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外国文学》(全部教案).doc

    • 资源ID:56694422       资源大小:7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国文学》(全部教案).doc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 主要成就:启蒙主义 包括:法国启蒙运动、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简述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18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最高。 2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3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 正剧(严肃的喜剧): 1 18世纪由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 2 戏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其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 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主要作品有狄德罗私生子、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哲理小说: 1 18世纪由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2它不注意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以人物活动为主线,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如孟德斯鸠波斯人的信札、伏尔泰老实人、卢梭爱弥尔。 18世纪文学状况: 一 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小说): 笛福(英国实现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报道之父): 主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鲁滨逊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第一人称自述方式)。 斯威夫特(激进的民主派,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 主要作品:格列佛游记(儿童幻想剧小说)通过幻想的环境,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英国政治、法律、议会、党争和哲学进行讽刺和抨击)。 理查生(长于使用书信体叙述故事的作家):克拉丽莎书信体小说 菲尔丁:(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 汤姆·琼斯(欧洲文学中的一流小说):代表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被誉为“18世纪英国社会的散文史诗”。 感伤主义: 1 60年代至80年代末,在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它不仅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也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 2 感伤主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 3 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哥尔斯密斯: 小说威克菲牧师传及“墓园诗派”的诗歌中,感伤主义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哥特式小说(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 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充满神秘、怪诞、刺激。代表作:瓦尔蒲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力芙渥多尔弗的秘密。 前浪漫主义代表: 彭斯(农民诗人):苏格兰方言诗集 布莱克:经验之歌天真之歌 二 法国小说(正剧、哲理小说) 温和派: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书信体哲理小说,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先河)主人公:郁斯贝克和黎加。 法的精神(又译法意) 伏尔泰:老实人(最优秀)理想世界黄金国 激进派: 狄德罗(提出“严肃的戏剧”的概念、百科全书领袖): 主要作品:三部哲理小说 修女:揭露教会罪行的书信体哲理小说(少女:苏珊·西蒙南 独白的方式)。 拉摩的侄儿:对话体哲理小说(马克思称:“无与伦比的作品”。恩格斯称:“辩证法的杰作”。 宿命论者雅克 卢梭(激进派的领袖): 理论著作:论科学与艺术: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返归自然”的理论。 民约论(又名社会契约论):“福音书”。 哲理小说爱弥尔:法国第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小说。 晚年自传体小说:忏悔录 文学代表作:书信体哲理小说新爱洛绮斯:主人公:尤丽、圣·普乐 博马舍(18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喜剧作家): 主要剧作:费加罗三部曲: 塞维勒的理发师(又名防不胜防)、 有罪的母亲、费加罗的婚姻(又名狂欢的一天) 勒萨日:吉尔·布拉斯瘸腿魔鬼(承袭流浪小说) 三 德国文学 莱辛(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 主要贡献: 一 美学理论:拉奥孔探讨诗与画的界限。 二 戏剧理论:汉堡剧评 三 戏剧贡献:明娜·封·巴尔赫姆(喜剧代表作) 萨拉·萨姆逊(第一部市民悲剧代表作) 爱米莉娅·迦洛蒂 席勒(剧本始终贯穿反暴政、争自由的主题) 强盗:“歌颂一个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的青年”。(卡尔) 阴谋与爱情: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恩格斯) 1剧本勇敢的把德国的黑暗现实搬上了历史舞台。 2作者公开站在平民一边,维护平民的尊严,谴责达官贵人。 主人公:斐迪南、露易斯、瓦尔特、伍尔牧。 堂·卡洛斯:狂飙突击向古典主义过渡时期的作品(席勒式) 晚年与歌德合作共迎来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奥尔良姑娘、威廉·退尔等剧本。 美学著作: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通信):探讨用审美来改造社会。 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首次提出并区分两种基本创作方法。 意大利:喜剧大师哥尔多尼女店主、一仆二主 狂飙突击运动: 1 18世纪德国发生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全国范围的文学运动,狂飙突击运动。这一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击。 