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15篇_2.docx
-
资源ID:55834528
资源大小:23.91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15篇_2.docx
2022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15篇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1这周学习了相识时间这一单元,是在一年级相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相识时间,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能够5分5分的认读时间,知道1时=60分。从之前学过的“整时”、“半时”引入,再依据主题图让学生大胆猜一猜,说一说,引入课题。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巩固时针、分针、大格、数字、小格表示的意义;探究发觉时针转过1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大格?;探究分针转过1小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小格?;再探究分针转过1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大格?紧接着探究怎么读、写时间。重点强调8时05分写时要用0点位。但是学问点太过集中,教完一个,再教下一个,无意中学生又模糊了,有些学生对旧学问忘得干净,分不清时针和分针;二是上半节课想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觉、去探究,奢侈了较多的时间,以至没有时间进行认读,只能到下一节课,等下一节课重新讲解时学生已经失去的激情。从学生课后练习完成状况看,当出现几时45分、几时50分、几时55分时,学生对于时针的确定简单出错。所以还是须要加强理解和认知,视察体验指针转动的过程,重点在于分针转动,时针也在渐渐转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而不是通过语言去总结“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这样太抽象了。学生不能精确地驾驭这一点。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21、让自己的课堂更真实。所谓的真实,应当是面对学生的真实的认知起点,呈现真实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我们不能无视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把学生当成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更不能死抱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我们会把“人”教“死”了,这也是为什么对我们备课提出备学生的要求,其次次尝试虽然没明显的复习痕迹,但其实也都是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学问基础上的,承认他们的学问功底,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2、要让自己的课堂动起来。这里是指“互动”。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好的数学老师应当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同等的对话情境。在这种探讨或沟通中,我们进行同等的心灵沟通与学问互换,才能取得更志向的教学效果。”在其次节课中我就采纳的是生活的,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沟通,学生主动参加到学习生活中来,课堂更体现了活力。3、让自己的课堂充溢耐性与才智。其实课堂是充溢生命活力的。每一节课都是不行预设与复制的生命历程。我们应当让孩子对你的课堂印象深刻。所以课前教学设计成为重要。备课要全、深、细。没有备课时的全面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心中有数,就没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我们只能运用老师的才智与耐性引导学生,使之在获得学问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4、也是最深的体会。情境的选择与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行忽视。它是促使和引导学生主动置身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有些情境的创设可能只不过是一幅供学生观赏的漂亮图画而已,无法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欲望之火。比如说做法一中的情境图。只是单纯的呈现工具而已,作用不大,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可能很被动。新课标指出供应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需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对于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小学生来说,现实的含义又是不同的。对低年级而言,它就更多意味着与他们干脆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或物,颜色,声音。动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所以我选择了幻灯片的教学手段,并且以现代感极强、时下最轰动的动画片为饵,以激起他们内心主动探究的愿望。所以说老师要擅长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把抽象的数学学问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赐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还学生一个新颖、漂亮、富有童真和灵性的数学课堂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3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1老师角色的改变。老师在本堂课教学中真正起到了一个参加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时而参加学生的视察、探讨、探讨;时而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时而对学生汇报时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时而为学生汇报的探讨成果加以重点强调或升华;在整堂课中,老师的角色和作用依据不同的须要,随时发生变更,并非一成不变的。2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节课中,老师为学生供应了三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这三次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独立思索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相互沟通探讨自己的发觉和解决方法,然后全班沟通,此过程中,学生的特性思维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呈现,每个同学都能从同学们的汇报沟通中获得到自己须要的信息。这样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看法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培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注意了学生的特性发展教化。在整堂课中,老师为学生供应了广袤的独立思索的空间,敬重了学生的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实力得到了发展。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学会了读写时间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独立发展的空间,既有情感的体验,又培育了搜集、获得有价值信息的实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4整节课的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无论从课的导入,还是新学问的探究学习,最终的巩固练习,都是源于现实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学问就在我们的身边。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4相识时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相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这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能正确读、写时针和分针指在各数字上所表示的时刻,会5分5分的数,知道1时=60分,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的协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这节课虽然取得点滴收获,但也有不足。1、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相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相识时间的,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及相关的计算打下基础的,在教学本节课时有些孩子个个地数也不会,是依靠手指来完成这一过程的。