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数学广角.docx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说课稿【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教材分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操作实践,感悟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2、数形结合,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引导探究、发现两端都栽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解决逆向思维的实际问题。四、教材处理:我所执教的是教材第117页的内容,主要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为了让学生对于植树问题有个整体感悟,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在本节课上先创设现实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接着在探究规律,建立模型时,让学生独立尝试画出长10米、15米、25米、30米各条路上种树情况后,师生利用课件再次看线段图,回顾种树的过程。从而积累丰富了感性活动经验,为数学模型的建构奠定扎实的基础。然后联系生活,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树”和“间隔”,完善数学模型的建构。最后应用模型,解决问题。五、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一、激趣感知“间隔”(课前准备活动)1、请同学们伸开你们的左手,在每两个手指间夹一枝笔,看看能夹住多少枝笔?(如果笔不够就用其它物品代替。)2、夹住了几枝笔?为什么5根手指只能夹4枝笔?3、手指间的间隙我们把它叫做“间隔”。(板书:间隔)【以学生身体的一部分为游戏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爱玩的天性,使学生对要学的内容产生好奇心理,顺利解决植树问题中的“间隔”含义,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例和亲身实践中,直观地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情境)长汀网讯 今年以来,我县计划在城市绿化中投资3033万元,大力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在城乡主干道两旁种植名贵树种和栽种草皮,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同学们,老师家住工贸新城,你能估算一下从工贸新城和谐小区到火车站这段汀州大道的一边种了多少棵树吗?要估算种了多少棵树,需要知道什么信息?(路长,树的间隔,两端种不种等)出示从工贸新城和谐小区到火车站这段汀州大道全长4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香樟树,(两端都种)这路的一边一共种了多少棵树?。2、学生尝试解答。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你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画图,数字太大,转化为更小更简单的数据)【2、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地猜测,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揭示化繁为简的化归思想,既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又渗透了数学的思维方法。然后教师再提示学生用画图、摆小棒的方式进行验证,给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了广阔地空间,又指引了恰当地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三、探究规律,建立模型1、建立表象研究两端都种的情况。如果路长是10米、15米、25米、30米,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各要种多少棵树呢?先想一想,再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路画一画,验证一下!(1)反馈交流:可以种几棵?你是怎么种的?(2)观察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3)全班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概括规律(板书规律)。两端都种时: 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总长÷间隔长(4)解决前面的问题.(801棵)【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的积累开始的。只有当学生拥有了足够量的感性活动经验积累之后,才能对事物有所感悟,进而抓住问题的本质。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画线段图、反复看线段图,学生尝试用一个算式或一句话来表示这些情况,从而积累丰富了感性活动经验,为数学模型的建构奠定扎实的基础。】四、联系生活,完善建构。1、感知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现在,你们同意801棵是正确的吗?事实上能种801棵吗?(不能)为什么?(中间有桥或者是路口不能种,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还有其它的一些情况)看课件。2、想一想,生活中有类似这样的植树问题吗?请举例说一说!课件出示教师搜集的图片,说说图中的树在哪里?【“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几种不同种法的基础上,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题型,如插红旗,安路灯、排队做操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并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五、应用模型,解决问题(1)学校召开秋季运动会,在笔直的跑道一旁插彩旗。跑道全长100米,每隔2米插一面(两端都要插)。需要多少面彩旗?(2)在全长20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指名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题。教师追问思考过程。(3)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是多远?(4)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练习紧扣中心,拓展情境,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但巩固了新知,而且完成了建构,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六、总结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还有更多更有挑战性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比如小朋友们排队,如果排成个圈儿,棵数与间隔数之间会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就留给大家课后去思考吧!【在一堂课结束之即,让学生对当堂课的知识和收获做一个回顾,就是学生整理思路、内化知识的过程,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