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希腊2石大版PPT课件.ppt
希腊希腊2 2石大版石大版一、生平和著作一、生平和著作1)雅典贵族家庭)雅典贵族家庭2)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五年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五年3)三十僭主(三十僭主(404)和苏格拉底被处死)和苏格拉底被处死(399)4)游历和三次叙拉古之行游历和三次叙拉古之行5)“阿卡德米(阿卡德米(Academy)学园学园”(387)6)著作:著作:理想国理想国(共和国共和国)法律篇法律篇Analysingtheanalogytheship=thestate;thecaptain=politicians;thecrew=thepeople;theartofnavigation=theknowledgeofthegoodneededtoruleproperly;thetruenavigator=thephilosopher.3)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它不存在于现实中,不会与现实中任何一个具体的城邦相吻合。理想国是哲学家“在彼岸所看到的原型”,或者是天上才有的“神圣的原型”。它是现实城邦所应趋赴的目标,是现实各类城邦中合乎正义的因素的集中提炼和升华,是城邦本质或内在精神的真正体现和阐发。4)城邦的本质和内在精神城邦的本质和内在精神公民内部或公民团体整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它是城邦现实的对立物,特别是他那个时代雅典城邦的对立物。是对现实 的逆反构思 由于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隔阂,这个蓝图不会在现实中不折不扣地实现。5)城邦理念或理想国的价值)城邦理念或理想国的价值柏拉图的真正用意在于阐明国家的一般本质,指出真正的国家或作为一切国家典范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实的国家应依什么标准来评判和改造。三、社会分工与正义三、社会分工与正义社会分工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1)人的天赋与社会分工)人的天赋与社会分工人的天赋才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只有从事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得最好。但是,人的生活需要却是多方面的。个人才能的片面性与生活需要的多面性之间的矛盾。解决出路,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分工合作。每个人从事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相互提供服务。(2)分工产生国家)分工产生国家国家(城邦)本身就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由简单的经济需求而结合成最初的城邦,农夫、各类工匠、商人等。需求增加,分工扩大,产生军人和统治者。国家便正式形成。国家是由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而产生的,社会分工是国家的基础,所以,理想的国家也必须贯彻社会分工的原则。(3)分工与三个等级的形成)分工与三个等级的形成国家起源的历史描述与国家基础的逻辑推演相结合。生产者等级生产者等级:农民、牧人、各类工匠、商人等,其职责是为整个社会提供物质生活资料,执行的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职能。“护国者护国者”或军人等级或军人等级:其职责是执干戈以卫社稷,并充当统治者的辅助者。统治者等级统治者等级:他们是由军人等级中挑选出来经过精心教育训练而产生的哲学家,其职责是执掌国家权力、管理国家。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别不它骛,互不僭越,国家就实现了正义。(4)等级划分的合理性)等级划分的合理性 个人是城邦的缩影,城邦是个人的扩大。一个人的灵魂与美德的要素与城邦相应的要素之间是同构的。一个人的灵魂中包含理性、激情和欲望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要素,理性在价值上无疑属最高层次,欲望属最低层次。在一个城邦中,也包含着三个组成部分:哲学家最有智慧,代表着国家的理性;生产者从事粗鄙的经济活动,谋衣谋食,代表着欲望;军人处于两者之间,代表着激情(意志)。一个有德性的人应该使理性居主导地位,统帅激情,控制欲望,这是人的灵魂的最佳状态,一个城邦也就该由哲学家领导着军人统治生产者,这也是城邦最理想的秩序。