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2章 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doc

    • 资源ID:56545982       资源大小:93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2章 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doc

    第2章 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  2.1贫困的基本范畴   2.1.1贫困的内涵对于贫困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无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因为贫困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1899年英国人朗特里第一次给贫困下了定义: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获得维持体能所需要的最低数量的生活必需品,那么该家庭就是出于贫困状态。朗特里主要是从经济的、物质的角度给贫困下定义,是基于家庭的最基本的需求来说的。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1881)认为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和权力,或者说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的能力与机会的丧失。森把贫困的定义从收入扩大到能力、权利的范畴。受森的影响,2000年世界银行发布的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贫困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而且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包含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的需求和缺乏影响力。中国对于贫困的研究晚于西方国家,但是一些学者也提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江亮演(1990)认为,通常所称的贫困是指生活资源缺乏或无法适应所居的社会环境,也就是无法或有困难维持其肉体性或精神性生活的现象。康晓光 (1995)指出,贫困不仅是一种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人由于长期不能合法的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社会活动的机会,以至于不能维持一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关信平(1999)强调贫困是权力的缺乏,将其界定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性地低于该社会的常规生活标准。综上,贫困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贫困的认识是多角度的,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变化。本文认为贫困是由于低收入而导致了一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生活状态,并且由此也引起了在社会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如机会、能力、权利、教育、健康等方面的落后。2.1.2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和分布现状 中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和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逐渐拉大,原本就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由于其经济发展程度低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和个人收入增长程度的平均水平而显得更加突出。虽然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不懈的进行反贫困,并且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发展能力有所增强,社会服务事业有较快发展。但是目前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4007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仍高达5.6%.并且这仅是公开公布剩余贫困人口数量,而实际的贫困人口远大于这个数字。如果按国际贫困标准每人每天1美元计算,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更多。有的地方领导出于政绩的考虑,上报贫困人口往往少报贫困人口,在上报的已脱贫的贫困人口数字中掺水分,己脱贫又返贫人口少报或不报,总之我国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绝对总量偏大,反贫困任务仍繁重。从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上看,我国贫困地区的地域分布是,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由东向西密度逐步增大,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状态。位于东部沿海的丘陵地区,零星分布的贫困地区主要有地东的沂蒙地区和闽西南、闽东北地区;我国东西部之间平原与地地接壤地带,相对集中分布的贫困地区有努鲁儿虎地区、太行地区、吕梁地区、秦岭大巴地区、武陵地区、大别地区、井冈地区和赣南地区。这些贫困地区所处的地带是我国经济中等发达的地区;位于西南喀斯特地区、西北黄土高原以及青藏高原连接成片分布的贫困地区有甘肃定西干早区、宁夏西海固地区、陕北地区、九万大地地区、乌蒙地区、桂西北地区及西藏高原。这些贫困地区位于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和西北黄土高原,它们是我国贫穷之最。具体来讲,“大分散”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贫困人口总数逐步减少;“小集中”则是指由于不同地区在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农村贫困主要发生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相对较为集中。3.2.2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抓住机遇,在党和国家各个政策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逐步摆脱贫困,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现今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我国的西部地区)和石山、深山、高寒、沙漠化、半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地域分布来看,贫困人口逐渐边远地区和向中、西部地区集中。国家八七扶贫计划确定的592个贫困县中,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77个、149个、366个,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贫困县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只占1/8。在我国中、西部连接成片的贫困地区,主要有西南喀斯特山区、青藏高原、南疆地区西北黄土高原、宁夏西海固地区、甘肃定西干旱地区、滇东南山区、九万大山区、乌蒙山区以及西藏高原。