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融合通信测试用例SDK .docx
中国移动通信融合通信测试要求(SDK分册)Next-Generation Converged Communication Test Specification(for SDK)V0.0.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前 言本文档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融合通信SDK测试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规定,是SDK验收测试实施的依据。目 录1范围12引用标准13术语与缩略语解释14测试环境和方法24.1测试设备24.2测试方法34.3测试结构34.4测试阶段及测试配置35测试用例45.1业务发放45.1.1自动业务发放45.1.2异常流程1:短信验证码下发失败75.1.3异常流程2:短信验证码输入错误75.1.4异常流程3:短信验证码超时85.2注册注销95.2.1注册95.2.2注销135.3网络接入145.3.1网络状态监控145.3.2SIP协议承载155.3.3链路保活155.3.4DNS解析165.3.5NAT穿越165.3.6防火墙穿越175.4安全接入185.4.1信令安全185.4.2消息类媒体安全195.4.3语音类媒体安全205.5VoWiFi225.5.1RCS域类呼叫225.5.2RCS域类多方呼叫315.5.3VoWiFi与VoLTE互通425.5.4VoWiFi与VoLTE多方互通435.5.5VoWiFi 音视频媒体要求445.6消息类业务455.6.1一对一消息455.6.2一对多群发消息585.6.3群聊625.6.4消息管理775.7VoLTE和RCS业务交互785.7.1VoLTE和IM交互785.7.2VoLTE和发送图片交互795.8能力发现795.8.1进入聊天界面发起能力查询795.9SIM卡更换检测805.9.1 SIM卡更换805.9.2 无SIM卡805.10个人Profile815.11公众账号825.12稳定性测试875.13SDK MTBF测试916编制历史931 范围本文档对融合通信SDK测试相关要求进行了规定。主要依据SDK相关技术要求规定的范围进行测试。2 引用标准本文档引用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1、 Rich Communication Suite 5.1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nd Client Specification v2.02、 Rich Communication Suite 5.1 Endorsement of OMA CPM 1.0 Conversation Functions3、 Rich Communication Suite 5.1 Endorsement of OMA CPM 1.0 Message Storage4、 GSMA IR.64 "IMS Service Centralization and Continuity Guidelines"5、 GSMA PRD IR.74 - “Video Share 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6、 GSMA PRD IR.79 - “Image Share 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 1.47、 GSMA IR.92 IMS Profile for Voice and SMS8、 GSMA IR.94 IMS Profile for Conversational Video Service3 术语与缩略语解释必选:本文档中规定的“必选”字段要求设备必须实现的功能。可选:本文档中规定的“可选”字段是指对相关内容不做硬性规定。缩略语英文中文AKA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认证和密钥协商ASApplication Server应用服务器CSCircuit Switched电路交换GBAGeneral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通用认证机制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I-CSCFInterrogating-CSCF查询-CSCFIMInstant Message即时消息IMPIIM Private IdentityIP多媒体私有标示IMPUIM Public IdentityIP多媒体公有标示IMS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IP多媒体网络子系统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er国际移动用户标识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多媒体短消息MSRPThe 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消息会话传递协议NABNetwork Address Book网络地址簿OTPOne-time Password动态密码PSIPublic