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隧道隧道爆破方案.doc
目 录1编制依据与规范12编制目的13编制范围14工程概况及地质地貌15爆破施工方案26爆破参数的选择31、爆破参数确定32、级围岩台阶法爆破施工33、级围岩台阶法施工54、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77装药方法、装药结构及炮孔堵塞88网络设计及起爆方法89控制爆破910爆破质量要求1011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11附图1、级围岩钻爆设计图12附图2、级围岩钻爆设计图13附图3、级围岩钻爆设计图一14附图4、级围岩钻爆设计图二15天星隧道钻爆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与规范1.1 编制依据(1)本标段的工程情况;(2)本标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3)本项目工程设计文件资料及围岩情况;(4)我单位现场机械设备状况及总体施工能力。1.2 编制原则:安全、适用、有效、环保。1.3 适用规范、标准(1)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ZT231-2007;(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ZT204-2008;(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4)爆破安全规程6722-2003。2编制目的为保证本管段的爆破作业安全、有序的进行,保卫国家财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根据本分部基本情况和特点,特编制本方案。3编制范围适用于中铁十局云桂铁路天星隧道进口段爆破施工。4工程概况及地质地貌4.1 工程概况 天星隧道为双线隧道,起于丘北县天星乡廷里村,止于丘北县天星乡,总长为6550m,分为天星隧道进口(起讫里程DK499+450DK503+245,长度3800m)、星隧道出口(起讫里程DK504+949DK506+000,长度1051m)、横洞(起讫里程DK503+245DK504+949,长度1704m) 三个工作面进行作业。我分部负责DK499+450DK502+450段施工,总长3000m。隧道按设计行车速度200Km/h,预留250Km/h,客货共线双线(开行双层集装箱)隧道设计。进口段采用双块式武砟轨道,铺设60kg钢轨,设计柜面至道床底面高度为51.5cm。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双线,坡度15.7,正线线间距4.6m。4.2 地形地貌天星隧道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段内出露地层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粉质粘土、红粘土,下覆三叠系中统兰木组砂岩、泥岩、页岩,全风化带大于30m,局部含灰岩透镜体,版纳组砂岩夹泥岩、泥灰岩和灰岩。可溶岩呈条带状分布,岩溶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4.3 水文及气象本标段所经地区主要河流有南丘河,其地表和地下水均不丰富。天星隧道处于地表和地下水均不丰富地段,地表水比较贫乏。天星隧道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其特征为山地多,谷地少;夜雨多,白天少;局部性大雨、暴雨多;干湿季分明,510月为雨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2%;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雨量占年雨量的18%,容易发生干旱或洪涝等灾害。冬季气温较高、无严寒,春季气温回升快,24月平均每月上升4左右,3月份气温基本稳定在15以上;夏季高温不强、无酷暑, 7月均温仅2123,7月后开始下降,秋季降温快,9月份均温比7月份下降2以上,干、凉同季,雨、热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海洋性气候比较明显,春温高于秋温,霜雪少,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8。最高温度36.7,最低温度-5.5,年平均降雨量1034.8mm,相对湿度7080%。全年多为偏东南风。4.4 工程地质天星隧道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段内出露地层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粉质粘土、红粘土,下覆三叠系中统兰木组砂岩、泥岩、页岩,全风化带大于30m,局部含灰岩透镜体,版纳组砂岩夹泥岩、泥灰岩和灰岩。可溶岩呈条带状分布,岩溶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4.5 地震烈度:天星隧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5爆破施工方案本工程隧道洞身围岩分为级、级、级,施工中严格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同时还应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隧道主要开挖方法为台阶法,开挖进尺控制在0.6m0.8m,非电毫秒雷管进行分段别微差爆破网络的光面爆破技术,其主要爆破顺序为: 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洞口部分软弱围岩采用破碎锤掘进,侧翻装载机装碴,出碴车运输至弃碴场。