何为个人与城邦的正义?一个人的美德包括四个部分,即智慧、勇敢、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节制和正义。哲学家的美德是智慧军人的美德是勇敢节制则不专属于某一等级,它贯穿于全体公民,是天生优秀的和天生低劣的部分在谁应统治,谁应被统治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协调这几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互不僭越,城邦就实现了正义VirtuesoftheSoulCityVirtueSoulRulersWisdom(智慧)Rational(理性)SoldiersCourage(勇敢)Spirited(激情)Producers&CraftsmenModeration(节制?)Appetitive(欲望)Justice(正义)在理想国的一个地方,柏拉图还以一种譬喻的方式虚构了一种说法,用以说服人们相信等级分工的合理性。城邦的所有成员都是一土所生,相互之间亲如兄弟,但是,上天在铸造他们时,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因而这些人是最高贵的,是统治者;在有些人身上掺入了白银,他们次之,是辅助者(军人);在另外一些人身上掺入了铜铁,他们便成为生产者。这个虚构神话的直接目的,是说服人们达到对等级分工和自己等级地位的认同,其深层含义则在于,以所谓金质、银质和铜铁质来象征人的心灵的不同素质类型,这是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4)社会分工论内含两个原则)社会分工论内含两个原则效率原则效率原则分配给每个人相应的工作和职位,完全是从效率出发的。个人的主观偏好、个人自由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原则就完全被否定了。国家利益原则国家利益原则这套分工体系完全是从国家整体需要、国家的效率、国家的和谐与秩序来考虑构思的,个人的价值、利益、志趣则完全被抛在一边。人都是机械被动的国家的工具,像砖头和螺丝钉一般,被固着于国家整体结构之中。当代自由主义思想家K.波普称它为“极权主义的正义”四、哲学家治国论哲学家是理想国大厦的“拱项石”。理想国的原创。1、现实政治的败坏及根源现实政治的败坏及根源给哲学家如此特殊的地位,是由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决定的。现实城邦政制可分为四种类型,即荣誉政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这四种政体一律都是坏的:社会分裂和混乱、统治者无知无能和人的品性的堕落等。人的品性的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国家非木石所造,是人类组织而成。要改造现实的不良政治,必须从改造人的品性入手。只有哲学家才能承担这个使命。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希腊人品性普遍堕落的情景。修昔底德:战争到第二年,伯罗奔尼撒的军队第二次侵入阿提卡,蹂躏了雅典的村镇、田地,这期间又暴发了可怕的瘟疫。“因为这个灾祸有这样压倒的力量,以致人们不知道下一次会发生什么事,所以对宗教上或法律上的每条规则都毫不关心。由于瘟疫的缘故,雅典开始有了空前违法乱纪的情况。人们看见幸运变更得这样迅速,这样突然,有些富有的人忽然死亡,有些过去一文莫名的人现在继承了他们的财富,因此他们现在公开地冒险作放纵的行为,这种行为在过去他们常常是隐藏起来的。因此他们决定迅速地花费掉他们的金钱,以追求快乐,因为金钱和生命都同样是暂时的。至于所谓荣誉,没有人表示愿意遵守它的规则,因为一个人是不是能够活到享受光荣的名号是很有问题的。一般人都承认,光荣的和有价值的东西只是那些暂时的快乐和一切使人能够得到这种快乐的东西。对神的畏惧和人为的法律都没有约束的力量了。至于神祗,他们认为敬神和不敬神是一样的。因为他们看到好人和坏人毫无区别地一样死亡。至于违犯人为的法律,没有一个人预料他能够活到受审判和处罚的时候,反而每个人都感常见得,对于他已经下了更为沉重的判决,正悬在他的头上,他想在这个判决执行之前,得到一些人生的乐趣。这是很自然的。Differenttypesofcharacterinacity/soulandthelevelofinjusticeineach:AristocracyTimocracyOligarchyDemocracyTyrannyBestWorst2、哲学家的特质哲学家的特质(1)哲学家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知识,或哲学家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知识,或者说只有他们有知识。