Service Identity公共业务标识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e)富通信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服务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XCAPXML Configuration Access ProtocolXML 配置接入协议XDMXML Document ManagementXML 文件管理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4 测试环境和方法4.1 测试设备结合融合通信业务推进策略,本次参测的SDK需提供测试用APP(使用SDK开发),应使用支持中国移动2/3G/4G及WiFi方式接入,且以APP方式提供RCS服务。本规范需要的测试工具为信令分析仪、协议分析工具Ethereal和自动化测试工具等。4.2 测试方法对SDK提供的业务能力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用例验证相应的功能,对无界面呈现的业务功能采用监视性测试方法:捕获接口上的所有信令消息数据,以检验消息流程和参数是否正确。4.3 测试结构测试组网图如图4-1所示。图4-1:RCS业务测试组网图说明:上图中表示的是逻辑实体,可以据自身实现选择物理设备合设或分设。4.4 测试阶段及测试配置主要验证SDK的业务功能和接口,参测SDK与采购的融合通信平台对接调测。5 测试用例5.1 业务发放5.1.1 自动业务发放 5.1.1.1 基于PS接入的自动开户测试编号测试项目业务发放测试子项目基于PS接入的自动开户测试目的验证基于PS接入场景下,用户能自动开户。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完成自动开户相关配置。3、UE A具备PS接入能力。4、UE A没有在RCS网络开户。测试步骤1、UE A首次启动APP2、UE A完成开户。检查点1、UE A成功开户并登录网络。2、APP启动时读取mnc,mcc信息组装业务管理平台的URL并发起http get请求,URL为http:/config.rcs.mnc<MNC>.mcc<MCC>.pub.3gppnetwork.org。3、业务管理平台通过BOSS向HSS、RCS AS和TAS等各个网元开户并返回开户响应给APP。参考流程无5.1.1.2 基于PS接入的自动开户用户已开户测试编号测试项目业务发放测试子项目基于PS接入的自动开户用户已开户测试目的验证基于PS接入场景下,用户已开户的场景下不再重复开户。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完成自动开户相关配置。3、UE A具备PS接入能力。4、UE A已经通过PS在RCS网络开户。5、UE A注销。测试步骤1、UE A启动APP。2、观察消息跟踪。检查点1、UE A登录网络成功。2、业务管理平台判断用户已开户,不发起到BOSS的开户请求,直接下发配置。参考流程无5.1.1.3 基于PS接入的自动开户失败测试编号测试项目业务发放测试子项目基于PS接入的自动开户失败测试目的验证基于PS接入场景下,用户自动开户失败。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完成自动开户相关配置。3、UE A具备PS接入能力。4、UE A没有在RCS网络开户。5、业务管理平台到BOSS间的网络连接中断。测试步骤1、UE A首次启动APP。检查点1、UE A提示开户失败。2、业务管理平台给UE A返回HTTP 500错误。参考流程无5.1.1.4 基于WiFi接入的自动配置测试编号测试项目业务发放测试子项目基于WiFi接入的自动配置测试目的验证基于WiFi接入场景下,用户能自动配置。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完成自动开户相关配置。3、UE A已经通过PS在RCS网络开户。测试步骤1、UE A 切换到WiFi网络后启动APP。2、UE A 输入CS网络下发的短信OTP。检查点1、UE A成功登录网络。2、UE A在启动时发现是WiFi接入则发起HTTPS消息给业务管理平台,HTTPS消息中未携带Token信息。3、业务管理平台检测到Token为空,则通过CS短信发送OTP给UE A用户。4、UE A收到OTP之后输入OTP,并发起HTTPS请求给业务管理平台,其中携带Cookie和OTP信息。参考流程无5.1.1.5 基于WiFi接入的自动配置(TOKEN未过期)测试编号测试项目业务发放测试子项目基于WiFi接入的自动配置(TOKEN未过期)测试目的验证TOKEN未过期场景下,用户能基于WiFi接入RCS网络。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完成自动开户相关配置。3、UE A已经通过PS在RCS网络开户。4、UE A获取的TOKEN在有效期内。测试步骤1、UE A通过WiFi登录。2、观察消息跟踪检查点1、UEA 不需要输入验证信息即可登陆成功。2、UE A发起的https get请求中携带token,业务管理平台判断token有效直接返回200,APP完成注册流程。参考流程无5.1.1.6 基于WiFi接入的自动配置(TOKEN已过期场景)测试编号测试项目业务发放测试子项目基于WiFi接入的自动配置(TOKEN已过期场景)测试目的验证TOKEN已过期场景下,用户能基于WiFi接入RCS网络。