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入手,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docx
从家庭入手,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一、家庭对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价值 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0-6岁。著名幼儿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蒙台梭利也提出,3个月到1岁半的婴儿对语言非常敏感,儿童口语的学习能力在2岁时最强,直至5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为此幼儿园和家庭要重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新纲一、家庭对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价值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0-6岁。著名幼儿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蒙台梭利也提出,3个月到1岁半的婴儿对语言非常敏感,儿童口语的学习能力在2岁时最强,直至5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为此幼儿园和家庭要重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手段、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实践证明,在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为现在有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有着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其看书的兴趣。(一)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根本导向实践证明,在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家庭环境、家长的自身素质、教养态度、观念、方法等都直接影响和左右着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目前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家庭在针对幼儿开展早期阅读的认识、以及方式、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家长忽视早期阅读的重要价值,认为让孩子这么小就看书也没有什么作用,纯粹只是看着玩,也不愿意给孩子买较多的图画书。幼儿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也把看书当成了玩耍和消磨时间。还有一些家长片面地把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认为让孩子看书的过程就是让他们识字的过程,不顾幼儿的兴趣和年龄发展特征,只给孩子买那些文字很多图画却很少的书籍,并且在指导幼儿进行阅读时,把重点放在读词认字上,使孩子看书的过程变成了完成识字任务的过程,严重影响了儿童早期阅读的兴趣。上述这些不良教育观念的存在,都直接影响到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二)家庭的环境氛围是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重要保障家庭是幼儿早期成长主要的环境,对儿童各方面的习惯养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但凡有成就的伟人,他们的父母必定都非常重视在早期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我国古代的杰出史学家司马迁,其父司马炎是汉朝的太史令,十分博学。司马迁从小受到父亲严格教育的熏陶,自幼就刻苦学习,阅读史籍,10岁就能流畅的读古文,培养了对史书的兴趣。从而为日后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世界著名学者约翰o斯图尔特o穆勒在自传里也写到:"如果说我有一点成就的话,那是我从我父亲那里接受了早期教育的结果,是父亲从小培养了我的阅读习惯。"此外,国外最为重视和及早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要数犹太人了。总所周知,犹太人都很爱读书,在他们的孩子出生不久,父母就把蜂蜜洒在圣经上,让孩子去舔,从小让孩子认为书是甜的,并不断的给孩子讲书上的故事,给孩子的床头始终放着一本书,让孩子从小感觉到看书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实践证明,只有在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三)家长的阅读习惯是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主要榜样古人曰:"教子须是以身率先",如果父母不看书,却要求孩子爱看书,这样是难以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而引导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孩子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好模仿,他们有意或无意中都在模仿成人的动作。父母作为孩子人生中第一个老师,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幼儿早期阅读启蒙者的社会角色,父母也是儿童早期阅读的第一个模仿对象。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爱好以及阅读趣味,都对孩子一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二、家长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中存在的误区及分析目前,尽管早期阅读的重要价值已经得到了诸多家长的认同,他们也非常注重培养儿童早期的阅读习惯,然而,由于家长对于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真正内涵和意义的把握较为片面,对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在进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过程中,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区。 (一)让幼儿借着阅读来学习,而非学习阅读大部分家长认为阅读是为了让幼儿学习读拼音和识字。有的家长说:"我觉得让孩子看书的目的就是让他多认几个字,只要孩子会认字,就会自己看书了。从小打下良好基础,上学以后就容易取得好成绩了。所以我经常给孩子买一些生字卡片或看图识字之类的书,现在我女儿刚满4岁,她已经能认600多个汉字了!"其实这种看法是十分片面的,孩子会识字,但不一定会阅读。浙江有一个小女孩,2岁的时候就已能识字,4岁会背唐诗,6岁可以将一部长篇小说上的字全部读出来,但是她直到小学二年级,仍然连最简单的看图说话都无法完成,大多数的字对幼儿来说没有意义,无法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所以,阅读不等于识字,不能以孩子识字量的多少来判断孩子是否会阅读,想象力才是阅读的基础,能够运用想象力来描绘眼睛无法见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会阅读。在知识爆炸的多元社会里,孩子更需要培养主动的学习精神和融会、消化知识的想象力,而图画书正是培养孩子这些能力的最好媒介。幼儿的早期阅读不仅仅是能否认识几个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高对早期阅读的兴趣。