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学重点.doc
银行会计学要点一名词解释:1.银行会计 :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银行的业务和财务活动进行核算、反映、控制与监督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2.资产 :资产是指银行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银行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银行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3.负债 :负债是指银行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该银行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银行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4.银行汇票 :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并由银行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5.票据贴现 :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以前,为获得资金而向银行贴付一定的利息所做的票据转让。6.再贴现7.表内科目 表内科目是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内的,用来核算直接关系到银行资金实际增减变化情况的科目8.表外科目 表外科目是不纳入资产负债表内的,用来反映并不涉及或尚未涉及银行资金增减变化情况但又发生了权责关系,或用以反映和控制银行重要业务事项及数字资料的会计科目。9.信用证 :信用证是一家银行(开证行)依据其客户(开证申请人)的请求或指示,向另一人(受益人)开立的一种书面约定,根据这一约定,如果受益人满足了信用证中规定的要求,开证行将向受益人支付信用证中约定的金额。因此可以简单地说,信用证是开证行应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向受益人开出的一种有条件保证付款的凭证。10.中间业务 :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11.外汇统帐制 :也叫本位币记账法或本币统账制,是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对外汇的买卖、收付等都折合成本币,统一用本币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12.外汇分账制 :也叫原币记账法,是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对外汇与本币实行分账核算的一种记账方法,也就是直接以各种原币为记账单位,而不折成本币进行记账的方法。13.同业往来 二、简述(一).简述银行会计的特点1会计信息综合性2业务直接完成性3监督范围广泛性4核算方法特殊性(二)银行会计的基本假设条件是什么?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权责发生制假设。(三).银行会计对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哪些?: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一致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四).银行为单位开立的各种存款账户,其办理业务范围是怎样规定的?一个单位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不允许在多家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实行开户许可证制度。单位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应凭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核发的开户许可证办理。银行不能对未持有开户许可证或已开立基本账户的存款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存款人的账户只能办理存款人本身的业务活动,不得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不得利用银行结算账户套取银行信用。(五).什么是结算?支付结算的纪律与原则定义:结算是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收付行为。支付结算的原则与纪律:1 支付结算的原则: 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3)银行不垫款。2 支付结算的纪律 :(1)单位及个人应严格执行“四不准”的纪律:不准出租、出借账户;不准填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不准套用银行信用;不准无理拒绝付款。 (2)银行应严格执行“十不准”的纪律。银行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办理业务,是维护正常结算秩序的重要环节。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应严格执行结算纪律。不准以任何理由压票、任意退票、截留挪用客户和他行资金;不准无理拒绝支付应由银行支付的票据款项;不准受理无理拒付,不扣少扣滞纳金;不准违章签发、承兑、贴现票据,套取银行资金;不准签发空头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办理空头汇款;不准在支付结算制度之外规定附加条件,影响汇路畅通;不准违反规定为单位和个人开立账户;不准拒绝受理、代理他行正常结算业务;不准放弃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违反结算纪律的制裁;不准逃避向人民银行转汇大额汇划款项。