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强度与大学生生活状态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doc
对大学生依赖强度与大学生生活状态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 对大学生依赖强度与大学生生活状态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强度,依赖,展开,状态对大学生依赖强度与大学生生活状态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随着由通讯工具“向个人多媒体终端“转向,大学生对的使用时间增长,使用频率增多,大学生依赖已经成为校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文章通过对全国2240所高校的9781位大学生的征询卷调查,围绕大学生依赖强度与大学生的身体状态、情绪状态、对大学生依赖强度与大学生生活状态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 本文内容:摘要:随着由通讯工具“向个人多媒体终端“转向, 大学生对的使用时间增长, 使用频率增多, 大学生依赖已经成为校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文章通过对全国2240所高校的9781位大学生的征询卷调查, 围绕大学生依赖强度与大学生的身体状态、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学习状态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觉察: (1) 有依赖情况的大学生占比拟高, 而且不同背景的大学生依赖强度有显着差异; (2) 依赖强度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态阻碍最小, 对学习状态的阻碍最大; (3) 操纵人口学变量时, 依赖强度越大, 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态、学习状态、情绪状态、身体健康越有负面的阻碍。关键词:依赖; 人际关系; 学习状态; 身体健康; 情绪状态;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ell Phone Dependence Intensity o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Learning Efficiency-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2240 Colleges in ChinaAbstract:With the shift of mobile phones from means of communication“to personal multimedia terminals“, college students have increased their time and frequency of using mobile phones, which results in over-reliance on mobile phone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9781 college students from 2240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is study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their physical state, emotional stat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learning st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propor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2) Mobile dependence has the least influence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3) When controlling demographic variables, the mor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the more negative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learning efficiency, emotional state and physical health.Keyword:cell phone dependenc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learning state; physical state; emotional state;一、引言作为一种新兴媒介, 打破时空限制, 统合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四大媒体的传统功能, 是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延伸。随着挪动互联网效劳场景不断丰富、挪动终端规模加速提升、挪动数据量持续扩大1, 的即时性、去中心化、挪动性、交互性、私人化等特征有效整合群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方式与功能, 使得由通讯工具“转向个人多媒体终端“, 造成人们关于媒介构成史无前例的依赖。按照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7.53亿, 网民中使用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 其中, 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 达30%.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 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2当代大学生作为数字原生代 (digital natives) “, 媒体已经完全浸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使用逐步从碎片化转变为长时化的固定生活适应, 在社会环境中建构一种全新的媒介文化。