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
资源ID:56395929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数学教学计划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数学教学计划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根本知识、技能方面根本上已经到达了学习目的,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拟感兴趣。但是在遇到考虑深度较难的征询题时,有畏缩情绪。尽管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小孩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表达一个小孩学习的真实情况。因而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根本构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考虑,学会处理征询题。二、教材分析本册的教学内容有: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本册的教学难点是:表内乘法口诀。三、教学目的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展计算。初步把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明白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纯熟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明白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构成可能物体长度的认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推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搜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按照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单的征询题。7.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陈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才能,初步构成有顺序地、全面地考虑征询题的认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决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适应。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切联络。四、教学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小孩理解的征询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拟有趣的作业,比方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络,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小孩学习的方法。5、注重以学生的已有经历知识和生活经历为根底,提供学生熟悉的详细情景,以协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6、增加联络实际的内容,为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切联络。7、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8、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的气氛中学习。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开展,适当改良评价学生的方法,比方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6、每月进展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五。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教材的编者为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老师教学时能够按照本班详细情况适当灵敏掌握。一、长度单位(4课时)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 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 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 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观察物体(4课时)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7的乘法口诀 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 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 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七、统计(3课时)八、数学广角(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