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pdf

    • 资源ID:55885301       资源大小:1.66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pdf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 第一章 研究对象和任务 填空题 1 所谓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 的历史。2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 的科学。3 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从时间的延续上,可分为 和横断研究。第一章参考答案 填空题 1、心理发生发展 2、心理特征 3、纵向研究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名词解释 1 纵向研究 2 矛盾性原则 3 横断研究 4 客观性原则 5 教育心理实验 6 教育性原则 三、简答题 1 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2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2、矛盾性原则是指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3、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4、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5、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些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行为变化的方法。6、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研究时所选择的方法应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利,应该是道德的。三、简答题 1、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伦理性原则 2、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一,选择研究课题 第二,形成假设 第三,标记出假设的变量 第四,变量的控制 第五,实验结果的整理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第六,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国外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选择题 1 创立复演说的心理学家是(C)A 格塞尔 B 弗洛伊德 C 霍尔 D 皮亚杰 2 儿童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是德国学者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出版的时间是(C)A 1879 年 B 1880 年 C 1882 年 D 1889 年 3 皮亚杰认为 27 岁儿童思维的发展是(B)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4 我国最早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C)A 朱智贤 B 艾华 C 陈鹤琴 D 黄翼 5 苏联建国时期的最卓越的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创立了心理发展的(B)A 意识与活动统一理论 B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C 活动理论 D 意识与无意识的理论 6 开创了巴黎学派的西方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家是(C)A 埃里克森 B 斯金纳 C 瓦龙 D 比纳 9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在 47 岁儿童这一阶段,其人格形成发展的任务是(B)A 信任感对怀疑感 B 主动性对内疚 C 勤奋对自卑 D 自觉性对羞怯 10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D)A 冯特 B 皮亚杰 C 比奈和西蒙 D 普莱尔 11 提出研究儿童各个不同阶段的主导活动的当代前苏联心理学家是(C)A 列昂节夫 B 维果斯基 C 达维多夫 D 鲁宾斯坦 12 一个儿童的实际年龄为 6 岁 6 个月,比奈量表测得的智力年龄为 7 岁 4 个月,则这个儿童的智商(IQ)为(B)A 112 B 113 C 114 D 111 13 认知学派在儿童心理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是(C)百学须先立志。朱熹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A 霍尔 B 比纳 C 皮亚杰 D 格塞尔 14 苏联建国时期的最卓越的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创立了(A)A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B 活动理论 C 意识与活动统一理论 D 种系发展 15 皮亚杰认为 1215 岁儿童思维的发展处在(A)A 形式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感知运动阶段 16 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的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以至失调的结果,这一学派是(D)A 认知学派 B 行为主义学派 C 巴黎学派 D 新精神分析学派 17 皮亚杰关于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是(C)A 个性特征 B 活动特点 C 智力或思维水平 D 生理发展 18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C)A 冯特 B 陈鹤琴 C 普莱尔 D 比纳和西蒙 19 达维多夫关于儿童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是(C)A 生理发展 B 个性特征 C 活动特点 D 种系发展 20 一个儿童的实际年龄是 11 岁零 3 个月,其智力年龄为 12 岁零 4 个月,其 IQ 应为(D)A 115 B 112 C 120 D 110 21 提出“意识与活动统一”原理的是(A)A 鲁宾斯坦 B 维果斯基 C 巴甫洛夫 D 达维多夫 22 格赛尔创立了心理发展的(B)A 复演说 B 成熟势力说 C 认知学说 D 构造主义学说 23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的(D)A 冯特 B 考夫卡 C 勒温 D 普莱尔 24 皮亚杰认为具体运算阶段是从(C)A 02 岁 B 27 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C 712 岁 D 1215 岁 25 巴黎学派的创立人是(C)A 皮亚杰 B 埃里克森 C 瓦龙 D 弗洛伊德 26 埃里克森认为 716 岁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任务是(D)A 信任对怀疑 B 主动对内疚 C 自主性对羞怯或怀疑 D 勤奋对自卑 27 巴甫洛夫关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的研究揭示了(C)A 个体心理起源问题 B 种系心理活动起源 C 言语思维发展问题 D 个性特征的生理基础 28 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相当于儿童思维发展的(C)A 直觉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具体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D 抽象逻辑思维 二、填空题 1弗洛伊德提出了_说。