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个人用):农经统计工作.doc
谷城县2012年农村会计培训资料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培训提纲农村经济统计是我国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级领导及时了解农村动态情况,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县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整体上是比较理顺的。县、乡(镇)、村三级农经统计人员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齐心协力,勤奋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统计工作业务。为确保这一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本次培训班特意安排了农经统计的培训内容。要正确认识农经统计工作及其重要性一、农经统计的概念和内容。农经统计是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简称。我们的年终统计报表(年报)就是我们目前最完整、最系统的农经统计内容,主要包括10大内容: 1.农村经济基本情况(村、组、户数、劳力、耕地面积等);2.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总收入、分类收入、费用、农民人均纯收入等);3.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家庭承包耕地面积、流转情况、土地纠纷及调处情况等);4.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个数、分类、合作社经营服务情况、扶持发展情况等);5.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收入分类、支出分类、本年收益等);6.村集体组织资产负债情况(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负债情况、所有者权益等);7.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产权制度改革、委托代理情况、经济审计情况等);8.农民负担管理(农民上交、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府补贴等);9.农经机构队伍(机构设置、队伍建设、会计人员等);10.村级债权债务(债权债务现状分类、新增及化解、负债村构成等)。可以说,我们的统计报表涵盖了整个农村的经济全貌。不可或缺,非常重要。另外,还有统计季报、年终预测报表,以及近两年开展的村级集体经济统计也属于农经统计范畴。二、农经统计的特点。主要体现三大特点:一是数量性。农经统计研究的是农村各种经济活动的数量表现,通过各种指标数据来反映这些经济活动的规模、水平、发展速度、比例关系和经济效益以及依存关系等等,比如,我们要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情况、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状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等等,都需要用数字说话。因此,农经统计是对农村经济现象的定量认识。二是总体性。农经统计研究的是农村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例如,我们对农民家庭经营和负担情况进行调查,其目的在于观察一个村、一个乡镇乃至一个县农民收支总体水平,而不是每一个农户的家庭收支情况,通过总体数量,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某一个指标的共同特征。三是差异性。农经统计研究的是各单位之间存在着差异的同类经济现象,比如,各个村之间的收入水平绝对有差异,如果不存在这些差异,也就不需要统计了。我们的统计工作就是为了从各单位的差异中概括出普遍的特征。三、农经统计的任务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经统计已经成为农经系统的一项重要基础性业务,搞好这项工作是我们各级业务部门、村级会计应尽的职责。我们农经统计总的任务,就是及时收集、整理各种数据信息,分析农村经济运行的特征和规律,为各级领导准确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判断农村经济社会形势,科学制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也为本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指导和监督作用。这也是农经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所在,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四、农经统计工作的要求:就是准确、及时。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统计数字和反映的情况是否真实、准确,直接影响到上级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准确性,失实的数据和失准的情况,将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我们的统计必须自始至终都要做到环环准确,不出差错,如实描述,反映本质。及时就是要快速反应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为任何一项决策都是有时间性的,时过境迁,就会事倍功半。在这方面,我们对大家的基本要求就是:尽量及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数据上报任务,不拖全县汇总上报的后腿。