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第一次形成性作业.doc
公共管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一)学校名称: _姓 名: _学 号: _班 级: _江苏开放大学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 公共组织 ,客体是 社会公共事务 ,目的是 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 公共权力 的运作过程。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产品。3、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学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 新公共行政学 与 政策科学(政策分析) 的出现。4、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 政治职能 和 管理职能 。5、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 主张政府干预 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二、简答题1、公共管理的内涵是什么?P2-3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2、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P4-53、当代公共管理者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P474、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385、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有哪些?P41三、论述题如何理解政府失效理论?P34-36四、案例分析题转变政府职能仍处“进行时”2013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发布。以此为标志,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大幕开启。同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时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如今,又到了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的时候。通过一年的实践探索,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为大家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政府机构职责日趋清晰从实践看,新组建和重新组建的部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职能转变力度空前。“瘦身”不单单是为减而减,更多的是理顺职责关系,推进职能转变。2013年3月18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获准实施后不到一周,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即开始研究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会议通过了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单位的设置,批准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铁路局,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国家能源局。会议还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内容分解细化为72项任务,逐项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随后,一场机构改革的大戏紧锣密鼓地开场了。去年7月,国务院新组建及重新组建部门的“三定(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规定全部公布。11月,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正式启动。一系列举措之后,国家政府部门由27个缩减至2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从一年的实践看,新组建和重新组建的部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职能转变力度空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组建,着重体现出减少食品安全监管环节的用意。国家铁路局的组建实现了铁路的政企分开,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铁路垄断地位,相当于放宽了企业进入铁路市场的条件。国家海洋局和国家能源局的重新组建则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间理顺职责。与此相对应,新组建及重新组建部门内设机构和行政编制也同步缩减。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设21个内设机构,机关行政编制545名,内设机构和行政编制比改革前均有所减少。这样的“瘦身”,不单单是为减而减,更多的是为了理顺职责关系,推进职能转变。“小步快跑”行政审批改革不断加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简政放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级政府和部门从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完美转变。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刚当选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承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此后,国务院以此为议题的9次常务会议敲定了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名单”,出台了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措施。截至目前,国务院分批次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已接近400项。李克强总理的承诺,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完成过半。下一步需要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尚有200多项,而“消化”这200多项,还有4年时间。今年2月13日,国务院再度出手,要求各部委开始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以锁定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底数”,并接受社会监督。随后,20多个部委向全社会“晒出”权力清单,部分放权幅度达到了三分之一。在中央的推动下,山西、海南、上海、成都、兰州等10余个省市及地区制定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年度计划。如海南,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的时限计划从799天压缩为37天;兰州和成都在积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上海自贸区更是率先试点国内首份“负面清单”,列出了18个门类1069个小类,其中对约190个小类有管理措施,超过80的外商投资项目将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放权力度前所未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小步快跑”,为简政放权拓宽了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响应民众诉求,认真回应民生期待,从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完美转变,而行政审批“瘦身”则是针对百姓诉求考验的一张完美答卷。吹皱“春水”职能转变步伐越迈越大放开用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管住并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竞争中焕发活力。过去一年,各级政府部门在简政放权、放宽准入方面做“减法”的同时,在加强监管、服务社会方面做“加法”。目的就是放开用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管住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纵览这一年的改革实践,政府大刀阔斧进行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金限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等一系列举措,使民间投资更加活跃。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民营个体企业登记数增加37%,带动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开始迸发,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效不断显现。在“放”的同时,“管”得更加科学。政府的工作重点已经转到为市场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去年以来,不少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放宽市场主体准入的同时,相应建立了严格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特别是利用“黑名单”制度,使一些违法企业不仅在商圈里失去信誉,而且被冻结了申请贷款等商事行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当然,尽管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很大进展,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年首次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依然探讨行政体制改革,提出要继续把简政放权作为“当头炮”,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细数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不难看出都是与“当头炮”有关的配套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启动后,与“宽进”相适应的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将同步推进;取消电力市场份额核定后,电力市场化改革相应提上议事日程;向地方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后,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正在推进 相信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发酵,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会继续加快,这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宏观管理方式的变化,中国经济和社会也必将因此进一步释放活力。讨论:简政放权和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是我国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举措,目前效果明显。请结合案例和你的切身实际感受谈谈你对这方面改革的认识,在大力简政放权、不断取消行政审批事项以后,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提高?未来政府职能转变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P30-34答:“简政放权”是强化管理,是保障民生的守护者。改革取消和下放权力是为了更有力地创新和强化社会管理,就是要编织一张覆盖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就是要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优化行政管理流程,将好的管理措施用在民生大计上。“简政放权”既是增强政府治理、建设现代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权威性,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保障。 1、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一是提升政府监管意识,落实监管责任。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监管方式。 三是鼓励社会监督,强化行业自律。 四是加强研究,同步推进。 2、还有哪方面有待提高一是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总体水平。 二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核心是将政府职能转到为市场、社会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和提供服务上来。 三是完善机制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制度体系。 3、未来政府职能转变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一是把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在行政审批改革过程中,对取消下放的每一个项目都要同步研究、同步提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并同步落实。 三是注重同步推进。待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拿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监管措施以后,再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四是进一步强化部门和地方事中事后的监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