2 _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3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了_说。4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_提出了人格发展的阶段学说。5西方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家瓦龙创立了_学派。6新行为主义儿童心理学的代表_提出了操作性行为理论。7_年普莱尔发表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8达维多夫认为_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9西方着名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家_创立了巴黎学派。10_提出了复演学说 11_编制了第一个测验儿童智力的标准量表 12德国生理学和心理学家_于 1882 年出版的儿童心理一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着作,因此他被公认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3前苏联建国时期的最卓越的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创立了心理发展的_学说。三、名词解释 1 皮亚杰 2 复演说 3 成熟势力说 4 遗传决定论 5 环境决定论 6 普莱尔 四、简答题 1 简述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学观点。2 简述遗传决定论的主要观点并对其简要评述。3 简述儿童年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4 简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5 简述瓦龙及其巴黎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6 简述格赛尔及其成熟势力说。7 简述霍尔及其复演学说。8 简述皮亚杰的主要理论观点。9 简述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10 简述皮亚杰思维发展的阶段。11 简述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2 简述遗传决定论的主要观点。五、论述题 1试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理论的要点,并作简要评价。参考答案 第三章 二、填空题 1、精神分析 2、普莱尔 3、成熟势力说 4、埃里克森 5、巴黎 6、斯金纳 7、1882 8、活动 9、瓦龙 10、霍尔 11、比纳 12、普莱尔 13、文化历史-发展 三、名词解释 1、皮亚杰是现代国际着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研究特点是结合运用生物学、哲学、逻辑和数学的知识,创立了日内瓦学派。2、复演说是由霍尔提出的,具体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复演种系发展的过程,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出生后个体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3、成熟势力说是由格塞尔提出的,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与学习。通过研究的出结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4、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5、环境决定论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6、普莱尔主要研究颜色视觉和听觉,后来又研究催眠,1882 年出版的儿童心理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着作,被公认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四、简答题 1、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儿童心理发展按两类主导活动交替进行 关键期问题 2、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3、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及新的儿童观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近代教育的要求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4、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强调本能在人的行为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结构和潜意识观点 5、瓦龙创立了巴黎学派,是西方现代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家。主要观点:要从儿童与周围环境的辩证关系中来看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发展与一切事 物的运动发展一样存在着矛盾;平衡的打破是由于随着有机体生长而产生的机能的觉醒,就这一点来讲是不符合唯物论观点的。6、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与学习。通过研究的出结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7、复演说是由霍尔提出的,具体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复演种系发展的过程,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出生后个体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8、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图式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机制而实现的,经过同化、顺应而达到暂时平衡,心理就得到发展,这样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的不断相互作用,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而达到平衡,心理就得到不断发展。他认为,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9、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他提出刺激-反应公式,主张只研究行为,否认意识,否认机体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10、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图式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机制而实现的,经过同化、顺应而达到暂时平衡,心理就得到发 展,这样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的不断相互作用,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而达到平衡,心理就得到不断发展。他认为,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五、论述题 1、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图式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机制而实现的,经过同化、顺应而达到暂时平衡,心理就得到发展,这样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的不断相互作用,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而达到平衡,心理就得到不断发展。