者说只有他们有知识。哲学家具有永恒不变的真“知识”,其他人的所谓知识只是“意见”而已。只有哲学家才达到了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家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根据专业分工的原则,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只有哲学家才真正掌握它,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执政。(2)哲学家还是德行最完美的人)哲学家还是德行最完美的人 “美德即知识”哲学家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是唯一掌握了真知识的人,因而必然是德行最完美的人。现实不良政治的根源是人的品性的堕落,要实现理想国家,就要使有德行的人当政。只有他们才有资格矫正国人恶劣的品性。(3)哲学家执政,是高超的智慧、真实的)哲学家执政,是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哲学家被视为城邦的“拯救者”,如无哲学家治理,城邦与个人决无希望可言。Question:柏拉图的论证逻辑:人的天赋的片面性-社会分工的需要-每个人做适合自己天赋的工作即社会正义-哲学家最适合治理国家-故治国是哲学家的事。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ObjectionsIsthecommongoodindependentofwhatwewant?Canphilosophershaveknowledgeofthecommongood?Wouldphilosophersmakegoodrulersinanyotherway?Ispolitics(only)aboutthecommongood?Doesdemocracyembodyothervalues?Thefamousquestion:“WhoGuardstheGuardians?”五、改造和清洗城邦1、城邦改造方案的激进性城邦改造方案的激进性“哲学家国王”的独特素质和地位,意味着他肩负着非凡的使命。他要把他所看到的天上的国家原型在人世间予以实现,将绝对的正义、美,真正至善的理念和原则贯彻到人类生活。哲学家像画家那样,先“擦净画布,然后再根据神圣的原型创作他的作品”。“在得到一个干净的对象或自己动手把它弄干净之前,他们是不肯动手描画个人或城邦的,也不肯着手立法的”。这个比喻清楚地揭示出他的改造社会计划的极端激进主义性质,也暗示了他对城邦现实的彻底否定以及重建城邦的唯意志论和唯美主义动机。2、清洗国家清洗国家 要“把所有十岁以上有公民身份的孩子送到乡下去”,以摆脱父母对他们的影响,用新的法律和习惯重新塑造他们。在政治家篇中,他宣称,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清洗这个国家,无论是否依据法律、无论百姓是否同意,无论是放逐还是处死一些公民,都是正当的。问题问题:1)现实社会中的弊病有没有可能彻底清除?2)谁有权利决定社会的变革方向?3)在何为可欲的、可取的、理想的社会问题上,应该怎样决定?4)人们是否可能在何为理想社会问题上达成一致?5)以不民主不人道的方式,能否建立民主人道的社会?六六、消灭私有财产和家庭,实行财产、消灭私有财产和家庭,实行财产、妇女和儿童公有妇女和儿童公有 柏拉图把国家的统一和强盛、国家内部的团结与和谐及培养公民优良的道德品质作为理想国的主要目标。为了拆除妨碍实现这一目标的客观障碍,理想国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了私有财产和家庭。私有财产的危害:私有财产的危害:(1)私有财产是人们自私与贪欲心的根源,它使人们产生了“你的”与“我的”之想法,追求一己之私利,漠视他人和国家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他人与国家利益。(2)它还造成了贫富的分化,使每个城邦都分裂为富人的城邦与穷人的城邦,双方互相仇视,党争频仍,这是国家动荡不宁的根源。军人和哲学家等级不得占有任何私有财产。他们必须以国家利益为自己利益,完全献身于国家,过一种简朴的近乎禁欲主义的生活。其生活所需物品,全部由国家供给。他们绝不能拥有和接触金银,以防其灵魂受到玷污。他们的居室属于城邦,就餐实行共餐制。生产者等级可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人人民民公公社社时时代代的的食食堂堂 哲学家和军人也不能拥有自己的家庭,不能有自己的妻子和儿女。(1)个人的家庭感情会妨碍他完全献身于国家,并且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纷争。(2)家庭还使占人口半数的妇女成为家庭动物。