(六).简述中间业务的特点及类别。1特点 :一是银行在业务中发挥中间人的角色;二是银行在中间业务中仅提供服务,不需要提供资金,所以风险低;三是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目的;四是银行中间业务产品是一种固化了商业信誉的金融产品,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金融产品。2 分类: 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 银行卡业务 代理类中间业务 担保类中间业务 承诺类中间业务 交易类中间业务 基金托管业务 咨询顾问类业务 其他类中间业务(七).什么是抵债资产,如何进行核算?1.定义:抵债资产是指银行依法取得并准备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的抵偿债务的资产,包括实物抵债资产和非实物抵债资产。2核算: (1) 银行取得抵债资产时,按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其会计分录为: 借: 抵债资产 贷款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 非应计贷款 应交税费 资产减值损失(2) 抵债资产保管期间取得收入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 现金 贷: 其他业务收入 抵债资产保管期间发生直接费用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 其他业务支出 贷: 现金(3) 处置抵债资产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 现金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 应交税费 抵债资产 营业外收入 抵债资产在期末应当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八).什么是支票?支票有几种? 支票的概念: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支票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三种。(九).简述什么是金融机构往来?其核算要求是什么?1 定义:金融机构往来是指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由于办理资金的调拨与缴存、款项的汇划与结算、资金的融通与拆借等原因而引起的资金账务往来。2 核算要求:第一、要坚持“资金分开、独立核算”的原则,严格划分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各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界限。 第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不得透支;计划内借款不得超过中央银行核定的额度;要求留足备付金,如备付金不足应及时调度资金;同业拆借应通过双方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户办理转账,不得取现金,不能互相直接拆借现金。第三、各商业银行之间临时性的资金占用要及时清算。第四、体现畅通汇路的要求,及时办理跨系统的结算业务,加速社会资金的周转。(十).简述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简单地讲,企业以及个人之间通过银行进行的资金往来称为支付结算,银行之间把支付业务往来所产生的资金进行结清划拨称作资金清算,所以支付结算与资金清算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1资金清算业务是支付结算业务的延伸2资金清算业务为资金流动提供便捷通道 3资金清算系统的发展促进支付工具的创新4资金清算体系的畅通提高了支付结算的质量和效率 三、论述 1.论述同城票据交换的基本做法和基本原理 同城票据交换的基本做法可概括为:先付后收、收妥抵用、差额清算、银行不垫款。票据交换业务处理流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参加交换的银行机构向票据交换所提出票据;二是票据交换所对提出票据以提入行为单位进行清分后交银行机构提回;三是将轧差净额提交中央银行会计营业部门完成资金清算。 同城票据交换的基本原理 :票据交换,分为提出行和提入行两个系统。向票据交换所提出票据的是提出行,收回票据的是提入行。按照票据交换参与者的角色分为代收和代付两种类型。这样同城票据交换有四种情况:提出代收票据、提出代付票据、提入代收票据、提入代付票据。代收票据是指提出行代提入行收款的有关结算凭证;代付票据是指提出行代提入行付款的有关结算凭证。 提出行提出代收票据和提入行提入代付票据表示为本行应付款项;提出行提出代付票据和提入行提入代收票据表示本行应收款项。2.谈谈银行会计制度的演变及与环境变化四、计算题:存款和贷款利息的计算1 存款:(1)单位定期存款第一种情况,全额到期支取的利息计算例3-3 某单位于2002年5月6日来行支取到期存款元,该存款起存日为2001年5月6日,存期一年,利率为年2.25%,则该单位的利息为: 2001年5月6日至2001年6月20日,共45天,应付利息为: 200 000×45×2.25%÷360562.5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 562.50 (元) 贷:应付利息 562.50 (元)2001年6月21日至2002年3月20日,三个季度共提取应付利息3375元,每个季度提取利息为: 200 000×3×2.25%÷121 125(元)三个季度里每个季度的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 1 125 贷:应付利息 1 125 存款到期后,银行计算2002年3月21日至2002年5月6日的存款利息后,连同以前提取的利息与本金一并转入该单位活期存款账户。