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心理学模拟试题.doc

    • 资源ID:56403577       资源大小:65.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学模拟试题.doc

    公共心理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不包括(D)A. 功能主义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2、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心理学家(B)提出来的A 华生B 斯金纳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3、 下列感觉属于内部感觉的有(D)A 听觉B 视觉C 嗅觉D 运动觉4、 对记忆的测量方法不包括(C)A 再认法B 回忆法C 内省法D 在学习法5、 第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B)A 冯特 B 艾宾浩斯C 巴克莱特D 班杜拉6、 思维的主要特征是(C)A 有意性 B 自觉性C 间接性和概括性 D 创造性7、 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D)A 能力B 性格C 气质D 品德8、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C)A 原因B 结果C 动力D 条件9、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并(C)着人的行为。A 促进B 影响C 指导D 阻止10、 个性倾向性包括(D)A 需要和动机B 兴趣C 信念和世界观D ABC全正确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心理现象虽然复杂,但它的构成不外乎(心里过程)和(个性过程)两个方面2、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3、 注意的基本特征包括(指向性)和(集中性)。4、 记忆是人对事物的识记与保持所形成的知识经验,以(再认)和(重现)的方式在人脑中反应。5、 思维与语言的联系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语言是记载和巩固思维结果的工具)。三、 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30分)1、 注意注意是意识到的选择性活动。(2分)意识的选择性活动具体的表现为心里活动会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4分)2、 想象想象是人脑在思维的参与下(2分),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2分)而创造出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2分)3、 意志意志是自觉的确定目的(2分),并根据自己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2分),克服各种困难(1分),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1分)4、 气质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2分),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2分)。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灵活性和稳定性。(4分)5、 遗忘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或重现(3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重现现象(3分),就是遗忘。四、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那些?答题要点:(1)观察法(1分);(2)试验法,分为自认试验法和实验室试验法两种(2分);(3)测验法(1分);(4)问卷法(1分);(5)访谈法(1分);(6)产品分析法(1分);(7)个案法(1分);(8)教育经验总结法(1分);(9)跨文化研究法(1分)。2、 注意有哪些品质?答题要点:(每个点都是2分)(1)注意的分配;(2)注意的范围;(3)注意的紧张性;(4)注意的稳定性;(5)注意的转移。3、 简述需要的分类答题要点:(1)根据需要的起源,把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分)(2) 根据需要的对象,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1分)(3)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需要的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爱的需要;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7分)五、 论述题(共20分)(每个点各4分)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1)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 发展健康的情感。(3) 发挥集体和榜样的作用(4) 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5) 针对意志的个别差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公共心理学模拟试题二及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A)的人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于自制、热情、直爽、胆大、易怒、急躁等。A 胆汁质B 多血质C 粘液质D抑郁质2、 大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是(C)A 注意广度 B 注意稳定性C 注意分配D 注意转移3、 一个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冲突情景属于(C)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双重趋避冲突4、 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以特别注意培养他的(B)A 自觉性B 坚韧性C 果断性D 自制力5、 我们从电话号码簿上查乙肝电话号码,然后立刻就能根据记忆去拨号,但事过之后,再问这个号码是什么,就记得了。这属于(B)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时记忆D想象记忆6、 (B)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打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A辐合思维B 发散思维C 分析思维 D 直觉思维7、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A)现象。A 感觉适应B 感觉对比C 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联觉8、 (C)是出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A 心境B 激情C 应激 D 热情9、 人们总把红旗直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光的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D)A 知觉选择性B 知觉整体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10、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理属于(C)A 本能活动B 无条件反射C 条件反射D 第二信号系统二、 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2、 一般认为,任何一种品德都包括含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几方面的心理成分。3、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4、 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的独特结合,通常认为性格结构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情绪)、(意志)、(理智)等四个方面。5、 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6、 (需要(或内驱力)是动机形成的基础,(目标(或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7、 意志行动大致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8、 知识的掌握包括理解(巩固)、(迁移)和(应用)。三、 判断是非(对打“”,错打“×”,每小题2分,共16分)1、 人的品德主要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智力水平与道德动机的形成。