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设计指 导 书江苏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2008年05月28日第一章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液压系统设计是整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整个系统液压控制部分的关键。设计主要包括液压系统工况分析和系统的确定、液压系统参数的确定、液压系统图的拟定、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取等。通常设计液压系统的步骤和内容大致如下:(1)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2)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3)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4)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5)估算液压系统的性能;(6)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上述步骤中各项工作内容有时需要穿插、交错进行。对某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需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最后确定。图1为液压传动系统的一般设计流程。图1 液压传动系统的一般设计流程§1.1 液压系统使用要求和负载特性分析1. 液压系统使用要求 主机对液压系统的使用要求是设计液压传动系统的依据。因此设计开始,首先必须搞清下列问题:(1)主机概况1)主机的用途、总体布局、主要结构、技术参数与性能要求。2)主机对液压装置在位置布置和空间尺寸以及质量上的限制。3)主机的工艺流程或工作循环、作业环境等。(2)液压系统的任务与要求 1)液压系统应完成的动作,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式(移动、转动或摆动)及其工作范围。2)液压执行元件的负载大小及负载性质,运动速度的大小及其变化范围。3)液压执行元件的动作顺序及联锁关系,各动作的同步要求及同步精度。4)对液压系统工作性能的要求,如运动平稳性、定位精度、转换精度、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温升、振动、冲击与噪声、安全性与可靠性等。5)对液压系统的工作方式及控制方式的要求。(3)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与条件 1)周围介质、环境温度、湿度大小、风砂与尘埃情况、外界冲击振动等。2)防火与防爆要求。(4)经济性与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2. 负载特性分析 负载特性分析是拟定液压系统方案、选择或设计液压元件的依据。它包括:动力参数分析和运动参数分析两部分。 液压系统承受的负载可由主机的规格规定,可由样机通过实验测定,也可以由理论分析确定。当用理论分析确定系统的实际负载时,必须仔细考虑它所有的组成项目,例如:工作负载(切削力、挤压力、弹性塑性变形抗力、质量等)、惯性负载和阻力负载(摩擦力、背压力)等。此外必须注意负载的性质:是单向负载还是双向负载,是恒定负载还是变化负载;是否存在负值负载,是否有与液压缸轴线不重合的负载。 对于复杂的液压系统,尤其是有多个液压执行元件同时动作的系统,通过动力参数分析,绘制出如图2a所示的负载图,以确定系统工作压力;通过运动参数分析,绘制出如图2b所示的速度图,以选定系统所需流量。同时,根据系统负载图和速度图,可以绘制出液压系统的功率图,从中确定液压系统所需的功率。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时,负载图和速度图均可省略不画。 图2 液压系统执行元件的负载图和速度图a)负载图 b)速度图1) 动力参数分析动力参数分析就是通过计算确定各液压执行元件的载荷大小和方向,并分析各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冲击、振动及过载等情况。液压缸的外负载力F 和液压马达的外负载转矩T 可按表1计算。根据计算所得的外负载就可绘制出上述负载图。2)运动参数分析运动参数分析就是研究主机依据工艺要求应以何种运动规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即研究运动的形式(是平移、回转或摆动)、运动的速度大小和变化范围、运动行程长短、运动变化规律(循环过程与周期)等。依据这些分析就可作出上述速度图。