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地板采暖规范.doc

    • 资源ID:56701593       资源大小:85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板采暖规范.doc

    地板采暖规范一、 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后首先仔细核验图纸,根据实地校验盘管供回路走向,确定好固定分水器安装位置。 二、 清扫地面杂物. 三、 铺聚苯乙烯板,铺板时不允许留3mm以上缝隙,板面要做到平整,不翘曲。 四、反热膜铺设要以搭接方式铺设,不得留间隙。 五、   固定盘管前要查看图纸并画出单向管路线条,留出足够的接头尺寸后沿线固定,每个管卡的间距不得大于500mm转弯处管道弯曲半径应小于管道外径的8倍,管路中间禁止使用接头,在两根采暖管之间间距小于80mm时应加隔温套管。 六、制作了隔离带、伸缩缝、盘管固定后,沿着墙边柱边及门口把10mm(厚)*100mm(高)的泡沫板贴牢固。房间边长6米以上时必须留5mm宽的伸缩缝。 七、加压测试:分水器和管道连接完毕,把分水器阀门逐个关闭后再逐路缓慢充水,直至管路空气排尽,异物冲出,最后连接加压泵,加压至0.7Mpa以上,留观30分钟,如果压力下降大于0.05Mpa时必须仔细检查原因,直至故障排除,最后在拆除压力泵前关闭泄压阀,使管路保持水压,在混凝土填充过程中管道内应保持不低于0.4Ma的压力。 八、维护保养。第一个采暖期开始时用35以下的低温热水运行24小时之后方可继续加热,加热幅度不应大于10,以后间隔24小时水温上调10以内,直至设计水温地板采暖技术要点及规范术语 地暖是与人体取暖生理需求特性最为吻合的供暖方式之一,室内温度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逐渐递减,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良好感觉,较好地解决了“寒从脚下生”的难题,在此环境下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辐射表面温度低,灰尘、细菌不易飘浮运动,或因升华而产生异味,不易造成室内污浊空气对流,室内洁净。在地暖房间居住或办公感到舒适、卫生并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总的来说:用之舒适、卫生、不占面积、高效节能、热稳定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新疆从2004年开始,也逐渐开始代替热水散热器,地暖的设计说明以及材料的选择涉及多方面的知识,需专业人士方可阐明,所以在此不作细论,仅对施工作细则概论。1.术语1.1填充层(File up layer)敷设于加热管周围和以上的结构,用以保护加热管和使地面温度均匀。1.2绝热层(Heat insulating layer)敷设于填充层之下和沿边外墙周边的构造层,用以减少无效热损失。1.3伸缩缝(Expansion seam)在填充层内适当位置,用以防止因冷热伸缩而使地面龟裂和破损的构造。1.4固定卡子(Tube clamps)当采用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复合绝热层上的方式时,所使用的塑料卡钉。1.5钢丝网(Wire metting)另一种固定加热管方式所用的低碳钢丝纺织构件,铺设于绝热层表面。1.6扎带(Belting)将加热管固定在钢丝网上的塑料带。2设计说明仅作参考2.1设计参数简表设计类别民居设计值房间温度18—22进、回水温差8—11地板表面温度23—29热输出(wm2)47—125流量(升秒)0.02—0.15压力降(KPa)20—40回路长度(m)60—120管子尺寸(外径mm)16、20、25管间距(mm)150—4002.2设计参数实例和丰镇政府2.2.1建筑面积为:m22.2.2采暖室外设计温度:-222.2.3采暖室内设计温度:182.2.4地板采暖供水温度:552.2.5地板采暖回水温度;452.3地暖的表面温度设计2.3.1敷设加热管道地板的表面平均温度Tep,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TPEtn9(q100 0.909)式中:q 地板面积有效散热量(Wmm)tn 室内温度()2.3.2敷设加热管道地板的表面平均温度Tep,不应超过下列限值:2.3.2.1人员长期停留区域28(宜为24-26;2.3.2.2人员短期停留区域32(宜为28-30;2.3.2.3无人员停留区域42(宜为35-40;注:限值系指仅限于在最冷天短时达到的表面平均温度。3材料的选择仅作参考3.1加热盘管的选择应根据系统热媒的温度,使用条件等级,设计工作压力,系统的水质要求,以及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等因素选择。而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交联聚乙烯(PE-X)管材,20mm2.0mm.3.1.1以下是对地板采暖所用各管材进行的物理力学性能比较。项目单位指标交联聚乙烯管(PEX)交联铝塑复合管(XPAP)聚丁烯(PB)耐热增强聚乙烯(PE-RT)密度 gcm 3≥0.93-≥0.92 0.933纵向长度回缩率≤3-≤3≤3抗拉屈服强度(231 0)Mpa 16≥23 17 16.5断裂延伸率(231 0)≥400≥350≥125≥800导热系数 W(m.k)0.41 0.45 0.22 0.4线膨胀系数 Mm(m.k)0.200 0.025 0.130 1.953.1.2现对常用的交联聚乙烯管进行详细说明。交联聚乙烯管(PE-X):(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pipe)以密度≥0.94gcm³的聚乙烯或乙烯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通过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使其线型的大分子交联成三维网状的大分子结构,由此种材料制成的管材,通常以PE-X标记。