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教育学考试重点.doc
一、概念比较1、教育一、教育的概念 1 、古希腊语的教育一词与教仆相关,中国甲骨文中的 “ 教 ” 是指儿童在成人监督下习文之事, “ 育 ” 则表示妇女养育儿童之事。2 、广义的教育是培育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4、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学校中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教育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认识这三种要素,一方面是对“教育”概念认识的一个深化,另一方面也为认识教育的形态提供了思想基础。2、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事实教育事实,亦称教育现象,具有广泛的含义: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而不是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2)教育问题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工作者议论、评说时,教育问题便产生了。比如人们有意识地提出了“要造就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法培育人”等问题,并对此进行讨论,于是就产生了“教育问题”。当一个个的“教育问题”提出来,得到回答、解释,并解决矛盾和疑难时,教育科学研究便有了开端。这些是教育学的使用价值所在。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因为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流派。教育学要重现对教育问题的研究。(3)教育规律所谓规律,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例如,在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的教育都有所不同,但各个阶段的教育都要受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的文化生活所制约。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又如,在教育工作中,教与学,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智育与德育,小学、中学、大学各个教育阶段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 4、教育目的1 、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2、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教育目的是社会对培养人才的总要求。按照教育目的来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活动。这种控制活动需要较长的周期,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配合。教育目的规定了受教育者预定的发展方向,可使各个方面共同地、自始至终地对教育者进行有效地控制。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受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地成长。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宣传教育目的,让家长、社会各方面了解教育目的,并配合学校共同搞好教育工作。(2)对教育活动起指导和支配作用教育目的关系着教育的全局,它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和一切方面,并对教育工作起指导和支配作用。教育工作的一切方面,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制度的制定,都要受教育目的的制约,都要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并在教育目的支配下进行的。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教育工作,首先要学习和正确理解教育目的。(3)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教育思想是对教育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教育目的是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学习和研究教育目的,有利于我们端正教育思想,自觉投入教育改革,从而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在什么教育思想指导下,按什么要求和规格去培养人,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如果教育工作者能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教育目的,教育改革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因为如此,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对待教育目的这一根本问题。三个概念的比较: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又高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经验只反映教育过程中表面的、局部的、非普遍性的现象,而教育学反映的是教育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育学是运用理性的思考,对教育经验进行分析研究,仔细筛选,找出规律,总结上升成科学理论的。其次,要区分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不同。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教育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一方面,教育学和教育方针政策都反映了教育的规律;另一方面,教育学和教育方针政策是分别从客观、主观角度反映教育规律的。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都是以教育学揭示的客观规律作为理论依据的。因此,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提高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人的发展的一般概念人的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经衰老至死亡的身心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具体指人作为生命个体从出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增加而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过程。生理方面,包括人的各种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及其机能的成熟。心理方面,包括各种心理(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也包括个性的形成。2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回答。(1 )内发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心。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1856-1939 ),认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他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 1929- )把 “ 基因复制 ” 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1880-1961)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基因决定特定的顺序支配,不仅人的机体机能的发展程序受到生长规律的制约,而且 “ 所有其他的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支配 ” 。 (2 )外烁论 外烁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如荀子的性恶论: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洛克的 “ 白板说 ” :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家用它来比喻人类心灵的本来状态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1632.8-1704.10) 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他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固有观念(或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观念分为两种:感觉的观念和反思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洛克还将观念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不过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区分标准。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我们自己从许多简单观念中能够形成一个复杂观念。(3 )在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三、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的阶段特征。1215 岁左右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少年往往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搞得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 “ 危机期 ” 或 “ 心理断乳期 ” ,意谓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初中教育在个体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1、“ 帮助少年起飞 ” 。2、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3、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4、在情感方面,应尊重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5、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四、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1、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模式单一农村教育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村教育的条件和教育质量严重滞后于城市教育;第二,农村教育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2、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农村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投入更为不足。教育投入的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是师资缺乏,另一方面是教学设备落后。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没有资金投入。另一个原因就是当地政府经常挪用教育经费,轻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另外,农村税费改革对教育的投入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但由于经济条件、工作性质、居住环境、就近入学困难等原因,不能随父母外出学习、生活而被迫留在家乡的未成年儿童和少年。留守儿童的问题:一是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二是教育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三是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乏情感和心理关怀,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四是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五是安全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二)农村教育的未来发展1、农村教育的普及化首先,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普及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其次,未雨绸缪,适时改革和完善教育普及化后的管理体制。2、农村教育的职业技术化职业技术化是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3、农村教育逐步向终身教育发展终身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60年代,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潮流。它是指人的一生中不断接受教育,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它主张教育促进人一生中各个阶段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专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农业教育的规定(一)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规定纲要指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二)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规定纲要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三纲要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规定纲要指出:“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