废除了家庭,可使妇女从家庭的狭小圈子里解放出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3)家庭妨碍了优生。传统的婚姻制度使男女随意结合,不利于优生,即不利于为城邦生育下一代哲学家和军人。(1)理想国应在军人和哲学家等级内部彻底废除家庭。妻子和儿女一律公有。(2)男女的结合被视为公共问题而非单纯的私人问题。通过由统治者操纵的一种巧妙的抽签办法将适当女子分配给适当男子。(3)男女必须“居公共之屋,食公共之食”。他们生育的子女也不属他们个人所有,对于“劣种”要将其秘密地消灭掉,合格者要立即抱到公共场所,由国家抚养和教育。(4)要使父母不认识子女,子女也不认识父母。父母将与自己儿女年龄相当的孩子都称为儿女,孩子也把与自己父母年龄相当的长者都称为父母。同龄人则互称兄弟姐妹。柏拉图相信,通过消灭小家,全城邦就融合成了一个大家。人们不再有“你的”和“我的”之争,每个人以他人的快乐为快乐,以他人的痛苦为痛苦。大家利益一致,意见相同,城邦就实现了高度的统一与和谐。七、强制性公民教育七、强制性公民教育构划出城邦的基本骨架之后,还要赋予它血肉与灵魂,这是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习惯、风俗,特别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是柏拉图更为信赖更为倚重的一种手段。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军人合格的军人和哲学家和哲学家,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重新塑造人性,培养出优秀的公民优秀的公民,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1)教育是“唯一重大的问题”,城邦首先被视为是一个教育机构。(2)法律在理想国中明显地受到了忽视。柏拉图设想统治者哲学家具有超人的智慧和真实的知识,又具有不会偏私和不会被腐蚀的品性,在他们治理的城邦里,法律只能是蹩脚的工具。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等于让真“知识”服从于“意见”,让大智慧屈从于习俗与偏见。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却没有这些缺陷。所以,哲学家的统治完全是人治。其手段主要是教育。哲学家制定教育规划,审定教育内容,控制一切教育手段,使之服务于城邦的政治目的。教育的最高成就,就是培养出把握了“善的理念”的哲学家。教育工作的第一项是对原有的教育内容进行审查和删改。统治者要对此制定出标准来,“故事要在这个标准下说,诗要在这个标准下写”。对塑造“公民战士”的灵魂有害的甚至仅仅是“无用”的都应禁止和消灭。柏拉图称这是“净化城邦”,是清洗城邦画布工作的一部分。他说:如果不这样做,“我们的护卫者从小就接触罪恶的形象,耳濡目染,有如牛羊卧毒草地中咀嚼反刍,近墨者黑,不知不觉间心灵上便铸成大错了。”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柏拉图可称得上文化专制主义的始作俑者。八、法律篇与“二等好的理想国”法律篇与理想国的关系,有三种解释:(1)它是理想国所构划的蓝图的完成,在这个意义上,法律篇也被视为“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政治化”;(2)它是对理想国的修正,柏拉图在这里放弃了最高理想而退求其次;(3)它是理想国的具体实施方案。二等好的理想国二等好的理想国:(1)由神的国到人的国(2)没有哲学家的情况下,法律是最高权威(3)“夜间活动委员会”:哲学王低挡次翻版(4)混和政体(5)三个等级:公民、工匠和商人、奴隶(6)对人性弱点的让步,放弃了财产、妻子和儿女公有。Questions:1、理想国是否理想?a.人是国家的工具?b.理想国的和谐是否值得追求?c.没有私欲的人生是否可欲,是否现实?d.人的平等与社会分工如何协调?e.重新塑造人,可行?可欲?谁有权利?2、柏拉图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理想?3、与共产主义的异同?4、极权主义的鼻祖?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Aristotle 384-322 B.C“All things in moderation”“Man is by nature a political animal.”一、一、生平和著作生平和著作1、城邦末世的思想家2、出生于马其顿宫廷御医之家(斯塔吉拉)3、移居雅典进入柏拉图学园(367BC.)3、柏拉图去世后,离开学园到外地游历(347BC)4、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343BC.)。5、亚历山大继承王位,离开了马其顿宫廷(336BC.)。6、次年返回雅典,创建“吕克昂学园”。