2、他把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3、皮亚杰是西方着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从儿童与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来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他着重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最突出的一点是关于图式和外部影响 相互作用的思想;还强调动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关于图式的起源、发展的具体论述也是符合唯物论思想的,但在动作和知觉、知觉和概念的关系上,他的 有些观点违反了唯物论的基本原则,在年龄阶段的划分上,皮亚杰对各个阶段的质的特点阐述比较清楚,但对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注意不够,阶段划分有点绝对。第四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一、选择题 3 提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印刻”现象的是(D)A 达尔文 B 格塞尔 C 高尔顿 D 劳伦兹 4 最初发现关于“关键期”或“关键年龄”这种现象的是(C)A 弗洛伊德 B 施太伦 C 劳伦兹 D 达尔文 6 教育和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D)A 量变 B 质变 C 量变和质变 D 领会 8 我们对儿童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主要标准是(D)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A 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 B 儿童的个性特征 C 儿童活动的特点 D 不同时期心理发展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 9 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是(B)A 环境 B 遗传 C 教育 D 环境与教育 10 埃里克森关于儿童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是(A)A 个性特征 B 活动特点 C 智力和思维水平 D 种系发展 12 脑重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在(A)A 乳儿期 B 婴儿期 C 学前期 D 学龄初期 15 在动物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最初容易形成,发现这一现象的是(B)A 霍尔 B 劳伦兹 C 格赛尔 D 华生 16 教育到发展的中间环节是(C)A 量变 B 质变 C 领会 D 量变和质变 17 儿童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都是(B)A 绝对的 B 相对的 C 恒定的 D 本质的 18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D)A 环境 B 教育 C 成熟 D 内部矛盾 19 提出智力商数的心理学家是(D)A 格赛尔 B 皮亚杰 C 比纳和西蒙 D 推孟 20 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是(A)A 遗传素质 B 环境教育 C 年龄特征 D 内部矛盾 二、填空题 1_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2_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可以初步地规定为: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_或质的特点。3_提出了“印刻”的概念。4_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主导作用。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5_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6_儿童心理的_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7_最初提出了“关键年龄”的概念。8_的作用规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9_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0_是教育和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11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三、名词解释 1 关键期 2 最佳年龄 3 关键年龄 4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5 遗传素质 6 印刻 7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8 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四、简答题 1 简述环境决定论的主要观点并对其作简要评述。2 简述我们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3 简述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4 简述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5 简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6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问题。7 简述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8 简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含义。9 简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原因。10 简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各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 第四章 二、填空题 1、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2、特殊矛盾 3、劳伦兹 4、教育 5、环境和教育 6、内部矛盾 7、劳伦兹 8、环境和教育 9、遗传因素 10、领会 11、遗传 三、名词解释 1 在动物早期发展的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最易于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就是关键期。2 在动物早期发展的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最易于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就是关键期,也称最佳年龄。3 在动物早期发展的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最易于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就是关键期,或关键年龄。4 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 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5 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即那些与生俱来的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等解剖生理特点,称遗传素质。