其在095和0.6MPa压力下长期使用,寿命可达五十年。交联聚乙烯(PEX)管适合用于低温地板辐射系统,其耐压强度(8公斤以上)不及PP-R和PE-AL-PE管,结构单一,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较为接近。应用此管材可大大减少管材及混凝土开裂的几率。3.2分水器的选择3.2.1分水器的安装应为紫铜或黄铜。3.2.2供回水均设排气阀。3.2.3供水前端应设“Y”型过滤器。3.2.4供水分水管各支管均应设阀门,以调节水量的大小。3.3绝热板材的选择宜用高密度聚乙烯笨板(聚乙烯泡沫塑料)。3.4各材料的选择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有关部门的检验报告。4地暖结构设计地暧的结构设计,不同地区,不同设计单位,所采用的方案各不相同,现仅对所在实习地点的情况进行说明。4.1实例一:建材市场地暖剖面图a.C20细石混凝土填充层60mmb.PEX管 D20c.钢丝网片 D2,100100d.保温地垫(带铝箔)厚3mme.防水层(卫生间设)f.结构层 地面辐射采暖地板地暖铺装、验收、使用规范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木地板的铺装、验收、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低温辐射采暖(地热)地板。        适用安装方式:悬浮式安装、直接胶粘式安装。2、规范性引用文件3、定义和术语        悬浮式安装方式:木地板在铺装中与楼板地面不连接,地板悬浮在地面上的安装方法。        直接胶粘安装方式:把木地板用粘合剂与地面直接粘贴,地板与地板之间拼接不用地板胶。4、基本规定4.1.铺装前的室内环境:       安装环境(包括地表和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537,环境湿度在安装前后都应该控制在2080%;不适宜在浴室(特殊地板除外)、洗手间、桑拿房及环境恶劣的公用场所安装,不适宜在地板底层太软的状态下铺设。地板安装好后,地板表面温度应不得超过27,在地板表面可以覆盖具有透气性的地毯,但不允许覆盖(1.5m2以上)PVC等不透气的材料;4.2.地面要求:        地面以2m为半径的范围内必须水平,高低误差不得超过3mm,超过误差部分须用水泥或快干粉进行找平,找平后的地面符合要求:        水泥地面的含水率应不高于10%;        地面应不起灰尘,清洁无杂物;        水泥地面应无开裂及变形现象;        为保证安装完地板后,门能自由的开启,门与地板表面距离不小于地板+地垫+2毫米的厚度;4.3.地暖要求:        在地板安装前地暖必须试运行过,运行正常,升温均匀,避免过热、升温不正常等现象(水暖必须带压运行,不能有渗漏、破裂,避免水压不正常),如有必须在地板铺装前检修。         必须进行地热加温试验,进水温度至少达50,确保采暖运行正常,并保温12h以上,使地面干透;在铺设前,如无法进行地热加温试验,原则上不予施工,否则由委托方负责。        地热系统供暖必须温度均匀,避免一些地表温度太高,尽量保持地表恒温。房间地表都需要有地热供暖,而且必须采用标准功能元件,供热系统到达水泥地面的温度应不超过32;供暖系统符合的基本供热条件是:封闭、绝缘等。        有地热供暖系统的地面,严禁在地面上剔凿钉钉、打洞等措施。5、施工工序要求:        整体装饰(墙、顶、门等)基本结束,地板是最后工序。严禁在木地板铺设时,与其他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交叉混合施工。建议墙体最后一道面漆可在地板竣工后施工,但应采取保护措施。6、产品要求:        所有产品必须满足相关国家标准,无国家标准的须满足行业或企业标准。标准范围内允许的产品缺陷必须在铺装施工时进行调整处理。7、配件要求:        所有配件必须满足国家标准,无国家标准的须满足行业或企业标准地板采暖系统设计1.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供水温度应计算确定,但不宜超过60摄氏度,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摄氏度。同一热源输配系统的各房间,应按相同的水温计算。2. 采用集中热源时的热媒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当工程条件必须突破时,应选择采用适当的管材,并采取相应的系统补强措施。3. 无论采用何种热源。地板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和热源系统相匹配,并设置可靠的控制装置。4. 地面上的固定设备和卫生器具下,不应布置加热管道,应考虑家具和其它地面覆盖物的遮挡因素,按房间地面的总面积F,乘以适当的修正系数,确定地板有效散热面积F1。 5. 单位地板面积所需有效散热量q1=Q1/F1(W/m2) 式中:Q1-房间所需有效散热量(W) F1-房间地板有效散热面积(m2) 6. 敷设加热管道的地板表面平均温度tep=tn+9(q1/100)0.909q1-单位地板面积有效散热量(W/m2) tn-室内温度 (摄氏度)7. 敷设加热管道地板的表面平均温度tep,就符合下表要求。环境条件适宜范围(摄氏度)最高限值(摄氏度)人员长期停留区域24-2628人员短期停留区域28-3032无人员停留区域35-4042 8. 当房间供暖热负荷较大,地板表面温度计算值超出规定时,应设置其它供暖设备,以满足房间所需散热量。 9. 当热管内热媒流速不小于0.25m/s,供回水阀门以后(含阀门、加热管和热媒集配装置等构件)的系统阻力,应进行计算,并不宜大于30kpa。 ·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安装·主控项目 8.5.1  地面下敷设的盘管埋地部分不应有接头。       检验方法:隐蔽前现场查看。说明:8.5.1  地板敷设采暖系统的盘管在填充层及地面内隐蔽敷设,一旦发生渗漏,将难以处理,本条规定的目的在于消除隐患。8.5.2  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       检验方法:稳压1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且不渗不漏。说明:8.5.2  隐蔽前对盘管进行水压试验,检验其应具备的承压能力和严密性,以确保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正常运行。8.5.3  加热盘管弯曲部分不得出现硬折弯现象,曲率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塑料管: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8倍。       2  复合管: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5倍。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说明:8.5.3   盘管出现硬折弯情况,会使水流通面积减小,并可能导致管材损坏,弯曲时应予以注意,曲率半径不应小于本条规定。 · 地板采暖国家行业标准 JGJ142-2004 · 第一章总 则 第1.1.1条为了规范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第1.1.2条本规程适用于新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内,以热水为热媒或以发热电缆为热源的,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第1.1.3条进行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等的规定。 第二章术 语 第2.1.1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low temperature hot water floor radiantheating)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 第2.1.2条分、集水器(manifold)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回水的配、集水装置。 第2.1.3条面层(surface course)建筑地面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表面层。第2.1.4条找平层(toweling course)在垫层或楼板面上进行抹平找坡的构造层。 第2.1.5条隔离层(isolating course) 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第2.1.6条填充层(filler course) 在绝热层或楼板基面上设置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用的构造层,用以保护设备并使地面温度均匀。 第2.1.7条绝热层(insulating course)用以阻挡热量传递,减少无效热耗的构造层。 第2.1.8条防潮层(moisture proofing course)防止建筑地基或楼层地面下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第2.1.9条伸缩缝(expansion joint)补偿混凝土填充层、上部构造层和面层等膨胀或收缩用的构造缝。 第2.1.10条铝塑复合管(polyethylene-aluminum compound pipe)内层和外层为交联聚乙烯或聚乙烯、中间层为增强铝管、层间采用专用热熔胶,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加热管。根据铝管焊接方法不同,分为搭接焊加对接焊两种形式,通常以XPAP或PAP标记。 第2.1.11条聚丁烯管(polyebutylene pipe) 由聚丁烯1树脂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加热管,通常以PB标记。 第2.1.12条交联聚乙烯管(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pipe)以密度大于等于0.94g/cm3的聚乙烯或乙烯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通过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使其线型的大分子交联成三维网状的大分子结构的加热管,通常以PE-X标记。按照交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PE-Xa)、硅烷交联聚乙烯(PE-Xb)、电子束交联聚乙烯(PE-Xc)、偶氮交联聚乙烯(PE-Xd。) 第2.1.13条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olypropylene random copolymer pipe) 以丙烯和适量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加热管。通常以PP-R标记。 第2.1.14条嵌段共聚聚丙烯管(polypropylene block copolymer pipe) 以丙烯和乙烯嵌段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加热管。通常以PP-B标记。 