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自测题部分答案(共1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一章:气体的PVT关系一、选择题1. 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这时A的分压和分体积分别是和。若在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C,问和的变化为( C )。 (A)和都变大 (B) 和都变小(C) 不变,变小 (D) 变小,不变 2. 在温度T、容积V都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压和分体积分别为nA,pA,VA和nB,pB,VB容器中的总压为p。试判断下列公式中哪个是正确的( A )。 (A) (B)(C) (D) 3. 已知氢气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分别为。有一氢气钢瓶,在298 K时瓶内压力为,这时氢气的状态为( B )。(A)液态 (B)气态 (C)气-液两相平衡 (D)无法确定4. 在一个绝热的真空容器中,灌满373 K和压力为101.325 kPa的纯水,不留一点空隙,这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D )。(A)等于零 (B)大于101.325 kPa(C)小于101.325 kPa (D)等于101.325 kPa5. 真实气体在如下哪个条件下,可以近似作为理想气体处理( C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C)高温、低压 (D)低温、高压6. 在298K时,地面上有一个直径为1m的充了空气的球,其压力为100kPa,将球带至高空,温度降为253K,球的直径胀大到3m,此时球内的压力为(D )。(A)33.3 kPa (B)9.43 kPa (C)3.14 kPa (D)28.3 kPa7. 真实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 B )。 (A)压力大于 (B)温度低于 (C)体积等于 (D)同时升高温度和压力8. 在一个恒温,容积为2dm3的真空容器中,依次充入温度相同、始态为100 kPa,2 dm3的N2(g)和200 kPa,1 dm3的Ar(g),设两者形成理想气体混合物,则容器中的总压力为( C )。 (A)100 kPa (B)150 kPa (C)200 kPa (D)300 kPa9. 在298 K时,往容积相等的A、B两个抽空容器中分别灌入100g和200g水,当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的水蒸汽压力分别为和,则两者的关系为( C )。 (A)< (B)> (C)= (D)无法确定10. 在273 K,101.325 kPa时,摩尔质量为154的CCl4(l)的蒸气可以近似看作为理想气体,则气体的密度为( A )。(单位为) (A)6.87 (B)4.52 (C)3.70 (D)3.4411. 某体积恒定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温度为300 K的气体,现在保持压力不变,要将气体赶出1/6,需要将容器加热到的温度为( D )。 (A)350 K (B)250 K (C)300 K (D)360 K12. 实际气体的压力(p)和体积(V)与理想气体相比,分别会发生的偏差为( D )。(A)p、V都发生正偏差 (B)p、V都发生负偏差(C)p正偏差,V负偏差 (D)p负偏差,V正偏差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选择题1. 对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有下述四种理解:(1)状态一定,热力学能也一定 (2)对应于某一状态的热力学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 (3)对应于某一状态,热力学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4)状态改变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其中都正确的是( D )。(A)(1),(2) (B)(3),(4) (C)(2),(4) (D)(1),(3) 2. 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C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无法判定 3. 有一真空钢筒,将阀门打开时,大气(视为理想气体)冲入瓶内,此时瓶内气体的温度将(A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无法判定 4. 1 mol 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分别经历:(1)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真空蒸发,变成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气。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 A )。(A)W 1< W 2、Q 1> Q 2 (B) W 1< W 2、Q 1< Q 2 (C)W 1= W 2、Q 1= Q 2 (D) W 1> W 2、Q 1< Q 2 5. 在一个密闭绝热的房间里放置一台电冰箱, 将冰箱门打开, 并接通电源使其工作, 过一段时间之后, 室内的平均气温将如何变化( A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一定 6. 凡是在孤立系统中进行的变化,其U和H的值一定是( D )。(A)U > 0,H > 0 (B)U = 0 ,H = 0 (C)U < 0,H < 0 (D)U = 0,H不确定7. 理想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他的温度将(C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一定 8.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pVm= RT+bp(b是大于零的常数),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温度将( C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一定 9. 公式DH = Qp适用于哪个过程(B )。(A)理想气体绝热等外压膨胀 (B)H2O(s)H2O(g)(C)Cu2+(aq)+2e- Cu(s) (D)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10. 