6 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称印刻。7 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8 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 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四、简答题 1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行为主义者华生(J.B.Watson),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是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2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这些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儿童的主导活动、智力(或思维)水平和个性特征上,同时也表现在他们的生理发展和言语发展水平上。3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4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5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6在动物早期发展的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最易于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就是关键期,也称最佳年龄。7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这是教育到领会的量变过程。量变过程的实现和儿童知识的丰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 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领会到发展的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8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阶段的顺序,每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可变性是指由于社 会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差距,即可变性。9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因为儿童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活动中,心理机能不断经过量变质变而实现的改造和提高的过程。首先,儿童生理发展 是形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物质基础;其次,儿童心理发展受他们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制约;再次,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提高,需 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也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的过程;最后,社会和教育条件虽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一定时期有其相对 稳定性。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可变的,是因为受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制约。10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第五章 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选择题 1 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是(B)A 无条件反射 B 条件反射 C 第二信号系统 D 巴宾斯基反射 2 心理现象开始发生的时期是在(B)A 胎儿时期 B 新生儿时期 C 婴儿时期 D 学前时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3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睡眠逐渐减少,说明了(B)A 兴奋与抑制趋于平衡 B 兴奋的增强 C 抑制的增强 D 内抑制的发展 4 儿童动作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B)A 新生儿 B 乳儿 C 婴儿 D 幼儿 5 新生儿心理发生的标志是(D)A 巴宾斯基反射 B 把握反射 C 瞳孔反射 D 条件反射 6 乳儿期是(D)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A 言语 B 思维 C 注意 D 动作 7 儿童心理发生的时间是在(B)A 2 天左右 B 2 周末左右 C 4 周左右 D 2 月左右 8 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是(C)A 整体到分化下部到上部大肌肉到小肌肉 B 整体到分化上部到下部小肌肉到大肌肉 C 整体到分化上部到下部大肌肉到小肌肉 D 分化到整体上部到下部大肌肉到小肌肉 二、填空题 1由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婴儿期开始出现了最初的_活动。2婴儿期内,儿童学会了随意地_,从而就扩大了他的生活范围。3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产生,是在儿童出生后_左右出现的。4_时期是动作发展最迅速的时期。_时期是心理现象的发生时期。6新生儿最初的_的产生,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生。三、简答题 1 简述动作发展在乳儿心理发展上的意义。2 简述乳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3 简述婴儿运用物体动作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意义。4 简述婴儿的一般特征是什么。5 简述动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四、论述题 1试述乳儿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2结合婴儿生活实际,试述动作在其心理发展中的意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参考答案 第五章 二、填空题 1有目的的 直立行走 两周末 乳儿 新生儿 条件反射 三、简答题 1儿童开始把手作为认识的器官来感知外界事物的某些属性;以后,儿童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手才有可能从自然工具逐步变成使用或制造工 具;儿童在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这就发展了儿童对隐藏在物体当中的复杂属性和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就发展 了儿童的知觉和具体思维的能力。儿童开始直立行走不但使他有可能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而且有利于各种器官的发展,从而大大地扩大了儿童的认识范围。2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3儿童开始把手作为认识的器官来感知外界事物的某些属性;以后,儿童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手才有可能从 自然工具逐步变成使用或制造工具;儿童在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这就发展了儿童对隐藏在物体当中的复杂属性和关系 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就发展了儿童的知觉和具体思维的能力。