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理健康及其维护.doc
第八章 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内容简介:心理健康既是动词也是名词还是形容词,动词性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动态平衡的适应过程,名词性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是一系列心理健康标准,形容词性的心理健康乃是心理运行状态的积极与消极状态,从系统论和热力学熵值来看,心理健康是适应过程和适应状况的统一,是在生物、心理和社会以及主体性自我意义与价值世界的存在中多维、多层次的适应过程与状况的统一。心理健康等级则是适应过程和熵状态的辩证变化的具体表现,从适应状态中的负熵与正熵的对比中可以更加客观和真实地了解心理健康状况的等级。心理健康的测量不仅应该关注消极状态,而且也应该关注积极状态,同时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要做到他助模式和自助模式、互助模式的统一,针对大学生群体应该从自身心理特点、学校特点出发,形成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第一节心理适应过程与熵:一条整合积极与消极趋向心理健康范式的思路在心身统一的健康理念下,心理健康已然成为健康的内涵之一。然而,近百年来,关于心理健康本质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的诸多研究范式各执一端,众说纷纭,颇有盲人摸象的意味。对心理健康的完整理解,需要一条能整合各个心理健康研究范式的思路。一、心理健康概念和标准演变从病态和异常程度来界定心理健康:没有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属于心理健康,有了心理疾病就属不健康。在20世纪30、40年代,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做了大量有关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产生机制和文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和判别的测量学构想主要来源于对焦虑、孤独、强迫等精神和行为症状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以及消极认知的有关研究,其中的抑郁测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量表成为观测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成为心理健康研究关注的主要内容。但是,这并非唯一的心理健康看法。从人的功能实现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成为一种实现、展现状态,个体心理在本身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够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1;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杰2。二战后,受实现潜能遭到扭曲、压抑会导致病态心理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影响,形成了精英式、潜能实现式心理健康观,尤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罗杰斯的机能实现者、奥尔波特的成熟论者为典型。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充分发挥人的天性就是心理健康,并提出了对现实更有效的知觉,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行为的自然流露,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独处和独立的需要,自主的活动,不断更新的鉴赏力,高峰体验,身体、智能、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等15条标准34。奥尔波特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成熟的人,其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自我意识广延;(2)良好的人际关系;(3)情绪上的安全感;(4)自觉客观;(5)具有各种技能,并关注于工作;(6)现实的自我形象; (7)内在统一的人生观。这种心理健康界定和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反映了个体心理功能在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实现。从人是社会有机体的适应功能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适应社会良好就是心理健康,其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众数原则。有研究在综合众多认识基础上,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两部分,反对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良好”并列,心理健康“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社会适应良好”5。