6爆破参数的选择6.1 爆破参数确定爆破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可参照表4-1、表4-2选用。表6-1 光面爆破参数岩石类别周边眼间距E(cm)周边眼抵抗线W(cm)相对距离E/W装药集中度q(kg/m)极硬岩506055750.80.850.250.30硬岩405550600.80.850.150.25软质岩304545600.750.80.070.12表6-2 预裂爆破参数岩石类别周边眼间距E(cm)至内排崩落眼间距(cm)装药集中度q(kg/m)极硬岩4050400.30.4硬岩4050400.20.25软质岩3540350.070.12注:.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眼间距E应取较小值。.周边眼抵抗线W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值。软岩在取较小E值时,W值应适当增大。E/W软岩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取大值,通常为0.70.8。.装药集中度q为2号岩石硝铵炸药。6.2 级围岩台阶法爆破施工6.2.1 上台阶爆破参数选择(1)炮眼直径d=42mm(2)炮孔眼深度L根据级围岩每循环进尺控制在3.0m的原则,周边眼深3.1m,辅助眼深3.2m,掏槽眼深3.5m,底板眼深3.2m。(3)单位炸药消耗量q:按级围岩取经验值为0.70.8kg/m3。(4)炮眼的布置周边眼间距E:根据经验公式E=(812)d(d为炮眼直径),由于孔径d取42mm,故E取34cm50cm。级围岩取E=50cm。辅助眼横向间距0.9m,环向间距1.2m。最小抵抗线W:根据经验公式W=(1.01.5)E=5075cm,取W=62.5cm。相对距:E/W=50/62.5=0.8(5)单孔装药量掏槽眼线装药密度0.60kg/m,取2.0kg/孔(10节炸药/孔);周边眼线装药密度0.25kg/m,取0.8kg/孔(4节炸药/孔);底板眼线装药密度0.50kg/m,取1.6kg/孔(8节炸药/孔);辅助眼线装药密度0.40kg/m,取1.2kg/孔(6节炸药/孔)。(6)上台阶断面积:s=136×0.5=68m2(7)炮眼孔数:N=qs/n=0.72×68/0.82/0.5=119个孔式中:q-炸药单耗量0.72Kg/m3;s-上台阶开挖面积68m2;-每米长度炸药的重量0.82kg(取值范围为0.75-0.85,岩石越硬取值越大);n-炮眼装药系数0.5。(8)上台阶装药量:Q=qsL=0.72×68×3.0=147kg(即6.1箱炸药)。式中:L-循环进尺深度3m。6.2.2 下台阶爆破参数选择(1)炮孔眼直径d=42mm(2)炮孔眼深度L的确定根据级围岩每循环进尺控制在3.0m的原则,周边眼深3.1m,辅助眼深3.2m,底板眼深3.2m。(3)单位炸药消耗量q:按级围岩取经验值为0.70.8kg/m3。(4)炮眼的布置周边眼间距E=50cm;辅助眼横向间距0.9m,环向间距1.2m。(5)单孔装药量周边眼线装药密度0.25kg/m,取0.8kg/孔(4节炸药/孔);底板眼线装药密度0.50kg/m,取1.6kg/孔(8节炸药/孔);辅助眼线装药密度0.40kg/m,取1.2kg/孔(6节炸药/孔)。(6)下台阶断面积:s=136×0.35=48m2(7)炮眼孔数:N=qs/n=0.7×48/0.82/0.5=82个孔式中:q-炸药单耗量0.7Kg/m3;s-下台阶开挖面积48m2;-每米长度炸药的重量0.82kg(取值范围为0.75-0.85,岩石越硬取值越大);n-炮眼装药系数0.5。(8)下台阶装药量:Q=qsL=0.7×48×3.0=101kg(即4.2箱炸药)。式中:L-循环进尺深度3m。6.3 级围岩台阶法施工6.3.1 上台阶爆破参数选择(1)炮眼直径d=42mm(2)炮孔眼深度L根据级围岩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4m的原则,周边眼深2.5m,辅助眼深2.6m,掏槽眼深2.9m,底板眼深2.6m。(3)单位炸药消耗量q:按级围岩取经验值为0.60.7kg/m3。(4)炮眼的布置周边眼间距E:根据经验公式E=(812)d(d为炮眼直径),由于孔径d取42mm,故E取34cm50cm。级围岩取E=50cm。辅助眼横向间距0.9m,环向间距1.2m。最小抵抗线W:根据经验公式W=(1.01.5)E=5075cm,取W=62.5cm。相对距:E/W=50/62.5=0.8(5)单孔装药量掏槽眼线装药密度0.55kg/m,取1.6kg/孔(8节炸药/孔);周边眼线装药密度0.20kg/m,取0.5kg/孔(2.5节炸药/孔);底板眼线装药密度0.45kg/m,取1.2kg/孔(6节炸药/孔);辅助眼线装药密度0.35kg/m,取0.9kg/孔(4.5节炸药/孔)。(6)上台阶断面积:s=144×0.5=72m2(7)炮眼孔数:N=qs/n=0.62×72/0.8/0.5=112个孔式中:q-炸药单耗量0.62Kg/m3;s-上台阶开挖面积72m2;-每米长度炸药的重量0.8kg(取值范围为0.75-0.85,岩石越硬取值越大);n-炮眼装药系数0.5。(8)上台阶装药量:Q=qsL=0.62×72×2.4=107kg(即4.5箱炸药)。式中:L-循环进尺深度2.4m。6.3.2 下台阶爆破参数选择(1)炮孔眼直径d=42mm(2)跑孔眼深度L的确定根据级围岩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4m的原则,周边眼深2.5m,辅助眼深2.6m,底板眼深2.6m。