7、亚历山大死(323BC.),雅典反马其顿运动。被控不信神和对雅典不忠。“不想给雅典人第二次反对哲学家的机会”,出逃。8、几个月后病逝于其母亲的家乡优卑亚岛上的卡尔吉斯。9、政治学(Politics)AncientGreeceSchool of Athens-RaphaelPlato&AristotlefromSchool of AthensbyRaphaelTrueKnowledgeisfound“above”,intheworldofideas.True Knowledge is found“here”,in the world of things.LetPlatobeyourfriend,andAristotle,butmoreletyourfriendbetruth.HarvardUniversityPlatoisdeartome,butdearerstillistruth“toloveSocrates,tolovePlato,buttolovethetruthmore.-Aristotle二、理性的研究方法与态度二、理性的研究方法与态度1、首次将人类知识体系进行学科划分2、创立政治学实践学科:伦理学 家政学 政治学政治学的目的是人与城邦的至善。3、先进的研究方法 将研究动物学植物学的方法运用研究城邦以大规模的调查为基础的比较研究雅典政制18881889年在大英博物馆的埃及纸草中发现4、独特的分析方法、独特的分析方法1)由对基本构成要素的分析发现城邦的性质2)通过发生学或溯源方法认识城邦本质5、准现代的研究态度、准现代的研究态度1)现实而非玄想2)富于弹性的灵活态度而不是武断僵硬3)持中、温和、有保留(或然性)、含蓄地表达立场观点,而非偏激地全面肯定或否定没有观点的观点 4)其理论体系有兼收并蓄、综合、集大成特点三、城邦的本质1、城邦是自然形成的至高而广涵的社会有机体溯源法:经由城邦的发生认识城邦本质1)“人天生是政治动物。”2)人类目的是三种善业:物质富足、身体健康、良好道德3)要实现三种善业,特别是良好道德,必须过成邦生活4)城邦形成途径:家庭 村社(部落)城邦5)城邦是最高和最广泛的社会团体,目的是“至善”。6)离开城邦,人不是神就是兽。“Manisbynatureapoliticalanimal.Andhewhobynatureandnotbymereaccidentiswithoutastate,iseitherabovehumanityorbelowit”-Aristotle-Aristotle2、城邦是平等的公民组成的公民自治团体分析法:通过城邦的基本元素分析城邦本质分析法:通过城邦的基本元素分析城邦本质1 1)城邦是若干公民的组合)城邦是若干公民的组合2)“全称的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全称的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3)“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 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是,是“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同职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同职能参加而合成的一个有机的独立体系能参加而合成的一个有机的独立体系”。4)城邦与家庭、东方专制国家的不同)城邦与家庭、东方专制国家的不同四、政体研究四、政体研究1、政体的概念“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以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也由以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分子所企求的目的”2、划分政体的标准政府的目的掌权者人数3、政体划分:二类六种正宗政体:君主政体 贵族政体 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僭主政体 寡头政体 平民政体AristotlesRegimeTypesMonarchyTyrannyAristocracyOligarchyPolityDemocracySize Of Regime“End”of RegimePublic GoodPrivate GainAristotle:FormsofGovernmentGoodGovernmentBadGovernmentMonarchy(Best)Aristocracy(Good)Polity(Poor)Tyranny(Worst)OligarchyDemocracy(MobRule)(Bad)(Worse)“RulebyOne,forall”“RulebytheBest,forall”“RulebytheMany,forall”RulebyandforOneRulebyandfortheFewRulebyandfortheMajoritydecaysintodecaysintodecaysinto4、政体的特性、基础与变革政体的特性、基础与变革 经济结构和党派力量对比是政体的主要基础追求价值不同追求价值不同:寡头政体崇尚财富 平民政体追求自由不同的平等正义观不同的平等正义观:1)人的天性是追求自己或自己党派的利益,它导致统治者的堕落和党派之争。