某理想气体的 =Cp/CV =1.40,则该气体为几原子分子(B )?(A)单原子分子 (B)双原子分子 (C)三原子分子 (D)四原子分子 11. 当以5 mol H2气与4 mol Cl2气混合,最后生成2 mol HCl气。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H2(g) + Cl(g) 2HC(g)则反应进度应是(A )。(A) 1 mol (B) 2 mol (C) 4 mol (D) 5 mol 12. 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Qp,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QV ,公式 Qp= QV + ngRT 中的n为( B )。(A)生成物与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之差 (B)生成物与反应物中气相物质的量之差 (C)生成物与反应物中凝聚相物质的量之差 (D)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热容差 13.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C )。(A) (B)(C) (D)14. 298 K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C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 15. 石墨(C)和金刚石(C)在 298 K ,标准压力下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分别为-393.4 kJ·mol-1和-395.3 kJ·mol-1,则金刚石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金刚石, 298 K)为(D )。(A)-393.4 kJ·mol-1 (B) -395.3 kJ·mol-1 (C)-1.9 kJ·mol-1 (D)1.9 kJ·mol-1 16.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pVm= RT+bp(b是大于零的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A)其焓H只是温度T的函数(B)其热力学能U只是温度T的函数(C)其热力学能和焓都只是温度T的函数(D)其热力学能和焓不仅与温度T有关,话语气体的体积Vm或压力p有关。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选择题1. 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反抗恒定外压膨胀,该变化过程中系统的熵变S体及环境的熵变S环应为( C )。(A)S体>0,S环=0 (B)S体<0,S环=0(C)S体>0,S环<0 (D)S体<0,S环>02. 在绝热条件下,用大于气缸内的压力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此过程的熵变(A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3. H2和 O2在绝热钢瓶中生成水的过程( B )。(A)H = 0 (B)U = 0 (C)S = 0 (D)G = 04. 在273.15 K和101 325 Pa条件下,水凝结为冰,判断系统的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为零( D )。(A)U (B)H (C)S (D)G 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体积从变到,则熵变的计算公式为(B )。(A)S=0 (B) (C) (D)无法计算 6. 在 N2和 O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过程中,系统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A)U = 0 (B)A = 0 (C)S = 0 (D)G = 0 7.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CV, m =(3/2)R,温度由T1变到T2时,等压过程系统的熵变Sp与等容过程熵变SV之比是( D )。 (A)1 : 1 (B)2 : 1 (C)3 : 5 (D)5 : 3 8. 1×10-3 kg 水在 373 K, Pa 的条件下汽化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热力学函数变量为 U1,H1和 G1;现把 1×10-3 kg 的 H2O(温度、压力同上)放在恒 373 K 的真空箱中,控制体积,使系统终态蒸气压也为 Pa,这时热力学函数变量为U2,H2和 G2。问这两组热力学函数的关系为( C )。(A)U1> U2,H1> H2,G1> G2 (B)U1< U2,H1< H2,G1< G2 (C)U1= U2,H1= H2,G1= G2 (D)U1= U2,H1> H2,G1= G29. 298 K时,1 mol 理想气体等温可膨胀,压力从 1000 kPa变到100 kPa,系统Gibbs自由能变化为多少( D )。(A)0.04 kJ (B)-12.4 kJ (C)1.24 kJ (D)-5.70 kJ 10. 对于不做非膨胀功的隔离系统,熵判据为( D )。(A)(dS)T, U0 (B)(dS)p, U0 (C)(dS)U, p0 (D)(dS)U, V011. 甲苯在101.3kPa时的正常沸点为110,现将1mol甲苯放入与110的热源接触的真空容器中,控制容器的容积,使甲苯迅速气化为同温、同压的蒸汽。下列描述该过程的热力学变量正确的是( D )。(A)vapU=0 (B)vapH=0 (C)vapS=0 (D)vapG=012.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m = RT +p,其中为大于零的常数,该气体经恒温膨胀,其热力学能( A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不能确定 13. 封闭系统中,若某过程的,应满足的条件是( A )。(A)等温、可逆过程 (B)等容、可逆过程(C)等温等压、可逆过程 (D)等温等容、可逆过程14. 热力学第三定律也可以表示为(B )。(A)在0 K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B)在0 K时,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C)在0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D)在0 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15. 纯H2O(l)在标准压力和正常温度时,等温、等压可逆气化,则( B )。