(3)单位炸药消耗量q:按级围岩取经验值为0.60.7kg/m3。(4)炮眼的布置周边眼间距E=50cm;辅助眼横向间距0.9m,环向间距1.2m。(5)单孔装药量周边眼线装药密度0.2kg/m,取0.5kg/孔(2.5节炸药/孔);底板眼线装药密度0.45kg/m,取1.2kg/孔(6节炸药/孔);辅助眼线装药密度0.35kg/m,取0.9kg/孔(4.5节炸药/孔)。(6)下台阶断面积:s=144×0.35=50m2(7)炮眼孔数:N=qs/n=0.6×50/0.8/0.5=75个孔式中:q-炸药单耗量0.6Kg/m3;s-下台阶开挖面积50m2;-每米长度炸药的重量0.8kg(取值范围为0.75-0.85,岩石越硬取值应该越大);n-炮眼装药系数0.5。(8)下台阶装药量:Q=qsL=0.6×50×2.4=72kg(即3箱炸药)。式中:L-循环进尺深度2.4m。6.4 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6.4.1 上台阶爆破参数选择(1)炮眼直径d=42mm(2)炮孔眼深度L根据级围岩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6m的原则,周边眼深1.7m,辅助眼深1.8m,掏槽眼深2.0m,底板眼深1.8m。(3)单位炸药消耗量q:按级围岩取经验值为0.50.6kg/m3。(4)炮眼的布置周边眼间距E:根据经验公式E=(812)d(d为炮眼直径),由于孔径d取42mm,故E取34cm50cm。级围岩取E=45cm。辅助眼横向间距1m,环向间距1.2m。最小抵抗线W:根据经验公式W=(1.01.5)E=4568cm,取W=60cm。相对距:E/W=45/60=0.75(5)单孔装药量掏槽眼线装药密度0.50kg/m,取1.0kg/孔(5节炸药/孔);周边眼线装药密度0.15kg/m,取0.3kg/孔(1.5节炸药/孔);底板眼线装药密度0.40kg/m,取0.7kg/孔(3.5节炸药/孔);辅助眼线装药密度0.30kg/m,取0.5kg/孔(2.5节炸药/孔)。(6)上台阶断面积:s=148×0.5=74m2(7)炮眼孔数:N=qs/n=0.55×74/0.78/0.5=104个孔式中:q-炸药单耗量0.55Kg/m3;s-上台阶开挖面积74m2;-每米长度炸药的重量0.78kg(取值范围为0.75-0.85,岩石越硬取值应该越大);n-炮眼装药系数0.5。(8)上台阶装药量:Q=qsL=0.55×74×1.6=65kg(即2.7箱炸药)。式中:L-循环进尺深度1.6m。6.4.2 下台阶爆破参数选择(1)炮孔眼直径d=42mm(2)跑孔眼深度L的确定根据级围岩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6m的原则,周边眼深1.7m,辅助眼深1.8m,底板眼深1.8m。(3)单位炸药消耗量q:按级围岩取经验值为0.50.6kg/m3。(4)炮眼的布置周边眼间距E=45cm;辅助眼横向间距1m,环向间距1.2m。(5)单孔装药量周边眼线装药密度0.15kg/m,取0.3kg/孔(1.5节炸药/孔);底板眼线装药密度0.40kg/m,取0.7kg/孔(3.5节炸药/孔);辅助眼线装药密度0.30kg/m,取0.5kg/孔(2.5节炸药/孔)。(6)下台阶断面积:s=148×0.35=52m2(7)炮眼孔数:N=qs/r=0.5×52/0.78/0.5=67个孔式中:q-炸药单耗量0.5Kg/m3;s-下台阶开挖面积52m2;-每米长度炸药的重量0.78kg(取值范围为0.75-0.85,岩石越硬取值越大);n-炮眼装药系数0.5。(8)下台阶装药量:Q=qsL=0.5×52×1.6=42kg(即1.75箱炸药)。式中:L-循环进尺深度1.6m。7装药方法、装药结构及炮孔堵塞 7.1 装药结构 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装药结构为间隔装药;掏槽眼、辅助眼和底板眼采用连续装药结构。7.2 炮孔堵塞 堵塞材料为粘性土炮泥,炮泥配合比一般为1:3的黏土和砂子。用木制炮棍压紧,堵塞长度一般不小于2530cm,严禁不堵孔爆破。 8网络设计及起爆方法8.1 起爆网络采用并簇连法连接:孔内非电毫秒雷管分组周边孔导爆索并接同段非电雷管双发簇连双发电雷管起爆。8.2 起爆顺序和延期时间起爆顺序: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延期时间:一般掏槽孔段间延时差为50ms75ms。8.3 起爆网络设计孔内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和导爆索(周边孔)起爆,孔外采用非电毫秒雷管传爆,起爆采用双发电雷管起爆。起爆方法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和大段位毫秒微差网路爆破,孔内采用1、3、5、7、9、11、13段雷管集束,孔外用电雷管为引爆雷管联结,依次起爆顺序为低段先响,高段后响。8.4 起爆方法警戒完成后,人工利用发爆器,在200m以外安全点通过起爆线爆破。在爆破15min后进入爆区检查,确认无盲炮后方可解除警戒。9控制爆破9.1 控制爆破注意事项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对于一般砖房地表质点振动速度不得超过23cm/s、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不超过5cm/s、交通隧道不超过20cm/s的要求。并注意以下几点:.减小最大段一次起爆允许装药量;.增加非电毫秒雷管段别;.增加相邻段位非电毫秒雷管段位的时差,减小地震波的叠加。.采用微振爆破减振措施及采用正向装药结构,降低振动速度。9.2 微差间隔时间软岩:3050ms;中硬岩:2540ms;硬、脆岩:1525ms。