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佛教的发展.ppt

    • 资源ID:56517291       资源大小:611.50KB        全文页数:9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佛教的发展.ppt

    佛教的发展佛教的发展第一节原始佛教时期第一节原始佛教时期释迦牟尼圆寂后释迦牟尼圆寂后释迦牟尼圆寂后释迦牟尼圆寂后100-200100-200年,佛教发展迅速的原年,佛教发展迅速的原年,佛教发展迅速的原年,佛教发展迅速的原因:因:因:因:1 1、早期佛教的教义能够符合不同阶层人民的需求和愿望。、早期佛教的教义能够符合不同阶层人民的需求和愿望。刹帝利种姓原意借用佛教与婆罗门贵族分庭抗礼;刹帝利种姓原意借用佛教与婆罗门贵族分庭抗礼;普通民众借着佛教所指出的摆脱人生之苦的途径,找普通民众借着佛教所指出的摆脱人生之苦的途径,找到了精神寄托;到了精神寄托;首陀罗种姓在佛教僧团中得到了一视同仁的待遇。首陀罗种姓在佛教僧团中得到了一视同仁的待遇。2 2、礼仪简化朴实。传道语言民族化。、礼仪简化朴实。传道语言民族化。佛教不行糜费的献祭仪式,没有种种繁缛的礼节。佛教不行糜费的献祭仪式,没有种种繁缛的礼节。佛祖及其弟子们用口语说法布道(婆罗站教用吠陀雅佛祖及其弟子们用口语说法布道(婆罗站教用吠陀雅语),使一般民众容易接受。语),使一般民众容易接受。3 3、佛教僧团体制完备,戒律严谨,受到信众欢迎和信任。、佛教僧团体制完备,戒律严谨,受到信众欢迎和信任。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公元前43世纪,佛教在孔雀王朝(特别是阿育王统治)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公元13世纪,贵霜王朝入主中亚,以佛教作为国家的统一精神支柱。佛经的结集(合诵、诵经,编纂sangiti)第一次结集:五百结集。第二次结集:七百结集。第三次结集:1000比丘。第四次结集:500比丘结集。南传上座部结集:第五次结集第五次结集第六次结集第六次结集第一次结集:五百结集佛陀灭后不久,由释迦弟子摩诃迦叶主持,由“多闻第一”阿难主诵。在王舍城外七叶窟(七叶岩)上。此次结集由参与者诵出了“经”“律”二藏,即佛经和戒律。相传有500比丘参加,史称五百结集。第二次结集:七百结集佛灭百年后,由于僧团中关于戒律问题持有不同意见的两派发生了争论,佛门弟子遂组织了这次结集。这次结集共集合了700人,在毗舍离城由耶舍长老主持,称为七百结集或称毗舍离结集。此次结集对经律作了重新修订。其后,佛教僧团发生了分裂。反对派形成大众部,与长老派(上座部)形成对恃局面。从此进入部派佛教时期。第三次结集:公元前3世纪,即佛陀死后235年。当时,阿育王在位,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亲自出面干预佛教僧团的内部争论,在华氏城召集了1000比丘参加诵经大会。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Moggaliputtatissa)主持,整理了经律论三藏。从此古代佛经定型。这次结集还编了一部记载其过程和主要内容的书,曰论事。其后,派出一批比丘到恒河流域以外地区及古印度境内弘布佛教。第四次结集:大小乘分化大月氏贵霜王朝第二代王迦腻色迦王(Kaniska.,约公元78-120年)统治时期,在胁尊比丘建议下,迦腻色迦王召集了500比丘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举行结集。据说此次结集的上座主持者为世友(Vasunitra)。结集期间注释了三藏,共30万颂,960万言。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牒,镂写经文,用石函缄封,藏于塔中。第五次结集:发生于1858年的缅甸,由缅甸贡榜王朝明顿王主持,有2000多名上座僧人在首都曼德勒举行。这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对巴利文经典原文进行校勘考订,历时5个月完成,将佛经全文铭刻于729块方形石板上,竖立在曼德勒的一座寺院里。全部碑文现存曼德勒城。第六次结集六次结集仍然是在缅甸,于1954-1956年,由缅甸联邦政府为纪念释迦牟尼逝世2500年而发起。结集地点在仰光北郊五里处一座山冈上,参加者有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泰国等各南传上座部的比丘2500人。这次结集以第五次结集所校勘的经文为依据,并参考了其他国家的各种巴利文版本,对巴利文三藏进行了严密的核校,完成了目前最完善的巴利文大藏经。