第2.1.15条耐热聚乙烯管(polyethyle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 pipe)以乙烯和辛烯共聚制成的线性中密度乙烯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一种热塑性加热管。通常以PE-RT标记。 第2.1.16条黑球温度(black globe temperature)由黑球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数值,习惯上也称实感温度。 第2.1.17条发热电缆(Heating cable)以供暖为目的、通电后能够发热的电缆,通常由发热导线、绝缘层、接地屏蔽层和外鞘等部分组成。 第2.1.18条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Heating Cable floor radiant heating)将外表面允许工作温度上限为65的发热电缆埋设在地板中,以发热电缆为热源加热地板,以温控器控制室温或地板温度,实现地面辐射供暖的供暖方式。 第2.1.19条发热导线(heating conductor)发热电缆中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金属线。 第2.1.20条绝缘层(Insulation of a cable)发热导线之间或发热导线与接地屏蔽层之间的绝缘材料层。 第2.1.21条接地屏蔽层(Screen)包裹在发热导线外并与发热导线绝缘的金属层。其材质可以是编织成网或螺旋缠绕的金属丝,也可以是螺旋缠绕或沿发热电缆纵向围合的金属丝或金属带。 第2.1.22条外鞘(Sheath)保护发热电缆内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如腐蚀、受潮等)的电缆外壳层。 第2.1.23条室温温控器(Thermostat with room sensor)能够感应房间空气温度,用以调节房间所需温度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 第2.1.24条地温温控器(Thermostat with floor sensor)能够感应地板温度,加以控制调节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 第2.1.25条双温温控器(Thermostat with air & floor sensors)能够同时感应房间空气温度和地板温度,加以控制调节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 第2.1.26条固定卡子(Tube clamps)将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直接固定在绝热层上的塑料卡钉。 第2.1.27条扎带(fixing)将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固定在木格栅或钢丝网上的固定带· 第四章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材料 第1节一般规定 第4.1.1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中所用主要材料包括加热管、分、集水器(含连接件等)、隔热材料等。 第4.1.2条系统中所用材料,应根据工程环境,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荷载、设计寿命及施工性能,参考相关的标准综合比较后确定。 第4.1.3条所有材料均应是按国家有关标准检验合格的,有关强制性性能要求应由国家授权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有效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 第4.1.4条管材生产企业必须向设计、安装和建设单位提供有关管材的下列文件资料:1. 国家授权机构提供的管材型式检验报告;2. 产品合格证;3. 有特殊要求的管材,厂家应提供相应说明书。     第2节加热管管材 第4.2.1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加热管一般为塑料管或铜管, 应根据其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使用寿命、可维修性、施工方便程度和环保性能(如管材回收利用的可能性)等因素,经全面综合考虑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第4.2.2条加热管质量必须符合相应标准中的各项规定与要求;加热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附录F的规定。 第4.2.3条塑料加热管外壁标识应按相关管材标准执行,有阻氧层的加热管宜注明。 第4.2.4条与其它供暖系统共用同一集中热源水系统、且其它供暖系统采用钢制散热器等易腐蚀构件时,全塑管宜有阻氧层或在热水系统中添加除氧剂,以有效防止渗入氧而加速对系统的氧化腐蚀。 第4.2.5条塑料加热管的内外表面应该光滑、平整、干净,不能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明显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 第4.2.6条塑料加热管的公称外径、公称壁厚与偏差,应符合附录G的要求。 第4.2.7条塑料加热管必须进行遮光包装后运输,不得裸露散装。 第3节分、集水器及连接件的质量要求 第4.3.1条分、集水器包括分、集水干管、排气泄水装置、支路阀门和连接配件等。 第4.3.2条分、集水器(含连接件等)的材料宜为铜质。当用于连接PP-R管或PP-B管时,铜质连接件直接与PP-R或PP-B接触的表面必须镀镍。 