表1 液压缸的外负载力F及液压马达的外负载转矩T计算公式表2 摩擦因数表3 背压压力§1.2 液压系统方案设计液压系统方案设计:根据主机的工作情况、主机对液压系统的技术要求、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以及成本、经济性、供货情况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设计,从而拟定出一个各方面比较合理的、可实现的液压系统的方案。内容包括:执行元件形式的分析与选择;油路循环方式的分析与选择;油源类型的分析与选择;液压回路的分析、选择与合并。1. 执行元件形式的分析与选择 液压系统采用的执行元件的形式,视主机所要实现的运动种类和性质而定,可按表4来选择。表4 液压执行元件形式的选择2.油路循环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液压系统油路循环方式为开式和闭式两种,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比较见表5。表5 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比较油路循环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液压系统的调速方式和散热条件。一般说来,凡备有较大空间可以存放油箱且不需另设散热装置的系统、要求结构尽可能简单的系统、采用节流调速或容积节流调速的系统,均宜采用开式系统。例如,泵向多个液压执行元件供油且功率较小的机器(如组合机床、磨床等)、内燃机驱动的机器(如铲车、高空作业车、液压汽车起重机、装载机及挖掘机等)以及固定机械。凡允许采用辅助泵进行补油并通过换油来达到冷却目的的系统、对工作稳定性和效率有较高要求的系统、采用容积调速的系统,都宜采用闭式系统。例如,外负载惯性大且换向频繁的机构(如一些起重机的旋转、运行机构及龙门刨床、拉床的工作台等)、重力下降机构(如不平衡类型的起升、动臂摆动机构等)、要求结构特别紧凑的运动式机械(如液压汽车平板车、拖拉机、矿车及飞机等)。大型货轮的舵机、工程船舶调距桨等系统也常用闭式系统。3. 开式系统油路组合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当系统有多个液压执行元件时,开式系统按油路的不同连接方式,分为串联、并联、独联以及它们的组合复联等。1)串联串联方式除第一个液压执行元件的进油口和最后一个执行元件的回油口分别与液压泵和油箱连接外,其余液压执行元件的进、出口依次相连。特点:多个液压执行元件同时动作时,其运动速度不随外负载而变,故轻载时可多个液压执行元件同时动作;但液压泵的压力负担重,受原动机功率限制,故重载时不宜多个液压执行元件同时动作。另外,系统的压力损失也较大。串联连接方式适用于中小型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单泵供油的需保证行走直线性的工程机械。2)并联在并联连接方式中,液压泵与所有液压执行元件的进油口相连,而其回油口都接油箱。特点:多个液压执行元件同时动作时,负载小的液压执行元件的速度会增大;但液压泵的压力负担轻,为任一液压执行元件的负载压力与其相应回路的压力损失之和。并联连接方式适用于多个液压执行元件不要求同时动作;或要求同时动作但功率较小、或工作时间较短的,如机床、机械手等;也常用于大型工程机械的双液压泵双回路系统。4. 油源类型的分析与选择液压系统油源类型的选择,应在分析下列因素后确定:1)根据系统工作压力的高低,选择液压泵的压力等级和结构形式。2)根据油源输出流量变化的大小和系统节能的要求,选择用定量泵还是变量泵。3)根据执行元件的多寡和系统工作循环中压力、流量的变化情况,选择单泵供油还是多泵供油。4)根据系统对油源综合性能的要求,选择泵的控制方式,是限压式、恒压式、恒流量式,还是恒功率式等等。5. 调速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调速方案对主机主要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选择调速方案时,应依据液压执行元件的负载特性和调速范围以及经济性等因素,参考表6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选出合适的调速方案。 调速方案与油路循环方式、液压泵和液压执行元件的类型等密切相关。 表6 三种调速回路主要性能比较6. 液压基本回路的分析与选择 这里是指除调速回路以外的液压基本回路。选择液压回路是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工况图,从众多成熟的方案中(参见第六章和有关设计手册)经过分析、评比挑选出来的。选择液压回路一般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选择系统一般都必须设置的基本回路 通常液压系统都必须设置调压回路、调速回路、换向回路、卸荷回路及安全回路等。(2)根据系统负载性质选择基本回路 液压执行元件存在外负载对系统作功的工况(例如有垂直运动部件的系统)时,要设置平衡回路,以防止外负载使液压执行元件超速运动。