2)平民派抱有一种观念,认为所有的自由人在一切方面都应该平等,即自由身份平等,其它方面皆应平等。3)寡头派却持有另一种观点:财富上具有优越条件的人在其它方面也应处于普通人之上。4)只要两党在政府中的地位与他们关于平等和正义的观念不符,他们就要掀起革命亚氏对僭主政治的分析亚氏对僭主政治的分析:僭主以维护自己政权为目的,为此目的,不惜采用僭主以维护自己政权为目的,为此目的,不惜采用任何卑劣的手段:任何卑劣的手段:1)摧毁臣民的精神(志气)摧毁臣民的精神(志气)2)在臣民间散播并培养不睦和疑忌在臣民间散播并培养不睦和疑忌3)削弱臣民,使之都无能为力削弱臣民,使之都无能为力“僭主政体就不像一种政体。僭主政体就不像一种政体。”-”-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RegimeTypesMonarchyTyrannyAristocracyOligarchyPolityDemocracySize Of Regime“End”of RegimePublic GoodPrivate Gain五、对柏拉图整体主义的批判和改造1、温和的整体主义取向温和的整体主义取向1)公民是城邦有机体的组成部分2)他将公民的家庭、婚姻、子女抚育、教育、音乐、文学等,都赋予政治意义,纳入城邦事务的范围。主张由城邦进行统一规划与控制,不承认个人独立与自由的权利。3)他明确否定“公民可以私有其本身”,认为“任何公民都应为城邦所公有”,“成为城邦的一部分”。2 2、批判柏拉图的理想国批判柏拉图的理想国1)理想国不理想理想国不理想“城邦的本质就是许多分子的集合”。某种程度的划一是必要的,但完全的划一并不是城邦应该追求的目标,相反,它会导致“城邦本质的消亡”。“一个尽量趋向整体化的城邦最后一定不成其为一个城邦”柏拉图过分追求城邦统一,理想国太像家庭而不像国家。柏拉图所追求的“整体幸福”是虚幻的。城邦的整体幸福应是全体人民的幸福的总和。只有在城邦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至少若干部分成员获得幸福以后,才有全体的幸福。理想国中,工匠等庶民不会幸福,卫国之士被剥夺了世俗的快乐,“索然寡欢”。城邦的幸福无从谈起。2 2、理想国不现实、理想国不现实1)人性自爱)人性自爱在爱情上的“我体消失而合于彼体,或两体都消失而合成为一个新体”的结合,在政治组织方面完全不适用。“人人都爱自己,而自爱出于天赋”。“每个人是自己的最好朋友,并且应该最爱自己”。没有这种自爱的天赋,人类生活就是无法进行的。受谴责的“不是自爱的本性而是那超过限度的私意”。2)理想国)理想国的公有制度违背人性,不会成功的公有制度违背人性,不会成功社会的罪恶“都是导源于人类的罪恶本性,即使实行公产制度也无法为之补救”。划不清私人利益范围,人之间的纠纷会更多。对于公共事务人们不会去关心.“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这种制度还使人原有的利益被剥夺,友谊淡泊如水,伦常丧失,在这种社会下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3、冲淡和稀释了的整体主义冲淡和稀释了的整体主义 1)在承认个人利益,“划清了各人所有利益范围”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统一。如财产“私有公用”。2)强调必须尊重公民的权利。在其它行业,人们专精一行是可取的,但在政治上则行不通。因为“全体公民都有天赋平等的地位”,所以必须使大家都能参与政治。他们不能同时做统治者,就应“轮番执政”。这种对个人以及个人利益、权利和价值的一定限度的承认,冲淡和稀释了整体主义,是近代个人主义的最初源头。六、民主与法治思想六、民主与法治思想1、民主思想、民主思想(1)民主的信仰)民主的信仰 1)民主是公民由其身份而产生的权利,“由于全体公民都天赋有平等的地位”,所以,“无论从政是一件好事或是一件坏事”,“也应该让全体公民大家参与政治”。2)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正义的要求,在公民们“都具有平等而同样的人格时,要把全邦的权力寄托于任何一个个人,这总是不合乎正义的”。只有公民权利平等、“轮番为治”(rulingandbeingruledinturn)的制度才是正义的,也是“合乎自然”的。3)在特定情况下,由一个“最好的人”统治是适当的。(2)民主的依据民主的依据1)多数人的智慧和权力的优越)多数人的智慧和权力的优越 公民的“集体性能”是他们权力的依据,使其权力大于“少数贤良”组成的最高机构,也大于他们各人的个别性能多数人的集体智慧也优于个别或少数贤良和专家。