在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上关注个体社会行为与大多数人是否一致以及心理和行为活动与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主张社会适应标准的柯尔曼认为,判定一个人是否健康要以他的行为是否与所处环境相协调或者说他的人际关系是否恰当,他对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的态度是否符合社会要求。斯可特列举的社会适应具体标准更为典型:完成个人和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等6。有研究者曾把社会适应列入心理健康标准,其中社会适应的一些指标包括: (1)有较长远而稳定的、符合社会进步方向的人生哲学、价值观和道德观,并自觉约束自己; (2)爱自然(爱最常见的自然景观和顺应自然规律)、爱人生(珍惜生命)、爱生活(以民主、宽容、幽默的态度从日常琐事中获得乐趣)、爱社会(具有高度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爱家庭(自觉承担家庭义务和接受家庭的恰当约束)7。这种心理健康界定和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从心理异常状态和社会功能适应相结合的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和变态、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的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具有积极功能状态、体验积极89。其相应的心理健康标准是: (1)对现实有正确的认识;(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2)自我调控能力; (3)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4)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5)生活热情;(6)工作效率。受新近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从自我价值世界的感受来界定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仅具有社会功能状况和内在的心理功能的充分发挥,更为重要的是个体在自身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幸福体验,个体的心理品质和功能中的积极方面应该成为心理健康研究和心理健康评定的重点,心理健康维护重点在于发展和维护心理的积极品质,提升人的主观价值感、主观幸福感。弗洛姆第一个把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等同起来,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充分利用个人潜能成长与发展的固有倾向,只是由于社会本身存在许多压抑、不合理的现象,才使这种固有倾向不能有效发挥。他认为幸福感可以作为人已经达到某种心理健康程度的证明。艾里克森则从毕生发展的观点指出了幸福感受、价值感受与心理危机的解决有关,人们不断面临新的发展任务,每一次成功地解决危机,个体的自我力量都获得一次增长的机会,会有新的提升和发展,心理健康的关键就是顺利渡过每一个发展阶段。此外,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还提出了心理健康概念和心理健康标准的本土化问题,认为在具体文化背景下,心理健康指标具有特定的文化适应性,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区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具体指标内容和指标水平存在着某些文化和地区的差异,心理健康还包含着文化适应的含义10。从诸多研究来看,心理健康观和对心理健康的实质、评价标准虽没有统一看法,但仍比较认可:心理健康是一种适应状态,是内外部协调统一的良好状态,适应或者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适应状态是心理机能品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健康的心理功能实现观、社会适应良好、适应观是对心理健康者一定是“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内外特征的具体阐述,没有疾病、心理功能实现、社会适应良好等都是对不同心理健康等级状态的针对性表述,但却缺乏将各种心理健康概念和标准的整合理解和认识,仅从各自标准对心理健康加以测度,降低了对心理健康状况了解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二、适应过程与系统熵角度的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内涵的完整理解,应从外界环境输入系统心理适应过程系统接受心理输出系统的相互关系中考虑。心理健康就是心理适应系统中的适应过程和适应状况统一,适应状况是心理健康状态的表现机制,而适应过程则是心理健康的隐性机制,心理健康等级则是适应过程和熵状态的辩证变化的具体表现。心理健康类似于系统运行的过程和系统运行中的熵。根据热力学的第二定律和系统论中的熵值原理,熵代表了系统的混乱程度,系统熵有正熵和负熵之分。只有适应过程良好,输入系统、适应过程、接受心理输出各个系统内的正熵低于负熵,才能够保证系统过程的相对稳定发展状态;而一旦负熵低于正熵,则会导致系统过程逐渐走向混乱。心理健康动态变化则是指个体的心理适应系统正负熵值的动态变化过程,一旦正熵超过负熵,并占了主导地位,那么心理健康程度就会向消极方向发展,而一旦负熵高于正熵,则心理健康程度向积极方面转化。正熵与负熵状态的系统运行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主要取决于适应过程中的心理功能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心理功能品质状况则是熵状态稳健的决定因素。