第二节部派佛教时期第二节部派佛教时期(前(前4世纪世纪-前前1世纪)世纪)1、佛教分裂的社会原因、佛教分裂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历史原因历史原因历史原因 社会原因社会原因社会原因社会原因 宗教原因宗教原因宗教原因宗教原因 佛教内部组织的松散佛教内部组织的松散佛教内部组织的松散佛教内部组织的松散2、教义上的争论和分歧、教义上的争论和分歧十事十事十事十事大天大天大天大天历史原因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王朝兴衰和佛教本身的变化历史原因:王朝兴衰和佛教本身的变化历史原因:王朝兴衰和佛教本身的变化历史原因:王朝兴衰和佛教本身的变化 波斯的大流士(前波斯的大流士(前521-521-前前466466年)侵入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对印度河年)侵入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对印度河流域三个洲的统治(犍陀罗、马卡伊流域三个洲的统治(犍陀罗、马卡伊-巴基斯坦俾路支一带、信度什巴基斯坦俾路支一带、信度什-印度河一带),直至公元前印度河一带),直至公元前330330年。留下了波斯文化的深刻影响。年。留下了波斯文化的深刻影响。亚历山大的不败之师入主印度河流域,旁遮普地方出现了希腊化文化亚历山大的不败之师入主印度河流域,旁遮普地方出现了希腊化文化的氛围。的氛围。公元前公元前325325年,亚历山大撤兵后,出身于首陀罗种姓的旃陀罗笈多年,亚历山大撤兵后,出身于首陀罗种姓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建立了孔雀王朝(前(月护王)建立了孔雀王朝(前324-324-前前187187年),在阿育王时期(前年),在阿育王时期(前269-269-前前236238236238年)发展为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大帝国。阿育王他以法年)发展为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大帝国。阿育王他以法治国,大力提倡宗教自由,晚年接受了佛教,并大力促进了佛教的发治国,大力提倡宗教自由,晚年接受了佛教,并大力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展。孔雀王朝衰微后,印度处于若干小国的统治下,其中北方最强大孔雀王朝衰微后,印度处于若干小国的统治下,其中北方最强大 的的巽伽王朝(前巽伽王朝(前187-187-前前7575年),居恒河中下游地区。巽伽王朝实行排佛年),居恒河中下游地区。巽伽王朝实行排佛政策,佛教徒被迫向北方、南方迁徙,于公元前政策,佛教徒被迫向北方、南方迁徙,于公元前7575年前后分成南北两年前后分成南北两大支系。大支系。北传佛教走出印度次大陆;南传佛教则经由海路和陆路达到斯里兰卡,北传佛教走出印度次大陆;南传佛教则经由海路和陆路达到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及中南半岛,及至马来西亚。在当地民风、民俗和传统文泰国、缅甸及中南半岛,及至马来西亚。在当地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佛教内容日益丰富,出现多元化发展的倾向。化的影响下,佛教内容日益丰富,出现多元化发展的倾向。社会原因社会原因社会原因社会原因:由于印度各地区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经济、政治上差异极大,民族风习、宗教、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加之固有的等级制度和变化着的阶级关系,加深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宗教原因宗教原因宗教原因:宗教原因:宗教原因:宗教原因:佛陀思想的传承方式是口口相传,直到第四次结集佛陀思想的传承方式是口口相传,直到第四次结集(大月氏贵霜王朝)时期,佛经才有了文字本。因此,(大月氏贵霜王朝)时期,佛经才有了文字本。因此,对于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各家、各派不可避免要做出对于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各家、各派不可避免要做出不同的解释。不同的解释。传说中的佛陀与其堂弟提婆达多的矛盾,使这种分歧传说中的佛陀与其堂弟提婆达多的矛盾,使这种分歧带上了某种传奇色彩。带上了某种传奇色彩。佛教教义带有厌生、遁世的因素,对社会生活往往有佛教教义带有厌生、遁世的因素,对社会生活往往有消极作用,难免受到统治者非难。佛教对人生的基本消极作用,难免受到统治者非难。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也逻辑地要求对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宗教问题判断,也逻辑地要求对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宗教问题不断做出新的解释,以满足社会多层次的需要。不断做出新的解释,以满足社会多层次的需要。佛教内部组织的松散佛教内部组织的松散组织的松散:组织的松散:组织的松散:组织的松散:佛教强调清贫、离欲、四方度化各界人士,佛教强调清贫、离欲、四方度化各界人士,教僧团组织比较松散。只要奉佛陀为当然权威外,发誓皈教僧团组织比较松散。