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二元金融结构下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doc

    • 资源ID:56208504       资源大小:2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元金融结构下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doc

    二元金融结构下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摘要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农村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当前正处在从效率农业向规模农业转轨的关键时刻。然而,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对融资的刚性需求与现有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不相协调,农户有效的金融需要与金融供给严重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显著,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涉农金融服务机制等方面暴露出许多缺陷。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项配套措施才能取得显著实效。要使中国农村金融走出当前困境,必须在制定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的同时,启动农村综合改革。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二元金融结构;农村金融准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但是,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普遍存在二元结构特色,大量研究都表明了这种金融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会长期存在。要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现代金融制度,就必须正视这一现实问题,启动农村综合改革。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的形势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 在农村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目前我国在农村从事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有四家,即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但是随着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农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已从农村向城市和高端客户转移。农业发展银行只从事粮棉油政策性收购业务,与绝大多数农户没有业务联系。邮政储蓄只在农村吸收存款,并不在农村提供信贷服务。因此,在农村实际上是农村信用社“一家支农”,没有形成针对不同客户、不同需求,提供差异性金融服务的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二) 金融机构本身缺乏活力。在产权、治理结构、激励机制和监管等方面存在缺陷。农村金融的网点设置不合理,服务设施的科技含量低,服务方式、手段落后。(三) 正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而非正规金融又受到国家法律和金融法规方面的限制。调查显示农户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机会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缩小,在此种情况下,只能转向非正规金融。但除了部分私人问借贷外,从非正规金融获得服务的成本一般都很高,相当一部分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因支付不起过高的利息而又被进一步排除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之外。(四) 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的政策环境不宽松,像市场准人和退出、利率自由化等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金融政策仍然偏紧,不利于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开展灵活的金融服务。二、农村二元金融特点分析二元金融结构是指现代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的状况,其中现代金融机构是指以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的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而传统金融机构是指以传统方式经营的钱庄、放债机构、当铺之类的小金融机构。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二元结构与城市和乡村二元社会结构同时存在,其转型是以传统农业社会向以工业经济和城市文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成功转型为前提的。在实现社会转型之前,农村金融的二元结构将会长期存在,并具有以下特点:(一) 非生产性借款比例偏高无论是旧社会还是新中国,农户的非生产性资金需求都占据了很大比重。由于非生产性资金需求的长周期和纯消费性,决定了其不可能由商业贷款来提供。根据金陵大学农经系19341935年的调查,农户贷款90以上主要用于生活,其中佃农借贷用于生活的比例高达94;用于生产的只有半佃农较多一些,也仅为11.4。泰国的经验显示,越是贫困的家庭,非生产性用途的借贷需求越大,这必须依赖村庄放贷者。菲律宾、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诸多发展中国家的调查也显示,非生产性用途是农村借贷需求的主要来源,而这些用途是没有明确还款来源的。今天,我们发展农村金融,依然面临这一问题。新中国的大量调查也证明了农户贷款的非生产性用途占较大比重,而不仅仅限于生产和投资。(二)二元金融结构下的利率双轨制在民间借贷的利率规定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当前的二元金融结构,造成了事实上的利率双轨制。能够提供大量税收的大企业、大项目从正规金融机构取得优惠利率贷款,中小企业和农户外部融资利率大大高于前者,利率双轨和信贷政策歧视成为二元金融结构的重要特征。