2002年3月21日至2002年5月6日,共47天的利息为: 200 000×47×2.25%÷360587.50(元) 会计分录为:借:应付利息 3 937.50 借:利息支出 587.50 借:单位定期存款 200 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 204 525 转账后将利息清单及收账通知交存款人。第二种情况,全额提前支取的利息计算例3-4 引上例,某单位于2002年3月26日来行提前支取存款200 000元,该存款起存日为2001年5月6日,存期一年,利率为年2.25%,当日活期存款利率为年0.72%。 2001年5月6日至2001年6月20日,共45天,应付利息为:200 000×45×0.72%÷360180(元) 2001年6月21日至2002年3月20日,三个季度共提取应付利息1 080元,每个季度提取利息为: 200 000×3×0.72%÷12360(元)2002年3月21日至2002年3月26日计算存款的利息后,连同以前提取的利息与本金一并转入该单位活期存款账户。2002年3月21日至2002年3月26日,共5天的利息为: 200 000×5×0.72%÷36020(元) 会计分录为:借:应付利息 1 260 借:利息支出 20 借:单位定期存款 200 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 201 280第三种情况,过期支取的利息计算例3-5 引上例,某单位于2002年6月6日来行支取过期存款200 000元,该存款起存日为2001年5月6日,存期一年,利率为年2.25%,当日活期存款利率为年0.72%。 从2001年5月6日至2002年5月6日的利息计算及账务处理同于例3-3,共计算利息4525元。 从2002年5月6日至2002年6月6日的利息计算为:200 000×1×0.72%÷12120(元) 会计分录为:借:应付利息 3 937.50 借:利息支出 707.50 借:单位定期存款 200 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 204 645第四种情况,部分提前支取的利息计算按照银行的规定,单位部分提前支取时,若支取款项后的剩余定期存款不低于定期存款起存金额(100 000元)时,则部分提前支取金额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剩余定期存款按原存日、存期、利率另开新定期存单;若部分支取后的剩余定期存款低于定期存款起存金额(100 000元)时,银行应按支取日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并对该项存款予以清户。其会计处理同于全额提前支取。(2).储蓄存款活期储蓄:例3-6某银行2006年第二季度结息时,储户的累计应计息积数为8500元,且当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为0.72%。账务处理如下: 第二季度 储户的利息8500×92×0.72%÷36015.64(元) 代扣利息税额15.64×20%3.13(元) 会计分录:借:利息支出 15.64 贷:活期储蓄存款活期储蓄利息支出户 12.51 贷:应交税费应交利息税户 3.13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到期支取例3-7某储户2000年3月25日存入定期二年的存款5 000元,于2002年3月25日到期支取。存入时二年期存款利率为2.70%。利息5 000×2×2.70%270(元) 代扣利息税270×20%54(元) 扣除20%的储蓄利息所得税,应向客户支付利息: 税后利息27054216(元)会计分录为:借:定期储蓄存款整存整取某储户 5 000 贷:现金 5 000 借:利息支出定期储蓄利息支出户 270 贷:应交税费应付利息税户 54 贷:现金 216过期支取。过期支取时利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按原定利率计算的到期利息;另一部分是按活期利率计算的过期利息。例3-8引上例,某储户2000年3月25日存入定期二年的存款5 000元,于2002年5月25日支取。存入时二年期存款利率为2.70%。支取时活期利率为0.72%。到期利息5000×2×2.70%270(元),过期利息5000×2×0.72%÷126(元),代扣利息税(2706)×20%55.2(元),税后利息27655.2220.8(元)216提前支取例3-9某储户2001年5月5日存入整存整取储蓄存款10 000元,定期三年,存入时三年期利率3.24%。该储户于2003年5月5日要求提前支取5 000元,当日活期储蓄存款年利率为0.72%,剩余5 000元于2004年5月5日到期支取。2003年5月5日计息: 利息5 000×2×0.72%72(元) 代扣利息税72×20%14.4(元) 税后利息7214.457.6(元)2004年5月5日计息: 利息5 000×3×3.24%486(元) 代扣利息税486×20%97.2(元) 税后利息48697.2388.8(元)零存整取储蓄存款的核算:例3-10某储户2000年9月2日开户存入零存整取储蓄存款,每月固定存入50元,存期一年,存入时月利率为1.65,于2001年9月2日支取。月积数计算如表3-3所示。 到期利息3 900×1.656.44(元),或者套用公式:到期利息(50600)×12/2×1.65 3 900×1.656.44(元) 代扣利息税=6.44×20%=1.29(元) 税后利息=5.15(元)某储户每月存入20元,存期一年,逐月存入,到期支取。余额240元,月息6,要求计算应付利息。 每元固定利息基数1(元) ×(121)/2×60.039(元) 应付利息240×0.0399.36(元) 代扣利息税 9.36×20% 1.87(元) 税后利息 7.49(元)存本取息储蓄存款的核算:例3-11 某储户2000年5月18日存入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50000元,期限3年,利率为3%,约定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但在2002年5月18日提前支取,且当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利率为0.72%,要求办理结清手续。 