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完成自动开户相关配置。3、UE A已经通过PS在RCS网络开户。4、UE A获取的TOKEN已过期。测试步骤1、UE A通过WiFi登录。2、UE A 输入CS网络下发的短信OTP。3、观察消息跟踪检查点1、UE A成功登录网络。2、UE A登录时判断TOKEN已失效,发起的HTTPS消息中携带的TOKEN为空,ver为业务管理平台所下发的值。3、业务管理平台检测到Token为空,通过CS短信发送OTP给UE A。4、UE A收到OTP之后输入OTP,并发起HTTPS请求给业务管理平台,其中携带Cookie和OTP信息。参考流程无5.1.2 异常流程1:短信验证码下发失败测试编号测试项目业务发放测试子项目短信验证码下发失败测试目的验证APP未收到短信验证码,无法基于WiFi接入RCS网络。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完成自动开户相关配置。3、UE A已经通过PS在RCS网络开户。4、UE A获取的TOKEN已过期。测试步骤1、UE A通过WiFi登录。2、UE A 未收到CS网络下发的短信OTP。检查点1、UE A成功登录网络。2、UE A登录时判断TOKEN已失效,发起的HTTPS消息中携带的TOKEN为空,ver为业务管理平台所下发的值。3、业务管理平台检测到Token为空,通过CS短信发送OTP给UE A。4、UE A未收到网络下发的短信OTP。5、未发起HTTPS请求给业务管理平台。参考流程无5.1.3 异常流程2:短信验证码输入错误测试编号测试项目业务发放测试子项目短信验证码输入错误测试目的短信验证码输入错误的情况下,无法基于WiFi接入RCS网络。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完成自动开户相关配置。3、UE A已经通过PS在RCS网络开户。4、UE A获取的TOKEN已过期。测试步骤1、UE A通过WiFi登录。2、UE A 输入CS网络下发的短信OTP。3、观察消息跟踪检查点1、UE A成功登录网络。2、UE A登录时判断TOKEN已失效,发起的HTTPS消息中携带的TOKEN为空,ver为业务管理平台所下发的值。3、业务管理平台检测到Token为空,通过CS短信发送OTP给UE A。4、UE A收到OTP之后多次输入错误的OTP,自动配置失败。参考流程无5.2 注册注销5.2.1 注册5.2.1.1 注册测试编号测试项目注册注销测试子项目注册测试目的验证注册业务正常。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类型为TCP。3、RCS用户已经在系统中完成开户。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发起注册成功。2、信令流程符合要求。3、检查REGISTER消息中,expire头域不为0(注册间隔时间)4、检查200 OK消息中,expire头域不为0。参考流程无5.2.1.2 SIP Digest鉴权测试编号测试项目注册注销测试子项目SIP Digest鉴权测试目的验证IMS Core支持采用SIP Digest鉴权对用户鉴权。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类型为TCP。3、RCS 用户UE A已经在系统中完成开户,且UE A开户的鉴权方式为SIP Digest鉴权。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成功。2、观察消息跟踪。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登录正常,UE A采用SIP Digest鉴权方式。参考流程无5.2.1.3 密码错误(Digest)测试编号测试项目注册注销测试子项目密码错误(Digest)测试目的验证用户输入错误密码时SIP Digest鉴权失败。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类型为TCP。3、RCS 用户UE A已经在系统中完成开户,且UE A开户的鉴权方式为SIP Digest鉴权。测试步骤1、UE A输入错误的密码,并发起注册。2、观察消息跟踪。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登录失败,提示“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2、检查消息跟踪,UE A采用SIP Digest鉴权方式,网络侧判断密码错误返回403。参考流程 无5.2.1.4 AKA鉴权测试编号测试项目注册注销测试子项目AKA鉴权测试目的验证IMS Core支持采用AKA鉴权对用户鉴权。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SDK可以获取AKA鉴权所需的USIM卡相关信息。2、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3、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类型为TCP。4、RCS 用户UE A已经在系统中完成开户,且UE A开户的鉴权方式为AKA鉴权。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成功。2、观察消息跟踪。