于2008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贫困人数分别为223万、1004万、2649万、131万,其贫困发生率分别为0.87%、3.4%、7.8%、2.01%,差别很明显。从统计结果看,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数以及其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地区,此外,中部地区的数值也相对比较大(图1)。第二,从地形分布来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往高山区集中。有7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这些地区。2008年我国贫困人口在山区、丘陵、平原比重分别为 51.9%、22.9%、25.2%,相对于2007年的数据来说,分布在平原的贫困人口比重上升了1.5%,于丘陵的贫困人口比重几乎不变,而分别在山区的贫困人口比重虽然下降了1.7%,但是还是远远高于平原和丘陵。同时,7.8%的山区贫困发生率也远远高于平原和山区的 2.4%、3%。第三,从民族分布来看,贫困地区中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1986一2009年间,我国逐步设立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温饱基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以及“兴边富民”等专项扶贫、专项资金规划。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0一2010中,在民族自治地方中确定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67个(不含西藏地区),在实施贫困战略中,民族自治区共有48079个村被列为贫困村,其中18370个村为首批扶贫开发规划的贫困村,分别占据全国范围贫困村和首批扶贫开发规划贫困村的犯%和33%。据国家民委对我国农村贫困的监测表示,于2008年年末,我国民族自治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2102.4万人,比2007年减少了152.4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由18.6%降至17.6%。但是其贫困人数占全国的比重却逐年增加,2006年至2008年,我国民族自治区贫困人口数分别占全国比重的44.5%、52.2%、52.2%。贫困发生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也远高于全国同期水平。此外,民族自治区贫困地区通常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环境恶劣,还有近0.46亿人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不含西藏)。2.1.3中国农村贫困的特征2.1.3.1自然环境恶劣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导致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基础性原因。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是分布在边远、山区、半丘陵和丘陵等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偏远地区。一般来说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僻,生态环境脆弱,耕地资源贫乏,地质构造复杂,土地利用率低,大多干早缺水,气候多变,并伴有一些不可改变的自然限制因素,如高寒地区、干旱沙漠区、缺水少土的喀斯特地区等。南方贫困地区山石覆盖,植被稀少,地势崎岖,土地贫瘠,耕地资源短缺,生态不断劣化,水旱灾害频繁;北方地区,沙漠化严重、草场退化、水土流失、风雹、雪灾频繁,而高寒、荒漠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无霜期短,旱情、水土流失严重,生产、生活条件都很差。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即使当地有某些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资源,也往往得不到开发及利用。这样也是这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制约因素。2.1.3.2交通不便,区位条件处于劣势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僻,又远离中心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因而交通极为不便,加之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通,环境闭塞,区位条件很差。在这种条件下贫困地区与外部进行联系和交流相对较少,难以参与更大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循环和有效地利用外部的各种资源发展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孤立发展的状态,从而形成了经济和社会的封闭性、落后性特征。由于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使得湘西贫困地区与“主流”社会相互隔离,因此在获得资金、技术、人才、商品等发展经济的要素方面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湘西贫困地区处于一种孤立、隔绝的贫困封闭状态,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2.1.3.3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地区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充分发展有利于开发农业资源,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则可以有效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而中国许多农村地区仍主要以自然经济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单一且不合理,具体来说,农村贫困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而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过大,种植业中粮食比重过大;而林业、牧业和渔业发展不快,非农业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这样的种植结构直接导致农民就业渠道的减少,收入水平不高,并且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业减产减收是很平常的事,从而加剧了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如果不及时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加大力气发展非粮产业,农民收入低、生活困难的现状不仅难以改善,而且还会继续恶化。建国后,贫困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以农业为主导和支柱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难以摆脱环境的束缚,因而贫穷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经济只能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长期以来,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主要是以单一性的粮食生产为主,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中劳动成本较高而经济效益较低的农作物之一。