2000年5月18日存入时的处理 利息总额50000×3×3%4500(元) 每次付息额4500÷6750(元)会计分录: 借: 现金 50000 贷:定期储蓄存款存本取息××人户 50000 2000年5月18日到2002年5月18日每次支取利息的处理 借:利息支出 750 贷:现金 750 2002年5月18日提前支取的处理 应付活期利息50 000×2×0.72%720(元) 应交纳利息税720×20%144(元) 实际付息额720144576(元) 已付利息4×7503 000(元) 多付利息3 0007202 280(元) 实付现金50 0005763 00047 576会计分录为: 借:定期储蓄存款存本取息××人户 50 000 贷:利息支出 2 280 贷:应交税费 144 贷:现金 47 576整存零取储蓄存款的核算例3-12 某储户2004年5月18日在F银行整存零取储蓄存款本金3600元,存期1年,月息5.1,每月支取本金300元,到期结清。 应付利息(3 600300)/2×12×1×5.1 119.34(元) 代扣利息税119.34×20%23.87(元) 实付利息119.3423.8795.47(元) 借:定期储蓄存款整存零取某户 300 贷:现金 300 借:利息支出 119.34 贷:应交税费 23.87 贷: 现金 95.472 贷款 五、业务题 :存款 :1单位活期存款业务的核算 单位活期存款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现金存取和转账存取。其中,转账存取款项主要是通过办理各种结算方式和运用支付工具来实现的。 (1)存入现金的核算。 借:现金 贷: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 (2)支取现金的核算。 借: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 贷:现金2 单位定期存款业务的核算(1)单位存入款项的核算。 借: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 贷: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存款户 (2)单位支取款项的核算。 借: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存款户 贷: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 贷:利息收入3 活期储蓄存款的核算(1)存入活期储蓄存款。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贷:活期储蓄存款××人户(2)支取活期储蓄存款。会计分录为: 借:活期储蓄存款××人户 贷:现金(3)清户。所谓清户就是指储户将存款全部取清并销户。银行按当日挂牌公告利率计算利息后,会计分录为: 借:活期储蓄存款××人户 利息支出活期储蓄利息支出户 贷:现金 借:现金 贷:应交税费应交利息税户 贷款: 1信用贷款的核算 (1)贷款发放的核算。会计分录为: 借:短期贷款借款单位贷款户 或中长期贷款 贷:单位活期存款借款单位存款户(2)贷款收回的核算。收回贷款的核算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贷款到期,借款单位主动归还贷款。会计分录为: 借:单位活期存款借款单位存款户 贷:短期贷款(或中、长期贷款)借款单位贷款户 贷款到期,由银行主动扣收。会计分录同上。(3) 贷款展期的核算(4)贷款逾期的核算。会计分录为: 借:逾期贷款借款单位逾期贷款户 贷:短期贷款(或中、长期贷款)借款单位贷款户(5) 非应计贷款的核算。非应计贷款是指贷款或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贷款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作为非应计贷款单独核算,会计分录为: 借:非应计贷款借款人贷款户 贷:逾期贷款借款人贷款户2抵押贷款的核算(1) 抵押贷款发放的核算。会计分录为: 借:抵押贷款借款人贷款户 贷:单位活期存款借款人存款户(2) 抵押贷款收回的核算。抵押贷款到期,借款人应主动提交还款凭证,连同银行出具的抵押品代保管收据,办理还款手续。会计分录为: 借:单位活期存款借款人存款户 贷:抵押贷款借款人贷款户 利息收入抵押贷款利息收入户3) 逾期抵押贷款的核算。银行处理抵押品主要有两种方式:作价入账和出售。 将抵押品作价入账的核算。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公允价值) 贷款减值准备 贷:逾期贷款借款人户 应收利息应收抵押贷款利息户出售抵押品的核算:A 净收入高于贷款本息。若拍卖所得净收入高于贷款本息之和,应当向借款人支付超出部分的价款。B 净收入低于贷款本息,其低于的部分,应当由借款人偿还。 3贷款利息的核算(1)定期结息的核算方法 :办理转账的会计分录为: 借:单位活期存款借款单位存款 贷: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 如果借款人存款账户无款支付或存款资金不足支付,不足支付的部分作为应收利息。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借款单位 贷: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仍未收回的,以及自结息日起贷款利息逾期90天(不含90天)以上没有收回的,不论其本金是否逾期,应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应收利息,转入表外核算。其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户 贷:应收利息借款单位户 收:未收贷款利息××户(2) 利随本清的计息方法其会计分录为: 借:单位活期存款借款单位存款户 贷:短期贷款借款单位贷款户 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户贴现 :1.商业汇票贴现的核算会计分录为: 借:贴现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 贷:单位活期存款贴现申请人户 递延收益利息调整 同时,按汇票金额登记表外科目,其会计分录为: 收:代保管有价值品2贴现汇票到期收回贴现款的核算(1)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放款到期收回的核算。会计分录为: 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贴现商业承兑汇票 借:递延收益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如果贴现银行收到付款人开户行退回委托收款凭证和汇票时,对已贴现的金额应从贴现申请人账户收取,办理转账手续。