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古人对不同年龄段怎样称呼.doc

    • 资源ID:56692931       资源大小:2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人对不同年龄段怎样称呼.doc

    古人对不同年龄段怎样称呼? 古代年龄称呼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 “总角 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 “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 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 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 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 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 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 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 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耄 :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 匪我言耄。诗·大雅·板 亦聿既耄。诗·大雅·抑 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左传·隐公四年 耋 :年八十曰耊。 字亦作耋。说文 则大耋之嗟。易·离。马注:“七十曰耋。” 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耄耋:七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 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补充回答:舞象,15岁,男子15岁即可以加入舞象队,参与祭祀; 破瓜,女子16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喜寿,77岁,草书喜字像77组合; 米寿,88岁; 白寿,99岁,百字减一笔; 茶寿,108岁 补充20岁-弱冠 30岁-而立 40岁-不惑 50岁-知天命 60岁-花甲 70岁-古稀 80、90岁-耄耋 上面只针对男性 古代年龄称呼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杨权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也谈古代年岁的别称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 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 ,故云。” 古人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往往有专门的名称。掌握这些常见的称谓,对读书为文当有所裨助。 襁褓:原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借指幼年。古代未成年者把头发扎成髫,叫做总角。 垂髫、髫年:借指幼年。髫,儿童头上扎起来下垂的短发。 束发、成童:十五岁以上。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髫。 及笄:女子十五岁左右。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十五岁时就把头发簪起。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命、半百:五十岁。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期颐:一百岁。 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1年龄称谓及礼俗 清人顾炎武说:“天之行谓之岁,人之行谓之年。”(日知录岁)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称岁为年由来已久,称年为岁亦如此,诗经鲁颂閟(bì)宫:“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至于年龄一词,古时本无“龄”字,只作“令”或假作“聆”,汉人加齿为龄。礼记文王世子载文王语:“古者谓年齿,齿亦龄也。”汉人王充解道:“古者谓年为龄。”(论衡感类) 年龄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数字表示。数字后加岁、年,如“仲永生五年”(伤仲永)。数字前加年,如“年十七,好古文”(师说)。单用数字,如“十三能织素”(孔雀东南飞)。两数字相加,如“春秋三十又三”(谭嗣同)。两数字相乘,如“乃是一女子,年约二八”(灌园叟晚逢仙女)。 二是用特称: 襁褓:本意是婴儿的被子,后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嫛婗:婴儿。如“悔当时不将嫛婗(yn)情状,罗缕纪存。”(祭妹文) 周晬:周岁。如“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祭妹文)周岁有抓周的习俗,抓周又称试儿、试晬、拈周、期场、试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孩提:指二至三岁的儿童。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注云:“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中知孩笑,可提抱者也。” 总角、垂髫:幼年儿童。如“黄发垂髫”(桃花源记),“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林黛玉进贾府)。 龀:小孩七八岁换牙时,如“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愚公移山)。 黑发、黑头:青少年,如“黑发不知勤学早”(颜真卿)。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束脩:古代以十根肉干为一束,叫束脩。孔子有教无类,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后来束脩成了学费,还引申为入学拜师,进而引申为上学的年龄。郑玄说:“束脩指的是十五岁以上。” 及笄:女子十五岁,成年之礼。笄是盘头发用的簪子。 冠、加冠、弱冠:指男子成年,指二十岁左右,如“予弱冠粤行”(祭妹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结发:古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一般是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艾:五十岁。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瞽、史教诲,耆、艾修之。” 知命、知天命、半知、知非之年:五十岁。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还历之年:六十岁。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序名号,故称花甲子或花甲。如计有功唐事纪事:“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旬:指十天,也指十年。如“这王进却无妻子,只有一个老母,年已六旬以上”(水浒传)。 耆:六十岁。礼记曲礼:“六十曰耆。” 古稀、杖围之年:七十岁。如“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亥:“亥”字篆体上的二横为首,象征二万,下有三个“人”字,形同三个“六”,是六身,象征六千六百六十。合起来象征二万六千六百六十,正好是73岁的日数。故用亥字来称73岁。 耋:七十至八十岁。 耄:八九十岁。 黄发、皓首、白首:老年。 桑榆:垂老之年,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期颐:一百岁。 喜寿:七十七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指七十七岁。 米寿:八十八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八十八岁。 白寿:九十九岁,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借指九十九岁。 茶寿:一百零八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 三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七十为中寿,九十为上寿。一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岁,下寿六十岁”(庄子盗跖)。

    注意事项

    本文(古人对不同年龄段怎样称呼.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