在外负载惯性较大的系统中,为防止产生液压冲击,要设置制动回路。对有快速运动部件的系统或要求精确换向的系统,要设置减速回路或缓冲回路,等等。(3)根据系统特殊要求选择基本回路 如有多个液压执行元件的系统,根据需要设置顺序回路、同步回路或互不干扰回路。有些系统还要设置速度换接回路、增速回路、增压回路、锁紧回路等。对液压机而言,释压回路是必不可少的。对闭式系统而言,必须有补油冷却回路。选择一些主要液压回路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调压回路的选择主要决定于系统的调速方案。在节流调速系统中,一般采用调压回路;在容积调速和容积节流调速或旁路节流调速系统中,则均采用限压回路。一个油源同时提供两种不同工作压力时,可以采用减压回路。对于工作时间相对辅助时间较短而功率又较大的系统,可以考虑增加一个卸荷回路。2)速度换接回路的选择主要依据换接时位置精度和平稳性的要求。同时还应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控制灵活。3)多个液压缸顺序动作回路的选择主要考虑顺序动作的可变换性、行程的可调性、顺序动作的可靠性等。4)多个液压缸同步动作回路的选择主要考虑同步精度、系统调整、控制和维护的难易程度等。注:当选择液压回路出现多种可能方案时,应平行展开,反复进行分析对比,不要轻易作出取舍决定。 §1.3 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选定执行元件、油源类型、调速方案和液压基本回路后,再增添一些必要的元件和配置一些辅助性油路,如控制油路、润滑油路、测压油路等,并对回路进行归并和整理,就可将液压回路合成为液压系统。系统合成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系统能否完满地实现所要求的各项功能?是否要进行补充或修正?2)有无多余或重复的元件和油路可以去掉或合并?3)各液压回路之间是否会产生干扰?4)系统会不会产生液压冲击?有没有防止液压冲击的措施?5)控制油路是否可靠?当直接从主油路上引出控制油路时,应保证控制油路始终具有一定的压力(包括系统卸荷时)。6)系统测压点的分布是否合理、正确?通常,测压点应设在:液压泵的出口、溢流阀的入口油路上;减压阀或增压器的出口油路上;顺序阀或背压阀入口油路上;压力继电器或过滤器的前油路上;液压执行元件的进、出油口处;润滑油路、控制油路上。7)系统是否有工作介质的净化装置?液压系统中都应设置一般的粗、精过滤器或磁性过滤器,对要求特别高的系统,还需设置旁路净化系统。8)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如何?对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系统,需设置备用元件或备用回路。9)系统是否需要设置冷却、加热装置?§1.4 液压系统参数设计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设计是指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和最大流量。液压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可以根据负载图中的最大负载来选取,见表7;也可以根据主机的类型来选取,见表8。 最大流量则由液压执行元件速度图中的最大速度计算出来。工作压力和最大流量的确定都与液压执行元件的结构参数(指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A或液压马达的排量VM)有关。 一般的做法是先选定液压执行元件的类型及其工作压力p,再按最大负载和预估的液压执行元件的机械效率求出A或者VM,并通过各种必要的验算、修正和圆整成标准值后定下这些结构参数,最后再算出最大流量qmax来。 有些主机(例如机床)的液压系统对液压执行元件的最低稳定速度有较高的要求,这时所确定的液压执行元件的结构参数A或VM还必须符合下述条件:表7 按负载选择液压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适用于中、低压液压系统)表8 按主机类型选择液压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液压系统执行元件的工况图是在液压执行元件结构参数确定之后,根据主机工作循环,算出不同阶段中的实际工作压力、流量和功率之后作出的,见图3。 图3 执行元件的工况图§1.5 液压执行元件的设计计算与选用1.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液压缸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所需流量计算公式第四章,计算公式中所需数据分别见表3和表9。液压缸空载起动压力及效率见表9。表9 液压缸空载起动压力及效率2. 