其会计分录为: 借:单位活期存款贴现申请人存款户 贷:贴现商业承兑汇票 若贴现申请人账户余额不足时,则不足部分转做逾期贷款,其会计分录为: 借:单位活期存款贴现申请人存款户 逾期贷款贴现申请人贷款户 贷:贴现商业承兑汇票2)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放款到期收回的核算。会计分录为: 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同时,结转利息调整户。会计分录为: 借:递延收益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中间结算、外汇、金融机构往来的账务处理 :1向中央银行存取现金的核算(1)向中央银行缴存现金的核算。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现金 (2)向中央银行支取现金的核算。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2 再贷款的账务处理(1)再贷款发放的核算。 中央银行的处理。发放再贷款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贷款某行贷款户 贷:××银行存款 商业银行的处理。商业银行收到再贷款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贷款户(2)再贷款到期收回的核算。贷款到期,商业银行应主动办理贷款归还手续。 中央银行收回再贷款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银行贷款某行贷款户 贷:金融企业往来收入金融机构利息收入户 商业银行归还再贷款时,会计分录为: 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借款户 借:金融企业往来支出中央银行往来利息支出户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例9-5某商业银行2005年12月向中央银行借款1000万元。在接到中央银行的凭证后处理账务。2006年8月收到中央银行到期贷款的通知,本金1000万元,利息94.56万元。商业银行收到贷款资金时, 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0,000,000 贷: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贷款户 10,000,000商业银行到期偿还贷款, 会计分录为: 借:向中央银行借款 10,000,000 借:金融企业往来支出中央银行往来利息支出 945,6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0,945,6003 .再贴现的核算受理再贴现的核算:(1)中央银行的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再贴现某银行再贴现户 贷:××银行存款 贷:金融企业往来收入再贴现利息收入户(2)商业银行的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借:金融企业往来支出中央银行往来利息支出户 贷:票据融资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户到期收回再贴现票款的核算:(1)中央银行的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再贴现某银行再贴现(2)商业银行的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票据融资向中央银行再贴现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4 .同业拆借的核算(1)资金拆出的处理。 拆出行的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拆放同业××行户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中央银行的处理。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拆出行户 贷:××银行存款拆入行户办理转账后,通知拆入行。拆入行的处理。会计分录为: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同业拆入××行户(2)拆借资金归还的处理。拆入行的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同业拆入××行户 借: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中央银行的处理。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拆入行户 贷:××银行存款拆出行户拆出行的处理。会计分录为: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贷:拆放同业××行户5. 同业存放的核算(1)存出款项的处理。存出行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划出资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同业××银行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存入行通过大额支付系统接收来账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同业存放××银行(2)到期支付本息的处理。存入行到期支付本息时,会计分录为: 借:同业存放××银行 借: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存出行收到同业划来的本息后,办理账务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存放同业 贷:金融企业往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