只要奉佛陀为当然权威外,发誓皈依佛法僧三宝就可成为教徒,出家和在家弟子并没有严格依佛法僧三宝就可成为教徒,出家和在家弟子并没有严格的组织体系,也没有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样建立实体性的组织体系,也没有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样建立实体性的权力机构。各地的僧侣们之间没有相互的隶属关系,只的权力机构。各地的僧侣们之间没有相互的隶属关系,只要僧团达到要僧团达到1010人以上,就有权接受新的成员,独立活动。人以上,就有权接受新的成员,独立活动。印度历史上政治的分散性印度历史上政治的分散性印度历史上政治的分散性印度历史上政治的分散性:印度在进入近代社会以前,从:印度在进入近代社会以前,从来没有完全统一过,在佛陀创教之前和之后相当长的时期来没有完全统一过,在佛陀创教之前和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印度社会是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中,既使后来出现过内,印度社会是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中,既使后来出现过几个较大的帝国,也基本限于印度北部。显然,佛教在印几个较大的帝国,也基本限于印度北部。显然,佛教在印度的命运是同这个历史大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度的命运是同这个历史大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十事”的争论 以东方跋耆族为代表的比丘对以东方跋耆族为代表的比丘对传统的佛教戒律提出了新的见传统的佛教戒律提出了新的见解,被简称为解,被简称为“十事十事”:角盐净(可用角器盛盐);角盐净(可用角器盛盐);二指净(中午太阳偏西二指时二指净(中午太阳偏西二指时仍可进食);仍可进食);他聚落净(午饭后走到其他聚他聚落净(午饭后走到其他聚落仍可随当地时间就餐);落仍可随当地时间就餐);住处净(比丘可以在自己的隹住处净(比丘可以在自己的隹处举行布萨等佛事,不必拘泥处举行布萨等佛事,不必拘泥于地点);于地点);赞同净(僧团中部分人可以先赞同净(僧团中部分人可以先行做一些重大决定,然后再征行做一些重大决定,然后再征求意见);求意见);所习净(按照惯律行事不违规);所习净(按照惯律行事不违规);不搅乱净(可以喝未经搅动的不搅乱净(可以喝未经搅动的牛乳);牛乳);饮闍楼伽净(僧人允许饮用未饮闍楼伽净(僧人允许饮用未经发酵的棕榈酒);经发酵的棕榈酒);无缘坐具净(可用随意大小的无缘坐具净(可用随意大小的坐具);坐具);金银净(可接受金银的施舍)。金银净(可接受金银的施舍)。这些主张在传统佛教中是不许可这些主张在传统佛教中是不许可的。于是,一切争论之后,反的。于是,一切争论之后,反对对“十事十事”的长老,形成了上座的长老,形成了上座部,而拥护部,而拥护“十事十事”的下层比丘的下层比丘形成了大众部形成了大众部关于大天和修行果位 北传大众部的记载与南传佛教记载不同。他们强调部派的分裂是由于北传大众部的记载与南传佛教记载不同。他们强调部派的分裂是由于有个叫大天的比丘出家前犯下了杀父母、杀僧的大罪,出家后提出新有个叫大天的比丘出家前犯下了杀父母、杀僧的大罪,出家后提出新的教义见解,认为原始佛教以修行至的教义见解,认为原始佛教以修行至“阿罗汉阿罗汉”的层次是不对的。的层次是不对的。阿罗汉并没有达到灰身灭智,不是最高果位阿罗汉并没有达到灰身灭智,不是最高果位11。因阿罗汉仍保有人间。因阿罗汉仍保有人间情欲苦恼,并有本能情欲苦恼,并有本能生理上的生理上的五事:五事:有正常人的情欲和生理机能有正常人的情欲和生理机能-大小便、涕唾、会受女色诱惑等;大小便、涕唾、会受女色诱惑等;有无知之处,对于自己达到哪一个层次并不理解;有无知之处,对于自己达到哪一个层次并不理解;对四谛等教理的认识仍有不足,在判断真理是非时还会犹豫不决;对四谛等教理的认识仍有不足,在判断真理是非时还会犹豫不决;对自己的修行果位还不能证知,还须他人指点;对自己的修行果位还不能证知,还须他人指点;还有痛苦,有时也会叹一声还有痛苦,有时也会叹一声“苦哉苦哉”。于是导致分裂。其中支持大天。于是导致分裂。其中支持大天的一派成为的一派成为“大众部大众部”,反对的一派成为,反对的一派成为“上座部上座部”。1 1 所谓的修行果位的争论,即,对于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的争论。佛祖之后的比丘们所谓的修行果位的争论,即,对于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的争论。佛祖之后的比丘们认为,凡人达不到佛祖所修行的层次,即进入认为,凡人达不到佛祖所修行的层次,即进入“无余涅无余涅槃槃”,而只能达到,而只能达到“阿罗汉阿罗汉”一级,一级,也称也称“无极果无极果”,即修行者能达到尽断三界见、修二惑。其意义是,杀贼灭一切烦恼;,即修行者能达到尽断三界见、修二惑。其意义是,杀贼灭一切烦恼;应供受天人供养;不生不再进入生死轮回。大天一派比丘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应供受天人供养;不生不再进入生死轮回。大天一派比丘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阿罗汉仍有无知、无明,还未断绝烦恼,他们还有本能的生理欲望(五事)。