(三)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信用人格化传统的中国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经济交易和社会交往都呈现出鲜明的人格化交易特征,人们居住和交易的相对稳定保证了传统社会博弈的长期性。但是,在传统农村的熟人社会中,大量有益于信贷决策的社区信息被排斥在工商信贷决策和管理过程之外。Bonus和Schmidt研究德国早期的信用社,指出其成功的原因是合作社可以准确地评估贷款申请者的资信,利用了一项商业银行支付不起的巨大价值资源。而靠行政手段等外生变量植入农村社会的正规金融机构,则难以成功运用人格化信息,因而交易成本较高,效益不佳甚至难以为继。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推动的农村信用合作运动的失败,新中国农村信用社的业绩欠佳,均是这方面的原因。三、二元金融结构与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关系纵观发达国家的经验,农业商品化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但由于土地分散经营,而无法实现规模经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土地逐步集中到种粮比较收益相对较高的种粮大户手中。这样无论是财政补贴、政策性贷款,还是农业保险,比之分散的小农经济,边际成本都会显著降低,从而易于实现农业的商品化,加速小农经济的解体,交易人格化将被契约信用逐步取代,并渐次实现社会转型。但是,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难以一蹴而就,城市化、农业商品化和社会的转型必然成为一项长期任务。在此期间,分散的小农经济仍会在较大范围内存在。与此相适应,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也将相应长期存在。陈志武在19792006中国金融大变革一书的序言中指出:现代金融与传统金融最大的不同在于交易的“非人格化”和有限责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频繁,人际交往和地域联系扩大,“一次性博弈”机会增多,传统社会信誉机制的内在稳定性大大降低,社会契约、法律、制度安排成为维护社会信用的必要条件。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农村民间信用制度是有效率的,但这种效率仅限于一定社区范围内,建立在有效利用社区信用资本的基础之上。在传统的农村沿着村落-集镇-城市的路径变迁时,人员流动增加,建立在血缘、地缘关系上的信用资本减少,民间金融对于正规金融的相对优势就会逐渐降低。 一般而言,制度不均衡伴随着获利机会的出现,为得到由获利机会带来的利润而最终导致制度创新。所以,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内生金融组织的匮乏,往往催生一些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但是,制度结构(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由若干具体的制度安排所构成,一定时期中的制度都是紧密相连的,一个特定制度安排的变迁也必然引起其它相关制度安排的不均衡。民间内生的非正规金融,以交易人格化为特征,服务半径十分有限,规模较小,地区分布也较为分散,初期发展状况也较好。但正是由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布局分散,监管成本较高,在地方政府政绩观和发展冲动推动下,在监管当局试图降低监管成本的努力下,非正规金融机构往往在行政力量的主导下快速扩张,丧失优势,最终失败。20世纪末期农业合作基金会的解体,就与此关系甚大。诱致性制度变迁诞生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在政府部门推动下转化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往往归于失败。商业性贷款、政策性贷款、甚至民间借贷都有正面意义,但彼此不能完全代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效率固然不高,但无论金融当局如何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首先必须做到自负盈亏,而不是支农。对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切忌捆绑政策性业务,同时制定较为可行的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增加供给,实现适度竞争,通过适当并购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农村金融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所以,要在农村金融二元结构背景下,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核心工作就是在抓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着力发展商业性的小额信贷机构和互助合作性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使其保持财务长期可持续性、农业贷款的可及性和风险可控性。通过确立农村金融准入机制,有效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规范整合民间金融,通过竞争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四、 农村金融政策准入与相关制度安排 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项配套措施才能取得显著实效。要使中国农村金融走出当前困境,就必须在制定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的同时,启动农村综合改革,主要包括:(一) 合理界定农村金融的服务范围调查表明,农户非生产性资金缺口远高于生产性资金缺口。因此,合理区分生产性资金缺口和非生产性资金缺口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一方面会夸大农村金融的贫乏程度,另一方面把生产性资金需求强加在商业贷款范围内,既不会有太大的社会效益,更不会有经济效益,相反,农村金融会在重压之下不堪其负。弥补农户资金缺口的途径必须是多方面的,且彼此不能互相代替,是分离均衡。对于非生产性资金缺口,主要应该由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民政部门的救济以及其他收入来弥补,而不是主要依靠商业性的贷款。对于农户建房、婚丧等大额支出,需要多年积累,如果农业本身不能提供足够的收入,他们会谋求非农收入,打工、经商,或从事家庭手工业等等;对于疾病和鳏寡残障,需要合作医疗和社会救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需要加大财政投入予以免除,非义务教育阶段,可以申请政策性贷款;对于生产性资金需求,则是商业贷款需要服务的对象。(二)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针对当前农村金融二元结构现状,要逐步扩大利率浮动范围,提高利率市场化水平,改善信贷资源配置扭曲的现状。