但是由于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土地肥力不足,限制了某些经济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粮食生产比其他经济作物科技含量少、所承担的经济风险较低,于是粮食就成为西部农村贫困家庭首选的农作物。调查研究证实,在西部贫困农村农业生产中,至今还普遍沿袭着传统的靠出卖体力和种植单一性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2.1.3.4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贫困地区的生存压力很大,人们为了生存,长期依赖于土地和大自然,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发展,对当地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毁林开荒,陡坡开荒,乱采滥挖。环境保护被放到无足轻重的地位。这样只是一味伸手向自然索取,忽视了生态资源与环境的再造,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致使地区生态状况日益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耕地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下降,地下水位下降,植被破坏、草场退化、地体滑坡、旱涝灾害等自然灾害加剧等等,这些都使农牧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进而又加剧了贫困,结果形成了贫困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近些年一些贫困地区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有些地方出现了重开发、轻管理和治理的现象。由于经济技术落后,生产盲目布局,经济体系不完整、不合理,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率低,使贫困地区环境污染加速扩大: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大气污染严重,酸雨频率和范围扩大,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许多河流已成为“黑水河”,污染事故不断增加,损失增大。在一些地区,环境问题已经反过来影响本地经济的发展。2.1.3.5 资源的“富饶”与“贫乏”我国的贫困地区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由于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从而拥有数量大且类型丰富农、牧、林业资源。我国3万多种种子、18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都能在西部贫困地区见到。西部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和毛皮畜产品基地。新疆、甘肃盛产优质棉花。西北和内蒙古是我国甜菜、瓜果、多种药材的重要产地。四川盆地、关中平原、河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西南地区的甘庶、橡胶、咖啡、烟叶、水果等,也大多是国内独有。总之贫困地区自然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就连我国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大西南山区,也具有良好气候、光热、生态条件,大量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由此可见,我国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的确十分富饶,这无疑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资源大多存在于荒郊野岭,高山深谷,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贫困地区生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交通、电力通讯、水资源以及人才、资金等多方面条件限制,造成自然资源的可开发量很少。这种情况使资源优势转换不成经济优势,只能“抱着金饭碗受穷”。与此同时,由于人口膨胀,生存压力增大,长期对土地、森林、草原等进行低水平开发利用,仅追求经济快速增长, 忽视环境保护,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因而贫困地区资源又显得相对贫乏,严重影响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与发达地区相比已凸显不出优势。这就形成贫困地区资源的两面性,即“富饶”与“贫乏”并存。同时也是我国贫困地区经济运行重要特征。一方面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类别齐全,储藏量大,品位高。但另一方面,贫困地区资源又显得十分“贫乏”。 由于种种原因,贫困地区资源利用量相当少,从而形成自然资源的贫乏。总之,自然资源作为贫困地区“富饶”与“贫乏”的统一体而存在,也是我国贫困地区经济运行重要特征。2.1.3.6 6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落后。农村贫困地区大多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加之贫困户生活困难,无力支持子女上学,适龄儿童失、辍学率较高,导致当地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人才资源缺乏,农民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一是文盲、半文盲人口占的比重很大。据统计,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适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率较高,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所占的比重低,具有农业生产专业技术的人员比重更是低下,并且分布不合理。二是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科技对农业的转化和贡献率低,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未能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文盲、半文盲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比重较大。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表明:2007年,在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口为4.72亿,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竟占82.4%,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力仅为0.4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如此低下的劳动力知识水平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素质低、缺文化必然导致思想观念保守落后。“重男轻女”、“多子多孙多福气”的旧观念依然严重,导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并且安于基本温饱的现状,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不思进取,不敢闯,不会创,只求平稳,小农意识强,缺少市场经济要求的商品意识,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冒险出外经营工商业,寻找脱贫致富办法。