认为,阿罗汉仍有无知、无明,还未断绝烦恼,他们还有本能的生理欲望(五事)。这次论争的结果是教派的分裂,反对大天的一派形成上座部,大天一派形成大众部。这次论争的结果是教派的分裂,反对大天的一派形成上座部,大天一派形成大众部。大众部和上座部两大系统的重要分歧佛陀观。世界观。轮回的载体。解脱的途径。佛陀观:是人还是神大众部系统认为释迦牟尼生来非凡,威力无边,无生灭变化,他讲的每字每句都是佛法。在大众系中,佛陀之处胎、降生、成道等都与常人不同,完全被神化了;上座部则认为,作为教主的释迦是大智大勇、大慈大悲的圣贤,但仍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其他生前也有常人的烦恼,他讲的话并不一定都是佛法。世界观:“法有”或“法空”法即法即“达磨达磨”(DharmaDharma),指佛法。通常它有两种含意,一是指),指佛法。通常它有两种含意,一是指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存在的和不存在的,过去的、现在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存在的和不存在的,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二是特指某事物和现象,如色法、心法。强调法有还是的和未来的。二是特指某事物和现象,如色法、心法。强调法有还是法空,是宇宙观的问题。法空,是宇宙观的问题。上座部通常认为上座部通常认为“法有法有”,承认精神,物质现象是实在的,特别,承认精神,物质现象是实在的,特别是最有势力的说一切有部,认为是最有势力的说一切有部,认为“三世实有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法体恒有”,肯,肯定五蕴及由它们组成的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东西,把它们分成定五蕴及由它们组成的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东西,把它们分成有为法(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心法)和无为法两大体系。有为法(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心法)和无为法两大体系。所谓所谓“有为法有为法”是有生灭变化的;而是有生灭变化的;而“无为法无为法”则是永恒不变的则是永恒不变的(如(如“涅涅槃槃”的境界)。的境界)。大众派则讲大众派则讲“法空法空”。只承认现在实有,认为过去和未来都是没。只承认现在实有,认为过去和未来都是没有实体的,一切皆虚假不实,都不过是些由人们方便施设的有实体的,一切皆虚假不实,都不过是些由人们方便施设的“假假名名”,只有出世间的,只有出世间的“道及道果道及道果”是真实的。这种思想后来成为是真实的。这种思想后来成为大乘思想的主要来源。大乘思想的主要来源。轮回的载体有“我”或无“我”轮回是否有物质的载体轮回是否有物质的载体“我我”。婆罗门教中,我有两种含意,。婆罗门教中,我有两种含意,一是小我,指人的诸器官或生命活动的主体;大我是世界一是小我,指人的诸器官或生命活动的主体;大我是世界一切现象,原始佛教主张一切现象,原始佛教主张“无我无我”,但又与业报轮回说相矛,但又与业报轮回说相矛盾,即无法确定转世轮回的载体。于是,部派佛教提出了盾,即无法确定转世轮回的载体。于是,部派佛教提出了“我我”的替代者,如上座部系统的犊子部提出,的替代者,如上座部系统的犊子部提出,“补特伽罗补特伽罗”即是我,它是实在的东西(谛义),是可以实证的(胜义)即是我,它是实在的东西(谛义),是可以实证的(胜义);如果不承认;如果不承认“我我”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记忆作用和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记忆作用和善恶行为所引起的结果,乃至轮回解脱都需要有一个主体。善恶行为所引起的结果,乃至轮回解脱都需要有一个主体。此外,经量部主张有此外,经量部主张有“一味蕴一味蕴”,说一切有部主张,说一切有部主张“世俗补特世俗补特伽罗(或伽罗(或 假我假我)”,化地部的,化地部的“穷生死蕴穷生死蕴”,大众部的,大众部的“根本根本识识”等,都可以看作是等,都可以看作是“灵魂灵魂”的变体的变体。解脱的途径:“心净”还是“不净”原始佛教是反对原始佛教是反对“心性本净心性本净”说的,杂阿含经卷三提到说的,杂阿含经卷三提到佛陀将主张佛陀将主张“无因无缘,众生清净无因无缘,众生清净”的观点斥为的观点斥为“邪见邪见”。大众部系统虽也强调:大众部系统虽也强调:“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说为不净”,但这里不是指心性本来就净,而是认为众生,但这里不是指心性本来就净,而是认为众生有内在的解脱的根据,只是由于后天的情欲才使它受到污有内在的解脱的根据,只是由于后天的情欲才使它受到污染。因此,实际上强调原来的心被污染而成为染。因此,实际上强调原来的心被污染而成为“染心染心”,须,须经过修行,去掉烦恼,显示净心。而且,一旦达到经过修行,去掉烦恼,显示净心。而且,一旦达到“净净”界,界,就不可能倒退。