(A)vapU= vapH,vapA= vapG,vapS> 0(B)vapU< vapH,vapA< vapG,vapS> 0(C)vapU> vapH,vapA> vapG,vapS< 0(D)vapU< vapH,vapA< vapG,vapS< 016. 在-10、101.325kPa下,1mol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下列公式仍使用的是( B )。(A)U = TS (B) (C)U = TS + Vp D)G T,p = 0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一选择题1. 2 mol A物质和3 mol B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该系统中A和B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9×10-5 m3×mol-1,2.15×10-5 m3×mol-1 ,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C )。 (A)9.67×10-5 m3 (B)9.85×10-5 m3 (C)1.003×10-4 m3 (D)8.95×10-5 m3 2. 下列偏微分中,能称为偏摩尔量的是(A )。(A) (B)(C) (D) 3. 下列偏微分中,不是化学势的是( B )。(A) (B)(C) (D) 4. 已知373 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133.24 k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66.62 kPa。设A和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A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0.5时,在气相中A的摩尔分数为( C )。(A)1 (B) (C) (D)5. 298 K,标准压力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第一份混合物体积为2 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25,苯的化学势为m1,第二份混合物的体积为1 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5,化学势为2,则( B )。(A)m1>2 (B)m1<2 (C)m1=2 (D)不确定 6. 在温度 T 时,纯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化学势为,并且已知在大气压力下的凝固点为 ,当 A 中溶入少量与 A 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 ,和 ,则(D )。(A), (B), (C), (D), 7. 在 298 K 时,A和B两种气体单独在某一溶剂中溶解,遵守Henry定律,Henry常数分别为 kA和 kB,且知 kA> kB,则当 A 和 B 压力(平衡时的)相同时,在一定量的该溶剂中所溶解的关系为( B )。(A)A 的量大于 B 的量 (B)A 的量小于 B 的量 (C)A 的量等于 B 的量 (D)A 的量与 B 的量无法比较8. 在400 K时,液体A的蒸气压为 4×104Pa,液体B的蒸气压为 6×104Pa,两者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平衡时溶液中A的摩尔分数为0.6,则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为(B )。 (A)0.60 (B)0.50 (C)0.40 (D)0.319. 在50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是液体B饱和蒸气压的3倍,A和B两液体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气液平衡时,在液相中A的摩尔分数为0.5,则在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为( B )。(A)0.15 (B)0.25 (C)0.50 (D)0.6510. 298 K,标准压力下,两瓶含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2 dm3(溶有0.5 mol萘),第二瓶为1 dm3(溶有0.25 mol萘),若以1和2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 D )。 (A)1= 102 (B)1= 22 (C)1= 2 (D)1=2 11. 在273K,200kPa时,H2O(l)的化学势为(H2O,l),H2O(s)的化学势为(H2O,s),两者的大小关系为( C )。(A)(H2O,l)> (H2O,s) (B)(H2O,l)= (H2O,s) (C)(H2O,l)< (H2O,s) (D)无法比较12. 两只烧杯各有 1 kg水,向 A 杯中加入 0.01 mol 蔗糖,向 B 杯内溶入0.01 mol NaCl,两只烧杯按同样速度冷却降温,则有( A )。(A)A 杯先结冰 (B)B 杯先结冰 (C)两杯同时结冰 (D)不能预测其结冰的先后次序 13.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杯)和纯水(B杯)。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A )。(A)A 杯高于 B 杯 (B)A 杯等于 B 杯 (C)A 杯低于 B 杯 (D)视温度而定 14. 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其主要作用是( C )。(A)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防止建筑物被腐蚀 (C)降低混凝土的固化温度 (D)吸收混凝土中的水份15. 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D )。(A)天气太热 (B)很少下雨(C)肥料不足 (D)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 第五章:化学平衡 1.在350K时,NH4HCO3(s)发生分解反应的计量方程为 NH4HCO3(s) = NH3(g)+CO2(g)+H2O(g)设在两个容积都等于10dm3的密闭容器A和B中分别加入纯的NH4HCO3(s)1.0kg和20.0kg,保持温度不变,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两容器中压力相等 B.A内压力大于B内压力C.B内压力大于A内压力 D.必须经过实际测定方能判断2.根据某一反应的rGm值,下列不能确定的是 ( D ) A.标准状态下自发反应的方向 B.