( ×)2、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属于双避式动机冲突。( ×)3、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力是基础知识、技能的前提,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转化。()4、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被充分调动起来。()5、 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成为倒摄抑制。(×)6、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也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7、 动作技能是指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8、 一个人的意志坚强的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来衡量。()四、 回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每个点1分)答题要点:(1) 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2)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积极思维;(3)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 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5) 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的教育作用。2、 什么事观察?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里?答题要点:(其余都是每一小点1分)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2) 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观察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在观察时善辩多思,要做好观察总结。(2分)(3) 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3、 什么是知识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答题要点:(其余都是每一小点1分)理解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有跟好的理解,在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以下条件:(2分)(1) 丰富有关的感性材料;(2)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3)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4、 简述加里培林智力形成阶段说。答题要点:(每个小点1分)活动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五、 论述题。(14分)运用所学的记忆知识分析自己记忆的优缺点,找出记不住材料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运用所学的记忆知识分析自己记忆的优缺点(5分),找出记不住材料的原因(4分),并提出切实可改进的措施。(5分)公共心理学模拟试题三及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除第十题外,都是试卷二的原题)1、我们从电话号码簿上查乙肝电话号码,然后立刻就能根据记忆去拨号,但事过之后,再问这个号码是什么,就记得了。这属于(B)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时记忆D想象记忆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A)现象。A 感觉适应B 感觉对比C 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联觉3、(B)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打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A辐合思维B 发散思维C 分析思维 D 直觉思维4、人们总把红旗直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光的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D)A 知觉选择性B 知觉整体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5、(A)的人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于自制、热情、直爽、胆大、易怒、急躁等。A 胆汁质B 多血质C 粘液质D抑郁质6、一个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冲突情景属于(C)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双重趋避冲突7、大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是(C)A 注意广度 B 注意稳定性C 注意分配D 注意转移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理属于(C)A 本能活动B 无条件反射C 条件反射D 第二信号系统9、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以特别注意培养他的(B)A 自觉性B 坚韧性C 果断性D 自制力10、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A 心境B 坚韧性C 果断性D 自制力二、 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20分)(都是试卷二的原题)1、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 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4、意志行动大致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5、一般认为,任何一种品德都包括含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几方面的心理成分。6、知识的掌握包括理解(巩固)、(迁移)和(应用)。7、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的独特结合,通常认为性格结构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情绪)、(意志)、(理智)等四个方面。8、(需要(或内驱力)是动机形成的基础,(目标(或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三、判断是非(对打“”,错打“×”,每小题2分,共16分)(都为试卷二的原题)1、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被充分调动起来。()2、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力是基础知识、技能的前提,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转化。()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属于双避式动机冲突。( ×)4、人的品德主要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智力水平与道德动机的形成。( ×)5、动作技能是指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6、一个人的意志坚强的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来衡量。()7、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成为倒摄抑制。(×)8、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也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四、回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都为试卷二的原题)1、什么是知识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答题要点:(其余都是每一小点1分)理解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有跟好的理解,在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以下条件:(2分)(1)丰富有关的感性材料;(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2、简述加里培林智力形成阶段说。答题要点:(每个小点1分)活动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3、什么事观察?