2.1.3.7贫困人口分布相对集中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和深地、石地、沙漠化、高寒、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1994年,在我们国家确定的592个贫困县中,东、中、西三个地带的贫困县为 105个、180个、307个,其中一半以上是分布在西部地区,其贫困人口为6191.9万,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77.4%。西部地区不仅贫困的面积广,而且贫困程度深。西部地区的贫困发生率很高,一般在20%左右。贫困人口地区分布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向深地、石地、沙漠化、高寒、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集中,全国592个重点贫困县主要分布在17个集中连片的地区,70%以上的贫困人口也集中在这些地区,这些地区偏僻,远离中心城市,交通通信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而且大多是革命老根据地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同时贫困人口也集中于一些自然条件恶劣,地处偏僻,原理中心城市,交通通信设施落后的地区。)2.1.3.8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居民,热别是中西部农民收入增长困难,从而城乡收支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使得中国的相对贫困越来越严重。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和农业比较收益降低,农民家庭收入结构中来自农业收入比例在持续下降。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连年低于经济增长速度,更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城乡间收入和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地区在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优越条件下迅速发展,中西部地区却逐渐被甩到了后面。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生活水平日益上涨。3.2.1我国农村贫困的特点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问题严重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农村贫困是一个普遍的贫困现状,贫困人口比例约为30.7%。由我国各项扶贫政策的相继出台和改革开放、农村经济改革带来的农村地区经济普遍增长,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9年的3597万人注4,减少2.14亿(。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5年这7年里,农村改革、农村经济飞速发展起到了主要作用,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 1.25亿,每年平均减少人数高达1785.7万。第二阶段从1985年开始,扶贫政策起了主导作用,到1990年末我国贫困人口下降到了8500万,1992年下降到8000万,1985到1992这七年,平洲2007年之前的贫困人口只包含绝对贫困人口,从2008年开始,为了加大扶贫力度,低收入人群也算到贫困人口之中。均每年减少贫攻坚计划,643万人,大约为上个7年的1/3。1994年,我国国务院出台了“八七”扶预计用7年时间解决全国8000国农村约3597万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约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直到2009年底全260万。改革开放3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贫困人口的年人均收入逐渐增加,这种趋势贯穿了我国30多年的农村经济发展之中。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5919元,增长了40余倍。但是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我国农村贫困在其贫困人口和贫困程度的关系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城乡收入差距逐步加大,从1978年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增加到了15780.76元,增长了近46倍,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4067.62元,增加了38倍,但是城乡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升到2008年的3.88倍。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7.9,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67.7下降到43.7(表2)。以上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农村从普遍存在的绝对贫困慢慢演变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并存的发展状况,就是说,我国农村贫困逐渐从经济短缺型的生存贫困转为农村人口的纯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的相对贫困的状况。此外,我国相对贫困问题的严重不仅表现城乡收入差距的逐渐增加,还表现为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据国家调查局农村调查司2006年到2008年的抽样调查统计,假设这三年中只有一年陷入贫困即为贫困家庭,那么三年中一年贫困和两年贫困的家庭占全部贫困农户的41.2%,连续三年都处于贫困的家庭占全部贫困农户的17.7%。2008年我国农村家庭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776,比2007年提高了0.34个百分点。其中从分组数据来看,收入最高的l/5贫困人口拥有的纯收入占全部纯收入的43.8%,收入最低的1/5贫困人口拥有的纯收入占全部纯收入的5.8%,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所占份额的比值约为7.6,L匕2007年提高了0.2。2.1.3.9贫困的代季传递增强农业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落后,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质量都难以保障。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贫困的家庭,越是没有能力让他们的后代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不能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贫困的恶性循环:越穷的家庭,其下一代改变自己贫困状态的能力就越缺乏,脱贫的希望也就越渺茫。这样,贫困就具有了越来越强的代际传递性。2.1.4现阶段农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当代农村贫困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贫困与形成贫困的因素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相互构成一种贫困综合症。那么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贫困症结何在?