所以对这些学生的教学很难。2、学生在读时间时往往简单读错,例如11时45分、4时55分这样的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时针靠近大数,学生简单取大数,看成8时45分、5时55分。还有的是分针指着数字3,就说是3分钟,指着数字8就说是8分钟等。3、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只有让少数学生上台拔钟,没有让学生利用学具生生互动。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5这两周学习了第七单元相识时间。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相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相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想事务发生的可能时间。这单元的详细内容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相识时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并相识时和分的关系;其次层次是相识几时几分和几时半,重在驾驭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借助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洁的实际问题。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不简单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留意将时间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时间联系在一起,利用动感直观的课件和钟表模型让学生在时间视察和操作中驾驭概念和学问。教学时与分的关系时难在1时=60分的推导,实行让学生视察课件与自己动手拨钟面模型的方法相结合,仔细视察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又回到12,时针有什么改变?学生很快就会发觉在相同的时间里,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让学生自己发觉1时60分,即加深了学生的相识,突破了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教学例2时。4:45是“几时差几分”的相识,我留意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发觉这时时针特别接近5时,是4时45分。通过直观拨动表针,学生视察时针、分针的运动方向,明确时针在转动时是先经过几,再到几,确定是“几时多”,再“5分5分”地数出分针所指的是多少分。也可以“几时半”为分界线,学生在操作中发觉分针在钟面左右两个半侧时时针位置的不同,启发学生思索,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起初看了教材觉得学问很简洁,因为前面学习了乘法口诀,进行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的教学应当学生很简单驾驭。但是想象中和实际的教学却存在着千差万别,我用了两周的时间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的驾驭状况并不好。分析了缘由:第一、时间的教学比较抽象,教学中自己的预估不足,打算不够充分而且没有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其次、孩子们年龄小,时间虽然生活中有接触但是那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却特别少。学生平常在家看时钟的机会不多,而在学校形成学生时间观念的并不是挂在墙上的钟表,而是响在耳边的铃声。总之,对于抽象学问的教学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打算,做到有备而来,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另外还要进行分层教学,重点放在驾驭慢的孩子身上,让他们多说,多动手操作,信任这样会大大提高今后的教学效率。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6“相识时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相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留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多媒体的协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教学伊始,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和课本的主题图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耀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相识了时和分。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色调的改变,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终通过“小芳的一天”、给小动物找座位、“吃”水果,认时间这几个活动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我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爱好。这节课的设计,留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实力。现代教化理论主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供应好玩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加了学习主动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学问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实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对数学的情感,激发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使他们感受到他们身边到处有数学,从而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念,使他们更加乐意学习数学。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7相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相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相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分分数的'方法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留意创建机会设计学生自己理解的环节,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资源进行协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首先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语言过于啰嗦,反复,一问一答过于频繁,严峻影响教学的课程时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前应反复的斟酌自己的每一句问话和过渡语,使之精炼,明确。在给同学下达任何要求之前,布置任何任务之前,要将要求和任务的说明白,说清晰,学生们在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课堂才能更有效率。然后在教学中,我明白不能单靠老师的讲授,而应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探究和沟通,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少的现象。这节课中,设计了各种活动,让学生看看、说说、做做。但是这一部分学生用学具的活动设计的有些少,学生的学具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其实老师可以放手让同学间相互合作:一个人说时间另一个人拨钟,或者一个人拨钟,另一个人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参加度会更高,同时也能培育学生的合作沟通实力。总之,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让学生真正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做学习的主子。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8二年级“相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好用性很强的数学学问。它是在一年级相识了整时、几时半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发觉随着电子钟表的广泛运用,许多学生平常很少被父母给予认钟的使命,对以前学过的有关钟面的学问有所遗忘,因此对于认读钟面时刻,学生间的差异特别明显。为此,我在教学中发觉问题刚好进行了复习以往旧知的环节:相识钟面,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钟面上共有几个大格,并复习整时、几时半,在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后教学几时几分的认读。