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docx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填空题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2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其频率高于20000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3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8时左右,曾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很多人采用如图1的两种简便方法观测日全食:1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 原理;2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利用了光沿 传播的原理。4最简单的彩色喷墨打印机是利用颜料三原色混合原理来打印各色图文的。这类彩色喷墨打印机内装有黄、三色彩墨,这三色彩墨如果按同比例混合,打印出的将是色图文。5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乱丢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6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如图2所示,属远视眼的是 ,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 。SL1L11SL1L1(甲)(乙)图 37 “背日喷口雾,眼前现彩虹;绚丽只一瞬,消失影无踪。”描写的是“人工彩虹”,该彩虹产生的原因是光的;彩虹消失主要是因为雾变成了水蒸汽而消失。8 “夏雨欲来总觉闷,秋霜前夕格外冷。”它说明:雨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同时热,所以夏天下雨之前往往很闷热;霜是由于天气寒冷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9基本电路由电源、和导线等组成的。教室内的几只日光灯是联在一起的。理由是当一个日光灯烧坏时,其它的日光灯。10如图3,(甲)图中两灯是 联,(乙)图中两灯是 联。11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龙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 ;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正在座位上静心思考的小娟没向外看就断定是小龙在唱歌,小娟判断的依据是:不同同学声音的 不同12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第13题图13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性质制成的,读数时看到的是水银柱的正立、的像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C,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14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清晨禾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寒冬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15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缩小的 (填“实像”或“虚像”)16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可用于矫正(选填“近”或“远”)视眼17如图所示,一束光以60°的入射角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反射角等于 度,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 二、选择题1张阳在学习了“声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都相同 D声具有能量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3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色光进入人的眼睛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不同色光进入人的眼睛C白纸反射所有色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4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的大小将( )A不变 B逐渐减小 C逐渐增大,但总是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5用焦距为15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用光屏不能承接到像的是把蜡烛放在透镜前( )A12处 B17处 C30处 D32处6如下图所示,描述海波凝固过程的曲线是 ( )温度/时间时间温度/时间温度/温度/时间 A B C D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喝剩的白酒盖上瓶盖; B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8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没有自由电子C物体内部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相等9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日看到的水中之物比实际浅,就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B我们看到红颜色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在这个物体上,把红光都吸收了,所以是红颜色S1L1L2图5S2C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取暖,适量照晒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D雨后的天空,可以看到彩虹,是光的反射造成的10如图5所示电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闭合S1两灯都不亮 B只闭合S2两灯均亮CS1、S2均闭合时只有灯L1亮 DS1、S2均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音 B只要真空环境的温度合适,真空也能传播声音C人耳也能听到火山爆发和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 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12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工人们的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第3题图于下列方法中的(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无法判断13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段放出了热量C海波在温度为48时一定是液态 D6时海波开始熔化14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B熔点是2000C沸点是3000 D凝固点是300015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 ) A小孔成像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1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第6题图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光照在透明物体上时,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D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18小青用若干个小发光体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ABCD透镜、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将“E”换成“F”(如图丙),在同一位置观察,屏上的像应是( )甲乙丙第10题图三、简答或计算题图61.如图6所示的是摩托车发动机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弱噪声?另举一例生活、生产中采用其它不同方法减弱噪声的现象(说明方法)。2.在图7中作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3.在图8中作出水平光线进入玻璃砖后的光路图。图7图9图84如图9,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请你分析为什么温度计取出后,它的示数会先减少,过了一段时间又升回24?图10S1S2L1L24给你两个开关、两个灯泡、两节干电池和若干导线,如图10,设计电路使每个开关只控制一个灯泡,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四、实验或探究题1.下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用温度计,请读出温度示数: (1)体温计: (2)实验用温度计: 图132.练习调节投影仪(图13)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但是,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填“上”或“下”)移动。3如下图14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 实验装置中A的作用是防止热量;B的作用是 。(2分)AB图14温度/时间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在下面右边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沸腾图象。(3分)时间12345678温度9294959697979797 (3)从水的沸腾图象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4.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某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15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图15实验次数A处的电流AB处的电流AC处的电流A10.100.120.2220.200.240.4430.250.300.55(1)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是: ;(2分)(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图16abcd(3)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2分)(4)根据上述结论,应用到图16所示的部分电路中,图已标明了电流方向,该电路属于 联电路,若a、b、c中的电流分别为0.2A、0.3A、0.6A,则d中的电流为 A。5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1)如图甲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甲中完成光路图;(2)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3)如图丙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线状发光物体,请作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第1题图甲丙A乙 6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时 间0246810121416182022温 度/989185807969797571676461 (1)错误的数据是;(2)该物质凝固后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 ;(3)该物质的凝固点是,1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态;(4)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a b c d e第3题图(2)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图(d)、(e)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3)实验中你还能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至少写出两条); ; (4)小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 8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a(1)由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b c(2)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 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上(3)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c所示,按(1)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4)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 (填“大”或“小”) 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 的(填“倒立”或“正立”) (5)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透镜,在光屏和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屏向 (填“靠近”或 “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 像(填“实”或“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