9.3 质点振动速度公式进行推导根据爆破最大允许振速,确定一次爆破时的最大允许炸药量最大一次起爆允许装药量,可由质点振动速度公式进行推导:V=K(Q1/3/R)a;Q=R3(V/K)3/a式中:V质点振动速度(cm/s);Q最大段一次起爆允许装药量(Kg);R振源中心到被保护物的距离;K介质系数;a爆破振动衰减指数。表9-1 爆破区不同岩性的K、a值岩石类型Ka松软岩石2503501.82.0中硬岩石1502501.51.8坚硬岩石501501.31.5表9-2 控制爆破实际炸药单耗量q0值(kg/m3)岩石类型松动裂缝张开裂缝粉碎裂缝破碎裂缝松软岩石0.140.160.160.200.200.250.300.35中硬岩石0.160.180.180.220.250.300.350.40坚硬岩石0.180.200.200.250.300.350.400.4510爆破质量要求10.1 主控项目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拱脚和墙脚以上内断面严禁欠挖。隧底范围岩石局部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10.2 一般项目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洞身开挖中,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为5cm;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cm,外插角应符合线路纵坡要求,眼底不应超出开挖轮廓线15cm。隧道开挖断面容许超挖值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8-1。表10-1 隧道开挖断面容许超挖值和检验方法(cm)围岩级别 开挖部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拱部平均超挖10平均超挖15平均超挖10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个断面激光断面仪、全站仪测量周边轮廓线,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最大超挖20最大超挖25最大超挖15边墙平均10仰拱、隧底平均10,最大超挖2511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11.1 技术要求(1)工程现场100m范围内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可能影响的构筑物或其它结构状态,记录资料应包括文字和图片资料,现场观测标志。必要时可进行地表震动观测,以优化爆破设计。(2)测量放线:测量人员定出隧道中线和开挖轮廓线,用红油漆按钻爆设计图画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3)钻眼.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间距误差不得大于10cm;周边眼眼口位置误差不得大于5cm,眼底不得超过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周边眼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要严格控制外插角,外斜率与线路坡度一致。(4)清孔装药:清孔可采用25mm钢管输入高压风吹出孔内残碴和泥浆。装药按自上而下顺序装填,雷管要分段对号入座。炮孔按规定药量装完用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周边孔装药量较小,采用间隔装药,掏槽眼、辅助眼和底板眼采用连续装药。(5)爆破:用联结元件将导爆管联结成起爆网络,在检查无误后,人员设备撤离至安全区域,由爆破工起爆。炮孔的装药、堵塞和起爆网络的联结应严格按爆破规定执行。起爆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引爆采用电雷管。(6)爆破效果应符合:开挖轮廓圆顺,开挖面平整;爆破进尺达到设计要求,爆出的石块块度满足装碴要求;两次爆破的衔接台阶尺寸不大于15cm。(7)爆破后检查爆破效果,分析原因及时修正爆破参数。根据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性软硬情况以及爆破后石碴的块度,及时修正眼距、用药量,特别是周边眼的用药量。根据爆破振速监测结果,调整单段起爆炸药量及雷管段数。11.2 安全防护措施11.2.1 一般规定(1)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 (2)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离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其安全距离洞内不少于200m。(3)有下列情况时,严禁装药爆破:照明不足,工作面岩石破碎尚未及时处理,瓦斯浓度超标。(4)爆破皆使用非电毫秒雷管引爆,电雷管起爆。(5)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才准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且其相距时间不得少于15min,并经过以下各项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无瞎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头;.临时支护有无损坏变形。