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简答题专练.doc
2011中考物理简答题专项1 夏天游泳时,一上岸就感到凉快;当有风吹来时,更觉得冷。为什么?(5分)。人从水中出来,由于皮肤上的水分蒸发,要从身体上吸热,使人立刻感到凉快。(3分)当有风吹来时,皮肤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蒸发加剧,更觉得冷。(2分)2试分析蒸发和沸腾的相同处和不同点。5分。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1分)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1分)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1分)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1分)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1分)3连续用铁锤敲打铁钉,铁钉的温度会升高,为什么?(5分)连续用铁锤敲打铁钉,锤子对铁钉的作用力对铁钉做功,(2分)使铁钉的内能增加,(2分)因而铁钉的温度升高。(1分)4. 用一块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地插入水中(如图1甲),塑料片为什么不下沉?向玻璃筒内缓慢倒水(如图1乙),筒内水面多高时塑料片下沉?说明原因。由于塑料片受到水对它的向上压强作用,使它不会下沉。(3分)当向筒内倒入的水面和筒外的水面差不多一样高时(1分),塑料片受到的筒内水的向下压强和筒外水的向上压强相等(1分)。塑料片由于自重而下沉(1分)。5.图2所示的装置中,当工作电路发生故障而断开的时候,指示灯就发光告警;故障排除后工作电路接通,指示灯就熄灭。为什么?当工作电路发生故障而断开,电磁铁线圈中没有电流(1分),弹簧就把衔铁拉起(1分),接通告警电路,指示灯发光告警(1分);故障排除后工作电路接通,电磁铁吸引衔铁(1分),使告警电路断开,指示灯熄灭(1分)。6.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请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物理现象,并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2分)夏季白天气温比较高,河水蒸发较快,有较多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清晨,河面上气温较低,(1分)部分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白雾),(1分)飘浮在河面上。7.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2分)防止水蒸气液化或小水珠附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2分)8.如图6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4分)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暗。(2分)因为路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有部分会进入乙的眼睛;(1分)而月亮在乙的身后,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进不到乙的眼睛,(1分)所以乙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暗。9.如图7为一名滑雪运动员正在滑雪比赛,根据图中展现的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简答。(6分)例如:问题:雪橇底部是光滑的吗?简答:为了减小摩擦,雪橇底部应光滑,利于运动员滑得更快。问题:为什么雪橇有较大的面积?(2分)简答:为了减小压强。(1分)问题:运动员手中握的撑杆是做何用的?(2分)简答:利用雪地对撑杆的作用力改变运动员的运动状态。(1分)10货车严重超载,国道不堪重负。有些运输单位和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的利益,让汽车成倍地超载是损坏路面的直接原因。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汽车严重超载会加快路面损坏?受力作用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汽车成倍地超载,对路面的压力成倍地增加,路面形变加大,容易引起路面断裂。11.如图8所示,用绳子拴住一个苹果并悬挂起来,把苹果拉近自己的鼻子静止,松手后,苹果将向前摆去,接着又反向摆回来,你原地不动,苹果会打到你的鼻子吗?为什么?不会打到鼻子。因为苹果拉到一定高度,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一定的,在与动能转化的过程中不会增多,故不会超过原来的高度,打不到鼻子。12. 白炽灯是人们常用的照明用具,如图10。根据你对白炽灯的了解,请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简要回答。例如:问题:白炽灯的灯丝用久了为什么会变细?简答:在高温状态下工作灯丝升华造成的。(1)铁螺扣套为什么有花纹?答:为了增大灯口螺套和灯头之间的摩擦。(2)白炽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13图11所示是一个限流装置的示意图。图中P是电磁铁,S是闸刀开关,Q是衔铁,可绕O轴转动,试表述当电流过大时,它是怎样自动切断电路的。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磁性很强,电磁铁吸引衔铁,开关S断开(或切断电路)。14.广州市某中学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双休日组织初二学生到街道上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在学生自制的展板上有图9所示的两幅宣传画,请你任选其中一幅为它配上解说词。甲图:不要用湿手扳开关,(3分)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3分)(或湿手触摸电器很危险,禁止在输电线上晒衣服。)15.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的一步。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运载火箭的燃料有什么特殊要求?(2)返回舱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其表面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温度可达到七八千摄氏度;为了防止返回舱被烧毁,目前众多飞船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石棉或玻璃等与一种叫酚醛的物质组成的无机复合材料涂在飞船表面,这样作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用物理学的观点给予解释。(1)运载火箭的燃料要求具有较高的热值,以便单位质量的燃料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为了便于储存和携带,可将燃料经过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等办法,将其液化成液态。(2)返回舱表面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是克服摩擦做功的过程,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巨大的热量会使飞船表面烧毁,故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无机复合材料,此材料的熔化、汽化或升华过程,即可吸收所产生的热量,以起到保护火箭表面的作用。16.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下列情形: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都不怎么热;家电热毯的电阻线断了,将电阻线接上后继续使用,在使用中发现接头处容易烧焦。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电炉丝与连接的铜导线串联,根据Q=I2Rt,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但铜导线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铜导线却不怎么热。把电阻线断处接上后,由于接触不良使接触处的电阻增大(或接触处形成大电阻),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该点产生的热量多,使得接点的温度很高,使接头处被烧焦了。17.为延长茶叶的保质期,人们常将茶叶包装好后放入冰箱中,用低温的方法贮存茶叶,这样可将茶叶的保质期延长(达2年之多),问:肖敏家来客人了,当她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包装盒时,就有如图的一幕。试回答:(1)请解释图1中小朋友提出的问题;(2)在炎热的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为什么?(1)瓶子的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子液化而形成小水珠;(2)不能马上打开包装,因为茶叶温度比室温底,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茶叶容易吸潮变质。18.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今年6月1日开始关闸蓄水,此工程集防洪、发电、航运于一体。