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里?答题要点:(其余都是每一小点1分)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2)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观察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在观察时善辩多思,要做好观察总结。(2分)(3)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每个点1分)答题要点:(1)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积极思维;(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5)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的教育作用。五、论述题。(14分)运用所学的记忆知识分析自己记忆的优缺点,找出记不住材料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此题没有提供确切的答案,需自己发挥。公共心理学模拟试题四及答案一、 名词解释。(第一、四为试卷一原题)1、 注意(试卷一答案)注意是意识到的选择性活动。意识的选择性活动具体的表现为心里活动会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试卷四答案)注意是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 感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域感觉器官,经过经验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3、 性格性格是个性中具体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性的结合。4、 想象(试卷一答案)想象是人脑在思维的参与下,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试卷四答案)想象就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的新形象的过程。5、 技能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的动作的智力的活动方式。二、 填空题(本题共20个空,每小题0.5分,共10分)1、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技能)。2、 分析器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3、 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属于注意的(分配);走神属于注意的(分散)。4、 情绪发生快而多变的人是(胆汁质)的气质类型。5、 道德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大致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想象)的道德感和(伦理性)道德感。6、 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的影响叫(逆向)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习惯于右脚起跳的人在学习左脚起跳的撑杆跳高就不容易,这是(负)迁移,会骑自行车的人学骑摩托车相对较容易,这是(正)迁移。7、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构成。8、 人的思维一般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类。三、 选择题。(本小题共10小题,把正的填入括号,每小题1分,共10分)1、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称之为。(A)A 正迁移B 负迁移C 普遍迁移D 特殊迁移2、 一只黑猩猩想吃笼子上端吊着的一串香蕉,却够不着,“沉思”一会后将笼子中散落着的几只箱子叠加起来,终于取得香蕉,这属于(B)。A 试误学习 B 顿悟学习C 模仿学习D 运动技能学习3、 记忆时间短暂,记忆的容量大,记忆的信息未经任何加工,具有形象性,这属于(A)A 感觉记忆B 知觉记忆C 短时记忆D 永久记忆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D)A 刻苦学习的重要性B 争强好胜的重要性C 探索创新的重要性D 培养兴趣的重要性5、 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情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叫(C)A 热情B激情 C 应激D 心境6、 用粉笔在黑板上和墙壁上画同样一个圆,但我们看起来黑板上的圆清楚分明,墙壁上的圆模糊不清,这说明了我们的知觉具有。(C)A 整体性B 理解性C 相对性D 模仿学习7、 当人或动物面临一个新的情境时,会进行尝试,以求得动机的满足,这种学习属于(B)A 机械学习B 试误学习C 顿悟学习D 模仿学习8、 人们通常都有这样的感觉,遇到高兴的,往往使人精神愉悦,心情激动;如果身体不适,情绪往往就不好,这表明。(B)A 人的心理活动来源于心脏B 人的心理与生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C 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D 人的心理活动是通过人的言行来表现的9、 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D)A 无需注意B 有意注意C 无意后注意D 有意后注意10、 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但表象比知觉(D)A 更具体B 更形象C更清晰D更概括四、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正确者打“”,错误者打“×”,每小题1分)1、 如果从光亮处走到暗处,最初的瞬间会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几分钟后,视觉开始有所恢复,有所恢复说明视觉器官感受性降低了。(×)2、 高级神经活动中,由抑制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叫负引导。()3、 一个自觉的确定了目的,并实现了这个目的,就可以说这个人的意志品质比较好。(×)4、 小学三年级学习英语的,学习一个阶段之后,学生们常按英语的读音拼音,这也是迁移。()5、 同学们晚上从明亮的教室走出,教室外没有路灯,什么也看不清,过一会儿后,便比刚出来看的清楚些了,这是感觉阈限增大了的结果。(×)6、 一些现代派的雕塑,有时刚开始看不出是什么,但当人家告诉你是什么时,你便会越看越象。这是知觉的理解性。()7、 一个小学生的智商是150,实际年龄是4岁,他的智力年龄是6岁。()8、 性格有好坏之分。()9、 无条件反射是第一信号系统,因为无条件反射都是由具体刺激物引起的。(×)10、 幻想包括理想,有有益和无益之分。()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答题要点:(每个小点1分,展开后各得1分)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培养的途径有:(1) 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2) 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3) 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2、 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答题要点:(每一个点1分,展开后各得1分)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常是指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1) 与人们实践中直接认识事物的过程稍有区别,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科学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3)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3、 意志和认识、情绪的关系是什么?答题要点:意志和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行动,不可能有认识活动。意志和情绪也有密切的联系: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同时,意志也以帮助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每一部分应展开说明)4、 态度的形成受那些因素的影响?答题要点:(1) 社会信息的影响;(2) 强化;(3) 模仿;(4) 团体的规定和期望。(每一部分应展开说明。)六、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 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矫正学生的过错行为?答题要点:(1) 过错行为指学生经常会产生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这些行为称之为过错行为。