就不可能倒退。而上座部系统则强调而上座部系统则强调“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净心解脱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净心解脱”。第三节大乘佛教第三节大乘佛教1、大乘佛教的产生大乘佛教的产生2 2、大乘和小乘教义的区别、大乘和小乘教义的区别、大乘佛教的主要代表人物、大乘佛教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经典和经典、大乘佛教的产生世纪印度次大陆的历史环境北印度的分裂:巽伽王朝、甘婆王朝、案达罗北印度的分裂:巽伽王朝、甘婆王朝、案达罗王朝王朝贵霜帝国的兴起贵霜帝国的兴起笈多王朝的短暂统一(世纪初)笈多王朝的短暂统一(世纪初)社会阶层的变化闍提制取代种姓制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积极入世而非消极出世大乘佛教的主张“众生皆有佛性”。“菩萨行”教义,积极宣传大慈大悲、仁爱利他的。中国佛典的著名的四大菩萨(文殊中国佛典的著名的四大菩萨(文殊大智;普大智;普贤贤大行;观音大行;观音大悲;地藏大悲;地藏大愿),就突大愿),就突出了这种普度世间众生的宗旨出了这种普度世间众生的宗旨“大乘”梵 文音为“摩诃衍那”意为大的乘载。贬称上座部为“小乘”。大乘与小乘教义的分歧宗教世界观方面:“我法皆空”,与“我空法有”在佛陀观方面:把佛陀神格化,偶像化。强调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后者承认佛陀是圣贤、先哲。修行目标方面:普度众生,与修得阿罗汉果。修行方法:戒、定、慧、四度、六摄。六度和四摄六度亦名六度波罗密。六度亦名六度波罗密。“波罗密波罗密”意为到达彼意为到达彼岸,即修六法可令众生由生死此岸到涅岸,即修六法可令众生由生死此岸到涅槃槃彼岸。彼岸。其中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其中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四摄是菩萨摄摄受众生皈依佛道而应做四摄四摄是菩萨摄摄受众生皈依佛道而应做的四件大事:的四件大事:布施摄若众生乐财则施财,爱乐佛法则施佛法、布施摄若众生乐财则施财,爱乐佛法则施佛法、爱语摄随众生的根性善言慰喻爱语摄随众生的根性善言慰喻 利行摄做利益众生的事利行摄做利益众生的事 同事摄与众生同处,随机教化同事摄与众生同处,随机教化 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比较接近于早期佛教。大乘佛教在国家分裂、诸侯争霸、数朝印度王公排佛的恶劣生存环境中,为了摆脱被排斥、被消灭的命运、争取更宽泛的群众基础和必要的生存环境,有意识地改造了自己,不失时机地接受和巧妙地融合了印度教中一些神秘主义的传统,它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大乘佛教的两大派别中观学派(或称大乘空宗)瑜伽行派(或称大乘有宗)这两大派别后来传入中国后,对于中国佛教产生了深刻影响。龙树和提婆大乘中观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龙树大乘中观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龙树(约(约150-250150-250年)和他的第子提婆(约年)和他的第子提婆(约170-270170-270年)年)。龙树著作甚多,人称。龙树著作甚多,人称“千部论主千部论主”,其中影响,其中影响较大者有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较大者有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等。提婆也出身于婆罗门种姓,是斯里兰卡人。师从提婆也出身于婆罗门种姓,是斯里兰卡人。师从龙树出家后,在推动中观理论的传播方面起了重龙树出家后,在推动中观理论的传播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主要著作有百论、广百论要作用。他的主要著作有百论、广百论等。等。大乘中观学派的主要教义大乘中观学派对佛教之“空”论有较大的突破。龙树和提婆以大量的论著强调:所谓的“空”不是绝对的空,而是缘起性空,无自性之空;反过来,说“有”亦不是绝对的有,而是假名的有,万事万物皆因各种因缘条件所生,是一种假借的名言设施,它们本身没有独立的实体性,其自性为空。龙树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是空,亦为是是假名,亦是是中道义”。世界上一切现象,均生成于因缘和合之间,没有绝对的实体,只是假名,假名和性空的矛盾统一,即为中道。“二谛”说“二谛”这一用语原是佛教从婆罗门教中继承下来的,“谛”即真理,“二谛”意为二种真实不虚之真理。小乘各派对“世俗谛”和“胜义谛”的不同解释。大乘中观学派的“俗谛”和“真谛”。小乘各派对“二谛”的解说小乘有部把那些将复合性的、可以分解的对象视为真实存在的认识,称为世俗谛;而把那些将单一的、不可分解的对象视为真实存在的认识,称为胜义谛(即真谛)。小乘经派和瑜伽行派则把世俗的认识活动和其对对象的理解称为世俗谛,把佛教智慧及其对对象的理解称为胜义谛。