第4.3.3条分、集水器(含连接件等)的表观,内外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裂纹、砂眼、冷隔、夹渣、凹凸不平及其它任何影响性能的缺陷。表面电镀的连接件,色泽应均匀,镀层牢固,不允许有脱镀的缺陷。 第4.3.4条金属连接件间的连接及过渡管件与金属连接间的连接采用GB7306-2000550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连接密封。永久性的螺纹连接,允许使用厌氧胶密封粘接;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允许使用不超过0.25 mm总厚的密封材料密封连接。 第4.3.5条铜制金属连接件与管材之间的连接结构形式为卡套式或卡压式夹紧结构。 第4.3.6条连接件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采用管道系统适应性试验的方法,管道系统适应性试验条件及要求参照相关标准。 第4节隔热材料质量要求 第4.4.1条隔热材料应采用导热系数小,吸湿率低,难燃或不燃,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的材料,并且不含殖菌源,不散发异味及可能危害健康的挥发物。 第4.4.2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采用珠粒发泡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其质量应符合GB/T 10801.12002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中的规定,主要技术指标如表4.4.2  表4.4.2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主要技术指标表观密度                             不小于 kg/m3 20.0压缩强度(即在10%形变下的压缩应力)  不小于 kPa 100导热系数                             不大于 W/m.k 0.041吸水率 (体积分数)                  不大于 %(v/v) 47048h后尺寸变化率                  不大于 % 3熔结性(弯曲变形)                   不小于 mm 20氧指数                               不小于 % 30燃烧分级                             达到B2 级 第4.4.3条当采用其它隔热材料时,其技术指标应参照表4.4.2的规定,选用同等效果隔热材料。· 第三章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 第1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不应超过60,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 第3.1.2条采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 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区域特征 适宜范围 最高限值 人员经常停留区 24-26 28人员短期停留区 28-30 32无人停留区 35-40 42浴室及游泳池 30-33 33 第3.1.3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建筑物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 第3.1.4条无论采用何种热源,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和热源系统相匹配;同时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满足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运行与调节的需要。 第3.1.5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 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以施工图纸为主, 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 加热管布置平面图、分、集水器、地面构造图等内容;2. 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热源及热媒参数、加热管技术数据、规格(公称外径X壁厚);标明使用的具体条件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以及绝热层材料的导热系数、容重(密度)、规格、厚度等;3. 平面图中应绘出加热管道的具体布置形式,标明敷设间距、各环路编号、加热管的管径、计算长度等。 第2节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地面构造作法 第3.2.1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地面结构,宜由基层(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面)、找平层、绝热层(上部敷设加热管)、伸缩缝、填充层和地面层组成。可参见附录A。1. 当工程允许地面按双向散热进行设计时,各楼层间的楼板上部可不设绝热层。2. 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绝热层下部应设置防潮层。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也必须设绝热层。3. 