(6)当发现瞎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7)严禁在炸药加工房以外地点加工作业。(8)为防止起爆中途突然发生照明熄灭,爆破工应随身带手电筒,并设应急照明。(9)装炮时严禁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离安全地点。(10)钻眼与装药不得平行作业,严禁在残眼内钻孔,以免钻爆残眼中残留炸药。严禁明火点炮。(11)爆破器材的加工,应在远离洞口50m以外的加工房进行。(12)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13)发现未炸雷管及时清理。11.2.2 具体措施(1)凡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爆破证。(2)爆破作业地点有下列情形时,禁止进行爆破作业:.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工作面有漏水危险或炮眼湿度异常;.危及设备或建筑物安全,无有效防护措施(爆破作业地点离建筑物很近);.危险区边界上未设警戒,未严格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在大雾天、黄昏、夜晚和雷雨天禁止洞口爆破作业。(3)必须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使用铁质炮棍装药,禁止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堵塞炮眼。(4)爆破时必须有预告信号,起爆信号,解除警戒信号。(5)怀疑有瞎炮或处理瞎炮时,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无关人员不得在场,并在附近设明显标志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处理瞎炮必须设立警戒区,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严禁采用木棍硬捣起爆药卷;.将引线重新接通,重新起爆,严禁在残眼中继续打眼;.距瞎炮大于0.3m打一平炮眼进行诱爆,但需注意岩层节理情况,钻孔处理时炮孔的角度应平行于瞎孔,严禁穿孔;.能安全妥善地取出堵塞物时,可重装爆药包进行起爆。(6)洞口浅眼爆破时,最小安全距离为300m。(7)爆破器材领用申请、审批制度:需领用爆破器材,由指定的爆破员填写申请单,经分部领导(主管生产)批准。现场火工品使用由爆破员使用,安全员现场监督。爆破完成后,剩余火工品必须及时全部退库,炸药、雷管编号建立台帐,做到帐账相符,账物相符。(8)施工单位应根据爆破器材用量,建立安全的爆破器材保护库。(9)装药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装药前应对炮眼进行清理和验收。.深孔装药出现堵塞时,在未装入雷管、起爆药柱等敏感器材前,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理。.禁止烟火进入爆破作业区,禁止用明火照明。.禁止使用凝结的或失效的炸药。(10)堵炮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装药后必须保证堵炮质量,深孔炮眼禁止使用无堵塞爆破。.堵塞要小心,不得破坏起爆线路。.禁止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堵塞材料。.禁止拔出或硬拉药柱的导火索,导爆管,电雷管脚线。(11)爆破警戒.爆破工作开始前,必须确定危险区的边界,并设置明显标志。.地面爆破应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前哨,通道处设安全员监视。.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声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内的人员都能清楚的听到和看到,应使全体职工和民工事先知道警戒范围、警戒标志和声响信号的意义。.禁戒范围应距放炮地点200m以外。.点炮人员必须选择安全躲炮地点,点完炮后立即进入安全区。(12)信号:预警信号发出后爆破警戒范围内开始清场工作;起爆信号应在确认人员、设备等全部撤离爆破警戒区,所有警戒人员到位,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发出。起爆信号发出后,准许负责起爆的人员起爆;安全等待时间过后,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内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发出解除爆破警戒信号。在此之前,岗哨不得撤离,不允许非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各类信号均应使爆破警戒区域及附近人员能清楚地听到或看到。 (13)爆破后的安全检查.起爆前,应由爆破负责人指定专人记录响炮数目,其响炮数应与装炮数相符无误时,从最后一响算起,经5min后才准进入爆破点检查,若数目不符合,应至少15min方可进入爆破区检查,检查有无危石、支护破坏和瞎炮等。.爆破员检查发现有危石,瞎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应设立明显的标志或警戒。.只有确定爆破安全后,经爆破负责人同意后,方准生产人员进入爆破地点。附图1、级围岩钻爆设计图附图2、级围岩钻爆设计图附图3、级围岩钻爆设计图一附图4、级围岩钻爆设计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