大乘中观学派对“二谛”的解说凡俗世人不懂得凡俗世人不懂得“缘起性空缘起性空”的道理,将因缘和合的道理,将因缘和合诸法之形式上的存在,即亦假亦幻之物视为真实,诸法之形式上的存在,即亦假亦幻之物视为真实,此即此即“俗谛俗谛”;而圣贤将这个颠倒的认识再颠倒过;而圣贤将这个颠倒的认识再颠倒过来,强调来,强调“缘起性空缘起性空”,诸法依赖于因缘而产生、,诸法依赖于因缘而产生、存在、变化、消亡,没有常住不在的主体,是为存在、变化、消亡,没有常住不在的主体,是为“真谛真谛”。“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诸贤圣知其颠倒性故,知一切法,于世间是实;诸贤圣知其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中论中论 观四谛观四谛品品)大乘中观学派的“八不中道”说“八不缘起”或“八不中道”观,是中观学派观察一切有情无情事物的出发点。所谓的中道,是要超越“有”和“空”两者的对立:“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实相涅槃”“分别推求诸法,有亦无,无亦无,有无亦无,非有非无亦无,是名诸法实相,亦名如来、法性、实际、涅槃。”(龙树:中论龙树:中论 观观涅槃品涅槃品)解说:一切事物本来面目(即实相)的完全显示,解说:一切事物本来面目(即实相)的完全显示,就是涅槃。既然万事万物的存在现象只能用就是涅槃。既然万事万物的存在现象只能用“缘起缘起性空性空”来概括,那么,来概括,那么,“空空”就是一切有情无情事物就是一切有情无情事物的的“实相实相”,实相即涅槃。,实相即涅槃。大乘佛教的发展龙树之后,到龙树之后,到4-54-5世纪间,大乘佛教在印度又有了世纪间,大乘佛教在印度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经典,如涅新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经典,如涅槃槃经经、楞伽经、解深密经等。、楞伽经、解深密经等。这些经典对大乘所论的这些经典对大乘所论的“空空”补充了新的内容,补充了新的内容,一方面对大众部一方面对大众部“心性本净心性本净”思想作了重大发展,思想作了重大发展,另一方面对法华经中众生皆可成佛的思想提另一方面对法华经中众生皆可成佛的思想提出了系统理论。出了系统理论。从总体来看,它们都主张佛的法身常在,一切众从总体来看,它们都主张佛的法身常在,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特别强调众生皆有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特别强调众生皆有“如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来藏自性清净心”,即皆有如来法身的本性,是,即皆有如来法身的本性,是众生(包括善人和恶人)成佛的内在根据。众生(包括善人和恶人)成佛的内在根据。瑜珈行派大约大约5 56 6世纪间,瑜珈行派继大乘中观学派之后,世纪间,瑜珈行派继大乘中观学派之后,成为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该派因强调瑜伽的修成为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该派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而得名,又因主张行方法而得名,又因主张“万法唯识万法唯识”而被称作而被称作唯识宗。唯识宗。瑜伽,原意为瑜伽,原意为“联系联系”、“合一合一”、“协调协调”。该修行方法产生于古代印度。修行者通过打坐、该修行方法产生于古代印度。修行者通过打坐、调控呼吸、潜心静思等实践活动,力求达到与宇调控呼吸、潜心静思等实践活动,力求达到与宇宙万有协调合一的境界。该派在印度有很深刻广宙万有协调合一的境界。该派在印度有很深刻广泛的影响。泛的影响。瑜珈行派的早期代表大乘瑜伽行派的早期代表是公元大乘瑜伽行派的早期代表是公元3 3世纪末至世纪末至4 4世纪前半叶活世纪前半叶活动于犍陀罗(今阿富汗坎大哈)地方的无著和世亲二兄弟。动于犍陀罗(今阿富汗坎大哈)地方的无著和世亲二兄弟。二人原学小乘说一切有部,后改学大乘。二人原学小乘说一切有部,后改学大乘。传说无著受到弥勒菩萨的指点,诵出了瑜珈师地论传说无著受到弥勒菩萨的指点,诵出了瑜珈师地论这部瑜伽行派的基础经典。因此,该派奉弥勒菩萨这部瑜伽行派的基础经典。因此,该派奉弥勒菩萨为始祖。无著主要著作有显扬圣教论、摄大乘为始祖。无著主要著作有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等。论等。世亲的主要著作有摄大乘论释、二十唯识论、世亲的主要著作有摄大乘论释、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十地经论三十唯识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十地经论以及法华经论等。以及法华经论等。