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
第一单元 让青春充满活力第一节 步入青春地带1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要经历两个生长高峰:第一个是从出生至两岁,第二个就是青春期。(青春期一般指13-18岁)P2 2 进入青春期,人的身体形态和功能都出现显著的变化:(生理变化)P2信息平台 身高迅速增长;体重增加很快;第二性征出现;大脑发育日趋完善;内脏机能不断增强。 3. 进入青春期,人的性别特征越来越明显,与之相关的性格特征也越来越清晰:男生更多一点坚强勇敢,女生更多一点温柔细腻。(心理变化)P2 4随着对异性了解的加深,异性之间的吸引力增大,与异性交往的愿望加强。这种情感不乏纯洁、好奇,需要我们好好的珍惜和保护;同是,也需要我们理智、正确地对待。P4 5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变化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异性疏远期、异性接近期、恋爱期。(具体见P4咨询窗口) 6 怎样调节青春期烦恼?P4-P5 (1)通过正确的途径学习青春期知识,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消除对性的好奇和神秘感,及时解除不必要的烦恼和心理负担。 (2)在学习之余投身于各种文体活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减少青春期的烦恼。 (3)增强自制力,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第二节 打开心灵窗口1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P7 一方面,我们渴望被人理解和关注,另一方面,我们的独立感增强,又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轻易表露出来。 2. 青春期是一个人精力最充沛、兴趣最广泛的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P8 3. 如何避免和走出闭锁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会正确认识自我。阅读相关的书籍,了解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与发展规律,分析和把握自身的身心变化,正确认识自我。主动开放自我。通过与他人交往和参加集体活动来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接受新信息,接纳新朋友;分析自己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保密,哪些不需要保密,尽量扩大与他人交流的话题。乐于关心他人。在帮助他人中加强对他人的理解,同时也让他人了解自己,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成长。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闭锁心理,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偶尔会感到莫名的烦恼、孤独、焦虑、惆怅,甚至出现反复无常的情绪。因此,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对于避免和走出闭锁心理尤为重要。给自己的生活确立目标。充实的生活可以使我们过得快乐,因此,要有自己的生活目标,不患得患失 ,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当出现闭锁心理后,可以到学校或社会上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咨询,或者请求长辈或自己信赖的人的帮助。 4青春期我们可以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该怎样在快乐中长大?)给自己的生活确立目标,不患得患失,把青春的烦恼融化到积极的学习、追求之中,我们的青春就会变得充实、快乐第三节 把握青春节拍1 建立纯真的异性友谊有何意义?P12-P13 (1)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总要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男女生之间通过正常交往,可以建立纯真的异性友谊,丰富我们的生活,这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2)通过交往彼此了解、熟悉、神秘感也会随之消失,有利于心理健康。(3)男女生交流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促进自我完善。(4)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往往会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和活动的效率。 2 男女生应该怎样交往?/男女生交往的艺术?P14-P16 (1)要讲究交往的艺术,遵循交往的原则,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这样才能获得异性同学的好感,成为受欢迎的人;(2)男女生在交往时既要活泼开朗,热情大方,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过分亲近、随便;(3)在男女生的交往中,尊重尤其重要。尊重异性的同学才能得到异性的尊重;(4)同学交往要保持纯洁的友谊,与异性同学相处态度要自然大方,故作姿态往往让人感到别扭,过分羞怯又会导致交往障碍。 3 青春期异性交往的五条原则:公开性、适度性、主动性、广泛性、距离性。P18 第二单元 感悟生命 珍爱生命第一节 感悟生命1.生命的特点:P20-P25(1)生命是可爱的(生命是可爱的生命因可爱而美丽);(2)生命是可敬的(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3)生命是可贵的(因为每个生命都来之不易;每一个生命都在顽强地表现自己;对大多数个体来说,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无法复生。)(4)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2.为什么说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而是看护者?/人类为什么要与各种生命和谐相处?P24-P25 (1)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动物、植物,也有微生物。各种生命体相映成趣,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世界因各种生命的存在而丰富多彩。(2)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人类也是一种生物,是地球生物链中的一环。每一种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一种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当我们以敌对的态度对待其他生命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我们自身孤立了起来。(3)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而是大自然的看护者。 第二节 珍爱我们的生命 1.人是世界上独特的生命个体,与其他生命形式相比,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人可以凭借自身的智慧过一种创造性的生活。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对生命的体验也是不同的。 2.为什么要珍爱生命?P28 答:珍爱生命是一种义务。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我们自己,而且属于一切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属于社会。那种随意践踏自己生命,甚至放弃生命的行为,是一种对自我、对他人和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3.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答:(1)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我们自己,而且属于一切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属于社会。 (2)用感激之心来看待生命,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平凡的生命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3)不管我们面对的是幸运还是一时的苦难,我们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悦纳自己的生命。 