与此同时, 使用时间过长、频率过高等引发的新媒介症候-大学生的依赖症“的现象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也成为理论界讨论的抢手话题。国内外学术界从多学科对依赖展开研究:一是心理学视角, 以成瘾理论为指导, 编制依赖的调查征询卷和量表 (Walsh S P, White K M, 20053;徐华等人, 20084;黄海等人, 20135) , 关注依赖构成的肇因、特点及其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等 (Mizuko Ito, 20056;Sara Thomeacute;e, 20117;杜立操和梁杰华, 20128;胡月, 20179) .二是传播学视角, 大多数研究基于Defleur在1976年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 重在对信息传播研究, 徐士青 (2008) 认为, 人们关于的依赖实际上是关于这种社会不确定性的一种应对10;旷洁 (2013) 验证了关于信息不确定性与媒介依赖之间关系的理论预设11;何敏杰 (2013) 提出媒介依赖工具化时代到来, 人们对的依赖从精神性依赖转向有用性依赖12.三是社会学视角, 部分学者按照社会网络理论讨论在建构和维持社会网络的正面作用 (Sharip Walshi, Katherine M, 200913;袁潇等人, 201114) , 部分学者围绕消费文化理论对意味性意义进展探究, 认为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动机 (韩彦超, 201415;梁娜和杨烁, 200916) .还有学者从异化理论出发, 将依赖看成对人的异化行为, 改变话语方式、叙事文本、生活节拍等 (肖锋, 200917) .通过文献梳理后觉察, 国内外文献对依赖成因进展充分讨论, 多是将依赖作为因变量, 讨论大学生的人口学、心理要素、社会要素对其产生作用。关于依赖对大学生带来的后果和阻碍研究也较为充分, 但多从定性的角度展开。目前, 大学生依赖已经成为校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深化地阻碍到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情况、身体健康、人际关系。有鉴于此, 本文提出以下三个征询题:一是大学生的依赖现状和程度是如何样的, 不同背景大学生的依赖程度是否有差异;二是依赖强度对大学生学习状态、情绪状态、健康状态、人际关系的阻碍程度有何差异;三是依赖强度与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状态有哪些阻碍。二、研究方法(一) 调查对象和样本量本次调查的总样本来源于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除了港澳台、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以外) 的2240所中国一般高等 (机构) 的在校大学生, 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本次调查的目的样本量为10000份, 覆盖985工程“高校、211工程 (非985) “高校、非211工程“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 共计103所。通过历时两个月的实地调查, 共发放10300份征询卷, 回收有效征询卷9781份。(二) 抽取样本本调查将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 (multi-stage sampling) 方法, 详细的抽样程度及各阶段样本的构成及分配如下:1. 抽取学校在每个调查点的城市中, 按照部提供的学校层次, 即985工程“高校、211工程 (非985) “高校、非211工程“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 将总样本2240个学校分为四个类别, 在各个调查点的省份中, 分别从四个类型的学校中, 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1所学校, 每个省份共抽取3-4所学校, 29个省份中共抽取的学校总数为103个。2. 抽取学生按照PPS抽样方式, 在各省份中抽取相应数目的在校大学生;在每个省份的4所学校中抽取学生时, 由于每个学校的学生总数不一, 因而抽取的学生数量按照每个省份拟抽取的学生数的比例来计算, 即抽取学生数/该学校学生总数=该省拟调查的学生数/4所学校的学生总数。详细的抽样方式的选取, 考虑到本次调查的学校数量高达103所, 有些学校难以获取学生花名册而难以实现随机抽样, 同时考虑到调查的方便性, 因而, 在抽取学生时, 均在103所学校校内采纳拦截式调查的方式进展, 当确定该生为本校学生 (包括研究生、本科生或专科生) 时, 即确定该对象为本次调查对象。(三) 变量1. 因变量(1) 人际关系状态由于, 我和家人的关系更加冷淡了“由于, 我和朋友的关系更加冷淡了“, 这两个标题用来测量大学生使用后的人际关系状态, 以下简称人际关系状态“, 分别以1-5分从特别不符合到特别符合评分, 信度检验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901, 说明人际关系状态的两个变量具有特别高的信度。(2) 身体健康状态以在上花费的时间过多, 导致我减少睡眠时间“过多地使用, 导致我眼睛酸胀、视力下降“这两个标题来测量大学生过多使用后的身体健康状态, 简称身体健康状态“, 分别以1-5分从特别不符合到特别符合评分, 信度检验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766, 说明身体健康状态的信度比拟高。(3) 情绪状态大学生无法使用后的情绪状态 (简称情绪状态“) 测量标题包含无法使用时, 我会感到焦虑不安“无法使用时, 我会担忧未能及时处理一些重要信息“, 分别以1-5分从特别不符合到特别符合评分, 信度检验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737, 说明情绪状态有较高的信度。(4) 学习状态大学生使用后的学习状态变化 (简称学习状态“) 用自习或上课时, 阅读阻碍了我的学习效率“这个标题表示, 分别以1-5分从特别不符合到特别符合评分。