他们在其著作中特别将解深密经等经典所宣传的他们在其著作中特别将解深密经等经典所宣传的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思想,一切唯识思想进行了深入论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思想,一切唯识思想进行了深入论证,建立了系统的唯识学派理论。证,建立了系统的唯识学派理论。“万法唯识”(意在补充大乘“空”论的不足)有情世界万物之生成,是“识”之“变现”的结果。这里的“唯”,不是唯一、唯有之意,而是“不离”,即一切诸法都离不开“识”。既然识能变现万物,就不可能是“空”而不实的东西。瑜伽行派的“识有”成为其理论建树的基本切入点,与中观学派的“性空”相对立。据此,瑜伽行派又称“有宗”。瑜珈行派的“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末那识沟通前六识与阿赖耶识,为意识所依,执末那识沟通前六识与阿赖耶识,为意识所依,执第八识为自我,能分别意识的善恶。第八识为自我,能分别意识的善恶。第八识第八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决定一切、派生一切的,是决定一切、派生一切的“根根本识本识”,是生命的主宰,是前七识的共同根据和,是生命的主宰,是前七识的共同根据和存在的前提,此识所藏种子为宇宙万有(包括物存在的前提,此识所藏种子为宇宙万有(包括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本源。质和精神现象)的本源。所有这八识,也被合称为所有这八识,也被合称为“能变识能变识”。“心外无境,万法唯识”。以阿赖耶识为根本识的八识既是主观世界,也是客观世界。识生起后,能一分为二,把自己的一部分转化为自己认识的对象。俗人于是将这种幻化的对象当作实在的外境,却不知这些东西都是心识的变现,并非真实的客观存在。因此,唯识学派的一句著名偈语为“心外无境,万法唯识”。“三性说”所谓的“三性”,即诸法存在的三种存在形态或层次,又称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识性”)。第四节密教时期第四节密教时期1、密教的产生和发展、密教的产生和发展2、密教的经典及其要义、密教的经典及其要义密教的产生和发展密教的产生和发展公元7世纪,印度佛教进入它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密教时期。从本质上讲,佛教密宗是7世纪以后大乘佛教的部分派别与印度教(新婆罗门教)和印度民间信仰相结合的产物。佛教教义中的神秘主义倾向,是佛教向密教转变的内在根据。密教产生的历史条件白匈奴人的入侵导致北方的再度分裂。戒日王帝国的兴衰。拉其普特军事种姓的混战传统印度教的复兴白匈奴人的入侵5世纪后半期,嚈哒人(白匈奴人)的大举入侵,导致笈多王朝的瓦解,各小邦纷纷独立,陷于分裂混战之中。佛教趋于衰落。嚈哒人中国史籍上的嚈哒人即所谓“白匈奴人”,它是与大月氏人混血的匈奴人的后裔,原分布于阿尔泰山以南到天山东部的地区,约4世纪70年代,越阿尔泰山西迁。5世纪攻灭贵霜帝国,然后南侵印度。对西亚和南亚的历史曾经发生重要影响。戒日王帝国的兴衰7世纪初,以坦尼沙为中心的普西亚布蒂王朝兴起,在戒日王时期(606647年)达到极盛,都曲女城。在戒日王的宽容下,佛教虽有短期振兴,但未能摆脱其衰落的趋势。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赞扬戒日王: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赞扬戒日王:“政教和平,政教和平,务修节俭,营福树善,忘寝与食务修节俭,营福树善,忘寝与食”。戒日王帝国瓦解后。北印度再度处于分裂混战之中拉其普特军事种姓的混战戒日王去世后,北印度处于诸多拉其普特军事贵族统治之下。各小邦互相攻伐,混战不止。北印度各地对外贸易和商业经济日益衰退,封闭型的农村逐渐占主导地位。拉其普特人,梵语Rajputra拉其普特人,梵语Rajputra,意即王公。他们是由一些好战的带有血缘关系的宗族集团构成,保持着一些较原始的宗教习俗。成为中古印度主要的军事贵族种姓。传统印度教的复兴随着印度社会的动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印度人愈益深切感到佛教的人生哲理和终极目标距现实生活太远,满足不了他们解脱现实苦难的要求。理论艰深繁琐的瑜伽行派学说不再能拨动一般群众的心弦,传统的印度教再度活跃起来。密教发展的三个时期初期(古密、杂密时期,前4-1世纪中叶);中期(纯密,右道密教,6-7世纪);晚期(左道密教,711世纪),此时佛教称为金刚乘,时轮教。初期(古密、杂密时期)前4-1世纪中叶佛教不断接受古吠陀典籍中的神明和咒术,向密佛教不断接受古吠陀典籍中的神明和咒术,向密教转化发展时期。教转化发展时期。佛教接受了几千年来印度民间流行着的杂咒、佛教接受了几千年来印度民间流行着的杂咒、星占和卜算等密法用作守护教徒,消除灾障之星占和卜算等密法用作守护教徒,消除灾障之用。用。吠陀经典中的诸类神明被引进佛教中,成为佛吠陀经典中的诸类神明被引进佛教中,成为佛教信众所崇拜和敬仰的明王、菩萨、诸天。教信众所崇拜和敬仰的明王、菩萨、诸天。传统的真言咒语被佛教信众所接受。在大乘经传统的真言咒语被佛教信众所接受。在大乘经典、巴利律藏及经藏中,陆续出现一些以陀罗典、巴利律藏及经藏中,陆续出现一些以陀罗尼(咒法、真言)为主的经典。尼(咒法、真言)为主的经典。