在rGm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位置C.在标准状态下系统能做的最大非膨胀功D.提高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状况3.某实际气体反应,用逸度标准的标准平衡常数随下列哪个因素而变 ( C )A. 系统的总压力 B.催化剂C.温度 D.惰性气体的量4.在某一反应温度下,已知反应2NH3(g) = 3H2(g)+N2(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p(l)=0.25,则在形同的反应条件下,反应3/2H2(g)+1/2N2(g) = NH3(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p(2)为 ( C )A.4 B.0.5 C.2 D.15.在298K时,某化学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能的变化值rGm<0,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将 ( B )A.K=0 B.K>1 C.K<0 D.0<K<16.在如下的几个反应中,增加系统的总压,使得产物的比例增加的是 ( C )A.CaCO3(s)=CaO(s)+CO2(g) B.CO(g)+H2O(g)=CO2(g)+H2(g)C.3/2H2(g)+1/2N2(g)=NH3(g) .D.PCl5(g)=Cl2(g)+PCl3(g)7.在等温等压的条件下,反应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和转化率分别为Kp(l)和1。充入一定量的N2(g)后,再次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和转化率分别为Kp(2)和2。两者的关系为 ( D )A. Kp(1)=Kp(2),1 >2 B.Kp(1)>Kp(2),1>2 C.Kp(1)<Kp(2),1< 2 D.Kp(1)=Kp(2),1 <2 8.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PCl5(g)在一密闭刚性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若往容器中充入氮气,使系统的压力增加一倍,则PCl5的解离度将 ( C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第6章 :相平衡一、选择题1. 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及H2S(g)达平衡时,有(A )。(A) C= 2,P = 2,f= 2 (B) C= 1,P = 2,f= 1 (C) C= 2,P = 3,f= 2(D) C= 3,P = 2,f= 32. 在大气压下,FeCl3(s)与H2O(l)可以生成FeCl3·2H2O(s)、FeCl3·5H2O(s)、FeCl3·6H2O(s)和FeCl3·7H2O(s)四种固体水合物,则平衡系统的组分数C和能够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P为( C )。(A)C= 2,P = 2 (B)C= 1,P = 4 (C)C= 2,P = 3 (D)C= 3,P = 53. 在 100 kPa 的压力下,I2(s)在H2O(l)和 CCl4(l)两个完全不互溶的液相中达到分配平衡。设平衡时I2(s)已不存在,则该系统组分数和条件自由度数为( C )。 (A)C= 2,f*= 1 (B)C= 2,f*= 2 (C)C= 3,f*= 2 (D)C= 3,f*= 3 4. 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H2O 、CuSO4·3H2O和CuSO4·5H2O三种水合物,则在一定温度下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 B )。(A)3种 (B)2种 (C) 1种 (D)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5. 某一物质X,在三相点时的温度是20,压力是200 kPa。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C )。(A) 在20以上 X 能以液体存在 (B)在20以下 X 能以固体存在 (C)在25, 100 kPa下,液体 X 是稳定的 (D)在20时,液体 X 和固体 X 具有相同的蒸气压6. N2的临界温度是124 K,如果想要液化N2,就必须( D )。 (A)在恒温下增加压力 (B)在恒温下降低压力 (C)在恒压下升高温度 (D)在恒压下降低温度7. 当Clausius-Clapeyron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C )。 (A) p必随T之升高而降低 (B) p必不随T而变 (C)p必随T之升高而变大 (D) p随T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 8. 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 )。 (A)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B)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9. 对于二组分气-液平衡系统,可以用蒸馏或精馏的方法将两个各组分分离成纯组分的是( A )。(A)接近于理想的液体混合物 (B)对Raoult定律产生最大正偏差的双液系 (C)对Raoult定律产生最大负偏差的双液系 (D)部分互溶的双液系10. 某一固体,在25和大气压力下升华,这意味着(B )。 (A)固体比液体密度大些 (B)三相点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C)固体比液体密度小些 (D)三相点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 11. 在相图上,当系统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D )。(A) 恒沸点 (B)熔点 (C)临界点 (D)低共熔点12. 水的三相点附近,其汽化热和熔化热分别为44.82 kJ·mo-1和5.994 kJ·mol-1。则在三相点附近,冰的升华热约为( B )。 (A)38.83 kJ·mo-1 (B)50.81 kJ·mo-1 (C)-38.83 kJ·mo-1 (D)-50.81 kJ·mo-113. 某反应系统中共有的五物种为Ni(s)、NiO(s)、H2O(l)、H2(g)、CO(g)和CO2(g),它们之间可以达成如下三个化学平衡:该反应的组分数和平衡常数之间为( B )。(A)C=3, (B)C=4, (C)C=3, (D)C=4, 14. 将纯的水H2O(l)放入抽空、密闭的石英容器中,不断加热容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D )。