2一大批文学青年,强烈要摆脱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 分析比较题: 18世纪英、法、德三国文学比较 18世纪英、法、德三国文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1 18世纪英、法、德都是启蒙文学成就最高。 2 都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实现服务。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3都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歌颂。 不同之处: 1英国:18世纪英国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英国的启蒙文学主要任务不是为革命做舆论准备,而是扫除封建残余,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成就现实主义小说。 2法国(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直接负有教育群众,使他们摆脱愚昧,学会理性思考,从而摆脱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为大革命造舆论,文学的革命性、战斗性更强,内容特别丰富。主要成就:正剧、哲理小说。 3德国:18世纪的德国还处于封建诸侯割据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启蒙运动的任务是唤起民众觉醒,反对分裂建立民族统一的国家。爆发了狂飙突击运动。 歌德(17491832) (德国) 歌德:德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德国古典主义和民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出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余的市民家庭。 主要作品: 1771年,歌德大学毕业,回故乡当律师,同时坚持写作。 剧本:铁手骑士葛兹· 冯· 伯利欣根(简称葛兹)是部历史悲剧。葛兹实有其人,是个争自由,反封建的英雄。 诗剧片段:普罗米修斯 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篇书信体小说) 诗剧:浮士德的部分初稿。 理解后简答题 为什么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第一部产生影响的作品。 1歌德的中篇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的性格是社会铸造的,他以孤傲来对抗德国现实的丑恶,但他总以不合作逃避的方式来反抗,显得无力。因此他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2感染了世界各国不同时代的同病相怜的青年。他们不但模仿维特穿青衣黄裤,甚至也学他自杀。 在意大利期间他创作和构思了三个古典主义悲剧: 哀格蒙特、伊菲格涅亚的陶里斯、塔索。 晚年:威廉·迈斯特(上下部、德国第一部教育小说)通过威廉从童年到老年发展的记述,展示了他道德完善的过程。 浮士德:取材于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以诗剧形式写成,以浮士德博士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他探索人生要义的一生。 基本情节:一幕序曲(剧情的正式开端)、两个赌赛、终身追求、五幕悲剧。 五幕悲剧: 知识的追求和知识的悲剧:否定了脱离实际的追求。 感官的追求和爱情的悲剧:否定了仅仅迷恋情欲的爱情(玛家蕾特)。 权势的追求和从政的悲剧:否定了与王朝相妥协的道路(海伦)。 美的追求和寻美的悲剧:否定了以古典美来改造世界的理想(瓦格纳、欧福良) 事业的追求和事业的悲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综合论述题 分析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义。 歌德创作的诗剧浮士德中的浮士德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象征形象。 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作者让他经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这些构成了他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 2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 意义:向人们指出了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分析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风采: 1诗剧以幻想为主,将写实和幻想结合(天上地下、现实古代、人类魔鬼)。使浮士德成为即是资产阶级理想的激越颂歌,同时又是当是德国现实生活的深刻概括。 2在人物塑造上:辩证的方法。浮士德灵与肉的对立统一,梅非斯特作恶造善的对立统一,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展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天帝与魔鬼是理性于情欲的对比;浮士德与梅非斯特是人类与魔鬼的对比;浮士德与玛加蕾特是知识者与自然的对比。比较的手法使各自的性格特征更为鲜明。 3形式多样化。诗剧开头用自由韵体,写玛加蕾特用民歌体;写海伦部分则用古希腊悲剧的诗体。叙事、抒情、议论糅为一体,诗剧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如人造人、海伦、魔女之厨都是象征,批评教会则常用暗喻。 理解后简答题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一部思想内容很丰富的作品。 1主要思想价值,是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摆脱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 2诗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3诗剧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世界和人类就是在这不断追求、不断幻灭的大循环中矛盾运动、发展进步的。 4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和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以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基础。术语解释 多余人(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典型) 1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产物,封建农奴制社会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 2他们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看不惯贵族庸俗的生活,又摆脱不了自身的资产阶级利己思想。即不愿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一边,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多余人”的弱点是脱离人民群众。 “多余人”系列形象: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 赫尔岑谁之罪:别尔托夫 屠格涅夫罗亭:罗亭 贵族之家:拉夫列茨基。 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 (二)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学)黎公社革命”(1871)。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理解后简答题 19世纪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特别注重社会底层社会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是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他们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文学发展状况: 无产阶级的萌芽:英国宪章派文学和德国工人革命诗歌是最初成就。 术语解释 宪章派文学: 1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主要成就:诗歌 2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3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琼斯和林顿。 德国工人诗歌(19世纪40年代): 维尔特(最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加入“共产主义同盟”成为了一个出色的无产阶级歌手。恩格斯称他“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批判现实主义: 一 法国文学 代表人物及作品: 梅里美: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力的作家。常常从道德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灵”发掘未经现代文明“洗礼”的自然状态下雄伟顽强的原始生命形态。 卡门:(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悲剧)主人公卡门是一个“拥有娇小而出色的姿态,热情如火的大眼睛中不时射出凶暴的眼神”的奔放而浪荡的、吉卜塞女郎。 福楼拜:19世纪法国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创作中偏重于客观写实和精雕细刻,以“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美学原则精致的艺术风格为后来的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奠定了基础。 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爱玛是一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形象。 二 英国文学 代表作家及作品: 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的有: 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 盖斯凯尔夫人(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 小说玛丽•巴顿:反映了宪章运动中的劳资矛盾。 萨克雷: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 长篇小说名利场:副标题“没有英雄的小说”。主人公:蓓基•夏泼 夏绿蒂•勃朗特简•爱:女性意识和对维多利亚传统的叛逆精神。 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唯一的长篇小说。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 小说突出的三点: 1打破了流行的“奋斗成功”的模式代之以“复仇毁灭”的情节。 2打破了流行的“绅士淑女”型的人物模式,代之狂野不羁的新人物。 3打破了流行的从容体面的风格,代之以狂热恐怖的歌特式风格。 三 俄国文学(19世纪60、70年代) 术语解释 自然派: 1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果戈理)。 2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和专制制度。 3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人物”即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 4体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后来“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小人物: 1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生活底层的小人物的典型形象。 2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地位即地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的牺牲者。 3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译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代表作家及作品: 果戈理:继承了普希金的现实主义又把它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别林斯基:俄国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先驱。他肯定了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捍卫了现实主义原则。他的理论有力地推动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代表作文学的幻想 赫尔岑:第一次使用了“多余人”这一文学批评概念来论述当时俄国文学的民族性。 谁之罪(问题小说):主人公别尔托夫(多余人)。 屠格涅夫: 罗亭:罗亭是40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中“多余人”的典型。 贵族之家:对正在“崩溃的贵族阶级的一曲挽歌”。主人公:拉夫列茨基 前夜:俄国姑娘叶琳娜和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是性格坚强,具有崇高理想的新人形象(第一部反映新人形象:平民知识分子的作品) 父与子(代表作):一部社会心理小说。 车尔尼雪夫斯基:19世纪后期杰出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批判家,在哲学、美学和文学方面有很高的建树。 怎么办(长篇小说):典型的“问题小说” 主人公:薇拉、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三角恋爱),最高典型:拉赫美托夫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光辉形象。 杜勃罗留波夫(英年早逝)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针对大雷雨 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又一多余人形象 奥斯特洛夫斯基(俄国著名的戏剧大师): 大雷雨被称为“生活的戏剧”。主人公:卡杰琳娜、鲍里斯 涅克拉索夫:谁在俄罗斯能过上好日子(长诗) 四 美国文学 美国的“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代表作家及作品: 希尔德烈斯白奴:美国第一部反蓄奴制的现实主义小说。