心理健康的适应是多维的、多层次的、系统的。人是在生物、心理和社会以及主体性自我意义与价值世界中的存在,心理适应也是在这几个存在属性中的适应,心理适应是多维的、分层次的、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单维的、孤立的。心理健康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意义价值世界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适应过程和状态,而心理不健康则是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意义价值世界的一种持续而消极的心理功能适应过程与状态。这些多维的适应过程又是多层次的,包括生理心理、认知心理、行为习惯、情绪情感体验、行为调控、社会心理、人格层面上自我意义世界的整合等心理反应层次,高层心理机能对底层心理机能具有稳定的、内隐的制约作用,底层心理机能对高层心理机能又具有奠基作用。特别是自我因其对心理具有整合作用和意义价值评定作用,在心理健康的维护和评定中占有核心的地位11。从这个意义来说,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状况良好,并不意味着自我意义和价值世界中适应良好;人的主观意义世界感受幸福,也不能说明生理心理和社会心理适应状况良好。因此,理解心理适应必须统筹兼顾几个适应维度,但是又要兼顾人的幸福和意义感受等个体适应中最富能动性成分在适应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健康状况等级则是心理功能品质等级下的熵状态。在社会环境和社会支持下,适应过程是熵状态的决定因素。适应过程中的心理功能品质程度如何潜在地决定着适应系统的熵状况。心理功能品质又可以分为消极和积极。消极的心理品质在心理适应过程中占据了主导,那么就会出现对环境输入处理低效,接受到很多来自环境接受系统的消极反馈,造成系统内部的正熵大于负熵,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个体心理一定不健康,社会功能适应一般是不良的;但是没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人不一定就推论出个体一定心理健康,消极心理品质还没有占据主导,积极心理品质仍然还占据一定的位置,正熵和负熵处于对抗状态,社会适应状况一般,属于亚心理健康状况;相反,一旦积极的心理品质占据了主导,负熵大于正熵,那么个体一般会得到较好的适应状况。心理健康评定不仅看适应结果,而且要关注消极和积极心理品质程度及心理品质的活动过程。12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健康显性表现是心理健康状态,是个体的适应状态;隐性表现则是心理健康过程,是个体的心理功能不断发挥与调节的适应过为方式或者消极的内心体验,而且还应该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13。积极适应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系统内部的正熵小于负熵的状态,从心理健康动态过程来看,心理健康状况是在没有病态基础上直至精英心理健康状况间的动态转变,是以各个层面的心理功能要素得以实现、适应方向和结果得到社会和自我接纳、自我完整统一、主体的体验意义总体积极等为终极情形的状态。相反,心理不够健康或者病态者,则是心理系统内部的负熵降低,使正熵高过负熵而导致的,这时,个体的意义感受降低、自我面临冲突,认知、情绪、意志等功能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效率开始下降,甚至出现危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个体能自觉保持心理上、社会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就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而言,心理适应系统内部的负熵值和正熵值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外界的输入,输入包括刺激的内容、刺激的强度和频率,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系统对外界输出后,外界给予的反馈和自身对反馈的感知。外界的反馈和系统自身的感知包括外界的各种强化及系统对强化的感受,同时也包括系统在接收到外界输入的和反馈的信息后能量的处理及转化能力。一般说来,当外部的输入信息在强度、信息正负性质上等向负面发展时,心理系统内部的信息在转化和调节功能出现不畅时,就会出现内部的混乱,从而导致系统内部正熵的增加,个体对环境适应的效果下降;而在同样的外部信息输入情况下,若心理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对信息的转化和调节能力较好,那么系统内的正熵就不会增加,能够保持自己的状态,相应的,个体的环境适应效果就相对稳定。所以,心理健康程度高低不仅受心理系统本身功能高低的影响,同时也受系统对外界环境输入和输出反馈的影响。若心理系统内部的熵值表现出向积极方面的发展,则个体就能较好地处理环境信息及对环境适应的系列问题,同时心理系统自身各个要素的功能也是正常的、完整协调的。因此,心理健康程度受外界环境中输入信息的影响,也受着系统内自身功能的制约,其中系统自身的功能是正负熵状态的内因、基础,而外界环境输入和环境给予的反馈输入则是外因、条件。适应状况乃是一定的心理品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心理健康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但又是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特征。