“假如群众不是很卑贱的(带有奴性的)人们,则就个别而言,他的判断力不及专家,但当他们集合起来,就可以胜过或至少不比专家们有所逊色”。“多数群众也比少数人为不易腐败”。2)公民的普遍参与是实现城邦稳定的必要条件公民的普遍参与是实现城邦稳定的必要条件“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的人民都能参加而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否则,无政治权利者就成为城邦的敌人,统治者的仇敌。这样不正义的政体一定难以长久。3、理想政体的设计如果真正有柏拉图所设想的那样至善至美的统治者,那当然实行君主制或贵族制最好。但他以有点轻蔑的态度把这种设想抛在一边,因为这种人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需要按人类政治的实际情况来构思理想政体。最好的政体应以最好的政体应以“中庸中庸”为原则为原则。政治的目的是优良的生活,而优良的生活就应该是行于中庸。中庸就是“毋过毋不及”的中间状态。过度与不足都是恶行的特征,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各个城邦中,公民一般分为三个部分:极富的、极贫的和中产等级。富人们都拥护寡头政体,穷人们都拥护平民政体,两者都属于极端的类型。只有把这两个极端调和起来的中间型政体才是最好政体。这种政体应符合中产阶级的这种政体应符合中产阶级的要求,又以中产阶级为社会基础要求,又以中产阶级为社会基础。中产阶级人数最多,比其它阶级都更为中产阶级人数最多,比其它阶级都更为稳定。稳定。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其既不像穷人那样希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其既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财物,又不至因财产太多而引起穷图他人财物,又不至因财产太多而引起穷人的觊觎。人的觊觎。他们具有中庸之美德,最能顺从理性,他们具有中庸之美德,最能顺从理性,不走极端,并且能成为贫富两个阶级的仲不走极端,并且能成为贫富两个阶级的仲裁者,以避免党争,减少内讧。裁者,以避免党争,减少内讧。在政治权力结构方面,主张混合政体在政治权力结构方面,主张混合政体 “凡能包含较多要素的总是较完善的政体,所以那些混合多种政体的思想应该是比较切合于事理”。将寡头制与平民政体混合起来的共和政体。集中了两者的优点,避免了各自的弊端。这种政体实现的正义原则,是两种偏颇的正义观的中和:平民派主张平均的正义平均的正义,要求数量上的平等,即平等人之间所得应完全相等;寡头派主张分配的正义分配的正义,要求比值相等,即不平等的人之间按比例分配以相应的事物。真正的正义是在一些方面以数量平等数量平等,而在另一方面以比值平等比值平等为原则。既考虑到平民的自由身份,又照顾到财富、能力、品德等因素。公民内部平等,实行“轮番为治”,大家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即实行自治。每个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则以其才德为依据。亚氏把公民资格限制在很小的范围,他认为从事“贱业”的工匠和商贩,忙于田畴的农民,他们无暇从事政治活动,其工作又有碍善德的培养,易养成奴性,故不应享受公民权。公民是“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是城邦中的少数。2、法治1 1)法治内涵法治内涵:“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良好的法律是前提,变态政体的法律是不合乎正义的,服从恶法不是法治。有了良好的法律,全体人民,包括统治者应一律服从,否则也不会实现法治。2)法治的优越性法治的优越性法律是多数人制定的,体现多数人的智慧,一般说来,多数人的智慧比少数人或一个人更高明。多数人也不易腐败。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是合乎正义而毫无偏私的“中道的权衡”。是抵抗常人的偏私、“情欲”或“兽欲”的“神祗和理智的体现”。谁让法律来统治,谁就是让神和理智来统治,但谁要是“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法律具有稳定性,而听凭个人感情用事,就没有稳定性。法律具有明确性,是借助于规范的形式特别是借助于文字表达的。3)法律与自由法律与自由“公民们都应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忒弥斯(忒弥斯(Themis)希腊正义与法律女神希腊正义与法律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