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市一中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上册.docx
-
资源ID:56638452
资源大小:25.9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云南玉溪市一中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上册.docx
云南玉溪市一中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册玉溪一中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夏丽艳、王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艺术的造诣当“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陶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他的一首饮酒诗更能表现出诗人这方面的精神状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然而“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并且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 晋人王荟说得好“酒正引人入胜地”,这使人人能自远的酒正能引人入胜地。这胜地是什么?不正是人生的广大、深邃和充实? (摘编自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就能创作出艺术作品。 B以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呈现着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 C与物象形成距离,使物象孤立绝缘,自成境界,美感才有可能产生。 D美景的诞生,除了依靠外界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心灵内部的“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艺术境界中“空”与“实”的关系,具有辩证意味。 B文章多处引用表明其美学观点是在具体分析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形成的。 C文章借助“空”这个抽象的概念,阐释、分析了美感诞生的条件。 D文章中举舞台的帘幕、建筑的台阶、栏干等例子意在说明距离产生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坡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具有丰富的美学意义。 B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是强调物我交融的创作原则。 C司空图“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强调人的境界和品格对艺术的影响。 D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明人类语言的局限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翻浆 毕淑敏 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 突然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大喊。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我要搭车。”“不搭!哪有地方!”司机愤愤地说。“我蹲大厢板就行。”司机还是说:“不搭!想冻死啊!”说着,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就在那儿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 “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鸣叫。司机说:“我觉得他好像要干什么。”我借着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气向里窥探。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如一团肮脏的雾,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忽然,我看到青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很冷静地说:“别担心。”只见他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司机笑着说:“车速这么快,他偷了东西也不敢跳车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 我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我痛苦得几乎大叫。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青年,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狠踩刹车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贼娃子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我心里安宁了许多。“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只见那个青年不时地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口袋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师傅,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反倒不慌不忙地说:“不会出什么事了,到了。”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不通车的村子最近的公路,他至少还要走10公里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地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学”:“学学,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抹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那个土黄色的人孤独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不放心地摸索着我的提包,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 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选自毕淑敏文集,有删改) 【注】翻浆: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司机起初不愿让青年搭车,表面原因是车中无座,实质上是因为不认识他,担心他有不良企图。 B在怀疑青年是要偷我提包的贼后,我对青年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张牙舞爪”“贪婪”和“疲倦的狗”等文字,可看出我的鄙夷和厌恶。 C小说以“翻浆”为题,除了点明小说的环境特点外,主要是为了凸显当时行车环境的恶劣以及青年在颠簸的车厢里被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事实。 D小说故事发生在夜晚的戈壁,气氛紧张;情节在窥视中展开,扣人心弦;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明:三个要素的成功使小说格外吸引读者。 5.请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5分) 6.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结尾部分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材料一: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这个单位称为1光年。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l033。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于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宇宙学家普遍认为,一旦开始,在宇宙中的某些区域内,它就永远不会停止。在这些区域内,量子效应会使暴胀永远进行下去。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暴胀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在这个被称作“永恒暴胀”的理论中,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个宜居的“口袋宇宙”,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 接受采访时,霍金表示:“永恒暴胀理论通常预测我们的宇宙像是一个无限的分形,其中布满被暴胀海洋分隔开的不同的口袋宇宙。一个口袋宇宙中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能和另一个口袋宇宙中的定律完全不同,这样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重宇宙。”在采访中,霍金表示他不是多重宇宙理论的支持者,“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 (摘编自鞠强最后的论文:霍金没有留下确定的答案) 材料三: 预言宇宙的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 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预言未来。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大尺度的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如果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摘编自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未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活中常用的度量单位在面对浩瀚的宇宙时会失去价值,人们将速度和距离结合,创造出“光年”来度量宇宙中的距离。 B.永恒暴胀理论认为,一方面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是一个暴胀暂时停止的局部区域,另一方面,暴胀在某些区域内永不停止。 C.地球处于宇宙之中,但它并不是宇宙的典型代表,行星、恒星或星系在空旷、寒冷的宇宙典型环境中数量稀少。 D.