(2) 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外部原因和 内部原因两大方面及交互作用,而内因则主要是成长中的学生成长中的学生社会导向能力不强和发展所特有的年龄与个性上的某些心理特点。(3) 过错行为 矫正的方法。(一) 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二) 抓时机,引起内心震动(三) 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四) 提供范例,增强是非感(五) 进行考验,反复教育(六) 区别对待,动作教育机智。(需要展开)2、 教学中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举一个具体的案例。答题要点:(需展开)学习动机是掌握认识、形成高尚完美品德的重要组成因素,激发是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培养是把社会要求变为自己的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常采取方法方式有:(1) 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2) 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3)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 表扬与批评、奖与罚的作用。(5) 竞赛的影响。公共心理学模拟试题五及答案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感觉(试卷四答案也是本卷答案)感觉是刺激物作用域感觉器官,经过经验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 想象(试卷一答案)想象是人脑在思维的参与下,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试卷四答案也是本卷答案)想象就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的新形象的过程。3、 气质(试卷一答案也是本卷答案)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灵活性和稳定性。4、 能力能力是作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和。5、 注意(试卷一答案)注意是意识到的选择性活动。意识的选择性活动具体的表现为心里活动会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试卷四答案也是本卷答案)注意是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二、填空题(本题共20个空,每小题0.5分,共10分)1、研究心理学的表现为两种形式(客观性原则)、(分析与综合原则)、(教育性原则)。2、神经元反应表现为两种形式(兴奋)、(抑制)、3、根据感觉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特点,把各种感觉区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4、根据记忆映像的性质来分,记忆可以划分为四种(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5、对遗忘原因的解释有主要有两种假设,即(衰退说)、(干扰说)、6、疲劳可以分为(生理的疲劳)、(心理疲劳)。7、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智力技能)。8、态度的组成具有三种主要成份,即(认知的成分)、(情感的成分)、(行为倾向的成分)。三、选择题(本小题共10小题,把正的填入括号,每小题1分,共10分)(都是试卷四的原题)(我觉得老师给的题中这个题的答案是错的,我觉得试题四的答案对,故用的是试题四的答案)(本试题答案为:A B A D C C B B D D )1、人们通常都有这样的感觉:遇到高兴的,往往使人精神愉悦,心情激动如果身体不适,情绪往往就不好,这表明(B)A、人的心理活动来源于心脏。B、人的心理与生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C、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D、人的心理活动是通过人的言行来表现的。2、 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D)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C 无意后注意D 有意后注意3、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但表象比知觉(D)A 更具体B 更形象C更清晰D更概括4、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称之为。(A)A 正迁移B 负迁移C 普遍迁移D 特殊迁移5、一只黑猩猩想吃笼子上端吊着的一串香蕉,却够不着,“沉思”一会后将笼子中散落着的几只箱子叠加起来,终于取得香蕉,这属于(B)。A 试误学习 B 顿悟学习C 模仿学习D 运动技能学习6、记忆时间短暂,记忆的容量大,记忆的信息未经任何加工,具有形象性,这属于(A)A 感觉记忆B 知觉记忆C 短时记忆D 永久记忆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D)A 刻苦学习的重要性B 争强好胜的重要性C 探索创新的重要性D 培养兴趣的重要性8、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情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叫(C)A 热情B激情 C 应激D 心境9、用粉笔在黑板上和墙壁上画同样一个圆,但我们看起来黑板上的圆清楚分明,墙壁上的圆模糊不清,这说明了我们的知觉具有。(C)A 整体性B 理解性C 相对性D 模仿学习10、当人或动物面临一个新的情境时,会进行尝试,以求得动机的满足,这种学习属于(B)A 机械学习B 试误学习C 顿悟学习D 模仿学习四、 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首先判断对错,再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1、 在转变一个人的态度时,只要很好地转变了他的认知,就可达到转变的目的。错。理由: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部分组成,光做好一部分工作,达不到完全改变一个人的目的。2、 定势只会使人在将来的活动中变的僵化,在教学中应防止学生形成定势。错。理由:定势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作用使人在将来的活动中速度加快,消极的作用使无法应对新情况。3、 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教学中也有积极的作用。对。理由:无意注意的积极作用使比较省力,教学中可以发挥无意注意的积极作用。4、 胆汁质、抑郁质这两种气质,会使人形成不良的性格。错。理由:气质无好坏之分,什么的气质都可发展成不同性格,决定性格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5、 上晚自习时,突然断电后,同学们点起蜡烛学习,会感觉到比在电灯下学习效果好。该题未提供答案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一、二、四为试卷四的原题)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答题要点:(每个小点1分,展开后各得1分)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培养的途径有:(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2)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3)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2、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答题要点:(每一个点1分,展开后各得1分)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常是指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1)与人们实践中直接认识事物的过程稍有区别,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科学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3)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3、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答题要点:(1)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2) 技能是由于不断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3) 能力、知识、技能都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和技能又使能力得到提高。但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不是完全一致的。