对于潮湿房间如卫生间、游泳馆等,在填充层上部应设置隔离层。 第3.2.2条采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宜优先采用热阻小于0.05·K/W的材料作为面层。 第3.2.3条当面层采用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时,加热管应敷设在木地板下部、龙骨之间的绝热层上,这时可不设置豆石混凝土填充层。 第3.2.4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时,其厚度不应小于表3.2.4规定值,若采用其它隔热材料时,可根据热阻相当的原则确定厚度。 第3.2.5条在与内外墙、柱及过门等垂直部件交接处应敷设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20mm,伸缩缝宜采用聚苯乙烯或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8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内满填弹性膨胀膏。 第3.2.6条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不宜大于12mm。填充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如地面荷载大于20KN/m2时,应会同结构设计人员采用加固措施。 第3节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供暖热负荷的计算 第3.3.1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暖热负荷,应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第3.3.2条计算全面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耗热量时,室内计算温度的取值应降低2,或取计算总耗热量的9095。 第3.3.3条局部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耗热量,可按整个房间全面辐射供暖所算得的耗热量乘以该区域面积与所在房间面积的比值和表3.3.3中所规定的附加系数确定。 表3.3.3 局部辐射供暖热负荷的附加系数供暖区面积与房间总面积比值  0.55  0.40  0.25附 加 系 数                 1.30  1.35  1.50 第3.3.4条进深大于6m的房间,宜以距外墙6m为界分区,分别计算供暖热负荷和进行加热管布置。 第3.3.5条敷设加热管的建筑地面,不应计算地面的传热损失。 第3.3.6条计算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暖热负荷时, 不考虑高度附加。 第3.3.7条采用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或分户独立热源的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的系统,应考虑间歇供暖和户间传热等因素,宜对计算的热负荷增加一定的附加值。 第4节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地面散热量 第3.4.1条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q (W/)应按下式计算:q=qf + qd单位地面面积辐射传热量: qf=5x108(tpj +273)4-( AUST+273)4 单位地面面积对流传热量:qd=(tpj-tn)n式中:tpj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AUST室内非加热表面的面积加权平均温度();(详见附录B)常数,向上传热时,2.17; 向下传热时, =0.14;n指数,向上传热时,n1.31; 向下传热时, n=1.25;tn室内计算温度()。 第3.4.2条确定地面所需的散热量时, 应将第三节计算的房间供暖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地板向下的散热量。 第3.4.3条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应按下式计算:q x QF式中: qx 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 (W/);Q 房间所需的地面散热量 (W);F 敷设加热管的地面面积 ()。 第3.4.4条确定地面散热量时, 必须校核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 确保其不高于表3.1.3的最高限值;否则应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它辅助供暖设备,减少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负担的热负荷。tpj与单位地面面积所需散热量之间,近似关系为:tpj=tn+9 (qx/100) 0.909 式中:tn室内计算温度();qx 单位地面的散热量,W/。 第3.4.5条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面向上的散热量和向下层或向土壤传热的热量损失。 第3.4.6条地面散热量应考虑家俱及其它地面覆盖物的影响。 第3.4.7条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的热损失,均应通过计算确定。注:当加热管采用PE-X管或PB管、外径为20mm、填充层厚度为50mm、绝热层厚度20mm和供回水温差10时,不同加热管间距、平均水温和室内空气温度条件下,单位地面面积散热量及向下传热的热损失,可按附录B选用。 