约当约当4 4世纪左右,出现了专说咒法的孔雀明王世纪左右,出现了专说咒法的孔雀明王经,认为口念真言,内心统一,建立方圆之土经,认为口念真言,内心统一,建立方圆之土坛,供养诸尊,严修礼仪,即可产生不可思议坛,供养诸尊,严修礼仪,即可产生不可思议之功德。之功德。中期(纯密,右道密教)6-7世纪7 7世纪时,印度佛教盛极而衰。佛教的经典教义和世纪时,印度佛教盛极而衰。佛教的经典教义和相应仪轨业已成熟,密教也同时开始发展。相应仪轨业已成熟,密教也同时开始发展。以真言、陀罗尼为中心而增益大乘佛教哲学,奠以真言、陀罗尼为中心而增益大乘佛教哲学,奠定了密教的基础。定了密教的基础。纯密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主。大日纯密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主。大日经成立于经成立于7 7世纪后半期之中部印度,它将杂密经世纪后半期之中部印度,它将杂密经典中所说诸尊集合于大日如来之周围,集大成而典中所说诸尊集合于大日如来之周围,集大成而成胎藏界曼荼罗,主张在现实之事相上,直观宇成胎藏界曼荼罗,主张在现实之事相上,直观宇宙真相。金刚顶经晚于大日经出现,最宙真相。金刚顶经晚于大日经出现,最早流行于南部印度,它承袭了瑜伽行派的说法,早流行于南部印度,它承袭了瑜伽行派的说法,以心识为中心而言五相成身观。以心识为中心而言五相成身观。纯密时期,密教理论已经系统化。纯密时期,密教理论已经系统化。8 8世纪时传至中世纪时传至中国,后抵日本,发展成为真言宗。国,后抵日本,发展成为真言宗。“五相成身”“五相成身”,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方显得金刚界之佛身。晚期(左道密教)711世纪711世纪,密教逐渐融入性力崇拜的理论,发展成左道密教,自称金刚乘。英文称之为恒特罗佛教(Tantric Buddhism)。此派尤其强调散见在纯密金刚顶经中之大乐说。8世纪时传入西藏,成为后来藏传佛教的理论支柱。1011世纪时,其部分经典已经在中国流传并翻译。性力崇拜印度教中的一个派别,印度教湿婆派(梵S/iva )系统之一。系由对湿婆神之威力崇拜,而引出对湿婆之配偶杜尔嘉(梵Durga )性力(梵s/akti ,生殖力)之崇拜。此教派以男性生殖器与女性生殖器象征宇宙最高实体梵之活动原力,乃湿婆神与其配偶神孕化万物之力。欲寻求获救之恩宠与解脱之机能则须崇拜之。并主张废除种姓歧视、寡妇殉节等落后的社会习俗。密教的经典及其要义密教的经典及其要义在中国佛教中通常称密教为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等。是汉地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密教遵循真言陀罗尼的法门,修五相、三密,以期即身成佛。其主要经藏为金刚顶经、律藏为苏婆呼经、论藏为释摩诃衍论,统称为密经。密教之要义()密宗以自己对佛理的阐释最为尊密,认为此前的大乘教派教理浅显而鄙视之,称之为显宗。再强调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之金刚界、胎藏界两部教法是佛自内证之境界,深妙奥秘,对非灌顶之人不可宣示其法,故称“密”。密教之学问与修行,称为密学;修行密教之僧众,称密家;修行密教之徒众,称密众;修行密教之道场,称为密场等。“灌顶”密教仪式。本来自古印度国王的即位仪式,国师以“四海之水”灌于国王头顶,表示祝福。密教接受了此仪为自己所用,设坛举行灌顶仪式授以秘法,称为“成法灌顶”;无秘法传授,为结佛缘进行灌顶,称为“结缘灌顶”。密教的要义()密教所崇拜的对象:大日如来(大毗卢遮那)为密教所崇拜的对象:大日如来(大毗卢遮那)为永恒的、遍及一切,冥冥中可起万能作用的神秘永恒的、遍及一切,冥冥中可起万能作用的神秘力量;力量;密教的修行方式:把瑜珈的内证密教的修行方式:把瑜珈的内证“观心观心”与大日的与大日的外部外部“加持加持”结合起来,从而把一切密教法门统帅结合起来,从而把一切密教法门统帅起来,形成一个包容一切佛说和神变,据称可以起来,形成一个包容一切佛说和神变,据称可以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的庞杂体系。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的庞杂体系。密教的作用:它的功能,首先在于护国、卫土、密教的作用:它的功能,首先在于护国、卫土、保家、安身,攘灾、致福,预卜吉凶,忏悔消罪,保家、安身,攘灾、致福,预卜吉凶,忏悔消罪,诅咒禁制,但就佛教本身修持者而言,却重在养诅咒禁制,但就佛教本身修持者而言,却重在养生长寿,迅疾成佛,得大安乐。生长寿,迅疾成佛,得大安乐。密教要籍大日经金刚顶经大日经大日经以日喻如来,强调世界万物皆是大日大日经以日喻如来,强调世界万物皆是大日如来的显现,它体现的佛理亦遍存于一切众生心如来的显现,它体现的佛理亦遍存于一切众生心中,即中,即“自性清静心自性清静心”或或“菩提菩提”(觉)。(觉)。如来只是随缘感召才能体认到的因素,如来只是随缘感召才能体认到的因素,“缘谢则灭,缘谢则灭,机兴则生机兴则生”“”“即事而真,无有终尽即事

    注意事项

    本文(佛教的发展.ppt)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