在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只是心理健康程度等级差异。心理健康可以分为没有明显的生理和行为症状层次、社会适应良好层次和心理功能充分发挥并自我肯定层次,心理健康的评定相应地应该侧重于与各个领域适应有关的积极心理功能品质制约下意义感和价值感的实现、没有躯体症状的身心功能的正常、社会适应状况良好。其中心理机能品质的健全和实现是本质特征,而个体与生理、社会、心理的相互作用事件是心理机能品质存在的具体内容领域,社会适应状况和自我感受是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表现。三、积极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设想从已有的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标准和影响因素来看,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意味着心理状态积极,个体与社会之间契合关系良好,个体的意义性本体存在感受积极。这就意味着传统上以没有心理异常症状的个体就是健康个体的观念是不完整的。但是心理健康的调查中多使用类似于SCI-90等以心理异常为样本的测量工具,而这些工具的理论构想主要源于对心理异常的研究,这就决定了诸如心理异常诊断工具不能完整地测量出个体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这是已有心理健康状况测量的不足。 全面了解心理健康状况不仅要关注正熵下心理适应中的各种混乱情况,也要了解负熵下心理适应的有序化情况。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异常,更重要的是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将积极趋向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消极趋向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一个对比,通过了解心理适应过程中的有序、建设、实现状态与无序、破坏和扭曲状态差异情况,则能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状况实际,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大学生积极趋向的心理健康状况测量而言,建立积极趋向的心理健康标准是很关键的。这需要在适应系统负熵变化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生活主题,来确定包含积极身心品质、与个体社会生活实际具有良好契合性的、以主体意义性感受的积极趋向的心理健康标准。具有阶段性社会和心理发展性质的大学生心理适应任务是在系列角色活动中完成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社会生活态度内化的学习者,同伴与异性亲密关系建立和发展者,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克服困难、独立创新的敢为者。在这些具体社会生活角色中理解与认识他人,与他人形成一定人际关系、归属感受;在知识技能学习活动中发展认知功能,并取得较好的学习绩效;在参加社会活动中不断获得和形成积极的社会情感和态度、价值观念,同时还要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对自我进行反思和控制,获得积极的意义感受和价值感受,并在面临新异和挫折情景中通过个体的勇敢探索、创造逐渐形成敢为、独立、创造、承受挫折的品质。在适应中,身心感受积极,认知功能正常,特别是智力功能正常,情感体验要积极,兴趣倾向和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感受积极,社会归属、理解他人、与异性交往品质积极,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意义正常积极,这些是健康适应的具体表现;健康的适应还是在不断克服困难和挫折中免于一般化的、有创造的、独立的、敢为的、适应社会积极价值取向的过程,这就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标准的抽象性构想。在测量行为样本上,需要把抽象性心理健康标准同大学生生活角色行为相结合,具体编制积极行为、体验和感受表现的项目,并把测度主要定位在积极程度的实现程度上。具体来说,把身心因素、习惯健康、归属感、理解他人、兴趣因素、异性交往、智力正常、生活价值感、意义感、理想与现实我、自我意识、自我控制、人际关系、社会意识、情感体验、积极心境、生长动机、挫折感、独立性、创造性、敢为性、生活态度作为积极趋向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构想,把生活角色行为作为心理健康中的积极品质蕴含的具体领域,编制具体的积极趋向下的各种内隐和外显行为项目。这种“标准参照式测量”工具,不仅可以较好地评判个体心理健康的程度,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甚至在施测过程中对被试就具有教育意义。注释:本研究得到内蒙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教育研究中心的资助。参考文献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卷M.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2谭和平·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编制研究J.