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冷静思考,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形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社会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国内外学术界都有不少现成的解释,总的来看,涉及自然的、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个人的等某一因素或某些因素的综合,都可能导致一些人陷入弱势群体之中。就我国当前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来说也是多方面的。一、 形成贫困的自然原因地理位置不利,自然条件较差是造成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贫困的基础因素。总所周知,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优劣取决于自然环境状况的好与坏。自然环境条件的好坏,是制约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状况十分恶劣。极易遭受早灾、洪灾、冰雹和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经济济发展严重受阻,失去最起码的“造血”条件。恶劣的自然条件一方面影响经济产出量,导致了贫困,另一方面又驱使人们对自然条件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风沙、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又反过来影响了经济产出量,从而使贫困地区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严重地制约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导致这些贫困地区历史上贫穷落后的基础性原因,也是这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制约因素。科学技术原因自然资源大多存在于荒郊野岭,高地深谷,所以普遍存在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问题,而贫困地区的现实之一是技术落后,无力开采和利用地上地下各种资源,只能“抱着金饭碗受穷”。由于贫困地区技术落后,资金紧缺,开发环境差,造成自然资源的可开发量很少。因而许多资源只能让它白白沉睡于地下,这样就决定了资源的实际可利用量很少。形成贫困的历史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政治性根源。它造成的影响主要是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了农业劳动生产的停滞和效率的低下。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当时集体劳动的生产率差不多只及农民小块自留地的1/5-1/7,而低效农业所提供的农副产品又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地方甚至连肚子都吃不饱,因而就要求增加劳动力投入和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农副产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农村人口的大量生育,以致最终导致“越穷跃越生,越生越穷”;其次,它严重束缚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农村长期的封闭落后,当然贫穷就在所难免了。同时国家为优先发展重工业金,对工农业产品实行“剪刀差”政策,这种不等价交换形式强行交易,使农村资金被大量抽走,所以使得农民利益受损、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由于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农业劳动生产能力下降,使得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均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农村、农民贫困。近年来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随着城乡差别不断减少,我国“剪刀差”有所缩小,但由于历史和长期实施“剪刀差”政策作用的惯性,虽然我国政府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制定了许多有利政策和措施,但总体效果不容乐观。社会原因所谓双重“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就是指先进工业与落后农业并存、现代化大工业与落后中小企业并存这种双重“二元”现象。形成这种现状最直接的原因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选择了“城市偏向”“工业偏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这种战略下,国家投资集中于城市,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十分有限;同时户籍管理的人为城乡分割,又限制了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我国户籍制度长期以来限制人口流动,致使农民人口创造经济收入的机会减少。这样人为分割的城乡户籍质素,严重限制了人才和劳动力在区际之间的自由流动,限制了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和格局分布,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发展变化和粮食购销体制的变化,城乡户口界限,在一些地区已变得逐渐模糊,但现行户籍制度使得贫困地区人口流动继续受到制约。建国以来,我国所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加,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合理流动。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剩余的和机械化过程中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必然会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但是,缓慢的城市化进程,阻滞了农民进程择业和城市化转移,使大量过剩人口滞留在农村,难以实现农业的集约发展和规模经营。由于乡镇企业不景气,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机会骤减,靠体力劳动的就业岗位有相当一部分被下岗职工所取代,再加上户籍管理制度、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及技能因素的制约,农民进城增收的门路越来越窄,由此导致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困难,使得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放慢。贫困的文化原因贫困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但实际上背后还隐藏着文化原因,也即文化贫困。贫困人口长期生活在贫困中,形成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体系等。受封建传统和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多子多福、无后不孝等迂腐观念,在一些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这种贫困文化,牵制了人们思想、禁锢了人们手脚,使之陷入麻木的精神状态,而无心改善自己的生活。