2. 自变量依赖强度用一有空闲时间 (如公交、课休) , 我就会玩“一题表示, 对其赋值为1-5分, 完全不符合=1、不太符合=2、不确定=3、比拟符合=4、完全符合=5.3. 人口学变量本研究包含的人口学变量有性别、户口、专业、教育背景、上大学前的成长区域、学校类型。其中, (1) 性别、户口、是否为独生子女均设置为虚拟变量, 男=1, 女=0, 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为4159, 农业户口=1, 非农业户口=0, 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比例约为5446; (2) 教育背景设置为定序变量, 专科生=1、本科生=2、硕士研究生=3、博士研究生=4, 所占比例依次为24.8%、62.3%、11.7%、1.3%; (3) 学校类型也设置为定序变量, 985工程“高校=4、211工程“高校=3、一般本科=2、专科=1, 所占比例分别为17.9%、24.2%、30.4%、27.6%; (4) 专业设置为分类变量, 人文科学 (28.9%) 、社会科学 (16.2%) 、理科 (23.2%) 、工科 (23.9%) 、农林 (2.1%) 、医药 (5.7%) ; (5) 成长区域按行政级别设置为定序变量, 城市=1 (41.7%) 、县城=2 (24.7%) 、乡镇=3 (12.3%) 、农村=4 (21.2%) .三、研究结果(一) 大学生依赖现状对全国大学生的依赖的情况进展频率分析, 结果显示, 答复特别符合“的大学生占32.8%, 比拟符合“的占36.9%, 一般“的占23.3%, 答复不太符合“和特别不符合“的大学生仅占5.5%和1.6%.可见有依赖情况的大学生占比相当高。分别以1-5分从特别不符合到特别符合评分来表示依赖强度, 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大学生的依赖强度为3.94分, 显着高于平均水平3分 (t=94.836, df=9411, P=0.000lt;0.05) .进一步研究不同背景大学生的依赖情况, 男生与女生的依赖行为有显着差异 (t=-7.089, P=0.000lt;0.05) .男生的依赖值 (3.99) 显着高于女生 (3.85) .能够说, 男生的依赖程度高于女生。大学生的户口对其依赖行为也有显着的阻碍 (t=-4.319, P=0.000) , 非农业户口的大学生 (3.99分) 依赖值显着高于农业户口的大学生 (3.90分) .也确实是说, 非农业户口的学生依赖更明显。单要素方差分析显示, 大学生的专业阻碍其依赖行为 (F=4.106, P=0.001lt;0.05) .人文科学专业的大学生依赖值最高, 为4.00分, 其次是社会科学专业的大学生 (3.96分) , 依赖值最低的专业是医药 (3.86分) , 理科、工科、农林专业的大学生依赖值依次为3.89分、3.91分、3.94分。进一步对各专业大学生的依赖值进展两两比拟 (LSD) ,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专业的大学生依赖值显着高于理科、医药专业,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大学生依赖值没有显着差异, 理科、工科、农林、医药这四个专业的大学生依赖值也没有显着差异, 可见, 人文社科类的大学生依赖更明显。就教育背景而言, 硕士研究生的依赖值最高, 为4.01分, 其次是专科生 (3.95分) , 博士研究生的依赖值最低 (3.75分) , 本科生的依赖值为3.92分, 教育背景不同的大学生对其依赖行为有显着阻碍 (F=4.344, P=0.005lt;0.05) , 因而, 博士研究生的依赖程度最低。大学生的成长区域对其依赖行为也有显着阻碍 (F=12.800, P=0.000lt;0.05) , 上大学前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依赖值县城乡镇 (农村) , 分别为4.00分、3.94分、3.86分, 可见上大学前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依赖值最高。但是, 学校类型对大学生的依赖行为没有显着阻碍 (F=1.577, P=0.1930.05) .(二) 依赖强度对大学生学习状态、情绪状态、健康状态、人际关系的阻碍程度比拟 (见表1)依赖行为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状态、身体健康状态、情绪状态、学习状态的阻碍均值分别为2.30分、3.29分、3.26分、3.64分。对四者的均值进展两两配对检验, 能够得出, 依赖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状态、情绪状态和学习状态的阻碍均显着高于对人际关系状态的阻碍 (t=-85.976, df=9217, p=0.000lt;0.05;t=-81.094, df=9206, p=0.000lt;0.05;t=-101.330, df=9280, p=0.000lt;0.05) .依赖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阻碍均值高于对情绪的阻碍 (t=3.573, df=9186, p=0.0000.05) , 但显着低于对学习效率的阻碍 (t=-32.550, df=9260, p=0.000lt;0.05) .依赖对大学生情绪的阻碍显着低于对学习效率的阻碍 (t=-36.272, df=9253, p=0.000lt;0.05) .四者从高到低依次为依赖对学习效率的阻碍均值身体健康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由此可见, 依赖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态阻碍最小, 对学习效率的阻碍最大。(三) 依赖强度与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状态的阻碍 (见表2)以性别、教育背景、上大学前的成长区域、户口作为第一层变量, 以依赖程度作为第二层变量, 分别预测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状态、身体健康状态、情绪状态、学习状态的阻碍, 结果显示:1. 人际关系状态以人口学变量预测大学生人际关系状态时, 不同性别、教育背景、成长区域、户口的大学生, 使用后的人际关系状态有显着差异, 男生相比女生来说, 在使用后, 人际关系变得更差 (beta;=0.111;plt;0.001) ;学历越高, 人际关系状态越不容易遭到的负面阻碍 (beta;=-0.027;plt;0.05) ;成长区域行政级别越高的大学生, 使用后, 人际关系变得越差 (beta;=-0.05;plt;0.001) ;相比非农业户口, 农业户口的大学生使用后人际关系状态变得更不好 (beta;=0.031;plt;0.05) .