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被认为“世界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事件”。 分析比较题 19世纪英、法、俄三国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比较。 相同点: 1 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 都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3 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4都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异同点: 一 法国文学的特征: 1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 2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3描写了个人反抗者形象。 二 英国文学的特征: 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矛盾。 3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倾向。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觉醒,她们用文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玛丽•雪莉、苏珊•弗里娅、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 三 俄国文学的特征: 1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为主要内容。 2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代的苦难,表达了知识分子忧愤、焦虑及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 3独特的形象系列:多余人、小人物形象。 4有系统的进步理论作指导: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美学。 斯丹达尔 (原名:亨利•贝尔 法国) 自称是“人类心灵的观察家”。 19世纪中期法国杰出的实现主义作家,法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1 米兰时期: 意大利绘画史最先提出了有关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主张。 2 巴黎时期:(高峰时期) 主要成就:文艺评论和小说 拉辛与莎士比亚: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1827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作者通过爱情故事反映政治主题(小说的初步尝试)。 1829年著名的意大利题材的短篇小说法尼娜•法尼尼:通过意大利烧碳党人米西瑞里与罗马贵族小姐法尼娜的爱情故事,反映了19世纪初期意大利政治斗争的一个侧面。 1830年长篇小说红与黑的出版,标志着作者创作的高峰。 3奇维塔维基亚时期: 吕西安•娄凡(红与白):揭露七月王朝的长篇小说。 巴马修道院:作者生前惟一获得成功的作品。 红与黑 原名:于连副标题“1830年纪事” “红”指拿破仑时期士兵的红军装,代表资产阶级的力量。 “黑”指教职人员的黑教袍,代表封建社会反动力量。 书名象征:复辟时期两大对立阵营,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突出了小说的政治意义。 理解后简答题 简述红与黑的思想内容。 1 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以于连的遭遇为线索,以维立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和巴黎木尔侯爵府为活动舞台,形象地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 2 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教会的黑暗和罪恶。 3 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 综合论述题 于连的形象分析: 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1 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 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爱读书身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崇拜拿破仑,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封建等级制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投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 2 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的精神。 在贝尚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院长的宠儿。在这里具有对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 在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衔。 3 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 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谴责和对社会的抗议,也是他反抗精神的爆发和悲剧命运的总结。 4人物形象的局限性。 他的行动是个人盲目的,他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论述红与黑的艺术成就。 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1 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来反映时代特征。 小说通过了3个典型环境(维立叶尔、贝尚松神学院、巴黎)中个人奋斗的悲剧过程,揭露了复辟时期大革命的深刻影响,资产阶级的压迫、平民的反抗、贵族和社会的腐败统治等时代特征;又说明了个人奋斗在专制特权社会中失败的客观真理 2 特别善于把握和分析人物心理。 于连收到玛特儿小姐约他半夜来的信时的心理活动。他即高兴又怀疑,即犹豫又自责心理活动互相冲突,揭示了他内心的冲突和感情的瞬间变化,突出了他的性格。(“要准备战斗”) 3 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以于连的个人奋斗史为“经”,以他和德•瑞娜市长夫人、玛特儿小姐恋爱生活为“纬”。 经纬交织、条理明晰。三个典型环境的转换衔接自然顺畅,出场的人物都与主人公有关。人物、情节和环境都显得严整清晰,井井有条,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巴尔扎克 (原名:奥诺雷•巴尔萨 法国人) 出生:中等资产阶级家庭 第一部作品:克伦威尔(五幕诗体悲剧) 长篇小说舒昂党人:是他的第一个胜利,第一部署名巴尔扎克的作品,他现实主义小说的开端。 1832年三十岁的女人(长篇小说):开始和一个波兰贵族韩斯卡夫人通信。 