心理科学, 1998(2): 429-433.3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4秦龙·马斯洛与健康心理学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5刘艳·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辨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3): 46-48.6陈学诗,李国蓉·当代心理卫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7王友平,等·排忧解愁的艺术当代心理卫生大观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8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 2001(3): 481-482.9陈建文,王滔·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5): 34-38.10佐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4(1): 33-38.11王登峰,崔红·人格维度、自我和谐及行为抑制与心身症状的关系J.心理学报, 2007(5): 861-873.12叶一舵·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J.东南学术, 2001(6): 169-165.13Johoda·Current Concept of Mental Health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58.第二节 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是心理适应中的整体运行状态,运行态势如何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的多维系统的相互作用影响,并使得个体的心理适应处于处于不同心理时空下,由此会进一步影响心理适应。 一、西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基础心理健康就其实质来说乃是个体的心理适应,心理健康状况则是适应中的系统运行的熵状态。心理适应系统包括客体、自体两类反映系统,具体包括相互影响、相对独立的行为动力调控、符号信息处理系统、情绪情感体验、人格层面上自我意义世界等心理反映层次,每个反映层次包括指向内容、动力特性、活动品质、过程连接、意义解释几个心理侧面。高层具有稳定、内隐、能动特点,对低层具有制约作用,而低层具有情景性、外显、被动特点,对高层具有支撑作用。人是自我的社会存在物,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关于我的价值判断的重要尺度,与“我” 有关的认识性、动力性、情感性、角色性活动在其他心理系统中具有元性的调节、控制、评估和体验作用,在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健康评定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说自我在心理健康的维护和评定中占有核心的地位(王登峰,崔红等,2008)13。心理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可以通过各适应层次系统的熵状态来指示。熵是系统运行状态与平衡态之间的比较关系,心理适应系统具有维持平衡的特性,保持平衡是适应中的根本性动力倾向 皮亚杰,范祖珠 译,发生认识论,商务印书馆,1990,当系统远离了平衡态,造成了系统的混乱、退行,则意味着正熵的增加,当系统很好地保持了平衡,并且产生了某些新的维持平衡的机能品质,则系统是有序的、发展的,负熵增加。适应系统的正负熵谁占优势状态不仅取决于外界环境系统的输入和反馈的内容、强度和频率,还取决于客体系统对刺激及反馈输入的信息、能量的处理及转化能力,更取决于自体系统对输入和反馈、处理过程中自体性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评价。当外部的输入信息在强度、信息正负性质上等向负面发展时,客体和自体性信息在转化和调节功能出现不畅时,就会出现内部的混乱,从而导致系统正熵的增加,个体对环境适应的效果下降,各要素功能日趋下降,而在相同外部信息输入情况下,若客体性和自体性信息的转化和调节能力较好,那么系统内的正熵就不会增加,能够保持自己的状态,相应地,个体的环境适应效果就相对稳定,各要素功能正常。因此,心理健康程度受外界环境中输入信息的影响,也受着系统内自身功能的制约,积极和消极的心理趋向只是关注了系统运行的不同熵态,其中系统自身的功能是正负熵状态的内因、是基础,而外界环境输入和环境给与的反馈输入则是外因、是条件。客体和自体两类反映系统内的每个反映层次包括指向内容、动力特性、活动品质、过程连接、意义解释几个心理侧面,平衡性倾向促动各个层次系统分化和整合,使得整个系统保持负熵占优势的状态。如果适应系统平衡的获得是以其他要素系统功能的持久弱化或系统退化为代价,虽然暂时会恢复系统平衡,但从长久来看,心理适应系统的负熵将会减少,正熵则会增加,心理健康水平将会下降,反过来,若以其他要素系统的暂时性功能弱化和失衡的过程中出现了适应性的经验内容、做法、整合联结、意义解释,促进了心理适应系统的平衡态,那么心理适应系统的负熵会增加,正熵有所减少,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从这个意义来看,心理适应系统的正负熵值也受各要素功能的影响,适应系统的熵值状态也影响着各个要素功能的发挥。因此,整体熵值可以通过各个要素功能状况来间接反映,也可以通过适应效果的价值判断和情绪感受来间接反映。系统适应状况中对外界输入处理和反馈评估除了受到个体心理特性的制约,还受到个体时空性的心理状态的制约。个体的现实生活是以个体的心理时空生活趋向为基础的。个体会因时间指向观察、无意识压抑、未来的幻想和白日梦、希望等致使个体的心理生活空间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现实的生活适应状况。