第5节加热管系统设计 第3.5.1条在住宅建筑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按户划分系统,配置分、集水器;户内的各主要房间,宜分环路布置加热管。 第3.5.2条连接在同一分、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径各环路加热管的长度宜尽量接近,并不宜超过120m。 第3.5.3条加热管的布置,应根据保证地面温度均匀的原则,选择采用回折型(旋转型)、平行型(直列型),详见附录C。 第3.5.4条加热管的敷设管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空气设计温度、平均水温及地面传热热阻等通过计算确定。 第3.5.5条加热管的选择,应按供暖系统实际设计压力和管材的许用设计环应力选用,选择方法可参照附录D。 第3.5.6条加热管内水的流速不宜小于0.25m/s。 第6节分、集水器及附件的设计 第3.6.1条每环路加热管的进、出水口,应分别与分、集水器相连接。分、集水器直径应不小于总供回水管直径,且分、集水器最大断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每个分、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应设置可关断阀门。 第3.6.2条在分水器之前的供水连接管道上,顺水流方向应安装阀门、过滤器、热计量装置(有热计量要求的系统)和阀门。在集水器之后的回水连接管上,应安装可关断调节阀,必要时可以平衡阀代替。 第3.6.3条在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的总出水管之间,宜设置旁通管,旁通管上应设置阀门,保证对供暖管路系统冲洗时水不流进加热管。 第3.6.4条分、集水器上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气阀及泄水阀。 第7节加热管水力计算 第3.7.1条加热管的压力损失P(Pa),P =Pm+Pj沿程压力损失Pm:    Pm = Pa局部压力损失Pj:    Pj Pa式中:管道摩擦系数;d管道内径(m);管道长度(m);水的密度(m3);水的流速(m/s);局部阻力系数。 第3.7.2条塑料管的摩擦系数,可近似统一按下式计算:式中 摩擦阻力系数;b水的流动相似系数;b1 式中 Res为阻力平方区的临界雷诺数,ke管子的当量粗糙度,m,对塑料管,ke=1×10-5 m;di管子的计算内径,mdi=0.5(2do?do4s2?s) (2)式中 do管外径,m;?do管外径允许误差,m;s管壁厚,m;?s管壁厚允许误差,m。Rep实际雷诺数,Rep= ,其中 为水的流速,m/s; 为与温度有关的运动黏度,m2/s。 塑料管阻力损失可按附录E计算。 第3.7.3条加热管的局部压力损失应通过计算确定,加热管局部阻力系数值可按附录E3选用。 第3.7.4条每套分、集水器环路(自分水器总进水管阀门起,至集水器总出水管阀门为止)的总压力损失(不包括热量表和恒温阀的局部阻力),不宜超过30kPa。 第8节热计量和室温控制 第3.8.1条新建住宅热水供暖系统, 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温度控制装置。 第3.8.2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分户热计量, 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2. 热量表前应设置过滤器;3. 供暖系统的水质,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 1576)的要求;4. 共用立管和入口装置, 宜设置在管道井内;管道井宜邻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5. 每一对共用立管在每层连的户数不宜超过3户。 第3.8.3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室内温度的控制, 可选取如下列出的一种方式:1. 在加热管与分、集水器的接合处,分路设置调节性能好的阀门,通过手动调节来控制室内温度;2. 在加热管与分、集水器的接合处,分路设置远传型自力式或电动式恒温控制阀,通过各房间内的温度控制器控制相应回路上的调节阀,使室内温度自动保持恒定。调节阀也可内置于集水器中。采用电动控制时,房间温控器与分、集水器之间应预埋电线。3. 在各个房间的加热管(加热管局部沿墙槽抬高至1. 4m)上装置自力式恒温控制阀,使室温保持恒定 。 第3.8.4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在热源处设置供热温度调节控制装置。· 第五章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施工 第1节一般规定 第5.1.1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2. 有较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并已完成技术交底;3. 施工现场具有供水或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4. 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内粉刷(不含面层),外窗、外门已安装完毕,并已将地面清理干净;厨房、卫生间应做完闭水试验并经过验收;5. 各种安装材料已经检验合格,所附带的说明书和合格证应齐全。 第5.1.2条加热管在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滚

    注意事项

    本文(地板采暖规范.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