(A)沸腾现象 (B)三相共存现象 (C)升华现象 (D)临界现象15. NaCO3与水可生成三种水合盐NaCO3·H2O、NaCO3·7H2O和NaCO3·10H2O,在常压下,将NaCO3投入冰-水混合物中达三相平衡,若一相是冰,一相是NaCO3水溶液,则另一相是(D )。(A)NaCO3 (B)NaCO3·H2O (C) NaCO3·7H2O (D)NaCO3·10H2O第10章 :界面现象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2. 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那一个因素无关( D )。(A)温度 (B)液体密度 (C)重力加速度 (D)大气压力 3. 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凹面下液体所受的压力 p 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 p0相比(B )。 (A) p = p0 (B)p < p0 (C)p > p0 (D)不确定 4. 将一毛细管端插入水中,毛细管中水面上升 5 cm,若将毛细管向下移动,留了 3 cm 在水面,试问水在毛细管上端的行为是(C )。(A)水从毛细管上端溢出 (B)毛细管上端水面呈凸形弯月面(C)毛细管上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 (D)毛细管上端水面呈水平面5. 有一飘荡在空气中的球形液膜,内部也是空气。若其直径为 2×10-3 m,表面张力为 0.07 N·m-1,则液膜所受总的附加压力为( B )。(A)0.14 kPa (B)0.28 kPa (C)0.56 kPa (D)0.84 kPa 6.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 凹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pr与水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p0相比(同一种液体)( B )。(A)pr= p0 (B)pr< p0 (C)pr> p0 (D)不能确定 7. 用同一滴管分别滴下 1 cm3 NaOH 水溶液、 水、乙醇水溶液, 各自的滴数为(C )。(A)水15 滴,NaOH 水溶液 18 滴,乙醇水溶液 25 滴 (B)水18 滴,NaOH 水溶液 25 滴,乙醇水溶液 15 滴 (C)水18 滴,NaOH 水溶液 15 滴,乙醇水溶液 25 滴 (D)三者的滴数皆为18 滴 8.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 (B)平面液面没有附加压力(C)液滴越小其饱和蒸气压越小 (D)液滴越小其饱和蒸气压越大 9. 同一固体, 大块颗粒和粉状颗粒, 其溶解度哪个大( B )。(A)大块颗粒大 (B)粉状颗粒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0. 在一个真空的玻璃罩内放置若干内径不等的洁净的毛细管,然后将水蒸气不断通入钟罩内,可以观察到在哪种玻璃毛细管中最先凝聚出液体( B )。(A)在内径最大的毛细管 (B)在内径最小的毛细管(C)在所有的毛细管中同时凝结 (D)无法判断11. 当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剂后,所产生的结果是( A )。(A),正吸附 (B),负吸附 (C),正吸附 (D),负吸附12. 通常称为表面活性物质的就是指当其加入液体后(D )。(A)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B)能增大液体表面张力 (C)不影响液体表面张力 (D)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13.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所基于的一个假定是( A )。(A)吸附热是个常数 (B)平整的固体表面 (C)理想的气体行为 (D)吸附和脱附的活化能均为零 14. 气相色谱法测定多孔固体的比表面,通常是在液氮温度下使样品吸附氮气,然后在室温下脱附,这种吸附属于下列哪一类吸附( A )。(A)物理吸附 (B)化学吸附 (C)混合吸附 (D)无法确定13. 298K时,苯蒸汽在石墨上的吸附符合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式,苯蒸汽的压力为40Pa,石墨表面的覆盖度=0.05。如果要使覆盖度=0.5,则此时苯蒸汽的压力应控制在( C )。(A)200Pa(B)400Pa(C)760Pa(D)1000Pa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一、选择题1. 某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2A P,则动力学中表明该反应为(D )。(A)二级反应 (B)基元反应 (C)双分子反应 (D)无确切意义2. 某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式为,实验测定到其速率系数为k=0.25(mol·L-1)-1·s-1,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C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3. 某化学反应,已知反应的转化率分数所用时间是所用时间的2倍,则反应是( C )。(A)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一级反应 (D)零级反应4. 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 0.04 mol·dm-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360 s,初始浓度 为 0.024 mol·dm-3时,半衰期为 600 s,此反应为( C )。 (A)零级 (B)1.5 级 (C)2级 (D)1 级 5. 有一放射性元素,其质量等于8g,已知它的半衰期,则经过40d后,其剩余的重量为( D )。(A)4g (B)2g (C)1g (D)0.5g 6. 对于反应,如果使起始浓度减小一半,其半衰期便缩短一半,则反应 级数为( C )。 (A)1级 (B)2级 (C)零级 (D)1.5级反应 7. 某基元反应,在等容的条件下反应,当反应进度为1mol时,吸热50kJ,则该反应的实验活化能Ea值得大范围为(A )。(A)Ea50kJ·mol-1 (B)Ea<50kJ·mol-1 (C)Ea=-50kJ·mol-1 (D)无法确定8. 对于一般化学反应,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活化能明显降低 (B)平衡常数一定变大(C)正、逆反应的速率系数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