4学会随意独立行走,手的动作发展,准确地玩弄和操纵他所熟悉的物体;言语迅速发展;开始出现最初的游戏活动;各种心理活动都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5儿童开始把手作为认识的器官来感知外界事物的某些属性;以后,儿童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手才有可能从自然工具逐步变成使用或制造工 具;儿童在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这就发展了儿童对隐藏在物体当中的复杂属性和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就发展 了儿童的知觉和具体思维的能力。儿童开始直立行走不但使他有可能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而且有利于各种器官的发展,从而大大地扩大了儿童的认识范围。四、论述题 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2儿童开始把手作为认识的器官来感知外界事物的某些属性;以后,儿童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手才有可能从自然工具逐步变成使用或制造工 具;儿童在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这就发展了儿童对隐藏在物体当中的复杂属性和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就发展 了儿童的知觉和具体思维的能力。儿童开始直立行走不但使他有可能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而且有利于各种器官的发展,从而大大地扩大了儿童的认识范围。第六章 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选择题 1 儿童说出词的能力是从(A)A 听懂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 B 理解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 C 模仿成人词的声音开始的 D 强化成人说出词的声音开始的 3 儿童的思维开始产生的时期是(C)A 新生儿 B 乳儿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C 婴儿 D 幼儿 4 大脑皮层成熟的程序是(C)A 额叶枕叶颞叶顶叶 B 顶叶额叶枕叶颞叶 C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D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5 在婴儿的言语发展中,积极的言语活动阶段是从(B)A 1 岁末开始 B 1 岁半3 岁末 C 2 岁末3 岁末 D 2 岁半3 岁末 6 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发展的时期是(A)A 乳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小学时期 8 儿童到了三岁末,在正确的教育下,言语的掌握一般为(D)A 多词句阶段 B 单词句阶段 C 简单句阶段 D 各种基本类型句子阶段 9 新生儿的条件反射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B)A 一周末左右 B 二周末左右 C 三周末左右 D 四周末左右 10 婴儿期内,由于儿童的经验贫乏和言语能力较差,因而各种心理活动都带有明显的(C)A 具体形象性 B 直观性 C 直觉行动性 D 直接感知性 11 婴儿言语的发展中,积极的言语活动阶段是从(B)A 1 岁末开始 B 1 岁半3 岁末 C 2 岁末3 岁末 D 2 岁半3 岁半 13 脑重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在(B)A 新生儿时期 B 乳儿期 C 婴儿期 D 幼儿时期 14 婴儿从一岁末到一岁半是言语发展的(D)A 多词句阶段 B 复合句阶段 C 积极的言语活动阶段 D 理解言语阶段 15 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刚刚萌芽的时期是(B)A 乳儿期 B 婴儿期 C 学前期 D 学龄初期 二、填空题 1婴儿期内,由于儿童的经验还比较贫乏,言语能力还较差,因而各种心理活动都带有明显的_。2儿童说出词的能力是从_开始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3婴儿期内,儿童的言语在迅速地发展着,词的_作用和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也初步发展起来。4婴儿的记忆,主要以_为主。5婴儿时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6言语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概括作用,另一方面表现在_。7整个乳儿期,可以说是言语的准备时期,或言语开始发生的时期,一般称之为_。8婴儿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为主,_识记刚刚开始萌芽。9儿童的思维是从_时期开始产生的。10直觉行动思维是_时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11婴儿期内,儿童的言语在迅速地发展着。词的概括作用和对行为的_作用也初步地发展起来。12婴儿的记忆,主要以_为主。13婴儿言语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_言语的阶段和积极的言语活动阶段。14词、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作用一是_作用,二是调节作用。三、名词解释 1 言语前期 2 直觉行动思维 3 空间知觉 4时间知觉 五、论述题 1 结合婴儿的活动,试述其思维发展的特点。2 结合婴儿的生活实际,试述其言语发展的特点。参考答案 第六章 二、填空题 1直觉行动性 2婴儿期 3概括 4无意识记 5直觉行动性 6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7言语前期 8有意识记 9婴儿期 10婴儿期 11调节 12无意识记 13理解 14概括 三、名词解释 1 整个乳儿期,可以说是言语的准备时期,或言语开始发生的时期,一般称之为言语前期 2 婴儿时期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其基本特点是:这种思维总是跟物体的感知、跟儿童自身行动分不开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3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反映。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4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五、论述题 1 婴儿时期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其基本特点是:这种思维总是跟物体的感知、跟儿童自身行动分不开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2(1)理解言语的阶段(1 岁末1 岁半)(2)儿童积极的言语活动发展阶段(1 岁半3 岁)第七章 婴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选择题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1 婴儿的破涕为笑反映了情绪的(C)A 冲动性 B 两极性 C 易变性 D 感染性 2 婴儿期常常出现的“破涕为笑”反映了情绪的(D)A 易受感染性 B 冲动性 C 两极性 D 不稳定性 二、简答题 1 简述婴儿情绪发展特点。2 简述婴儿情感发展特点。参考答案 第七章 二、简答题 1情绪发展很不稳定,具有易变性。