设计大坝高185m,坝长2309m,最高蓄水位175m,此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发电机的总功率达1820万千瓦;请你围绕此工程提出2个与所学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予以回答。(1) 为什么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答: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坝底受到的压强大;(2)为什么船闸能使船顺利通过?答:因为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3)三峡工程设有发电站,发电过程能量如何转化?答:发电机可把水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9.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整体气温升高,人们称之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已经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请你就“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和控制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温室效应使原有的平衡失调,导致冰川熔化,海平面升高,地面水分蒸发加快,气温升高,影响人们的生活,加剧土地沙漠化,改变了生物的生存条件等等。控制温室效应可以从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污染等环境保护角度加以分析。20.航海规则中规定,两艘大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当两艘大轮船同向靠近航行时,由于两船中间的水流速大、压强小,在外侧水的压强作用下两船会相互靠拢而碰撞.因此不允许两船同向靠近航行. 21. 小欣和同学在街上玩,小欣发现街上有卖新椰子的。但是很奇怪的是,售货员每次在椰子上都是打两个洞(如图2所示),一只是用来插吸管的,另一只是用来干吗的呢?你能解释吗?多开一个孔可以保证内部始终与大气联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吸时椰子中的气压始终大于吸管中,更容易吸上椰子汁。22.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3所示),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请解释其中道理。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凸起,所以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空气流速较慢,压强较大;而流过下方的空气速度较快,压强较小。这样,偏导器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了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使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摩擦力随之增大,提高了车轮的着地性能;23.如图4所示,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车站的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定的坡度。请你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种设计的优点。来进站时,火车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可减小制动力;出站时,火车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可减小驱动力。源:学科网ZXXK24、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图4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杂一纸上画出一条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乙和丁的实验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甲的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物质,丙的实验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形状体积有关。25、 据有关专家预测,三峡水电站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夏天气温将比原来下降2°C左右,而冬天气温比原来升高2°C左右.你认为专家的这种预测其理论依据时什么? 因为水的比热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所以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对当地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6、 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被手吸收了,手会感到暖和。若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27、 运动员滑冰时,冰刀下面会出现一层水。这层水象润滑油一样,使运动员能快速滑冰。在冰刀离开后,水又能快速结成冰。关于水的出现,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此题的核心是“关于水的出现”提出自己的猜想。显然,水是由冰熔化而成的。原题提供了冰在冰刀作用下会熔化,冰刀离开后又会凝固,也就是说冰的熔点可能与冰的压强有关。联系物理中的有关熔化的知识可以猜想到:冰在压强变大时熔点会降低,在压强变小时熔点会升高。28、 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 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29、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这是为什么? 因为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相当于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所以在森林里不能随便丢弃这种饮料瓶. 30、 在游泳池边向水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因为人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成的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31、 市场中,一位顾客和一位卖微波炉的售货员出现了不同意见。售货员说,微波炉很省电,用它加热食品花不了多少电费;顾客说,微波炉很费电,他家的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他们二人说的情况是否真有矛盾?请你用科学术语表达一下他们的意思。从科学的角度讲,他们二人说的情况并不矛盾,售货员说:“很省电”,是指微波炉的效率比较高,顾客说“很费电”,是指微波炉的功率较大,因而工作电流比较大。32、学校宿舍走廊的路灯容易损坏,经常被更换,电工小段在原来的位置接入两盏与原来一样的白炽灯,同学们发现灯很长时间没有坏,而这两盏灯比原来用一盏时还要暗,由此:(1)同学们猜想了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呢?你的依据是什么? (2)电工小段这样做能否省电?理由是什么? 两盏灯在一起比原来还暗,说明两盏灯的总功率比原来一盏灯功率还要小,即每盏灯的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都小的多,所以两盏灯的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要小,即每盏灯是串联的。根据P=U2/R可以知道这样做是可以省电的。33、为什么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容易引起火灾?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会使该处的电阻增大,电流经过该处产生的热量增多.同时,接触处的电阻又将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从而形成电热的逐步积累和恶性循环,以致引发火灾.34、 为什么家用电器的插头和插座大多采用三线的? 因为插头和插座使用三线的,可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这样在因各种原因导致火线与外壳接通时,人体接触到外壳就可避免发生触电事故。35、如图5所示为一名宇航员“漂浮”在地球外层空间的照片,根据照片展现的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所提的问题可以涉及力学、电磁学、热学等各个部分,只需提出问题,不必作出回答和解释)。例:这名“漂浮”在空中的宇航员相对地球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此宇航员是否受地球引力作用?此宇航员受力是否平衡?宇航员背后的天空为什么是黑暗的? 36.骑自行车下坡时,人不蹬脚踏板,车速也会越来越快。请你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解释这个现象。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成动能,使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所以车速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