(-2,2)三、解答题(23、24每题8分,25题4分,26题14分,共34分)23、在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下面各点:A(0,3);B(1,-3);C(3,-5);D(-3,-5);E(3,5);F(5,7);G(5,0) (1)A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 。(2)将点C向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它及点 重合。(3)连接CE,则直线CE及轴是什么关系?(4)点D分别到、轴的距离是多少?ACAYBA24、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0,0),B(6,0),C(5,5)。(1)求三角形ABC的面积;(2)如果将三角形ABC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三角形A1B1C1,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2B2C2。试求出A2、B2、C2的坐标;(3)三角形A2B2C2及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有什么关系。2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5-3a,a-3)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a的值及点的坐标?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6,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A,PB,使,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及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的值不变,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七年级下数学期末模拟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a, a+1)在x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 ( )A. (0, 1); B. (-1, 0); C. (1, 0); D. 无法确定 3如图,OAB=OBA,添加下列条件,其中不一定能使OC=OD成立的是 ( )A. AC=BD B. BC=AD C. C=D D. ABC=BAD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的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 B.实数a的立方根有一个; C.的立方根是±2; D.表示-5的立方根5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 )A.45°°或135° B.135° C.45 D.以上答案都不对6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A.(2,9) B.(5,3) C.(1,2) D.(-9,-4)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28分)7. 如果Q在第二象限,且Q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4,那么Q点的坐标是_ _. 8. 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BEF,交CD于G,如果EFD=40°,那么EGF =_度.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9. 等腰直角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用符号表示为:如图,在ABC中,AB=AC,且_ _,所以,ADBC,且 . 10. 如图,已知ABC及DEF全等,那么D=_度.11. 如图,已知ADBC,AC及BD相交于O,图中共有_对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12如图,将一直角三角板及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请任意选择两角写出一个有关的正确的结论: .13如图,两条直线、相交于点,平分,如果=4:3,那么 度.14将一副三角板如图3所示放置(其中含角的三角板的一条较短直角边及另一块三角板的斜边放置在一直线上),那么图中 度17题图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如图,已知,的平分线交于点,且DE6cm,如果点是边的中点,那么的长为 cm16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cm,另一边长为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cm17如图,在中,高及高相交于点,且,那么= 度18.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及另一腰的夹角为6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三、解答题(5+5+8+6+3+6+8= 41分)19、计算:20. 计算21如图:已知B=F,BAC+CDF=180°,说明AFEC的理由。第21题AFERBCD解:因为BAC+CDF=180°(已知), ADE=CDF ( ) 所以BAC+ADE=180°( )所以ABDE ( )所以B= ( ) 因为B=F (已知),所以 = ( ) 所以AFEC ( )22. 如图,ADBC于D,EGBC于G,E=1,说明:AD平分BAC。23、如图,A、B之间是一座山,一条高速公路要通过A、B两点,在A地测得公路走向是北偏西101°38。如果A、B两地同时开工,那么在B地按北偏东多少度施工,才能使公路在山腹中准确接通?为什么?24如图,在ABC中,AM=CM,DMAC,DMBC,说明CMB是等腰三角形第25题图25. 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A的坐标(4,0),(1) 图中B点的坐标是 ;(2) 点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C的坐标是 ; 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D的坐标是 ;(3) ABC的面积是 ;(4) 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找一点E,能满足的点E有 个;且E点在直线 和直线 上;(5) 在y轴上找一点F,使,那么点F的所有可能位置是 ;(用坐标表示,并在图中画出)四、证明题 (8+11=19分)26.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线段AB、BC、CA上的点 (1)若AD=BE=CF,问DEF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2)若DEF是等边三角形,问AD=BE=CF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结论27 如图,已知点C为线段AB上一点,CB>CA,分别以线段AC、BC为边在线段AB同侧作ACD和BCE,且CA=CD,CB=CE,ACD=BCE,直线AE及BD交于点F(1)说明AE=DB的理由(2)如果ACD=60°,求AFB的度数(3)将图1中的ACD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某个角度,到如图2的位置,如果ACD=,那么AFB及有何数量关系(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试说明理由七年级(下)数学第十二章实数单元练习卷四参考答案1. 0.22.±33. -0.54. 5. 36. 7. 8. 万;49. 或10. 4911. 212. -3313. 214. 115. <16. 17. C18. D19. B20. D21. A22. 23. 24. 125. 26. 427. 28. 1629. 230. 1) 正方形;2)29; 3)21.631. (1)1;1;1 (2) (3)2七年级(下)数学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单元练习卷五参考答案1. 2,4; 32. 155°; 25°; 155°3. BOC; BOC,AOD; 50°; 130°4. 35° 5. 对顶角相等6. 1)59°;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1°;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101°; 79°7. 608. 66°; 34°9. D10. D11. D12. D13. B14. AF平分DAB, ( 已知 ) FAE =DAB ( 角平分线的意义 )同理:FCE= DCB ( 角平分线的意义 ) DAB=DCB ( 已知 ) FAE=FCE FCE=CEB ( 已知 ) FAE = CEB ( 等量代换 ) AF/CE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5. 1)180°; 2)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B及CD不平行16. CE/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7. 提示:说明ECD=FDC18. AB/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EF/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9. 提示:说明AEN=CFN20. 1=2( 已知 ) AB/CD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3 =5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4 +5=180°(邻补角的意义) 3 +4=180°(等量代换)21. 图1:A +P + C =360°图2:P =A + C图3:P =A - C图3:P =C - A提示:过P作PQ/AB22. 1)ABD=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2)A=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3. a) AE/FC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b) AD/BC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4. APC=125º25. AGD=A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6. 这个有用的事实就是: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在图中,过点B作BEAD,交CD于点E;则利用这个有用的事实,可得:BED = CBE+C ;因为,BEAD,所以,A+ABE = 180° ,BED+D = 180° ;A+B+C+D= A+(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