外生给定且相对固定的利率不仅不能使利率真正成为反映资金供求的信号,而且由于利率偏低,使国有商业银行利差变小,不利于收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相反还会成为信贷腐败滋生的温床。对于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利率水平也要科学认识,合理界定。当前,河北等省份民间借贷利率均低于20,温州前几年甚至曾经降至12左右,这已经十分接近市场均衡利率,而不能算是高利贷。温州金融活跃是与当地手工业、贸易同步发展的,已不是单纯的农业贷款,否则也不可能承受很高的贷款利率。其他省份、地区,民间金融与当地产业集群也几乎都是同步发展的,也正是在这些地区,利率水平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资金供求,而这一利率水平是传统农业所无法承受的。(三) 培育由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共同参与、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切实改善农村金融供给。 1)实施需求主导型发展战略,调整供给结构。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经济主体参与到金融活动之中,推进自下而上的、以金融需求为导向、渐进市场化的农村金融改革,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农村地区金融的发展必须贯彻需求决定供给的原则,逐步推进农村金融供给结构的调整,根据农村不同的融资需求,进行分类指导,对生活性和农业生产性的融资需求,应安排不同的金融机构来满足,这种内生性的金融机构,最能适应农村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经济结构,从而更能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通过各种形式建立起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不断优化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工商业的发展,农户贷款规模的不断增大,生产性和消费性贷款的增多,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政府应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优惠,鼓励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金融业务,加快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创新,开发类型多样的商业性和政策性的金融服务,以不断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同时,要根据当前农村地区对金融需求的多元化和层次性,在充分认识农村各类金融机构不同特点的基础上,使其职能分工更加合理明确,各金融机构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的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四) 强化“只贷不存”风险防控机制近年来的小额信贷,由于“只贷不存”的政策限制而饱受诟病,但这是监管部门不失理性与慎重、在总结历次教训之后的一种稳健的选择。因为金融机构吸储、关联贷款,酿成金融风潮的事例屡有发生。“只贷不存”的政策限制实属无奈之举。在信用体系如此混乱的今天,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的制定,使监管部门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只贷不存”模式具有客观合理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它在我国转型期信用混乱的情况下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降低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防范大规模的金融风潮不失为低成本、高效率的手段,应当在农村金融管制放松初期强制推行。(五) 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金融政策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别较大,10万元的最低起点,对发达地区来说,门槛太低,金融机构过多,难免导致过度竞争;而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门槛又明显偏高。所以,针对中国的现实情况,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差别化的准入政策较为合理。在经济较为发达,合会盛行的粤闽浙东南沿海一带,着眼于培育股份制、商业化的乡村银行,以规范民间金融,化解金融风险。在其他省份民营经济和产业集群较为发达地区,在试点基础上稳步推进“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公司,实现民营金融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在广大欠发达地区可以结合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积极推进合作互助金融的发展,改善区域金融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参考文献:1刘雪雁.尹锋.LIU Xue-yan.YIN Feng 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分析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2007,11(3)2冯兴元,何梦笔,何广文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一种局部知识范式视角中国农村观察,20043阚景阳.二元金融结构背景下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分析 长白学刊2010年第1期4温铁军,冯开文.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剥削兼论中国农民革命的缘起EB/OL.求知网,2006-2-16,5周立.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J.财贸经济,2007,(2).6蔡勤禹,侯德彤.二三十年代华洋义赈会的信用合作试验J.中国农史,2005,(1).7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课题主报告EB/OL.2001-06-07,8李利明,曾人雄.19792006中国金融大变革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注意事项

    本文(二元金融结构下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