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对幼儿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二)让幼儿机械记忆文字和故事,而非进行读图与想象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有了一定识字量,多看纯文字的书,阅读能力才会提高,只有看文字,才是阅读。其实,图画故事书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学前儿童具备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对儿童的发展,对儿童想象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决不是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而且,利用好图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字,并结合上下文和图画学习生字词。因此即使在学前晚期,幼儿已具有了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图画仍然对幼儿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成人应充分重视它,利用它。中国语言文字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佟乐泉先生指出:儿童的言语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如此等等。事实上,识字和阅读不可分,不能脱离阅读谈识字。现在市场上有些识字卡片属于是脱离了阅读的识字,其实,在阅读中自然识字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成人在引导幼儿识字时,要克服急干求成的心态,大量地、系统地、机械地让幼儿识字是不足取的,而是应该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先培养幼儿看图讲故事的能力,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在成人给他们念故事的过程中,在口语和文字-一对应的互换过程中,学会辨别一些出现频率较多的文字。如果单纯地认读字体不仅会割裂阅读和识字之间的关系,破坏幼儿在阅读中自然形成的语感,而目容易降低幼儿识字的积极性,对幼儿养成自觉学习、乐意学习的习惯也极其不利。(三)为幼儿选择图画书只关注色彩的鲜艳程度,而非内容的故事性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喜欢鲜艳的颜色,因为鲜艳的颜色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其实,图画书中的图画可以不用鲜艳的颜色,只要能充分表达故事就行。许多世界优秀图画书甚至是黑白的,它们同样可以创立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事实证明,色彩雅致的画面更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沉入到故事中去,而且也更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优雅的气质和非凡的审美能力。因此,家长要精心挑选书画,选择与孩子成长阶段相适应的图书。有的家长盲目地认为凡是带图的书都是幼儿读物,而不加选择地购买,结果花了很多钱,孩子却根本看不懂;还有一些家长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不惜花费很多钱给孩子购买大量的图书,但却不指导怎么利用图书来开发孩子的智力,也不注意保管图书,因而大大降低了图书本身的价值。利用图书进行孩子智力的开发,要注意充分发挥书画对激发幼儿想象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独到作用。因此,家长在为孩子购买图书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那些孩子能理解的,文字简练,词句优美的图书,最好有教育意义。 三、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作为家长,应当懂得阅读,及时走出婴幼儿早期阅读的误区,让他们掌握一些与阅读活动有关的准备技能,并且运用一定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其今后的正式阅读。(一)创设环境,让幼儿想去阅读1、选择合适的图书孩子阅读兴趣的有无、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图书的选择有着较大的相关。所以,合适的图书应该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当前发展水平的、迎合孩子兴趣的读物。孩子上小班时,可以选择一些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画面清晰、色彩鲜明的图书。同时要装订牢固,纸质较厚韧,便于孩子翻阅。上中班时,可以选择一些情节稍微曲折、内容健康向上、人物善恶分明、以动物故事为主的图书。但画面要生动活泼,背景不过于复杂。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他们注重整体画面,不太注意细节。到了大班时,图书的故事情节要相对长一些、复杂一些,但画面仍应清晰鲜明。此外,还可为他们选择一些知识类的故事书,以拓展知识面,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的进一步发展。2、设置舒适的阅读角置身于一个相对独立、安静而又舒适的空间进行阅读,无疑是一种享受。所以,我们还得为孩子建构一个阅读角,为孩子创设舒适惬意而又童趣化的阅读环境,以吸引孩子进来阅读。这个阅读角可设置在一个光线充足的房间或角落,放置一张书桌,铺上卡通图案的软地毯,以便于孩子放松自在地去阅读。当然,墙壁上我们也要适当加以美化、修饰,图书的摆放或开或合,整体上给孩子一种休闲和趣味的感觉。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一定会有阅读欲望的。3、营造亲子共同阅读的环境现代的家长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对教育的投资比较多,愿意为孩子购置各种各样的书籍,但却很少花时间陪孩子读书。研究表明,父母能否给孩子读写方面的支持会对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产生很大的差异,能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因此,父母最好每天至少拿出30分钟的时间陪孩子看书。同时家长应重视自身的文化修养,把学习、读书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只要读书,就要全神贯注地读。孩子耳濡目染,会渐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二)趣味引领,让幼儿乐于阅读环境的创设只是为孩子提供了阅读的条件,真正让他们喜欢阅读,走进图书,还需我们成人的引领。启其蒙首先要引其趣,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兴趣是孩子积极探索的最大内动力,能使孩子做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使孩子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让他们的观察力变得敏锐,记忆力得到强化,想象力丰富。幼儿有了阅读的兴趣,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注意力就会集中,情绪就会愉快,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会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大多数孩子虽没有阅读的习惯,但听故事的兴趣几乎都有。为此,我们的引领就可以从满足孩子听故事的欲望入手,从给孩子"读"故事开始。家长给孩子"读"故事时应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借助形象的语言,帮助孩子理解图书中图画和文字的内容,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读之前,家长可以设置一些悬念,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大胆想象。