由于时间是一个特别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留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阅历,更好地理解时间。复习整时和半时的时候,借助于孩子们比较熟识的新闻联播。后边练习读时间的时候也是结合了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场景。在学习钟面上12个数字对应的分钟数的时候,对孩子进行了数数方法的引导,5个5个的数,更快的方法是借助于5的乘法口诀。怎样看“几时几分”的钟面时刻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在教学中,先出示了三个钟面,只显示了时针,把分针隐藏了,让学生视察时针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点,让孩子们发觉时针都是在4和我之间,为了便于视察把时针延长,发觉都是4时多,究竟是4时多多少了,让孩子们先估计,再动手操作,利用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探究。由于在探究前我提出的问题不够明确,导致学生问题不明确,所以孩子探究的不够深化详细,很缺憾。当钟面时刻刚过几时或几时不到一点点时,先 想接近几时,是几时多还是几时不到,然后正确地读出分针所指的刻度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老师作适当的点评和补充,最终总结出读时间的方法: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这一节课是我们整个二年级的数学老师经过,课前最初的研讨,经验了两次试课的打磨,最终整合成的这么一节课,融入了我们每一个老师的教学思索点,教学设计上突破了重点和难点。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9“时、分、秒的相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好用性很强的数学学问。本课一起先,老师以生活中的数学顺当地引出新课,立刻调动起学生的爱好。但学生对于“1时=60分”这个时间的进率理解起来时比较难的,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比较困难,老师让学生仔细视察钟面上一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一个小格时多少分,一个大格是多少分,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学生弄清这些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分和时的内在联系。本节课老师也有放手让学生尝试认时间,让学生用旧知的迁移,自主探究新知。本课的难点例如7时45分、4时55分这样的时间,时针靠近大数,学生简单取大数,会看成8时45分、5时55分。当学生出现这些错误时,我觉得老师应当让学生绽开探讨,通过探讨或者用小闹钟动手拨一拨,自己得出结论。学生乐于将自己的聪慧才智展示出来,学习热忱也会被激发。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渗透德育教化。一分钟能做什么?老师适时提出,珍惜每一分钟,积少成多就可以做好多事情;假如不珍惜时间,时间就会静静地溜走,什么事都干不成。本节课的新授部分分为“相识钟面”、“相识几分”、“读、写钟面的时刻”、“教学时与分的关系”四个环节。“相识钟面”重点认12个大格和每个大格里的5个小格,课件一小格一小格地演示,这为相识一大格表示5分作了铺垫。相识分针指到各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因为他们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大格一大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相识钟面”重点认12个大格和每个大格里的5个小格,课件一小格一小格地演示,这为相识一大格表示5分作了铺垫。相识分针指到各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因为他们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大格一大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动,赐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索和探究沟通的时间,同时借助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驾驭,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写钟面的时刻,实行学生独立思索再同桌沟通的方法,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这个钟面的。时与分的关系难在1时=60分的推导,实行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小闹钟,仔细视察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又回到12,时针有什么改变?学生很快就会发觉在相同的时间里,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让学生自己发觉1时60分,即加深了学生的相识,突破了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10相识时间这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的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1小时=60分。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相识是从特别到一般从简洁到困难的依次来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人们相识时间的阅历和习惯。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60个小格;能够相识整时和半时,知道相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5分5分的相识时间探讨1小时=60分。学生比较简单驾驭。由于时间是一个特别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留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阅历,更好地理解时间。例如:利用其次节上课的时间9:30引入,拓展应用中利用小挚友作息时间的支配使学生能够依据情境图和自己的生活阅历估计时间的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休戚相关,从而增加学生相识时间的爱好。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生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再通过小组合作沟通,对学生的生成进行探讨、分析、探究。例如在教学8:15分的相识。在教学时运用实物钟、钟面模型、多媒体直观的演示,使学生清楚精确的相识时间。例如在教学5分5分的相识时间时,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在教学1小时=60分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在相识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5分5分的认读时间时运用了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爱好,突破了难点。在拓展应用中既对新知进行了巩固,又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德育熏陶。本堂课的缺点:1、教学时板书还不够规范,每个钟面模型下时间的两种写法板书不全。2、在教学1小时=60分时提问的语言不够精确,没有达到自己的志向效果。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11对大班幼儿来说相识时钟,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疼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幼儿即将毕业之际执教了相识时钟这个科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视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相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会拨整点和半点,培育幼儿的视察力、思维力、动手实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我以以闹钟的闹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而后利用实物钟让幼儿简洁相识钟面。其次个环节,相识整点,并用儿歌的形式回答老师现在几点钟。在这种环节中我出示了一座不走动的时钟,引导幼儿先视察并相识钟面上的112数字,然后再将时针、分针都拨到12上,将分针拨一圈,让幼儿视察时针有什么改变(走了一格),引导幼儿说出时针指向“1”就是一点钟。就这样反复地拨几次直至两针重合。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要想知道几点钟,首先看时针。接着利用儿歌的形式,教会幼儿与老师一问一答:老师拨出整点后问:小挚友,请看好,现在时钟几点了?幼儿答:老师,老师看好了,现在时钟几点钟。本环节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更加深了幼儿对整点的相识。第三个环节是玩钟,以上两个环节都是老师的说教,此时的孩子们都有点坐不住了,一个个跃跃欲试,也想来拨一拨,我就立刻满意了孩子们的这一愿望,请孩子们把自制的钟拿出来自由拨针玩,孩子们很是兴奋,而后又请幼儿根据一日生活时辰表来拨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了孩子们对整点的相识,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而且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最终环节将孩子们百玩不厌的嬉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运用到活动中更激起孩子们的爱好。