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加工工艺课程设计.doc
前 言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我对本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程序设计期间,遇到问题自己思考并积极去解决,也向同学和老师寻求帮助,集思广益。其实,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其目的如下: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熟练运用机械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用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导目 录前言.1目录.21. 分析零件图样,明确零件的结构,形状及作用.3-42. 计算生产纲领.4-53. 零件的分析.5-6(1) 明确毛坯的基本性质(2) 确定毛坯的形状(3) 规定毛坯的精度(4) 确定毛坯的余量(查表)(5) 给出毛坯的技术要求(6) 给出零件的毛坯图4. 确定零件上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6(1) 确定定位基准(2) 零件的加工方法5. 制定工艺路线76. 制定加工工序卡8-117. 小结.128. 参考文献12 离合器齿轮零件的工艺规程1、分析零件图样,明确零件的结构形状及作用1.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主轴箱中运动输入轴I轴上的一个离合器齿轮,如图所示。它位于I轴上,用于连接或断开主轴的反转传动路线,与其他零件一起组成摩擦片正反转离合器,如图所示(M1右侧)所示。主运动传动链由电机经过带轮传动副130mm/230mm传至主轴箱中的轴I。在轴I上装有双向多片摩擦离合器M1,使主轴正转,反转或停止。当压紧离合器左部的摩擦片时,轴I的运动经齿轮副56/38或51/43传给轴II,使轴II获得2种转速,压紧右部摩擦片时,经齿轮50,轴VII上的空套齿轮34传给轴II上的固定齿轮30,这时轴I至轴II间多一个中间齿轮34,故轴II的转向相反,反转转速只有一种。当离合器处于中间位置时,左,右摩擦片都没有被压紧,轴I运动不能传给轴II,主轴停转。此零件借助2个滚动轴承空套在I轴上,只有当装在I轴上的内摩擦片和装在该齿轮上的外摩擦片压紧时,I轴才能带动该齿轮转动。该零件68K7mm的孔与两个滚动轴承的外圈相配合,71mm沟槽为弹簧挡圈卡槽,94mm的孔容纳内外摩擦片,416mm槽口与外摩擦片的翅片相配合使其和该齿轮一起转动,6×1.5 mm沟槽和4×5mm的孔用于通入冷却润滑油 。1.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左端68K7外圆表面精度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0.8并且槽相对68K7孔的轴线成90度均匀分布。2.16mm宽槽口相对68K7孔的轴线成90度均匀分布,其径向设计基准是68K7mm孔的轴线,轴向设计基准是106.5mm外圆柱的左端平面。3.4× 5mm孔在6×1.5mm沟槽内,孔中心线距沟槽一侧面的距离为3mm,圆锥角度为90度。4个5mm孔分别于16mm槽宽错开45度均匀分布。4. 90外圆表面精度等级为IT14,表面粗糙度为Ra3.2。5. 94外圆表面精度等级为IT14,表面粗糙度为Ra6.3。6. 71内孔槽内圆表面精度等级为IT14,表面粗糙度为Ra6.3。7. 117h11齿轮外圆表面IT11,Ra3.2,齿面Ra1.6.8.右端面Ra3.2,左端面Ra6.3。9倒(圆)角。2、计算生产纲领 产品的年产量Q为2000,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为1,备品百分率为5%,废品百分率为2%。 该零件的生产纲领: N=Qn(1+a%)(1+b%)=2000*1*(1+5%)*(1+2%)=2142件/年零件是机床上的齿轮,质量为1.36Kg,查下表可知其属轻零件,其类型为中批量生产生产类型零件的年生产量/件重型零件零件重量>50kg中型零件零件重量15500kg轻型零件零件重量<15kg单件生产<5<10<100成批生产小批量510010200100500中批量1003002005005005000大批量30010005005000500050000大量生产>1000>5000>500003、零件的分析(1)、确定毛坯基本性质,即选择铸件、锻件还是型材采用锻件。(2)、确定毛坯形状 由零件图可确定毛胚的形状选择121×68mm的圆柱形锻件(3)、规定毛坯精度等级 精度等级:IT7。(4)、确定毛坯余量(查表)零件尺寸单面加工余量117H112106.51.75942(5)给出毛坯技术要求1.正火,硬度207241HBS。2.为主圆角R2.5。3.外模锻斜度5度。(6)绘制零件毛坯图4、确定零件上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1)、定位基准的选择本零件是带圆盘状齿轮,孔是其设计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孔为定位基准,即精基准选68K7mm的孔及其端面。选94外圆及其端面为粗基准。(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该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有外圆、内孔、端面、齿面、槽及孔,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所示:90 粗车半精车;117h11 粗车半精车;106.5 粗车半精车; 68k7 粗镗半精镗精镗;94 粗镗;端面 粗车; 齿面 粗车半精车; 槽 粗铣半精铣;5小孔 钻5、制定工艺路线7、小结课程设计结束了,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 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实实在在的设计。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课程设计让我们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锻炼了我的学习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继续加强自主学习与实践的能力。 最后,向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8、参考文献1). 赵家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M 械工业出版社,2000.102). 孟少农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M 版社1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