液压马达的计算与选择 液压马达的排量: V=2T/(p1-p2)m §1.6 液压能源装置设计液压能源装置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液压装置与主机分离的液压泵站;一种是液压装置与主机合为一体的液压泵组(包括单个液压泵)。1. 液压泵站的类型及其组件的选择 液压泵站的类型如表10所示。上置式液压泵站(见图4)结构紧凑,占地小,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功率液压系统中。非上置式液压泵站(见图5)的液压泵组置于油箱液面以下,有效地改善了液压泵的吸入性能,且装置高度低,便于维修,适用于功率较大的液压系统。表10 液压泵站的类型图4 上置式液压泵站a)立式液压泵站1电动机 2联轴器 3油箱 4液压泵b)卧式液压泵站1油箱 2电动机 3液压泵图5 整体式液压泵站a)旁置式 b)下置式1油箱 2电动机 3液压泵 4过滤器液压泵站组件的选择 液压泵站一般由液压泵组、油箱组件、过滤器组件、蓄能器组件和温控组件等组成。应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经深入分析计算后加以选择、组合。液压泵组由液压泵、原动机、联轴器、底座及管路附件等组成,输出所需压力和流量的工作介质。油箱组件由油箱、面板、空气过滤器、液位显示器等组成,用以储存系统所需的工作介质,散发系统工作时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分离介质中的气体并沉淀污物。过滤器组件是保持工作介质清洁度必备的辅件,可根据系统介质清洁度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等级的粗过滤器、精过滤器。蓄能器组件通常由蓄能器、控制装置、支承台架等部件组成。它可用于储存能量、吸收流量脉动、缓和压力冲击,故应按系统的需求而设置,并计算其合理的容量,然后选用之。温控组件由传感器和温控仪组成。当液压系统自身的热平衡不能使工作介质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时,应设置温控组件,以控制加热器和冷却器,使介质温度始终工作在设定的范围内。根据主机的要求、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设计出与工况相适应的液压泵站方案后,就可计算液压泵站中主要元件的工作参数。2. 液压泵的计算与选择 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为:式中 p液压执行元件工作腔的最大工作压力: p从液压泵出口到液压执行元件入口处的总管路损失;p=p+p+pV p进油路上管中的总沿程损失; p进油路上管路的总局部损失; pV进油路上阀的总压力损失。p的准确计算须在选定液压元件并绘制出管路布置图后才能进行。初算时,可按经验数据选取:当管路简单或有节流阀调速时,取p=0.20.5MPa;当管路复杂或有调速阀调速时,取p=0.51.5MPa。根据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选择液压泵的类型,根据液压泵的流量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在参照产品样本或技术手册选取液压泵时,泵的额定压力应选得比上述最大工作压力高20%60%,以留有压力储备;额定流量则只须选得满足上述最大流量需要即可。液压泵在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下工作时,其驱动电动机的功率一般可以直接从产品样本或技术手册中查到,但其数值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偏大。因此,也可以根据具体工况用下述方法计算出来。液压泵的总效率如表11所示。表11 液压泵的总效率液压泵类型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螺杆泵总效率0.60.70.60.750.80.850.650.83. 油箱的设计与计算 油箱设计注意事项:1)吸油管和回油管间的距离应尽量远,两管之间应设置隔板,以增加油液循环的距离,使油液有足够的时间分离气泡,消散热量。隔板的高度约为油箱内最低油面高度的2/3。吸油管离油箱底距离大于吸油管直径D的2倍,距油箱壁不小于3D。回油箱的管端切成45°,且面向箱壁。2)为防止油液被污染,油箱上各盖板、管口处都要妥善密封。注油器上要加过滤网。通气孔上须装空气滤清器,其容量至少应为液压泵额定流量的2倍。 3)为了易于散热和便于对油箱进行搬移和维护保养,箱底离地至少应在150mm以上。箱底应适当倾斜,在最低部位处设置堵塞或放油阀,以便排放污油。箱体上注油口应设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在其近旁设置液位计。过滤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装卸,油箱应便于清洗。4)油箱中如要安装热交换器,必须考虑好它的安装位置,以及测温、控制等措施。