在操纵人口学变量时, 依赖强度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状态有显着阻碍 (beta;=0.198;plt;0.05) , 阻碍系数为0.198, 依赖越强, 人际关系状态越差。2. 身体健康状态不同性别、教育背景的大学生, 使用后的身体健康状态有显着差异, 女生的身体健康状态更容易受依赖阻碍 (beta;=-0.043;plt;0.001) ;学历越高, 使用后的身体健康状态越不容易发生不好的结果 (beta;=-0.033;plt;0.01) .成长区域和户口对大学生使用后的身体健康状态变化没有阻碍。在操纵人口学变量时, 依赖强度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有显着阻碍 (beta;=0.401;plt;0.05) , 阻碍系数为0.401, 依赖强度越高, 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越不好。3. 情绪状态性别、教育背景、成长区域、户口对大学生使用后的情绪状态有显着阻碍。女生的情绪状态更容易遭到使用的阻碍 (beta;=-0.036;plt;0.01) ;教育程度越高的大学生, 其情绪状态越容易遭到使用的阻碍 (beta;=0.023;plt;0.05) ;相比乡镇或农村, 成长在城市的大学生, 由于的使用其情绪状态更容易变坏 (beta;=-0.04;plt;0.01) ;由于的使用, 非农业户口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更容易遭到负面阻碍 (beta;=0.033;plt;0.05) .在操纵人口学变量时, 依赖强度显着阻碍大学生使用后的情绪状态, 阻碍系数为0.474 (beta;=0.474;plt;0.001) .依赖越强, 大学生的情绪状态越差。4. 学习状态性别和教育背景对大学生使用后的学习状态有显着阻碍, 由于的使用, 女生的学习状态比男生更容易变差 (beta;=-0.031;plt;0.01) ;大学生的学历越高, 学习状态越容易遭到的不好阻碍 (beta;=0.025;plt;0.05) .不同成长区域和户口的大学生, 在使用后对学习状态变化的阻碍没有显着差异。在操纵人口学变量时, 依赖强度对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显着的阻碍, 阻碍系数为0.482 (beta;=0.482;plt;0.001) , 大学生越依赖, 其学习状态就越差。四、讨论与结论综上所述, 本研究基于全国2240所高校9781位大学生的征询卷调查数据, 重点对大学生的依赖程度和依赖与大学生的身体状态、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学习状态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 旨在呈现大学生的依赖总体情况以及不同大学生的依赖程度的差异, 并进一步分析大学生依赖程度对大学生的身体情况、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学习状态的阻碍比拟, 希冀能够为教育治理部门及时掌握大学生依赖的情况, 制定相应对策措施提供一定的实证支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 有近七成的大学生有依赖情况。大学作为社会的新锐群体, 更容易接受新惹事物, 作为个人多媒体终端“, 满足即时通讯、人际沟通、娱乐工具等群众和人际传播需求, 是大学生热捧追逐的对象, 因而大学生依赖病症普遍存在, 这与国内大部分研究不谋而合。其中, 男生的依赖程度高于女生, 这与以往研究结论相反 (Vollrath, M.2000;素芬, 丁全忠, 2006) , 可能的缘故是随着手游的盛行, 男生相较于女生对的使用频率更高, 更容易产生依赖。人文社科类的大学生依赖更明显, 这也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反 (陈瑞瑞, 2006;杜立操2009) ,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缘故是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在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更擅长, 更需要情感的输出和发泄, 现代智能正好能满足这些需求, 导致使用频率更高。非农业户口的学生依赖更明显, 上大学前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依赖值最高, 这说明城市成长的大学生对个性、时髦追求使得对的使用和依赖更频繁。博士研究生的依赖程度最低, 博士阶段的学生通常专注科研, 更多的时间投入做实验和写文章, 可支配的空闲时间较少, 因而对的使用频率偏低。与此对应的是, 硕士研究生依赖程度最高, 可能的缘故是进入硕士阶段, 学校正硕士的日常治理不像本科阶段那么严格, 学业也没有本科和博士阶段繁重, 因而有更多的时间使用, 造成依赖。第二, 研究显示, 依赖对大学生学习效率阻碍最大, 其次是对身体健康和情绪状态的阻碍, 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状态阻碍最低。现代兼具多种功能和用处, 对大学生引诱力极大, 过度使用造成诸多危害。依赖对学习效率阻碍最大的缘故在于, 承载的交友、游戏、影音等各类APP应用分散了大学生的留意力, 占用其大量时间进展交友社交、娱乐活动等, 导致其荒废学习, 学习效率低下。与此相对应是,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遭到的阻碍最小, 究其缘故, 、微博社交软件的普遍应用使得大学生和家人、朋友的联络不仅没有减弱, 反而较之往常更加加强, 联络更加严密, 因而依赖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态阻碍最小。值得留意的是, 是一把双刃剑, 大学生使用频率过高, 长时间使用致使个体减少了户外出行或运动的时间, 容易引起身体的亚健康, 如导致睡眠时间减少、眼睛酸胀、视力下降, 甚至出现无法使用时, 会感到焦虑不安等情况。