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登录正常,UE A采用AKA鉴权方式。参考流程无5.2.1.5 卡失效(AKA)测试编号测试项目注册注销测试子项目卡失效(AKA)测试目的验证卡失效的情况下登陆失败。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SDK可以获取AKA鉴权所需的USIM卡相关信息。2、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类型为TCP。3、RCS用户UE A已经在系统中完成开户。4、UE A所登记的SIM/USIM失效。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2、观察消息跟踪。检查点验收标准:1、UE A注册失败。2、检查消息跟踪,HSS给I-CSCF返回UAA(携带原因值:USER UNKNOWN);I-CSCF给UE_A返回的403 Forbidden指示“Invalid User”。参考流程无5.2.1.6 GBA鉴权测试编号测试项目非SIP业务GBA鉴权测试子项目非SIP业务GBA鉴权测试目的验证IMS Core支持采用GBA鉴权对用户鉴权。测试依据预置条件1、SDK可以获取GBA鉴权所需的USIM卡相关信息。2、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类型为TCP。3、RCS 用户UE A已经在系统中完成开户。测试步骤1、UE A发起非SIP 业务。2、观察消息跟踪。检查点1、 UE A业务操作成功。2、 UE A采用GBA鉴权方式。参考流程无5.2.1.7 周期性注册测试编号测试项目注册注销测试子项目周期性注册测试目的验证IMS Core支持周期性注册。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类型为TCP。3、RCS 用户UE A已经在系统中完成开户。4、在网络侧配置注册的有效时长为30分钟。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成功。3、UE A在注册完成后等待超过30分钟。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发起业务注册成功。2、信令流程符合要求。3、检查消息跟踪,在UE A完成注册后30分钟之内发起重注册,检查REGISTER消息中,contact 头域包含+g.oma.*内容,expire头域不为0(注册间隔时间)。4、检查200 OK消息中,expire头域不为0。参考流程无5.2.1.8 网络切换测试编号测试项目注册注销测试子项目网络切换测试目的验证在注册后,发生网络切换,SDK触发自动重注册。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RCS 用户UE A和UE B已经在系统中完成开户。3、RCS用户UE A和UE B已经连接RCS网络。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成功。2、UE A注册成功后,发生网络切换(WiFi间切换或者3G-WiFi切换)。3、切换完成后,UE A发送1-1消息给UE B。检查点验收标准: 1、信令流程符合要求。2、网络切换后,APP能够自动发起到网络侧的注册。3、网络切换后,UE A给UE B发送消息成功。参考流程无5.2.1.9 断网重连测试编号测试项目注册注销测试子项目断网重连测试目的验证在注册后,发生断网重连,SDK触发自动重注册。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RCS用户UE A和UE B已经在系统中完成开户。3、RCS用户UE A和UE B已经连接RCS网络。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成功。2、UE A注册成功后,发生断网重连(例如:网络断网30秒后恢复)。3、网络恢复后,UE A发送1-1消息给UE B。检查点验收标准: 1、信令流程符合要求。2、网络断开后,SDK能够检测到网络断连并通知UE A。3、网络恢复后,UE A给UE B发送消息成功。参考流程无5.2.2 注销5.2.2.1 注销测试编号测试项目注册注销测试子项目注销测试目的验证注销业务正常。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类型为TCP。3、手机已经连接RCS网络。4、RCS用户已经在系统中注册并且没有超时。测试步骤1、用户退出RCS注册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发起注销成功。2、信令流程符合要求。3、检查REGISTER消息中,expires头域为0。参考流程无5.2.2.2 异常流程1:网络侧注销 测试编号测试项目注册注销测试子项目网络侧注销测试目的验证注销业务正常。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类型为TCP。3、手机已经连接RCS网络。4、RCS用户已经在系统中注册并且没有超时。测试步骤1、 1、UE A 注册到网络。2、 2、网络侧将UE A 去注册。3、 3、检查消息跟踪,查看UE A在线状态。检查点验收标准: 1、信令流程符合要求。2、查看UE A的在线状态为离线。参考流程无5.3 网络接入5.3.1 网络状态监控测试编号测试项目网络接入测试子项目网络状态监控测试目的验证网络状态监控。