在霍金看来,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曾经预言过未来,但这些预言大多是错误的,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放弃预言未来。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取决于宇宙的现有密度,而临界密度的事实似乎表明,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多重宇宙是宇宙从过去到未来的趋向。 B.按照永恒暴胀理论进行假设,如果宇宙中的若干局部区域发生了暴胀停止,恒星、星系、生命以及宜居的“口袋宇宙”或将出现更多。 C.霍金认为,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因为不同的定律在口袋宇宙体积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被检验,其差异性也就难以验证。 D.定律允许人们预言未来,而初始状态微小的改变对后续行为会产生快速而巨大的影响,人们实际上不能对宇宙未来做出准确的预言。 9.围绕同一话题,三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什么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尤雅重之,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陕州。历右正言,改右司谏。真宗初,何献五议,上览而善之。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是冬,从幸大名,诏访边事。何疏曰:“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将帅者何?或恃勇无谋,或忌功玩寇,但全城堡,不恤人民。边奏者何?护塞之臣,固禄守位,老幼杀伤,托言他盗。不救援者何?缘边州县,如辅车唇齿之相依,托称兵少不出,或待奏可乃行。俟辇输者何?敌骑往来,焱驰鸟逝,赢粮景从,万辆方行,迨乎我来,寇已遁去。此四者,当今急务。”真宗览而嘉之。俄权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又择州县守宰,省三司冗员,遘选法官,增秩益奉。未几,徙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景德初,代还,判太常礼院。俄与晁迥、陈尧咨并命知制诰。何先已被疾,勉强亲职。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有司劾以失仪,诏释之。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第赐告,遣医诊视。医勉其然艾,何答曰:“死生有命。”卒不听。是冬卒,年四十四。上在澶渊,闻之悯惜,录其子言为大理评事。何乐名教,勤接士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为称扬。然性褊急,不能容物。在浙右专务峻刻,州郡病焉。好学,著驳史通十余篇,有集四十卷。 (节选自宋史.孙何传有删改) 注释:焱(yàn)驰鸟逝:像火花一样飞驰,像飞鸟一样疾往,形容十分迅速。 遘gòu选:慎重地选择。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王禹偁尤雅重之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B是冬,从幸大名则幸得脱矣 C真宗览而嘉之武帝嘉其义 D何乐名教乐琴书以消忧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精兵倍于前代游于三辅 B而德棣烽尘未息门虽设而常关 C闻之悯惜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D必为称扬廉颇为赵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 B衡下车,治威严 C徒慕君之高义也 D悦亲戚之情话 1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指入仕做官。该词和张衡传中的“乞骸骨”意思相近。 B.权,暂代官职,文中表示古代官职任命或调动的词语还有判、改、出、徙、加等;张衡传中也有类似的词语,如:拜、迁、转、徙等。 C.孙何简政裁冗,精于吏治。他在出任京东转运副使时,挑选州县守宰,减少三司多余官员,审慎选拔法官,并提高官阶,增加俸禄。 D.孙何抱病就职,看淡生死。被任命为知制诰时,他虽已疾病缠身,仍勉强上任;医生劝他采用艾灸法治疗并保养身体,他淡然面对,认为人的生死命中注定。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苏武传中的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4分) (2)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7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此诗作于诗人贬谪黄州期间。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他的红梅诗有这样的句子:“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 1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自恐”句不是说梅花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B“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心境幽寒,深自怵惕。 C诗人以红梅自况,“更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绿叶与青枝的赞美。 D诗歌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刻画了红梅生机难抑,自成一片春光的独特风流之态。 16作者在尾联提到“梅格”,请结合颔联来分析“梅格”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出作者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老百姓迎神赛会热闹场面的一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其中固然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作品,但也有很多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血腥。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和转发,不惜,以声光电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在“审丑”而不是“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人认为,这样的视频,看一看、笑一笑就过去了,应该无伤大雅。其实不然,(),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就会造成、扰乱思想的严重后果。实际上,这些“非主流”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增加。有人效仿“恶搞”视频,将透明胶带横在门前绊倒他人,用整蛊小道具惊吓孩子。类似事件,使得逾越底线的娱乐陷入伤己伤人的境地。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而且短视频主要目标用户正是“80后”“90后”,青年对之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如果不加甄别、丧失警惕,就可能在一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另辟蹊径耸人听闻数见不鲜良莠不齐 B.剑走偏锋混淆视听层出不穷参差不齐 C.另辟蹊径混淆视听数见不鲜参差不齐 D.剑走偏锋耸人听闻层出不穷良莠不齐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必定带来不良影响 B.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不知会带来什么影响 C.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点赞与扩散,难免带来不良影响 D.无意间对消极内容进行点赞与扩散,带来的影响可好可坏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B.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多元的心态、更开放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C.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 D.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21.请在各个句子后的括号内写出该句所用的修辞手法。(5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22请从蔺相如、廉颇、苏武、李陵和张衡这几位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并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5分) 答:。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耐心等待,风车从不跑去找风。斯克利维斯 桃花三月开,菊花九月开,各自等时来。民谚 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会及时来到。巴尔扎克 许多人浪费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他们心愿的机会。尼采 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塞万提斯 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伏尔泰 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普劳图斯 行动之前必须充分地酝酿;一旦定下决心,就应该果敢行动。 萨卢斯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套作。请试着努力将它写得丰富深刻些。 玉溪一中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夏丽艳、王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艺术的造诣当“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陶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他的一首饮酒诗更能表现出诗人这方面的精神状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然而“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并且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