因此,应该从个体的过去时空、现在时空和未来时空三个方面来整合生态社会文化、个体生活情景、心理功能品质、未来情景等影响因素。适应心理系统特性水平一方面缘于从个体间向内体内转化的生态社会会文化心理品质,这方面的心理品质主要通过各个层面的个体间活动层面逐渐内化位个体内的社会文化心理品质,另一方面也源于个体心理生活的时空,个体对当前的事件和处理转化方式、能力也影响着适应系统状态;同时也源于指向未来的心理时空,个体未来趋向的思考、评估和觉察会影响个体对当前的投入和行动、感受,而影响个体的心理适应系统。二、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构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心理适应状态,心理适应系统内部负熵和正熵的差距决定了心理健康的程度和方向。正熵和负熵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心理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功能状态、社会适应效果、个体的意义成长状态来进行判断。一般说来,防御机制的各个成分在短期来看,是作为减少正熵增加的一种机制而存在的,但就长远而言,特别是消极的防御机制,对心理适应系统则具有增加正熵的作用,这样会逐渐降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个体心理适应系统内部的各个功能要素,包括防御机制,在个体发展中不断接受到生态文化背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取向规定下的心理特征结构和文化性格。具体说来,自然生态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影响了个体与环境及个体间的关系,形成了个体相应的的态度。在生产方式、态度影响下形成了社会活动的结构和伦理,潜在地规定着社会活动中的人际距离、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趋向的形成、男性和女性主义的含义、个体的心理生活领域、个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控制性等方面。在族群性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中,个体潜移默化地获得了本民族的心理品质和民族性格,而家庭则通过代际教育活动直接影响着个体民族心理品质形成和性格的形成。家庭也通过遗传方式将生物性适应过程中形成的生理素质遗传给下一代,形成了某一民族的某些特定生理机能特点。生理素质、生理机能品质和民族性格各自以不同的途径影响着个体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心理适应系统的正负熵值,影响着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这些生态文化背景变量、社会结构过程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等也潜在地规定了个体的自我、本我和超我活动的方式及解决心理冲突时能量流动、释放的空间和方式,形成受生态文化背景影响下的防御机制体系。防御机制体系又会反过来影响心理适应系统在对环境输入和输出的心理适应过程中的熵值状态,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他们之具体关系如图1。图1 心理健康状况的形成机制 在即时性所处的社会关系与社会活动中,个体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关的人际感受和生活目标、成就趋向等价值感受又会成为个体生活中较为重要的生活事件。另外,个体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困惑的即时性、深度、广度也会影响个体防御机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已有的诸多研究表明,对个体的防御机制而言,会因个体在生活中具有的较好人际感受、人际氛围和较积极的生活目标价值感受而降低其对消极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个体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活动中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健康状况间的关系,又会受到个体即时性、阶段性社会关系和生活目标的主观感受影响。两者的关系如图2。个体的心理生活空间不仅包括过去、现在参照系统,而且还包括着未来趋向的参照,相应地,适应总是在不同心理时参照下发生的,熵值变化也就具有心理时空来源的差异,意味着当前适应性反应只是现象,而反应后面的中介性心理结构情动系统、认知信息处理、行为调节可以有不同的时间。心理健康熵变化有着心理时空适应框架的差异(如图3)。 指向未来立足现在的生活空间间指向过去立足现在的生活空间悔恨、懊恼、念念不忘、弥补、补偿幻想、迷恋、希望、计划、规划、白日梦心理适应系统负熵增加心理适应系统正熵增加现在的生活空间图3 时空指向下的心理适应 如果对某些事件的影响,个体是以指向未来的时空参照下来评价,对自身以及未来环境的前景设想如:幻想、白日梦、想象、希望、梦想、规划、计划蓝图、目标等在控制源、体验极性、觉察清晰度、动力、现实、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了稳定的自主控制、未来事件的评估积极、未来清晰可见、对未来有着持久的延迟满足、对未来行动有着现实的基础、真我和社会我价值取向统合较好,个体的心理生活空间的状态会发生变化,那么个体的失衡感受在评估中感受到的消极体验会降低,自我与社会价值体系冲突会降低,主体的无助感会有所降低、客体反映层次的功能会逐步恢复,个体倾向于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中的理想化和现实的相结合的行动,系统内部的无序会有所减少,而且会逐渐增加新的适应性经验、意义解释会进一步分化和整合,从而长久提高系统适应中的有序性,增加系统的负熵,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如果个体的心理生活空间指向过去,个体对许多难以释怀的情绪和情感有固着和补偿等等行动,虽然会暂时性的带来系统的平衡,但是却以系统发展的停滞和退行为代价,继而会长久性带来系统适应中的正熵的增加。