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肥料利用率(共6页).doc

    • 资源ID:5626491       资源大小:22.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肥料利用率(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肥料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作物对氮肥中氮素吸收的数量占施用氮素数量的百分数。国内外资料表明,氮肥利用率一般为30%60%,水田为20%50%,旱地为40%60%。因此,施入土壤中的氮素,除一部分为微生物所固定外,很大部分通过多种途径损失了。提高氮肥利用率,经济合理施用氮肥,成了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减少氮素损失。第一,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根据土壤氮养分情况和作物状况合理施肥。目前配方施肥已逐步推广,通过各种估算氮肥施用量的方法可定产定肥,避免盲目施肥的损失。第二,平衡施肥,氮肥配合磷、钾肥、有机肥等施用,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第三,改变氮肥的形状,粒度大的氮肥与土壤的接触界面小,养分释放慢,肥效长,如大颗粒尿素和碳铵等,能减少氮损失,提高其利用率。第四,制成包膜、长效性肥料施用,如硫衣尿素,长效碳铵等。第五,施用化学保氮剂,如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等。第六,注意施肥方法。铵态氮肥和尿素等深施,可减少氮损失。第七,注意施用氮肥时的土壤水分条件,水分太少,施用氮肥为当季作物利用的少,水分过多,会造成氮素损失和作物的疯长。磷肥的利用率与氮肥、钾肥比较起来低得多。在我国,不论是大田试验或盆栽,其中包括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试验结果都表明,磷肥的利用率大体在1025%的范围。根据各省849个试验结果的统计,水稻的磷肥利用率变化幅度为820%,平均为14%;小麦为626%,平均为10%;玉米1023%,平均为18%;棉花432%,平均为6%;紫云英934%,平均为20%。一般说,谷类和棉花的利用率较低,而豆科和绿肥的利用率较高。磷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个原因是由于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不论水溶性、枸溶性和难溶性磷肥都存在这个问题。第二个原因是磷在土壤中的运动很弱。这个原因实际上是第一个原因的结果。运动性小导致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因为养分必须与根系接触才能被作物真正吸收,这就涉及到生物有效性的问题。过去对养分的研究羊重在化学有效性上,即研究什么化学形态对作物是有效的。但有些在化学上有效的养分,由于各种原因作物并不能吸收利用,所以实际是"无效"的。近来提出了生物有效性的概念,即化学有效性的养分必须被作物实际吸收,才真正是对生物有效的,所以称为生物有效性。当然,生物有效性的前提是化学有效性。土壤中的养分只有与根系直接接触才能被作物实际吸收。那些不与根系接触的养分必须通过根系截获、质流和扩散三种方式到达根系表面。根系截获是指根系自身生长时,延伸到养分的所在部位。质流是指溶解在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向根液流,运动到达根面。扩散是指由于在紧贴根面的养分被吸收而形成一个亏缺区,这个区的养分浓度低于土体,因而造成土体养分向根面运动。对于磷来说,由于土壤溶液中浓度很低(通常只有0.05ppm或更低),质流所能供给的磷很少。比如在0.05ppm浓度时,质流大经贸部只能供给作物磷需要量的1%,作物磷的获得主要是靠扩散(90%以上)。但是,磷的扩散系数很小(即运动性很小),它24小时的移动距离只有14毫米,所以,磷的利用率就很低。三、磷肥的施用技术(一)不同品种的磷肥施用我国的磷肥品种,大体可分为四类。水溶性磷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枸溶性磷肥:包括钙镁磷肥、钢渣磷肥、沉淀磷酸钙等。混溶性磷肥:即含有水溶性、枸溶性甚到难溶性磷的磷肥,如硝酸磷肥、节酸磷肥(又称部分酸化磷矿粉)、氨化普通过磷酸钙等。难溶性磷肥:如磷矿粉等。一般说,水溶性磷肥适用于一切土壤,一切作物,但最好用于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枸溶性磷肥适用于酸性土壤,此时,其等量的肥效常可高于水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则只适用于强酸性土壤(pH值5.5)。现简单介绍几种新生磷肥品种的合理施用。1.磷铵(包括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磷铵适用于我国一切土壤。我国生产的磷铵的氮、磷含量为18-46-0,这种氮、磷比例除豆科外,对大多数作物特别是水稻都不适于直接施用。因为大多数作物,特别是水稻,基肥中所需的氮要比磷高、如以氮肥为准,则磷肥可能浪费,如以磷肥为准,则氮肥又嫌不足。所以在用磷铵作物基肥时,必须很好地考虑氮、磷比例,以免造成浪费。2.磷肥:硝酸磷肥中的磷,有一部分是水溶性的,另一部分是枸溶性的,两者的比例视工艺不同和氨化程度不同而差异。其水溶性部分可以0到80%,一般认为,水溶性磷高于5060%的硝酸磷肥,适于一切作物和大多数土壤。硝酸磷肥中的氮有铵态和硝态两种。由于硝态氮在水田中易于淋失并进行反硝化作用而损失,一般不主张硝酸磷肥作于水稻。有报道说,硝酸磷肥在水稻上也有很好的肥效,这完全可能。因为影响肥效的因素是多主面的。但是,除非已经采取防止淋失和反硝化的措施,否则硝态氮部分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3.磷矿粉,磷矿粉是一种难溶性磷肥,我国曾几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都没有巩固。