读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复述故事或进行故事角色表演,让孩子在表演中重温阅读内容,乃至进一步创造性地自由表现。总之,我们的阅读应该给孩子带来的应该是快乐和享受。当然,读书时我们也应有意识地示范一些必要的阅读技能,如翻书时从左到右,阅读从上到下,一页一页地阅读,图文结合着阅读,连贯地陈述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阅读的基本技巧。 (三)循序渐进,让幼儿学会阅读要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孩子学会阅读。在趣味引领的基础上,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也积累了一些阅读经验,潜移默化中习得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这时,我们要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自主独立地去阅读。第一步:孩子自读。首先,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读物。内容简单些,情节生动有趣些,以便让孩子能有兴趣地看,并能看懂个大概,这有利于孩子阅读信心的建立。其次,为吸引孩子主动去阅读,阅读前我们可以作适当的提示,让孩子带着问题和悬念来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就如狐狸这一动物吧,在以前听故事所积累的经验中,孩子们给它的定位是狡猾且爱欺骗人的角色。所以,如果让孩子阅读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家长可以提示:"狐狸可狡猾了,今天它和乌鸦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样孩子会顺着已有的经验,对故事的发展进行推测,有利于孩子的阅读和理解。第二步:亲子阅读。孩子的自读,只不过是一个初步感知的过程,有时孩子可能看懂了个大概,有时孩子的理解也可能是跑题的、自己创编出来的。但不管怎样,毕竟都是他们阅读的成果。所以亲子阅读时,我们首先应听取孩子的成果汇报,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喜悦,树立信心。然后,我们再把孩子阅读中一些忽略的或不理解的部分和孩子一起阅读,为孩子指点迷津。在阅读中,孩子们往往注重观察形象鲜明突出的事物或人物,不太善于观察细节,如动作、表情、同一画面中事物或人物之间的联系。所以,亲子阅读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注重引导,让孩子意识到故事是有主线的,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尤其要讲述出角色间的对话,使故事变得更为生动。第三步:引导质疑,创造延伸。好多故事都隐含了一定的道理。阅读结束后,我们要对作品中有悖于孩子知识经验的人物及事件的发展提出问题,引发孩子思考、质疑,接受教育。就如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吧,阅读完后,我们可以和孩子讨论:"狐狸一直骗人,乌鸦为什么还相信它呢?"让孩子得到来自乌鸦的教训: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奉承。这种思考、讨论的习惯,会促使孩子在以后的阅读中自己去探索更多的"为什么",从而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当然,有些故事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自由地发挥想象,改编或续编出更为精彩的结尾。再以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为例吧。乌鸦由于相信狐狸的谎言,而失去了美味的肉,可乌鸦发现自己上当后,会甘心吗?它会想什么办法从狐狸那里夺回肉呢?结果怎么样?可以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帮助乌鸦夺回那块美味的肉。无论改成或编成什么样的故事,我们都应给予鼓励。因为这种阅读后的假想能力,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快乐,更有利于他们各种能力的发展。(四)拓展空间,让幼儿勤于阅读前面几步可以说良种已播下,为获得大丰收,我们还需不断地施肥、管理。为此,当孩子们学会自主阅读后,我们还应该拓展孩子的阅读空间,让孩子的阅读兴趣持续延伸,让阅读成为习惯。1、更新读书角。要想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关键之一我们还得适时适量地更换图书,给孩子的读书增添新的内容。在更换时,我们可以结合原有的图书补充供给,以便孩子能够迁移学习内容,培养预期阅读能力。也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如以"可爱的动物"为主题,提供相应的图书。还可以结合幼儿园的主题教学活动提供相应的图书。这样不但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会使孩子的学习更有条理。2、踏足户外。放眼社区环境,到处渗透着阅读的信息。环境广告、商店名称、影视报刊、超市货物牌价等等。我们可以在散步和郊游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观察、阅读,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搜索周围环境中丰富的阅读信息,建立口语和书面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拓展阅读的兴趣和空间。 3、漫步书林。一个人只有在真正认识到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时,才能更加迅速地萌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更有热情和激情。因此,要想让孩子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我们还得时常和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走一走。在书的海洋中,让他们抚摸那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书籍,翻阅那精美生动的画面,感受那如痴如醉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愉悦。时常沉浸于这种书香氛围,不但有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还能更好地扩大孩子的知识面,陶冶身心结 语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是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是为幼儿进入小学所做的最好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独立学习能力的人才,而阅读能力则是独立学习必备的条件之一。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阅读行为和习惯不可避免地受着家长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阅读行为去带动、影响孩子的阅读,同时也要求家长要拓宽视野,接受新的早期阅读教育理念和方法,做一个富有细心、耐心和慧心的引领者,有效指导幼儿开展阅读活动,帮助孩子叩开阅读的大门,让孩子在书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快乐地成长。书是无声的,但它有生命,只有当孩子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阅读才会成为心灵的对话。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早期阅读能力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带领儿童进入阅读天地,通过爱的传导,让孩子热爱书籍,让快乐阅读的习惯陪伴孩子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