在这些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下,适应失衡产生正熵,而负熵则逐渐消耗;在积极适应中,减少失衡过程中负熵逐渐增加,正熵逐渐减少。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心理不适、心理适应、心理积极等是心理正负熵不同状态整合结果。心理健康标准不仅应以身心特征、行为习惯、认知功能特征、内心体验等状态良好为依据,更重要的是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健康个体不是没有消极症状、消极行为方式或者消极的内心体验,而是积极适应 Johoda ,Current concept of mental health new york:basic books,1958,是负熵大于正熵的状态。心理不够健康或者病态者,则心理系统内部正熵高过负熵,这时,个体意义感受降低、自我面临冲突,认知、情绪、意志等对外适应效率开始下降,甚至出现危机。模型虽尽量将心理健康内涵给予整合理解,并将个体社会文化背景、当前生活、未来事件觉知融入该模型,并增加了适应过程参照系统。然而适应是渐变和突变的统一,不同心理时空,未来趋向心理时空内的微观适应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闻素霞, 杨李娜, 杨学莲. 新疆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4): 94-98.2常永才.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SCL90测量与分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5): 72-79.3夏叶玲, 庄淑云, 孙英等. 维汉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及心理状况比较.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1): 66-67.4贾莎莎. 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 中国西部科技(学术). 2007. (10): 64-65.5张静, 何瑞玲, 王凤琴, 王洪军. 1996名蒙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健康教育. 2006. (09): 677-679.6袁琳. 湖北民族学院大学生需求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6. (01): 4-5+17.7吴永忠, 杨鑫, 洪明毅. 贵州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贵州民族研究. 2006. (06): 144-148.8姚文华, 郎眉宁.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6. (S1): 123-125.9高学德. 不同民族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研究.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4): 19-23.10周末, 巢传宣.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04): 327-329.11王沛, 赵国军, 喇维新. 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5): 38-41.12单茂洪. 正确使用SCL-90、16PF量表测查心理健康水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02): 18-19.13王登峰, 崔红. 心理社会行为的中西方差异:“性善-性恶文化”假设. 西南大学学报. 2008. (01): 1-7.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心理生活状态的反应,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心理生活空间的具体心理矛盾为出发点,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体的范围和质量为依托,围绕着大学生心理发展主题这一核心,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为具体理念,实施促进心理生活空间平衡的调节型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活动与心理机能的对接的操作知识和操作技能型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格发展和统整的人格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矛盾的心理生活空间分析 (一)心理适应的心理生活空间分析心理健康本质就是积极适应过程1,是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和完善2。适应总是个体采用一定的手段对环境和自身进行认识、体验、意识和表达、改造的过程。勒温认为心理生活空间决定了人的行为,即B=f(PE),心理生活空间可以分成若干具有一定边界、间隔属性、包含准事实的区域,这些区域具有神经生理基础,各个区域间具有分化动力性、统一动力性和指向性、不同现实性维度,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包含准事实的各个区域在现实性和非现实性上不断分化和统一的过程3。