5)分离式油箱用钢板焊成。钢板厚度视油箱容量而定,建议100L容量的油箱取1.5mm,400L以下的取3mm,400L以上的取6mm。箱底厚度应大于箱壁,箱盖厚度应为箱壁的4倍。当液压泵、驱动电动机以及其他液压件都要装在油箱上时,箱盖要相应加厚。大容量的油箱要加焊角板、肋条,以增加刚性。6)油箱内壁应涂耐油防锈涂料。外壁如涂上一层极薄的黑漆(不超过0.025mm厚),会有很好的辐射散热效果。铸造的油箱内壁一般仅喷砂处理,不涂漆。4. 过滤器的选择 选择过滤器时,主要考虑过滤器的通流能力、过滤精度和承压能力。 5. 液压辅件的计算与选用 1)热交换器的计算与选用若因环境温度过低而不能起动液压泵或液压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时,须安装加热器。加热器可设在油箱内,也可串联在油路上。加热所需的功率应按照系统油液的面积、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加热时间等进行计算。2)管件的计算与选用油管的内径和壁厚按式(2-30)和式(2-31)计算后,根据有关标准圆整后选取。管接头的名义尺寸与油管相同,其规格和品种可查阅有关技术手册或产品样本得到。§1.7 液压控制元件选用与设计一个设计得好的液压系统应尽可能多地由标准液压控制元件组成,使自行设计的专用液压控制元件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有时因某种特殊需要,必须自行设计专用液压控制元件时,可参阅有关液压元件设计的书籍或资料。这里主要介绍液压控制元件的选用。 选择液压控制元件的主要依据和应考虑的问题见表12。其中最大流量必要时允许短期超过额定流量的20%,否则会引起发热、噪声、压力损失等增大和阀性能的下降。选择阀时还应注意下列的问题:结构形式、特性、压力等级、连接方式、集成方式及操纵方式等。 表12 选择液压控制元件的主要依据和应考虑的问题1. 溢流阀的选择 直动式溢流阀的响应快,一般宜作制动阀、安全阀用;先导式溢流阀的启闭特性好,宜作调压阀、背压阀用。二级同心的先导式溢流阀的泄漏量比三级同心的要小,故在保压回路中常被选用。先导式溢流阀的最低调定压力一般只能在0.51MPa范围内;溢流阀的流量应按液压泵的最大流量选取,并应注意其允许的最小稳定流量,一般来说,最小稳定流量为额定流量的15%以上。2. 流量阀的选择 一般中、低压流量阀的最小稳定流量为50100mL/min;高压流量阀为2.520L/min。流量阀的进出口需要有一定的压差,高精度流量控制阀约需1MPa的压差。要求工作介质温度变化对液压执行元件运动速度影响小的系统,可选用温度补偿型调速阀。3. 换向阀的选择 (1)按通过阀的流量来选择结构形式,一般来说,流量在190L/min以上时宜用插装阀;190L/min以下时可采用滑阀型换向阀。70L/min以下时可用电磁换向阀,否则需用电液换向阀。(2)按换向性能等来选择电磁铁类型 直流湿式电磁铁寿命长,可靠性高,故应尽可能选用直流湿式电磁换向阀。在某些特殊场合,还要选用安全防爆型、耐压防爆型、无冲击型以及节能型等电磁铁。(3)按系统要求来选择滑阀机能 换向阀的滑阀机能及其性能特点见书本第四章。4. 单向阀及液控单向阀的选择 应选择开启压力小的单向阀;开启压力较大(0.30.5MPa)的单向阀可作背压阀用。外泄式液控单向阀与内泄式相比,其控制压力低,工作可靠,选用时可优先考虑。§1.8 液压系统密封装置选用与设计在液压传动中,液压元件和系统的密封装置用来防止工作介质的泄漏及外界灰尘和异物的侵入。工作介质的泄漏会给液压系统带来调压不高、效率下降及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从而损坏液压技术的声誉;外界灰尘和异物的侵入则造成对液压系统的污染, 是导致系统工作故障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液压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正确设计和合理选用密封装置和密封元件,以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1.9 液压系统性能估算目的:评估设计质量,或从几种方案中评选最佳设计方案。 内容:系统压力损失、系统效率、系统发热与温升、液压冲击等。 对于要求高的系统,还要进行动态性能验算或计算机仿真。目前对于大多数液压系统,通常只是采用一些简化公式进行近似估算,以便定性地说明情况。1. 系统压力损失验算 液压系统压力损失包括管道内的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以及阀类元件的局部损失三项。计算系统压力损失时,不同的工作阶段要分开来计算。回油路上的压力损失要折算到进油路上去。 某一工作阶段液压系统总的压力损失为 : 式中 p1系统进油路的总压力损失,即p1进油路总的沿程损失;p1进油路总的局部损失;p1v进油路上阀的总损失,即阀的额定压力损失,由产品样本中查到;阀的额定流量;通过阀的实际流量。