4、尊重他人的生命与关爱自己的生命有何联系?/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生命?P31 (1)珍爱自己的生命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自私”地活着。(2)就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我们也要关爱、尊重他人的生命。(3)生命和健康的权利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理由随意侵犯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权。(4)在社会中,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也意味着更好地关爱我们自己的生命。 第三节 创造生命的价值 1.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生命的价值。 2.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实自我,展现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价值呢?(如何创造生命的价 值)P34-P38 一:珍惜时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爱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掘自我生命的潜力。 二:勇于创造:1)创造能挖掘人的潜能,展现生命的价值,尽显生命的魅力。2)富于创造的生活,让我们拥有充实的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3)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平凡的实践中进行创造。 三:乐于奉献:我们的生命与我们周围的生命息息相关,积极地把我们的生命融会到与周围生命的共同相处之中,向周围的生命奉献我们力所能及的关爱,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无声的付出同样会证明生命存在的价值。 第三单元 关注经济生活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经济生活1. 变化中的经济生活: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生活日益繁荣、充满活力。(计划经济:物资短缺,供不应求,必需品凭票供应;市场经济:生产迅猛发展,商品丰富,货源充足,票证退出了历史舞台。) 2. 说说经济生活中有哪些变化? 1)商品琳琅满目,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2)各种商业广告遍及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3)经济生活中的“新兴词汇”层出不穷。(如社会保障、绿色食品、银行按揭、电子汇兑、互联网、WTO、网上购物等。) 3.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WTO(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正式成员,加入后的影响是:市场上商品丰富、质量会提升、价格下降、就业机会增加、出国方便。 4.经济生活并非只是成人的事,我们的日常生活包含了许多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P44 5.为什么说经济生活离不开法律保障?P44-P45 (1)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迅速变化,我们需要良好的经济秩序,经济生活离不开法律的保障。(2) 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需要规范的法律。(3)每个人都要增强维权意识,认真学习法律,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6.生活中有哪些法律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济合同法、继承法等) 第二节 我们的财产权利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P47 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P47(是指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什么是合法财产?只有公民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财产的所有权才受国家保护。国家不保护非法财产的所有权,我国法律只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4.公民的财产包括物质财产也包括精神产品。如著作权、专利权、发明权等。P49 5.什么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P48咨询窗口)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说他们的民事行为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受到限制,他们只能做与他们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事。从事其年龄、智力尚不能预知的其他民事活动,就必须由监护人代理。 6.为了保证公民死后能按自己生前的意愿处理自己的私有财产,使后人能有序地继承遗产,我国继承法规定了继承人范围以及继承顺序等继承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提出: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P50 7依照继承法规定,遗产的继承顺序是: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法定继承中,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但在继承遗嘱中,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可以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P50信息平台) 8.在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原则主要有哪些?(P51信息平台) (1)一般情况下,应当均等分配。 (2)特殊情况,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就应当予以照顾;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3)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9.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它的最大有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自己的财产。 第三节 做理智的消费者1. 中学生树立合理消费意识的原因:中学生的购买力基本上是依赖于父母和家庭,经济来源绝大部分是父母给的零用钱。 2. 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于1993年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未成年人应该了解有关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即努力做一个维权的消费者。 3.消费者的概念:消费者是指基于某种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经营者提供服务的个人和单位。 4.消费者权益的概念:消费者权益就是指消费者在与商品的出售方建立买卖关系时以及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他所应该得到的和有权做的。 5.权益受到侵害后解决的途径有哪些?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向消协投诉;提请有关行政部门解决或仲裁机构解决;向人民法院起诉;向新闻媒体反映。 (3)每个人都要增强维权意识,认真学习法律,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6. 生活中有哪些法律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济合同法、继承法等) 7.要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消费者的权益,首先要关注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否对我们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了危害。