相应地,适应的心理活动空间由需要区域、目标区域、手段区域、客体区域、主体区域几部分构成。需要区域性心理特质主要由个体的深层次需要构成,包括着个体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需要,在心理场内部起着行为的发动作用和调节强度作用,而目标区域主要由个体的工具性目标和终极性目标构成,在场内起着行为的具体指向作用,包括着个体各种类型和层次目标,手段区域是对目标行为起着支持作用的手段,包括各种接收、处理和操作外部客体和主体信息的知识、技能,而客体区域则包括着对外部客体的知识和概念、情感体系,主体区域则是有关我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的知识体系和情感体系。在空间各区域相互作用下,环境和个体不断地借助符号操作被认识、体验、意识,生成了主体和客体、知识,主体和客体不断地借助符号操作被表达、被改造,主体的需要得以满足,活动区域、神经活动活动模式特得以改造,个体得以适应外部环境。(二)心理矛盾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心理健康也是动态变化的、等级不同的状态4。心理健康处于哪种状态、向什么方向变化与心理生活空间内整体的动力特性、准事实特性之间的协调和冲突有关。在个体行为活动中,需要在心理生活空间内经过具有不同边界的区域,不可避免地要解决区域之间和区域内的动力性、准事实性、指向性之间的冲突矛盾状态。内心矛盾状态持续存在使得个体内心体验到了某些不安、不快乐等消极情感,认知行为活动、意志活动等效率降低,自身心理活动状态有序性降低、混乱程度升高、心理自我统合性降低,心理健康状态等级下滑。而一旦冲突状态得到缓解、解决,那么各个区域在内容上得到进一步分化,各部分关系得以重新组织,心理结构得以进一步统整和分化,心理的有序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高,心理健康状态得以提升。(三)大学生的心理矛盾现实分析以西部大学生为例 西部包括西南五省区市、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聚居着藏、维、回、蒙、彝、苗、壮等多个民族,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多样,西部大学生,大多来自民族文化特点较为突出的、经济不发达、交通不方便的农村和牧区,多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授课和学习,这些生存背景导致他们较非西部、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场形成了某些特殊的心理矛盾:1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矛盾。由于社会化和自身生理系统发展,西部大学生的理想我一方面有着强烈的平等意识、独立意识,他们希望自己能够作主、自己承担成人的社会角色、被别人尊重和重视、能够有所成就;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还相对缺乏,对理想我的认识较来自于社会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大学生较为贫乏,分化和清晰化程度较弱,这就导致了理想我动力较强,也较为盲目。在现实我方面:由于知识、能力、技能、态度、人格特质等不健全、不完善,现实我还不能够较好地处理很多的任务;由于本身的社会化知识体系还不够丰富,对如何丰富和发展自我、实现理想还不清晰,在与其他非少数民族相比,现实我的评价降低。这就造成了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差距和矛盾增大。 2本域生态文化心理特征和异域生态文化心理特征的差距。民族大学生在所在地域的生态文化活动中逐渐形了本域的民族心理文化特征,形成了与栖息地相一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的方法、处事态度等,但一旦面临着与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就会产生心理不适应,加之在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人数比重较少,民族归属感较重,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甚至产生了敌意和不平等的心态,结果是对所在环境产生封闭、视而不见的心理,进一步增加了本域与异域生态文化心理特征的差距与矛盾。 3心理发展需要和发展手段水平、发展特点之间的差距。在强烈的成人感和生理基本成熟的青年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立从事和完成活动、发展自我、形成平等而亲密的朋友和恋爱关系的需要强烈,但由于学习环境特殊性、所使用教材缺少民族化,自身城市社会化水平较低,社会化知识较为贫乏,这导致发展手段落后于强烈心理发展需要,发展过程遭遇挫折较其他人增多,降低了自我发展的信心。加之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情绪大多开放、外显,较少矫饰,其情绪和情感两极性和波动性更加明显,思维发展还缺乏系统辩证性、意志中积极品质和消极品质共存,有着强烈的本民族认同情感,加剧了心理发展需要、特点与发展手段之间的矛盾。4防御机制体系不成熟与心理冲突较为严重之间的矛盾。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自身所在社会生活结构特征和家庭教养环境、文化心理特征等原因,成熟性防御类型水平较汉族低,而且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不成熟防御机制水平较高5。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