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雨果发表了演说,赞扬巴尔扎克是伟大的“革命作家”、“作品比岁月还多”,真实地反映了法国的“当时现实”。 巴尔扎是个多产的作家,收在人间喜剧中的长中短篇小说有96篇。 他的全部作品分为3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小说总集的主干部分“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6个部分。 理解后简答题 简述巴尔扎克的思想矛盾与创作关系。 1恩格斯评论巴尔扎克时指出:“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全部同情在注定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为”上流社会的必然崩溃唱挽歌,但又辛辣地讽刺了“贵族男女”描写他们在资产阶级暴发户的逼攻下必然失败、毁灭,赞扬他的政敌“共和党人英雄们”。这就是小说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 2巴尔扎克之所以能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往往决定于他世界观中进步的倾向。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具有的积极作用,可以某中程度削弱作家思想中的消极部分。 综合论述题 试述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我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1作品深刻描写了封建贵族衰亡史。 在古物陈列室和农民中:作者通过描写资产阶级和贵族间的矛盾,来揭露封建贵族必将灭亡的客观历史规律。 名门贵妇鲍赛昂夫人的盛衰史和贵族阶级的盛衰史紧密相联。 高老头中她情场失意,被资产阶级小姐击败逼迫离开巴黎,是贵族厄运的写照。 弃妇中男爵卡斯顿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抛弃了她。贵妇人再次受到社会的弃绝,就这样资产阶级妇女靠金钱击败了贵族妇女并代替她们活跃于上流社会。 2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作者通过一系列本质相同而形象各异的资产阶级人物真实地再现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高利贷者中的高布赛克是单纯的高利贷者,不懂商品的流通和资本的周转。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懂得在流通中使资本增值。 纽沁根银行家中纽沁根是交融资产阶级的典型,不仅懂得怎样获得高利润,还会制造谣言、假象等。 3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罪恶。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不让女儿爱破了产的查理,断送了女儿的青春。被查理抛弃,使她即遭到金钱关系的摧残,又受到金钱关系的毒害,罪恶,是其父的牺牲品。 4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 对共和主义者即不完全理解他们的思想实质,但又看不到他们是高尚品德的人。 幻灭中的克雷斯蒂安、农民中的尼雪龙艺术形象虽不够丰满,但描写他们的精神却十分突出。 高老头 理解后简答题 简述高老头的主题思想。 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高老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1 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封建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子爵夫人告别巴黎)。 2小说描写资产阶级凭借金钱和财富的力量打败封建贵族。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小说揭露了与资产阶级野心家极端利己投机取巧完全不同的诚实的个人奋斗之路。 简述高老头父爱悲剧的社会意义。 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高老头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宗教观念的商业资产者的典型。 1 高老头爱女儿十真诚的,但只懂得用金钱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用金钱维系父女之间的感情使她们成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义者,使自己成为拜金主义的牺牲品。 2 他的悲剧是一个通晓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封建宗法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新旧交替时期社会现象的反映。他的父爱反衬出女儿的无情无义,他的人性反衬出社会的残忍。有力地控诉了金钱败坏道德,腐蚀社会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化。特别是家庭关系金钱化的可悲景象。 综合论述题 分析拉斯底涅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主人公拉斯底涅是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小说描写他由一个没落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过程)。 他的性格发展有三个阶段: 1 他到巴黎上大学,想通过勤奋努力,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但是经不起上流社会的诱惑。3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会的本质:法律和道德对有钱人无效,财产才是金科玉律。于是他决定走另一条道路:往上爬!不顾一切地往上爬。 2 经过人生两个导师的教唆,拉斯底涅开始了明显的蜕变。 鲍赛昂夫人亲自教他读“人生这部分”培养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传授他以牙还牙对付社会和个人的伎俩。最后鲍赛昂夫人的隐退使他进一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 伏脱冷要求拉斯底涅同自己合伙,教他与维多莉恋爱,自己杀死维多莉的哥哥,以获取泰伊番的财产。他还用赤裸裸的语言剖析社会的本质。伏脱冷后来被米旭诺以3000法郎卖给当局,使拉斯底涅进一步相信伏脱冷利己主义社会本质的剖析。 3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最后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当他埋葬了高老头后,埋掉了最后一点人性。这曾清白的青年,已堕落成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 意义:小说通过拉斯底涅的演变,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论述高老头的艺术特色。 1 结构精致,情节富有戏剧性。 小说围绕拉斯底涅向上爬安排情节,有主有次、多情节、多故事。拉斯底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其它人主要围绕他的性格形成而展开的。伏脱冷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后被捕;鲍赛昂夫人完成任务后隐退;高老头的悲剧促进了他性格的最后形成。 2 从现实的精致观察进行精确生动的典型环境的描写。 