p2系统回油路的总压力损失,即式中:p2回油路总的沿程损失;p2回油路总的局部损失;p2v回油路上阀的总损失,计算方法同进油路; A1液压缸进油腔有效工作面积; A2液压缸回油腔有效工作面积。由此得出液压系统的调整压力(即泵的出口压力)pT应为:式中 p1液压缸工作腔压力。2. 系统总效率估算 液压系统的总效率与液压泵的效率p、回路效率c及液压执行元件的效率m有关,其计算式为:液压系统的总效率 3. 系统发热与温升估算 液压系统的各种能量损失都将转化为热量,使系统工作温度升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系统中的发热功率主要来自于液压泵、液压执行元件和溢流阀等功率损失。管路的功率损失一般较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表13给出各种机械允许的温升值。当按上式计算出的系统温升超过表中数值时,就要设法增大油箱散热面积或增设冷却装置。表13 各种机械的允许温升(单位:)4. 液压冲击验算 液压冲击不仅会使系统产生振动和噪声,而且会使液压元件、密封装置等损坏而造成事故。因此,需验算系统中有无产生液压冲击的部位、产生的冲击压力会不会超过允许值以及所采取的减小液压冲击的措施是否奏效等。详细内容和方法参见第一章。§1.10 设计内容一、设计题目1设计一台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图,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上加压缸要求实现速度循环为:压头快速空载下行慢速加压加工到位后保压快退原位停留。快速往返速度为3m/min,加压速度为2540m/min范围内无级调速,压制力为N,运动部件总重量为20000N,上加压缸往返最大行程800mm,上加压缸慢速加压行程30mm。下支撑油缸要求实现速度循环为:快速空载上行运动到位后保压快退原位停留。快速往返速度为2m/min,压制力为N,运动部件总重量为5000N,下支撑缸往返最大行程200mm.要求上加压缸和下支撑缸同时工作,且实现电液自动控制。工作缸的启、制动时间取为t=0.2s。2设计一台钻镗两用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控制系统。要求其完成的工作循环是:快进一工进二工进死挡块停留快退原位停止。快进快退速度为7.3m/min,工进速度应能在6.6660mm/min范围内无级调速,最大行程为400mm(其中一工进为100mm,二工进为80mm),最大切削力为20KN,运动部件的总重量为250KN,采用平面导轨,往复运动加、减速时间均为0.05s。3设计某专用铣床的机电液控制系统,要求其完成的工作循环是:工件夹紧动力头快进动力头工进延时停留1s动力头快退到原位工件松开。运动部件的总重量为24000N,快进与快退速度相等,均为5m/min,工进速度为1001200mm/min,最大行程为450mm,其中工进行程为200mm,最大切削力为18000N,采用平面导轨,往复运动加、减速时间均为0.05s。4设计一台镗削加工专用机床,要求液压系统完成工件定位工件夹紧工作台快进工作台工进工作台二工进工作台快退工件松开定位销退回。加工时最大切削力为(轴向力)12000N,运动部件的重量为18000N,主工作缸工作进给速度要求在20120mm/min范围内无级可调,快进和快退速度均为5m/min。工作台最大行程为400mm,其中工进行程为200mm,为使工作方便希望工作台可以手动调整进退,且手动和自动互锁,并且能在任意位置停止,夹紧缸夹紧工件所需夹紧力不超过6000N,最小不低于3330N,夹紧缸的行程为40mm。松开、夹紧时间为,主工作缸的启制动时间取为。要求系统采用电液结合实现自动化循环,速度换接无冲击,且速度要稳定,能承受一定量的反向负载。滑台采用平面导轨和V型导轨()组合方式。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5某立式组合机床的动力滑台采用液压传动,已知切削负载为28KN,滑台工进速度为50mm/min,快进、快退速度为6m/min,滑台(包括动力头)的质量为1600kg,滑台对导轨的法向作用力为1500N,往复运动的加、减速时间为0.05s,滑台采用平面导轨,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快速行程为100mm,工作行程为50mm。二、设计要求1对系统进行工况分析(含负载分析、速度循环分析、负载循环图等); 2按要求计算和设计液压系统,绘出液压系统图;3计算系统各参数,选择液压元件型号,列出元件明细表;4列出设计系统中的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和运动部件动作循环图等);5对设计的系统进行验算。三、设计分组以每个小班级为单位,根据学号分组设计: 110号 第1题 1120号 第2题 2130号 第3题 3140号 第4题 4150号 第5题四、应交作业系统设计相关图纸若干; 设计说明书一套(A4打印、装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