现在还有部分地区在使用。我国磷矿资源大部分是中低品位,其中相当一部分不适宜制造化学磷肥。为了充分利用磷矿资源,缓解磷肥供求矛盾,把那一部分不适于工业利用却有一定肥效的中低品位磷矿利用起来是需要的。过去,在我国磷矿粉推广不理想,原因是多主面的。今后磷矿粉应该在我国农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它只是磷肥的一个补充性的地方品种。磷矿粉推广时必须注意:(1)土壤必须酸性,一般pH值5.5。(2)磷矿粉的性质必须适合于直接施用。(3)应该主要作在旱作物上,特别是生长期长的经济林木上。掌握以上三点,就一定能翁磷矿粉的推广工作做好。4.节酸磷肥:节酸磷肥在化学加工中,加酸量为生产普通过磷酸钙的3060%,其优点是节约硫酸,降低成本并能利用较差品质的磷矿。节酸磷肥适用于酸性土壤,但当水溶性磷占有较大比重时,其使用土壤范围可以有所扩大。(二)磷肥的经济施用技术磷肥的利用率低于20%,其原因:一是磷的固定作用,二是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为了提高磷肥的利用率,经济合理的施用磷肥,必须掌握下面的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减少水溶性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作用;对枸溶性磷肥,应尽量增加它在土壤中的溶解作用;采取措施,尽可能增加磷肥与作物根系直接接触的机会。下面分别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磷肥经济施用技术。1.集中施肥:就是把磷肥不同程度地集中施用,这种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肥效,这是因为:(1)由于土磷比变小,可以减少磷与土壤接触的数量,从而减少其固定作用。(2)适当地集中在根系附近,大大地促进磷肥与根系的接触(根系截获)。(3)增加磷的浓度(与同量磷肥相比),就增加了质流和扩散的供应量。通常集中施用所采取的方法是:(1)条施:把磷肥呈条、带状施入土中。(2)穴施:开穴施用,通常与种子穴播同时进行,以节约劳力。但应避免烧苗。(3)拌种:与种子拌合,此法只适于非水溶性磷肥,但也应注意对种子的可能伤害。在水稻上常用沾秧根、塞秧斗等方法。2.与有机肥拌和后施:此法是把磷肥先与腐熟的有机肥充分拌合,然后施用。为了节约劳力,可用1:510的比例混合,这样有机肥用量少,也易混匀。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所以在固磷能力大的土壤上施用,效果更好。对于枸溶性磷肥,可以采用撒施和作基肥的办法,在水秀上可以用来沾秧根。3.水田磷肥的合理施用:水田和旱地不同,磷肥撒施的效果较好,这是因为水稻根系的分布较浅(在013厘米内集中了90%的根重)的缘故。水稻施磷用沾秧根的办法效果很好。方法是把磷肥按1:11:5的比例和有机肥或肥土混合,加水调成浆状,插秧时用秧根直接沾磷肥后栽植,沾秧根可以节磷肥4060%,缺点是这种方法花工多。4.水旱轮作条件下的磷肥施用:合理施肥,不仅要从土壤、作物等条件来考虑,而且应该从整个轮作周期来考虑。这包括轮作中土壤条件的变化及肥料在轮作中各个作物上的合理分配等。水旱轮作是水稻生产的主要轮作方式之一。通常是麦类、油菜或绿肥与单季稻或双季稻轮作。在水旱轮作中,土壤经历羊交替的淹水和落干过程。水稻土由旱地条件转变到淹水条件时的土壤素转化,可导致土壤有效磷水平的提高,其原因有:(1)有机磷的释放。(2)在石灰性土壤中,由于CO2的积聚使土壤pH值降低,并由此引起磷盐溶解度的增加。(3)FePO4.2H2O还原为溶解度较大的Fe3(PO4)2.3H2O。(4)在酸性和强酸性土壤中,随着pH值的升高,引起了FePO4.2H2O和ALPO4。2H2O的水解,从而增加了溶解度。(5)有机阴离子与磷铁、磷酸铝中的磷酸离子进行交换而放出磷离子。(6)在淹水条件下,磷的扩散增加。当然,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上述原因都是同等重要的。通常,pH值的变化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常常是更重要的原因。对于土壤由淹水转变为旱地状态时,土壤磷素的转化,研究得相对少一些。一般认为,土壤由还原状态转变到氧化状态,就使原来那些促使有效磷提高的因素消失,从而导致有效磷必低。但是,也有一些结果认为淹水土壤干燥之后,有效磷可以增加。这种增加也可能是由于土壤有机磷的矿化造成的,而土壤中磷酸铁、磷酸铝的有效性则仍应降低。上述土壤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磷素的变化会对磷肥的肥效和后效产生影响。一个自然的推论是:施在旱作物上的磷肥,将对其后季作物水稻有较大的后效,而施在水稻上的磷肥,对后季旱作物的后效将是不大的。通常磷肥当季的利用率只有820%,也就是是说有8090%的当季施的磷肥可留给后季作物利用,上述推论的重要实用意义就很明显了。试验证明,在八种性质很不相同的土壤上(pH值5.78.5),一个处理是把水旱两季所需的磷肥全部施在水稻上,另一个处理是把全部磷肥施在旱作物小麦上,后一处理的总产量(水稻和小麦)和总吸磷量都比前一处理高出一倍左右。一般来说,磷钾肥的当年利用率为磷20%,钾40%左右。若结合腐植酸利用率会提高10个点,即能达到磷30%,钾50%。当然,土壤的结构和成分不同,对磷钾肥的利用率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钾肥的特性既不同于氮肥,又不同于磷肥,几乎界于二者之间。钾肥施入土壤之后,全溶于水,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大部分被土壤吸附保存,暂时储存起来,后期供植物吸收。所以,钾肥一般强调作基肥;但是,以下4种情况也可作追肥:土壤对钾的固定严重;砂土保肥性差;施于喜钾作物;经济作物高产栽培。为了提高钾肥利用率,可以将钾肥一部分作基肥,另一部分作追肥。如烟草、甜菜、番茄和香蕉等喜钾作物,后期追施钾肥,是很重要的。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肥料利用率(共6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