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UE A和UE B,通过WIFI接入。3、RCS用户UE A和UE B注册成功。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成功。2、UE A注册成功后,发生网络切换(WiFi间切换或者3G-WiFi切换)。3、UE B查看UE A状态;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注册正常,。2、检查REGISTER消息中,expire头域不为0(注册间隔时间)3、检查200 OK消息中,expire头域不为0。4、UE B查看UE A状态为在线。参考流程5.3.2 SIP协议承载测试编号测试项目网络接入测试子项目SIP协议承载测试目的验证RCS用户在网络接入场景下,SIP协议承载方式。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UE A和UE B,通过WIFI接入。3、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类型为TCP。4、RCS用户UE A和UE B注册成功。测试步骤1、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为TCP。2、UE A注册成功。3、UE A发送消息UE B。检查点验收标准: 1、传输协议更改成功。2、UE A注册正常。3、UE A 和SBC之间的SIP消息均基于TCP传输。4、UE B 收到UE A发送的会话消息,内容与发送内容一致。参考流程无5.3.3 链路保活测试编号测试项目网络接入测试子项目链路保活测试目的验证链路保活。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UE A和UE B,通过WIFI接入。3、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类型为TCP。4、RCS用户UE A和UE B注册成功。测试步骤4、 1、UE A注册成功。5、 2、UE B查看UE A状态。6、 3、UE A发送会话。7、 4、UE B查看UE A发送的消息。8、 5、等待一个Keep-Alive周期时间。9、 6、UE A发送消息给UE B。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发送成功,。2、UE B收到UE A发送的消息,内容与发送一致。3、等待一个Keep-Alive周期时间。4、UE B收到UE A发送的会话消息,内容与发送一致。参考流程5.3.4 DNS解析测试编号测试项目网络接入测试子项目DNS解析测试目的验证DNS解析。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UE A和UE B,通过WIFI接入。3、RCS用户UE A和UE B注册成功。测试步骤1、UE A注册成功后,修改DNS对应的IP地址。2、UE A重新注册;3、UE A发送会话消息给UE B;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注册正常。2、检查REGISTER消息中,expire头域不为0(注册间隔时间)3、检查200 OK消息中,expire头域不为0。4、UE B成功收到会话消息,内容与发送的消息一致。参考流程5.3.5 NAT穿越 测试编号测试项目网络接入测试子项目NAT穿越测试目的验证RCS用户在NAT设备接入场景下,SIP信令和媒体支持穿越。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UE A和UE B在NAT设备下,通过WIFI接入。3、RCS用户UE A和UE B注册成功。4、系统支持Keep-Alive机制。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2、等待一个Keep-Alive周期时间。2、UE A向UE B发起1对1聊天,双方相互发送一个消息。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注册正常。2、Keep-Alive正常。3、UE A发起的1对1聊天成功。参考流程无5.3.6 防火墙穿越 测试编号测试项目可靠接入测试子项目防火墙穿越测试目的验证SDK具备STG防火墙穿越能力。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UE A和UE B到STG Server之间的存在防火墙,防火墙仅开放80/443端口。测试步骤1、UE A和UE B发起注册。2、UE A给UE B发送图片。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和UE B注册成功。2、UE B收到对方发送的图片,接收的内容和发送的一致。4、观察消息跟踪,UE A和UE B都通过STG的方式接入网络。参考流程无5.3.6.1 根据优先级选择SBC测试编号测试项目网络接入测试子项目动态SBC选择测试目的验证RCS用户注册时,当高优先级SBC故障时,选择低优先级SBC注册。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业务管理平台上配置IP地址段和对应的SBC列表关系。3、列表中的高优先级的SBC设备运行异常。4、RCS用户UE A和UE B注册成功。