在嬉戏中让幼儿接着练习拨钟,看整点。使孩子们在嬉戏的情境下主动拨整点、半点,从每个孩子身上反映出对活动的爱好,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主动性特别高。通过此次活动首先我认为在物质材料的打算上很充分为每个幼儿打算了一只可拨动的小时钟,整个活动发觉幼儿对时钟的学习爱好很浓,孩子们都能拨出整点,但在拨半点中个别孩子驾驭得不是很好,所以课后我将自制时钟放置数学区让幼儿接着探究和学习。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12今日学习相识时间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相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相识时间的,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及相关的计算打下基础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带领孩子复习了整时,几时过一点,快几时了,然后相识分,重新相识钟表,知道钟表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本节课学习氛围深厚,学生在拨一拨中学习几时几分。但本节课存在着不足:1.在教学本节课时有些孩子5个5个的数也不够娴熟,是依靠手指来完成这一过程的。所以对这些学生的教学很难,在相识钟表的时间时出现了困难。2.还有一些孩子在数大格时,由于手和嘴在数的时候不一样,往往出现多数5分或少数5分。3.部分学生在读时间时往往简单读错,例如7时45分、4时55分这样的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时针靠近大数,学生简单取大数,看成8时45分、5时55分。这可能受之前学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的思维的限制。还有的学生是分针指着数字3,就说是3分钟,指着数字8就说是8分钟等。其次节课,我又复习巩固了相识时间,让学生自己拨钟表,视察分钟转动时,时针的改变,尤其对比视察半时前后时针的位置改变,让孩子拨一拨8时45分,接着让分针接着前进15分,到9时,视察这两个时刻时针的位置都指向9。但第一个时刻时针指向9,分针指向9,还没到9时,再过15分钟才到9时,所以虽然时针指向9但并不表示9时。我重点让孩子动手拨一拨,同桌一个人拨钟表,另一个人认时间。过一会儿,同桌调换。然后,让一个孩子上台拨钟表,全班同学说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仔细备课,多方位了解学生,做好预设,让我的课堂在追求生动活泼的同时,追求实效性。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13相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相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相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分分数的方法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留意创建机会设计学生自己理解的环节,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资源进行协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教学起先,让学生回忆一年级内容,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回顾旧知的这一环节,内容过多,导致本节课有点拖堂。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相识了时和分。接着,又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和色调的改变,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但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考虑到学生对于“几时过”这一学问点时,我设计了“几时多一些”的学问让学生去理解,但是这一部分中,由于本身自己没有钻研教材,语言上比较随意,把这一部分讲的有点模糊。有的学问光靠老师语重心长地讲,学生反复机械地回答问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也不肯定能驾驭得好,在教学中,我明白不能单靠老师的讲授,而应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探究和沟通,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少的现象。这节课中,设计了各种活动,让学生看看、说说、做做。比如:我组织了拨钟活动,让学生依据老师的要求,拨动钟面。在教学1小时=60分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学生也进一步强化了对时间的相识和理解。但是这一部分学生用学具的活动设计的有些少,学生的学具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但是,虽然我设计有拨钟这一活动,但是拨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都是老师说学生拨,其实老师可以放手让同学间相互合作:一个人说时间另一个人拨钟,或者一个人拨钟,另一个人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参加度会更高,同时也能培育学生的合作沟通实力。一节课的时间是特别有限的,在课中老师应把握好每分每秒,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这要求老师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练,引导要清晰明白,但这点我做得不够好,教学语言不够精练,引导的不够细,使得时间的有效性没有把握住,导致课还没完就匆忙结束了。总之,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让学生真正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做学习的主子。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14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自认为还比较满足:、从生活中来,从上学期学过的“整时”、“半时”引入,复习铺垫。、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巩固时针、分针、大格、数字、小格表示的意义。、探究发觉时针转过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大格?接着探究分针转过小格,经过了多长时间?小格?再探究分针转过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大格?、探究怎么读、写时间。、应用。好像层次很清晰,可实际教学效果很不好。失败的缘由在哪儿?我认为:1)过分强调设计的层次,变成了把学问点集中,教完一个,再教下一个,无形中又回到了“满堂灌”的误区。2)急功近利,只重视了自己的设计是否清楚,只关切我是否能按设计完整地上完课,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3)以后我在教学中,要真正的重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差距,亲身去体会学生的真实想法,让教学真正为每个学生服务,让课堂成为人性化的课堂。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15相识时间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过,本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第一册已经相识整时的基础上,教学5分5分地数,1分1分地数,一年级学生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相识。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具钟面,让学生对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多少大格、多少小格都有了清晰的相识。学生比较轻松地了解到分针指着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学会了5分5分的数。读、写钟面的时刻,实行学生独立思索再同桌沟通的方法,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这个钟面的。时与分的关系难在1时=60分的推导,实行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小闹钟,仔细视察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又回到12,时针有什么改变?学生很快就会发觉在相同的时间里,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让学生自己发觉1时60分,即加深了学生的相识,突破了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在练习中发觉有学生把5时55分认成6时55分,经过个别辅导,补救过来了。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回忆上课情形,这节课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分析缘由:一、没有着重强调几时多时针肯定是要过几,而不能指着几。二、对于“分”这块应当强调一一对应关系,如:2对应10,忽视这块学问。三、把学生看的太高,讲每一节课前,对学生实际接受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