4、态度的形成受那些因素的影响?答题要点:(5) 社会信息的影响;(6) 强化;(7) 模仿;(8) 团体的规定和期望。(每一部分应展开说明。)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一为试卷四原题)1、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矫正学生的过错行为?答题要点:(1)过错行为指学生经常会产生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这些行为称之为过错行为。(2)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外部原因和 内部原因两大方面及交互作用,而内因则主要是成长中的学生成长中的学生社会导向能力不强和发展所特有的年龄与个性上的某些心理特点。(3)过错行为 矫正的方法。(一)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二)抓时机,引起内心震动(三)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四)提供范例,增强是非感(五)进行考验,反复教育(六)区别对待,动作教育机智。(需要展开)2、 遗忘的规律是什么?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的识记与保持?答题要点:遗忘的规律:德国艾宾浩斯发现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教学中识记和保持的组织。1、 要有明确的识记目的。2、 合理安排识记材料的数量。3、 根据材料性质、精心组织识记。4、 让识记材料成为直接操作的对象。5、 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6、 合理选择识记方法7、 运用尝试重现。公共心理学模拟试题六及答案一、 名词解释题。1、 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2、 技能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和躯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3、 学习学习是由先前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4、 品德品德是道德的个体化,是指道德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5、 兴趣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二、 填空题。1、 心理学将个体心理概括为心里过程、心理状态和(个体心理)。2、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3、 记忆表象的特征是直观性和(概括性)。4、 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5、 在个性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性格)。6、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叫(创造想象)7、 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依次是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自动化阶段)8、 知识的学习包括的三个环节依次是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9、 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应激)10、 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目性和独特性)三、 单项选择题。1、 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家是(B)A 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华生D 马洛斯2、 既想治病又怕打针、吃药是(C)A 双趋斗争B 趋避斗争C 双避斗争D双重趋避斗争3、 剑刺穿某人头部并造成死亡,这种情况下,剑很有可能刺中了(C)A 小脑B 大脑基底部C 延脑 D 脑桥4、 损伤大脑颞叶最有可能使伤者不能从事的职业是(D)A 画家B 演员 C 建筑师D 音乐家5、 厨师的菜越做越咸,这种现象是(B)A 感觉对比B 感觉适应C 感觉后象 D 联觉6、 鸡尾酒会效应说明了注意的(A)A 选择性B 集中性C 稳定性D 分配性7、 在夜间执勤时,飞行员要戴上红色眼镜,其作用使(D)A 减慢明适应B加快明适应 C 减慢暗适应 D 加快暗适应8、 “优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具有(A)。A 心境B 激情C 应激D 热情9、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具有(D)A 复杂性B 稳定性C 统合性D 独特性10. 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患者,反映的思维特征是(B)A 概括性B 间接性C 预见性D 抽象性四、 多项选择题1、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ADE)A 感觉记忆B 运动记忆C 语义记忆D 短时记忆E 长时记忆2、 下列属于有意想象的是(ABE)A鲁迅创作阿Q时脑中的形象B 我们想象未来的世界的样子C 精神病引起的想象D梦E 工程师发明新机器3、采取决定阶段包括(ABC)A 动机斗争B 确定目的C 选择行动方法D 克服困难E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4、 巴甫洛夫认为活泼型的气质类型所具有的神经活动的特点是(ABD)A强B 平衡C 稳定D 灵活E 不灵活5、 下列属于外部感觉的是(ACD)A 视觉B 平衡觉C听觉D味觉E 动觉五、 简答题1、 简述品德和道德的关系。答案要点:(1) 联系: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离开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社会道德只通过个体品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个人品德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并影响着社会的风貌或风气。(2) 区别:第一,两者的研究范畴不同,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第二,两者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不同,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制约;第三,两者的内容也不尽相同,道德是一定的社会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的体系,品德只是道德的部分表现。2、 简述随意注意保持的条件。答案要点:(1) 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2) 培养间接性趣(3) 合理地组织活动(4) 排除外界干扰3、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的理论。答案要点:马斯洛认为,人有许多需要,这些需要组成一个有层次的系统,按低到高排列为:(1) 生理需要(2) 安全需要(3) 归属和爱的需要(4) 尊重的需要(5) 自我实现的需要4、 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关系答案要点:(1) 区别:情绪与生理需要相互联系的体验,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在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中,情绪发生早,是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发生晚,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社会性。(2) 联系: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的,离开具体的情绪,人的情感就不能存在和表现;情绪依赖于情感。5、 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答案要点:(1) 及时复习(2) 分配复习(3) 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4) 复习方法多样化(5) 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六、 论述题1、 试述如何根据学生气质差异有效地进行教学?并结合实例说明。答案要点:具体做法:(1) 正确区分和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2) 在了解学生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因材施教。(3) 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和控制自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学模拟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