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2、UE A向UE B发送图片。检查点验收标准:1、业务管理平台返回匹配的SBC列表。2、UE A选择SBC列表中的第一个SBC地址发起注册失败。3、UE A选择SBC列表中的第二个SBC地址发起注册成功。4、UE A发送图片成功。参考流程无5.4 安全接入5.4.1 信令安全5.4.1.1 采用HTTPS和业务管理平台进行业务交互测试编号测试项目安全接入测试子项目信令安全测试目的验证APP支持HTTPS和业务管理平台交互。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UE A新开户,未发起注册。3、配置业务管理平台支持HTTPS。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注册成功。2、UE A和业务管理平台之间的业务消息,均基于HTTPS加密进行传输。参考流程无5.4.1.2 APP基于SIP over TLS注册测试编号测试项目安全接入测试子项目APP基于SIP over TLS注册测试目的验证RCS支持SIP信令使用TLS安全传输。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配置UE A支持SIP over TLS, 配置SBC支持TLS。3、用户UE A已经在系统中完成开户,且开户的鉴权方式为SIP Digest鉴权。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2、观察消息跟踪。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注册成功,注册采用SIP Digest方式鉴权。2、UE A和SBC之间的注册消息,均基于TLS进行加密传输,UE A采用SIP Digest鉴权方式。参考流程无5.4.1.3 基于TLS的AKA鉴权测试编号测试项目安全接入测试子项目基于TLS的AKA鉴权测试目的验证IMS Core支持基于TLS的AKA鉴权。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SDK可以获取鉴权所需的SIM卡信息。2、网络侧配置APP接入的传输协议类型为TLS。3、用户UE A已经在系统中完成开户,且开户的鉴权方式为AKA鉴权。测试步骤1、UE A发起注册。2、观察消息跟踪。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登录正常,采用AKA方式鉴权。2、UE A 和SBC之间的SIP消息均基于TLS进行加密传输。参考流程无5.4.2 消息类媒体安全5.4.2.1 文件传输基于MSRP over TLS测试编号测试项目安全接入测试子项目文件传输基于MSRP over TLS测试目的验证文件传输业务使用MSRP over TLS。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配置UE A使用MSRP over TLS, 配置SBC使用MSRP over TLS。3、UE A和UE B均注册成功。测试步骤1、UE A发送图片给UE B。2、UE B点击下载并查看。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发送图片成功,UE B查看图片成功。2、查看消息,UE A/ B和SBC间的MSRP消息均通过MSRP over TLS进行加密传输。参考流程无5.4.2.2 IM基于MSRP over TLS测试编号测试项目安全接入测试子项目IM基于MSRP over TLS测试目的验证IM业务能够使用MSRP over TLS。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UE A均配置支持MSRP over TLS, SBC配置支持MSRP over TLS。3、配置消息发送为Pager/Large模式。4、UE A和UE B均注册成功。测试步骤1、UE A发送超大消息(建议超过1300字节)给UE B。检查点验收标准: 1、UE A发送成功,UE B接收查看成功。2、查看消息,UE A/ B和SBC间的MSRP消息均通过MSRP over TLS进行加密传输参考流程无5.4.3 语音类媒体安全5.4.3.1 基于SRTP的语音呼叫测试编号测试项目安全接入测试子项目基于SRTP的语音呼叫测试目的验证语音媒体通过SRTP加密传输。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UE A配置支持SRTP, SBC配置支持SRTP。3、UE A和UE B均注册成功。测试步骤1、UE A发起到UE B的语音呼叫。2、UE B接听成功。检查点验收标准: 1、呼叫接听成功,语音清晰。2、查看消息,UE A和UE B的媒体包均通过SRTP进行加密传输。参考流程无5.4.3.2 基于SRTP的视频呼叫测试编号测试项目安全接入测试子项目基于SRTP的视频呼叫测试目的验证语音媒体通过SRTP加密传输。测试依据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系列规范预置条件1、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2、UE A均配置支持SRTP, SBC配置支持SRTP。3、UE A和UE B均注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