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总结九年级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分析.doc
-
资源ID:56398360
资源大小:15.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数学教学计划总结九年级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分析.doc
数学教学计划总结九年级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设计本试卷共25题小题,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内容是九年级上学期的主要教学知识,其中代数部分约65分,几何部分约33分,统计部分约12分。二、试题的主要特点1、试题着重调查学生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全面调查了学生对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注重了对学生思想方法的调查,在本卷中,方程、函数、数形结合、建模、待定系数法、统计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都有特别好的表达,这关于开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才能,指导老师将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数据分析全年级共354人,96分以上人数占33.3%,72分以上人数211人,占59.6%,平均分72.8分。四、试题分析与评价第1、3、4、6、7、8、9答题情况较好。第2题答题较差,错误缘故:对中心对称图形、概念把握不准。第5题答题较差,错误缘故:对根本定理把握不清。第10题答题较差,错误缘故:牢题不清,未进展分类讨论。第11、12、15题答题情况较好。第13题答题情况一般,错误缘故:对确定事件的理解错误。第14题答题情况一般,错误缘故:对最大深度的理解产生歧义。第16题答题情况较差,错误缘故:对两圆相切的性质理解较差。第17、18、19、20、21答题情况较好。第22题答题情况一般,失分缘故:圆中的定理运用较差,转化思想不能特别好运用。第23题答题情况较好。第24题答题情况较差,失分缘故:在第1征询的把握上,思路不明确,图形上混淆不清,导致失分严峻。第25题合题情况较差,失分缘故:第2征询不能精确转化到根本图形,导致难以入手处理。四、教学建议加强对数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复习时,留意挖掘和发挥课本中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从教科书中寻找考题的影子。五、对以后命题的建议本次命题根底调查特别好,根本技能、根本思想调查重点突出,思维调查细腻,对中考起着重要的诱导才能。九(1)班数学卷面分析这份试卷的根本分大约为98分左右,表达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提示获取知识的思想过程,从而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列为数学的根底知识,提出开展思维才能是培养才能的核心。强调培养学生处理实际征询题的才能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认识。我认为期末考试试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与大家讨论:一、以课本为载体,转变知识的调查方法。试卷中有许多试题都是直截了当从教材中选编或改编而成。例如:填空题和选择题,以及计算题中的部分试题,特别是第1、3、4、5、6、7、9、10、 11、13、14、15、16、17、18、 19、20、22、23题。我认为如此命题给老师在平时教学过程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那些认为课本无用论者严峻的打击。也有利于引导老师深化研究教材,挖掘课本知识的内在联络。另外调查的方式和方法与课本所表达的不同,二、 注重双基的调查,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我认为本试卷对课本根本知识、根本技能都进展了直截了当调查和应用,而没有出现繁杂的内容和知识的叠加,例如:第 2、 4、 6、8、11、12、13、 15、17、 18、19、20、23等,使老师认识到题海战不能使学生获得高分,更不能使学生全面开展。而我们感遭到要使学生获得高分,使学生全面开展,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浸透。这张试卷用不同方式的试题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调查,注重双基的同时表达变式思维,分析与综合。三、 以新课程标准为按照,注重学生才能的调查我认为数学新课程标准是老师平时教学和中考总复习工作的按照,2009年中考说明为按照,期末试卷中的试题根本以中考要求为标准,例如填空题的第16题是展开图的计算,尽管此题的得分率较低,难度较大,但它并没有超过中考的要求,仅仅是出题者巧妙将这两个知识结合在一起调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题调查学生的思维才能,同时也能够说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不能活学活用,更起到选拔优秀生的功能,应该说是一道好题。又如试卷中的第25题。目的也许在于让老师认识到试题的方式是不定性,而解题的知识是永久性,也许更注重引导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要为教知识而教知识,不要处于一种方式化的教学,应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思想,如此才能使学生掌握数学的精华,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才能。四、对教学的启示1、计算简单不繁琐,但思维才能要求高。如第18题。2、题型根本保持不变,其中阅读理解、实际应用、归纳探究题仍是重头戏。会直截了当考课本的原题,但同时也会对原题加以改编。3、加强对课本知识的应用,提高对学生思维才能的调查。另外,我认为试卷也存在一些缺乏之处,例如试卷的难度系数不大,不利于选拔尖子生,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本人的实际学习水平。同时我还认为阶段性考试试题应以根本知识技能为主,目的在于理解学生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如何,而本试卷的才能综合题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