落后的文化传统、社会风俗习惯和传统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对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社会经济机体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加剧了贫困。(1)多子多福的就生育观念导致了人口膨胀,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和社会财富拥有量进一步减少,加剧了贫困;(2)急功近利的小农意识,以破坏资源为代价,进行掠夺式经营,导致了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3)安土重迁的守旧观念,人为地与世隔离,自我封闭,严重地制约着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4)重义和节俭的消费观念导致了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一方面挥霍性、浪费型消费十分严重,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大吃数日,造成了穷吃和吃穷;另一方面,抑制了消费,该消费的不消费,视节俭为美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就是指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它认为,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即“贫困亚文化”。此种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穷人的后代发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贫困于是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得以维持和繁衍。研究贫困文化得出的必然结论是,要消灭贫困,首先必须改造贫困文化。只有穷人抛弃了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宿命论的价值观念,而接受了积极进取、不懈奋斗的价值观时,贫困才真正有可能走向消失。这一结论对有关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政策启示是,正是由于这些人长期生活于贫困文化中,会与社会主流文化隔绝,并造成贫困文化的代代相传。而要摆脱贫困文化的束缚,就应当增加他们及其后代与主流文化接触的机会及其被主流文化接纳的技能。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教育,其办法在于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个人原因(五)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影响农业发展。人口素质低下是导致农村地区贫穷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竞争能力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如果农民的文化素质高就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对农机操作熟练程度高,相应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高;文化程度高的农民的商品意识强,择业门路广,容易为非农产业吸纳,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也就多,因而收入也越多。如前文所述,农民文化程度低,在长期生活在落后的文化和思想状态下,形成一种“安贫乐道”、“没有进取心”的消极的保守思想观念。他们一贯视农为本,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导致他们放弃许多发展的机会,而且难于接受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仍然沿袭传统耕作方式,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这样单纯依靠封闭生产、自给自足的手工劳动得到的收益远远低于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生产所得。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农民家长和农村青年意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不少农村孩子缀学打工,造成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贫困地区留不住人才的现象日益加剧,稍有点文化的年轻人上不了大学就告别农村涌向城市打工,使得农村的人力、智力严重流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做为农村生产力主体的农民具有全新的意识,而贫困农村的农民首先在思想观念上与新形势存在着差距。政策原因农村政策偏失。政府的改革举措重城市而轻农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改革的政策导向特别是离异导向大多是城市偏向的。如,通过财政补贴和投入、金融支持、农村存款转移和对农民进城的限制等手段重新配置了国民收入和财富。这样引起了农村改革中途而缓,而且一再引起农民收入的相对下降,农民负担的加重和农村市场的萎缩。一些地方政府在调整农业结构工作中,出台行政性文件,强制种什么、种多少、种在何处,有的还规定了产量指标,一旦行情变化,造成农产品积压,农民遭受损失,。对于提供市场信息、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公平交易规则等农民做不了的事,地方政府却意识不到。这些所发都妨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农业政策反复,且绩效差。一方面,有些农业政策走走停停,有时出现复归和倒退,影响人们的行为预期和资源配置,降低政策的绩效。3、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不足。虽然近年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和减负力度,但总的来说,我国对公共产品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公共投入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近年来,我国每年在基本民生公众上的投入占GDP比重逼近世界倒数第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增速远低于国家从农业部门取得的财政收入。19861998年财政扶贫资金仅占财政支出的0.73%,即使将专项贴息贷款包括在内,也不过占财政支出1.62%。农村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不足,农村交通、电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都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这种状况,对推进扶贫开发极为不利。四)农村保障体系不健全。在社会转型时期,要消除农村贫困,缩小城乡差别,我国的保障体系明显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农民的覆盖面很窄。社会保障中除了极少的社会求助外,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住房保障几乎不覆盖农民。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个方面。社会保障对农村的保障水平低、品种少、覆盖率不高。即使有的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由于社会保障工作开展的缺陷,很多地区出现了农民“退保”的现象。二、微观原因(一)贫困劳动者自身素质低,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城市贫困群体自身条件的限制是造成其生活困难的客观原因。