对典型环境的描写为人物性格发展提供依据。如伏盖公寓的颓废、寒酸与上流社会灯红酒绿形成强烈的对比,刺激出拉斯底涅向上爬的野心,形成了典型环境相适应的典型性格。 3广泛地运用了对比的原则。 如高老头对女儿的溺爱与泰伊番将女儿赶出家门;高老头的痴情与女儿的绝情,从中引出抑恶扬善的教训。(人物对比) 上流社会和伏盖公寓下层社会对比,刺激了拉斯底涅的野心,揭露了贵族表面兴盛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的粗俗。(环境对比) 4语言多姿多彩、比喻深刻。 人物语言充分个性化:如伏脱冷语言锋利、充满强烈味、赤裸裸一针见血;高老头的语言中充满对女儿的痴情。 比喻:高老头没钱是遭到女儿们的遗弃“就像柠檬榨干了”,她们“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 5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高老头的父爱持久不变;同为野心家拉斯底涅涉事不深,伏脱冷老谋深算。 狄更斯 (英) 19世纪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一个贫穷的小职员家庭。 他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 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堂•吉诃德式的作品)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 奥立弗•退斯特(雾都孤儿):真实的展现了社会的黑暗,慈善机构虐待儿童的罪恶,抨击了当时的“新济贫法”。 尼古拉斯•尼古页:通过教师尼古拉斯的经历,揭露社会的黑暗,把希望寄托在理想化的资产阶级身上。艺术上采用流浪汉小说的结构形式。 第二时期: 特写集旅美扎记 长篇马丁•朱什尔维特 长篇小说:董贝夫子主人公董贝是40年代英国商业资本家的典型。 这一时期狄更斯小说在艺术上成熟了,结构完整,没有流浪汉小说的痕迹。 第三时期:(早期那种乐观主义幽默的情调削弱了) 重要作品:大卫•科波菲尔近似自传体的小说。 理解后简答题 简述艰难时世的主要思想内容。 1它反映了4050年代英国的劳资矛盾(社会的根本矛盾)。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揭露了当时的繁荣盛世其实就是冷酷的扼杀人性的艰难时世。 2小说通过葛雷硬、庞得贝为代表的利己主义和“事实哲学”,抨击了资产阶级剥削的理论基础功利主义哲学,揭露其扼杀人性的罪恶。 3小说通过以西丝为代表的善良人感化冷酷的资产阶级的设想。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作者解决矛盾的方案是人性感化。 双城记 理解后简答题 简析双城记的写作目的和思想内容。 双城记是狄更斯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达到成熟时期的杰作。 一写作目的:作者想借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向英国统治者敲起警钟,具有明显的借古喻今的现实意义。 二主题思想: 1对贵族阶级做彻底的否定。 小说通过梅尼特医生给朝廷的揭发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及被捕人狱18年之久的情节描写。无情地揭露了腐败了的统治阶级专制政体、法律制度。 2描写了法国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惨生活。 3生动描绘了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打巴斯底狱的情景和惩罚压迫者的历史画面,反映了法国大革命轰轰烈烈的斗争场面,准确而又形象地展示了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必然性。 4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简析双城记的艺术特色。 一 结构复杂严谨,由三个对立而又相交织的线索组成。 梅尼特医生的故事;贵族后代代尔那的故事;革命者得伐石太太的故事。体现了情节的丰富性和结构完整性的统一。 二 浪漫色彩和现实手法有机结合。 1浪漫色彩:小说情节波澜起伏、紧张生动又富有戏剧性。 2写实手法:对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及场面的描写。 三 大笔勾勒和精雕细刻有机结合。 1大笔勾勒:巴黎人民起义。 2精雕细刻:人物肖像、心理及叙述事件。 综合论述题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双城记中狄更斯以自己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1同情法国人民的悲惨生活。 如正直的知识分子梅尼特医生给朝廷的揭发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至被投入监狱18年之久。他的行为不为生活所容,最后家破人亡。 2同情法国大革命,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场面展示了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必然性。 小说生动的描绘了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工攻打巴士底狱的情景和惩罚压迫者的历史画面。表现了人民的愤怒、仇恨、革命情绪,描绘了封建贵族和广大人民的尖锐矛盾,封建压迫剥削所造成的贫穷和饥饿是革命的根源。 3谴责了暴力领袖得伐石太太。 她凶狠、可怕、冷酷无情、杀人的疯狂及无止境的复仇,不惜秧及无辜。得伐石太太最后和保姆扭打致死,以此来表明人道对暴力的胜利。对得伐石太太的革命政权是否人道的问题,作者对次表示了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梅尼特医生和代尔那都是人道主义的化身,和他们相比得伐石太太是不人道的,因次苦大仇深的得伐石太太被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作者企图用阶级调和解决阶级矛盾和复杂的社会现象。他希望统治阶级能理智地进行一次改革,富人与穷人之间用爱代替恨。作者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人民的革命是正义的,但又认为过火。得伐石太太的结局,说明了作者的观点。 4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典型 代尔那自动放弃贵族特权,为营救管家而被捕入狱。 卡尔登被作者描写为一个从来不关心任何人的人、一个酒鬼,后来被感化这样的人、最后心甘情愿地代替别人上断头台。 作者人道主义的局限性: 如作者把贵族的残暴和革命者的错误作对比,以此突出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认识也使他不能准确认识法国大革命及其过程中的是非功过。 狄更斯的其它作品: 荒凉山庄小杜丽伟大的期望等长篇小说。 果戈理(俄)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自然派”的创始者。 主要作品: 狄康卡近乡夜话:成名作 彼得堡故事集:其中最出色的是几篇描写“小人物”的作品。 如狂人日记外套 外套:主人公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是一个卑微的九等文官。作者揭露了贵族官僚阶级的冷酷,对“小人物”的遭遇表示同情。 钦差大人(讽刺喜剧):中公开表示俄国应该回到宗法制社会中,并且要维护俄国的专制农奴制度。 理解后简答题 简析钦差大人的主题思想。 1在果戈理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中作者以

    注意事项

    本文(《外国文学》(全部教案).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