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能对消费者提供虚假的商品信息。对消费者进行误导和欺诈,要承担法律责任。 9.消费者有哪些合法权益?人身、财产安全权、依法求偿权、产品知悉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监督权、批评权、获得消费知识权等。10.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在消费前,可以先做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关注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否对我们的人身和财产造成危害;掌握维权武器,做到依法维权等。 10.假如你是消费者,购买消费品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产品合格证,商店的诚信度,购买商品后要索要购物发票等。 11.中学生消费时应该注意什么?/中学生消费的注意事项(P56咨询窗口) 安全消费;健康消费;自觉依法维权。 第四单元 做负责任的公民 第一节 感受责任 1.为什么说人必有责?(P60-61)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做与各自角色相匹配的事情,即承担一定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责任并不是强加在个人身上的,相反责任是我们成长的内在需要;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可能离群索居,每个人的成长、发展以及各种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社会和他人,责任往往产生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 2.生活中的具体责任,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实实在在的责任,也往往就是你、我、他的责任! 3.人应各负其责说的是:我们在生活舞台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同,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有所不同。 4.为什么人应各负其责?/为什么说多重角色,多种责任?P62-P63 1)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但是我们每个人并不只是扮演一种角色,而是多重角色的"集合"。2)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便规定了我们不同的角色、身份,同时我们也负有不同的责任。3)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多重角色,也负载着多种责任。 5、新三好学生 在校做个好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好公民 第二节 学会负责 1.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仅需要懂得自己必然要承担的相应的责任,而且还要学会负责。 2.责任意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责任感。 3.责任感体现在哪些方面?/责任感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生活的有心人,对人对事不漠然。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一个执著的人,任凭风吹雨打,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忘掉自己的职责。我们应该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国家负责,只有富于责任感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尽职尽责才是具有 - 6 - 责任感的重要体现。 4.一个国家的人民有了责任感,国家就能强大;一个家庭的成员有了责任感,这个家庭就会幸福;一个人有了责任感,就能尽职尽责,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 5.一个积极承担责任的人,不仅敢于负责,而且还善于负责。 6.我们该如何积极承担责任?P68 (1)敢于负责:(作用)一个敢于负责任的人,遇事从不退缩。一个敢于负责任的人,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会使自己变得自信,还能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2)善于负责:每个人因年龄、能力大小及扮演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会不同。承担责任并不是要求鲁莽、蛮干。在人们履行责任时,有时会发生责任冲突。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常常是复杂的,在这种时候,需要我们的胆识和生活的智慧。 7.中学生的责任有哪些?(P68信息平台) 1)对祖国和民族:了解祖国悠久历史,祖国建设成就;自觉维护祖国荣誉;立下报国之志;我是中国人,我的责任是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刻苦锻炼;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对社会和环境:有集体观念,乐于公益劳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懂得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团结他人,互助互进,建立友谊;自觉维护环境,树立环境意识;敢于抑制不良行为,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3)对家庭和邻里:体贴、关心父母、长辈;主动替父母分忧解悉,做家务劳动;团结邻里,以礼待人,以宽待人。 4)对自己: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学会生存;自尊、自强、自信、自律;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发挥特长;为人正直、严于律已。 第三节 对社会负责 1.作为一个公民,责任不仅仅是要处理好自己身边的“私事”,更要善于处理好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对社会负责是责任感的最高体现。 2.为什么说关心社会就是关心自己?P70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紧密相联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对别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关注社会就是关注自己。当这种爱、这种责任延伸开来,就会变成一股惠及社会的强大力量。 3.如何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如何关爱社会,完善自我?)P71-P72 对社会负责,每个人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负责本身就是对社会负责。 关爱社会,对社会负责,还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为社会负责,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中每个人各尽其责、共同协作,所以从小培养合作意识就十分必要。 4.为什么要对自己错误的行为负责? 因为1)一个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没有责任心的人,很难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从而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2)我们应该从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后果要由自己负责。3)一个敢于负责任的人,会使自己变得自信,还能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5.人们选择当志愿者的理由。 1)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2)人与人之间需要互助,需要彼此关爱。只有彼此关爱,人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3)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帮助他人,也使生命价值在奉献中提升。 6.