自身的综合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沟通交流能为等)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城市贫困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是由于体制转轨导致的结构性失业造成的,但对受访者的了解后发现,劳动者个人素质的差异决定了个人收入的差异及富裕或贫困的程度。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其竞争就业岗位的能力和机会。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往往是低素质者。在竞争上岗、自主雇佣的劳动就业制度下,个人能力、专业素质与思想观念是决定个人收入的主要方面。如果劳动者个人接受教育的年限少,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又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或者身体素质差,就业观念落后,竞争意识薄弱,就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容易成为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劳动者自身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程度低。目前的城市贫困人口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历过几次政治运动,大多数人只接受过初等或中等的教育,文化知识积累很少。二是劳动技能低。文化程度越低,相应的专业技能也越低,获得高薪职位的可能性和机会就越渺茫,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就越大。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访谈对象所能从事的职业多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三是择业观念落后。思想观念不能适应再就业的需要。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某些失业、下岗的家庭成员,求职观念上的误区和依赖思想以及被动靠国家和企业的心理依旧,成为再就业的无形障碍。一位下岗女工,由于没有专业技能,至今也没找到工作,一直再等着居委会安排。(二)劳动力少,家庭负担重在城市贫困家庭中,残疾人家庭和单亲家庭生活更加艰难。家中有残疾人、重病患者、无养老金保障的老年人家庭更容易陷入贫困。无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不仅不能为家庭带来收入,帮助家庭从事各种有益的劳动,而月.还要增添其他家庭成员的负担。在访谈中也有残疾人家庭,受访者先天残疾,在一家福利工厂工作,收入有限,妻子是超市员工,收入也不多,还要养育上小学的女儿,生活很是辛苦。在一个单亲家庭中,母子二人靠每月领取低保金生活,据受访者介绍,居委会主任告诉她,一旦发现她有其它收入,就会在每月的低保金中作相应的扣除。这样,即使她找到一份工作,总收入并不会增加很多,但没有时间照顾儿子,所以她宁愿不去找工作。(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严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些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善,药品价格、医疗费用支出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我国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有限,使得许多未被纳入保障范围的居民不堪重负,出现“因病致贫”的现象。许多贫困家庭,由于收入低,消费水平低,营养状况不良,J自理压力过大,他们的患病儿率往往要高于非贫困家庭。患病,特别是患大病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科,灾难,导致他们长期无法摆脱贫困。疾病与贫穷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在一个访谈家庭中,母亲由于长期患病而办理了病退手续,而父亲也下岗在家,孩子正在读大学,医疗费用加上孩子的学费,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另一个家庭中,受访者身患尿毒症而不能继续工作,沉重的医疗负担使这个家庭陷入贫困,不得不中请“低保”救以上几个方面是促成中国农村地区贫困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通过一定的运行机制和作用方式表现出来,且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严重的制约着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状况的改善。总之,贫困是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有其产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及发生、发展的规律,它不仅是人口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发展的问题  2.2社会支持的概况       2.2.1社会支持的内涵社会支持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最初是出现在上个世纪70年代精神病学文献中。早期的研究者将社会支持当做从一个人的朋友或熟人网络得来的一般性的资源。社会病理学家克布(1976)认为,社会支持是指向对象的信息,使之相信他得到关照和爱护,受到尊重和评价,归属于一个交往和相互有义务的网络。这个定义仅仅把社会支持看作是情感支持,而没有考虑物质的支持。而同样是病理学家的卡普兰则认为社会支持还包括物质支持。我国学者张文宏、阮丹青(1999),章谦、张建明(2004)等人认为社会支持是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脆弱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是人们从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郑杭生(1996)认为社会支持是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脆弱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同时他认为由于对“社会”存在广狭两种不同的理解,因此可以在广狭两种含义上来划分社会支持的主体。广义的社会支持,主体是社会总体,包括国家、企业、社团和个人。狭义的社会支持,主体是非国家的社会形态,包括自发性的社团和个人。本文中的社会支持采用郑杭生的定义,认为社会支持是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脆弱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分为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正式的社会支持指基于理性的制度安排而提供的各种社会支持,包括政府、单位、社团、社会服务机构等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是基于血缘、地缘、感情因素,由家庭、家族、邻居、朋友、同事等社会关系提供的社会支持。本文着重研究物质和经济上的支持对贫困的影响。        2.2.2社会支持的种类界定完社会支持后,学者们区分了社会支持的类型, 随着社会支持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从各自的理论和研究目的出发,研究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社会支持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社会支持分类的标准不一,种类繁多,Barrera和Ainlay(198

    注意事项

    本文(第2章 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