因而依赖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和情绪状态有较大阻碍, 本文结论也证明了往常的研究 (Lepp A, Barkley J E, 2015;Vacaru M A, Shepherd RM, Sheridan J, 2014) .第三, 大学生对的使用从简单的个体行为演化成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的生活、健康、情绪、学习产生深化阻碍。男生使用后, 人际关系变得更差, 但女生使用后, 身体健康情况、情绪状态、学习状态比男生更差。学历越高, 人际关系状态和身体健康状态越不容易遭到的负面阻碍, 但其情绪状态和学习状态越容易遭到使用的负面阻碍。相比乡镇或农村, 成长在城市的大学生, 由于的使用, 其人际关系状态和情绪状态更容易变差。相比非农业户口, 农业户口的大学生使用后人际关系状态更容易遭到负面阻碍, 非农业户口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更容易遭到负面阻碍。当操纵人口学变量时, 依赖对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状态、身体健康状态都有显着阻碍, 大学生越依赖, 其人际关系状态越不好, 身体健康状态越不好, 情绪状态越差, 学习状态越差。本研究仍有一些缺乏之处, 本次研究对依赖强度测量较为单一, 调查维度不够全面, 今后研究尚需在接触、沉迷、行为等方面增加依赖的其他变量。尽管如此, 本文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价值:一是通过对全国2240所高校的9781名大学生样本进展的调查, 样本数量较大, 覆盖范围较广,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展验证、补充和完善。二是从现实意义来看,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教育部门、学校、学生家长及时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依赖现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根底, 为预防、诊断、引导依赖病症制定相关措施和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参考文献12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情况统计EB/OL. (2018-3-5) .:/3Walsh, Shrip, Katherine M.Integrating the Old with the New: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ell Phone TechnologyR.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05.4徐华, 等。大学生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1) :26-27.5黄海, 等。大学生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 2013 (9) :1074-1076.6Mizuko Ito.Mobile phones, Japanese youth, and the replacement of social contactC/Mobile Communications, Re-negotiation of the Social Sphere.London:Springer, 2005:131-148.7Sara Thomeacute;e.Mobile phone use and stress, sleep disturbances,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young adul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C Public Health, 2011 (1) :1-11.8杜立操, 梁杰华。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依赖的相关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2) :65-66.9胡月。大学生依赖与认知失败的关系: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 (6) :1088-1092.10徐士青。现代科技之累:对当代社会的负面阻碍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 (4) :79-83.11旷洁。媒介依赖理论在媒体环境下的实证研究-基于大学生依赖情况的量化分析J.新闻知识, 2013 (2) :99-101.12何敏杰。媒介依赖:一种工具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使用与满足实证研究J.湖南群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 :18-21.13Sharip Walshi, Katherine M.White and Ross Mcd.Young.The Phone Connection: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How Belongingness and Social Identification Relate to Mobile Phone Use Amongst Australian Youth, Journal of Community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J.Community Appl.Soc.Psychol, 2009 (5) :19.14袁潇, 等。青青年需求及使用行为研究现状J.中国青年研究, 2011 (4) :78-81.15韩彦超。构造主义视角下大学生依赖情况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4 (4) :10-14.16梁娜, 杨烁。80后大学生的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 2009 (3) :99-101.17肖锋。补充、分化及异化-从网络文学到文学的嬗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