你是怎样看待中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 - 7 - 1)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紧密相联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对别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关注社会,也就是关注自己。2)社会需要热心肠,需要更多的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的人。3)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一个人关爱社会,对社会负责的表现。4)作为中学生,积极参加身边的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长。 第五单元 生活在法律的保护中 第一节 生活中的法律保护 1.我们能健康快乐地生活,社会能正常和谐地发展,正义与秩序能够得到维护,都离不开法律的保护,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2.在法治社会里,法律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3.说说我们生活中享有的权利: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被监护权、姓名权、人身自由权、肖像权、荣誉权、著作权、言论自由权、揭发检举权等。 4.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P77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弱,自身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还意识不到,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5.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P78信息平台。 第二节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1.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2.家庭保护的作用:P79 家庭对于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主和睦,幸福温暖,重感情,守信用的家庭氛围,对未成年人良好品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保护不仅是未成年人的需要,也是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所要承担的义务。 家庭保护可以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同时,家庭还筑起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防线。 3.家庭保护的主要内容:P79信息平台。 (1)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2)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3)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4.学校保护的主要内容:/学校应该主要履行的职责。P80信息平台。 (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 (2)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等。 (3)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4)保障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工读学校的教职员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 5.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P82 - 8 - (1)营业性歌舞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活动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 (2)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3)鼓励创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4)在未成年人的招工和就业方面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5)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6)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做好预防疾病工作等 6.社会保护的作用:P81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而不良的社会环境,则可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造成严重的损害。 7.司法保护的一条原则一个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8.司法保护的内容:P84信息平台。 1)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有别于审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制度;2)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案件中,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以促进其早日改过自新,这也是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一个重要方面;3)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律不公开审理(设少年法庭)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4)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5)对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应做好安置工作,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6人民法院处理继承案件、离婚案件,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 第三节 学会自我保护 1.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学会自我保护:P86-P87 在社会各界努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的同时,由于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在遭遇突发事件和不法侵害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保护有时不能及时到位,即出现“保护缺位”,这时候自我保护就非常重要了。 2.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的秘诀:P87信息平台6点。 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要学会保护个人的身心健康;了解合法权益,善于自我保护;善于依靠家庭、学校、社会及司法部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自觉守法,提高辨别能力,严防误入歧途。 3.如何实施自我保护:1)及时报警。当不法侵害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者是你的周围时,要尽快报警,求助于警察打击犯罪分子,保护自己。2)学会请律师。由于自己的法律知识有限,未成年人在遇到法律纠纷时,可以请律师来帮助自己。3)寻求法律援助。请律师一般是要付费的,对于未成年人来讲,如果经济上确有困难,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4)我们还要勇于和善于与不法侵害行为做斗争,遇事不怯弱,以免让坏人为所欲为,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具体见P88-P90) 4.预防侵害的首要原则是依靠法律,自我保护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求助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