2(1)具备了各种基本的情感(2)高级情感开始萌芽(3)情感的易变性 第八章 婴儿个性社会化的发展 一、选择题 1 儿童自我意识的开始发生是从(A)A 知道自己的名字开始 B 掌握代名词“我”开始 C 掌握代名词“我的”开始 D 把自己和他人名字区分开始 2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是在(B)A 乳儿期 B 婴儿期 C 学前期 D 学龄初期 3 神经类型强、平衡、灵活,气质类型属于(B)A 粘液质 B 多血质 C 抑郁质 D 胆汁质 4 神经类型强、不平衡,气质类型属于(D)A 粘液质 B 多血质 C 抑郁质 D 胆汁质 5 神经类型强、平衡、惰性,气质类型属于(A)A 粘液质 B 多血质 C 抑郁质 D 胆汁质 6 神经类型弱,气质类型属于(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A 粘液质 B 多血质 C 抑郁质 D 胆汁质 二、填空题 1儿童自我意识是从_时期开始产生的。2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意识,叫做_。3从_时期开始形成了儿童最初的个性倾向。4依恋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关系建立期、_和目的协调的伙伴期。5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_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三、名词解释 1 自我意识 2 个性倾向性 五、论述题 1 简述婴儿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2 简述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婴儿期 2自我意识 3婴儿 4依恋关系明确期 5青少年 三、名词解释 1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即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意识,特别是关于人我关系的意识。2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并能使人的行为表现出积极性。论述题 1只有 1 岁末的时候,儿童才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才能算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自我意识进一步形成是跟儿童掌握有关自我的词相联系的。先是知道自己的名字。以后是掌握代名词“我”。当儿童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即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弱型抑郁质,强、不平衡型胆汁质,强、平衡、惰性型粘液质,强、平衡、灵活型多血质。第九章 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选择题 1 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是(C)A 3 岁 B 4 岁 C 5 岁 D 6 岁 2 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A 学习 B 劳动 C 游戏 D 自我服务性劳动 3 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大大落后于空间知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B)A 时间比较具体 B 时间比较抽象 C 时间比较笼统 D 时间比较系统 4 对儿童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利用了(D)A 有意识记 B 意义识记 C 机械识记 D 无意识记 5 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一些儿童也给自己买来的玩具娃娃洗澡,这是思维活动的(C)A 直观动作性 B 抽象概括性 C 具体形象性 D 间接概括性 6 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D)A 言语 B 劳动 C 学习 D 游戏 7 与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相联系的是儿童最初的(D)A 理解水平 B 判断水平 C 推理水平 D 概括水平 8 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这称为(C)A 直觉行动思维 B 直觉思维 C 具体形象思维 D 抽象逻辑思维 9 幼儿记忆的特点是(A)A 无意识记为主 B 比较精确 C 意义的理解识记 D 有意识记为主 10 内部言语主要执行着分析综合的功能和(D)A 概括的功能 B 调节的功能 C 选择的功能 D 自我调节的功能 11 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B)A 婴儿期 B 学前期 C 学龄初期 D 少年期 12 从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序看,大脑各区域接近成人水平是到(C)A 婴儿末期 B 乳儿末期 C 学前末期 D 学龄末期 13 由于成人说喝开水不生病,儿童也给鱼缸里加上开水,这反映了其心理活动的(B)A 直观行动性 B 具体形象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C 抽象概括性 D 直接性 14 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的时期是(B)A 3 岁 B 4 岁 C 5 岁 D 6 岁 15 一般来说,儿童比较固定化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的时期是在(B)A 45 岁 B 57 岁 C 79 岁 D 911 岁 16 提出“自我中心言语”的是(C)A 维果斯基 B 乔姆斯基 C 皮亚杰 D 鲁宾斯坦 17 学前儿童认为“儿子”就是代表小孩,当他看到一个长满胡须的男子也是某人的儿子就感到非常惊奇,这反映了其心理发展的(C)A 知觉的特点 B 记忆的特点 C 思维的特点 D 想象的特点 18 学前儿童的空间知觉比时间知觉的形成(A)A 容易 B 困难 C 非常困难 D 一样 19 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发生在(C)A 乳儿期 B 婴儿期 C 学前期 D 学龄初期 20 内部言语的发生是在(B)A 婴儿期 B 学前期 C 学龄初期 D 学龄晚期 21 具体形象性思维发生在(B)A 婴儿期 B 学前期 C 学龄初期 D 少年期 22 学前儿童思维的重要特点(C)A 直觉行动思维 B 直觉思维 C 具体形象思维 D 抽象思维 23 在口头言语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言语是(D)A 内部言语 B 独白言语 C 连贯性言语 D 书面言语 二、填空题 1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称之为_。2整个学前时期,有意想象正在发展,但 _仍占主要地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3内部言语是从_开始产生的。4学前儿童概括的内容比较_。5在儿童说出的言语方面,包括两个主要的形式:一个是_,一个是独白的言语。6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7整个学前时期,_ 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正在发展。8 _是在假想或想象中完成的一种现实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的独特结合。9学前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是跟儿童最初_的特点相联系。10概念是用_来标志的。11整个学前时期,_想象占主要地位。12内部言语是在儿童_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13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及进行初步_的可能性。14内部言语是从_时期开始产生的。15学前儿童在完成任务的时候,

    注意事项

    本文(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pdf)为本站会员(X**)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