五、镇村两级财会人员在农经统计中肩负的责任农经统计的数字历来就是从村级起报的。村级组织是农经统计数字最直接、最主要的来源,农村会计是农经统计工作的基本队伍,是第一手资料的提供者,是统计第一责任人。数字的真实与否、准确与否、及时与否,完全取决于大家。农经统计内容涉及农村经济情况和农经工作的方方面面,面广量大,事务繁杂,没有广大镇村两级财会人员对每一个数据认真仔细的调查、核实和分析,农经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就难以保证。因此,认真搞好统计报表原始数据的调查、采集、抽样、测算、整理、填报等工作,是我们各位义不容辞的职责。要切实增强自身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杜绝闭门造车、凭空杜撰、弄虚作假、虚报瞒报以及应付差事等行为,确保农经统计数据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全面,确保农经统计工作质量。要认真搞好农经统计报表的填报工作一、充分利用统计报表平台展示自身工作成就农经统计工作主要是通过统计报表直接反映和完成的。首先,只有确保报表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才能为上级领导的正确判断和决策提供最有价值的资料。其次,从另一方面来说,农经统计报表也是展示我们自身工作成就的一个载体、一个途径,比如我们的统计年报共有38页,整个农经工作所有的、全年的工作内容、工作成果全部都通过报表数字反映出来了。多年来,我发现我们农经系统内有不少地方存在一个毛病,就是虎头蛇尾或者说过度谦虚,一年上头,通常是忙得气喘吁吁,焦头乱额,可到头来,最后搞年报统计总结自己工作成绩时,普遍是一种敷衍塞责的态度,不当回事,草草收兵,仿佛这事是给别人搞的。自己做了太多的事,却不去认真总结,不有效利用,别人也搞不清你整天在忙些什么名堂,甚至还以为你搞了些无关紧要的断球文的事。是瞎忙乎。为什么呢?因为你对自己不总结、不思考、不推销。抛开这一点暂且不说,只说统计数字的调查和起报源头,有的乡镇却抛开源头,不组织不开会,图省事图简单,在屋里闭门在车,编造数据,说轻点是不严肃、不负责任,说重点就是严重违法。其实,年报统计就是我们的总结与思考的一个机会,搞好年报统计对自己最好的总结。千万不能不把它当回事,不珍惜。可以说,我们农经工作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事、要事,没有一项不是事关农村稳定、发展大局的大事。因此,要把我们的统计工作做好,要把我们统计的内容充分挖掘出来,尽量展示我们的工作成果,比如,我们的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合作社发展,农民负担监管及一事一议,农村财务管理,农村审计等等这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工作内容也绝不是“小儿科”,说大点,我们所做的工作起到的作用,就相当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器、农村经济的助推器、以及农村改革的主力军。再就是要充分利用统计结果勤于汇报。汇报工作,数字最有说服力,况且是一本将近40页的数字,每一年的工作成绩都体现在这本表格中。有了真实、准确、全面的数据,准确掌握了自身的家底,就算我们平时自己用也方便得多。所以,不论是我们的村级会计,还是财政所(经管站)的领导和具体统计人员,都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要以极端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统计报表的数字收集、整理、填报工作,坚决杜绝闭门在车、捏造数字的行为。糊弄上级就是糊弄自己,素不知,这等于自己抹杀了自己的一年辛辛苦苦的工作成绩和功劳。二、严格按照填报要求完成报表统计。农经报表填报的整体要求是:人员固定,认真负责;报送及时;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资料全面;有效衔接。具体说:1.人员固定,即确定一名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负责所有涉及农经统计方面的数据统计,不得随意更换,造成人员难于管理,前后数据难以衔接。2.报送及时,即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上报到位。不得迟报。3.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就是要杜绝闭门造车、凭空杜撰、弄虚作假、虚报瞒报以及应付差事等行为。(1)就真实来说,就是要求从村级起报,不得闭门造车,凭空杜撰;(2)就准确来说,就是没有差错,符合指标平衡关系与逻辑关系,注意避免出现两类错误:一个是逻辑衔接错误,主要是同一指标表与表之间、本期数据与上期之间间缺乏合理衔接、出现不同数值,以及反常变化的情况等,一旦出现反常变化的(变化过大或趋势相反);一个是数据计算错误。比如报表纵向横向数据关系错误,前后指标的加减乘除计算、百分比计算等,往往因为个别差错会引起连锁反应,审核起来非常麻烦,搞不好就会影响整套报表质量,统计起来的数字没有用不说,甚至误导上级决策和自身应用。(3)就完整来说,就是确保没有项目缺漏、空格现象。按要求填清全部信息资料,填写每个栏目,不得漏项,不得留有数字空格。4.资料全面,即所要求的分村数据、书面汇总及领导审核签字、网上填写提交等各个程序到位,缺一不可。5.有效衔接,即每次统计注意做好与以往上报数据的对比,确保增减有序、逻辑合理。三、认真把握农经统计报表的有关要求(一)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二)统计报表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基本报表共有471个指标,加上一个补充表(土地规模经营)14个指标,再加上集体经济统计表21个,整个报表共有38张表,506个指标。相互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联(逻辑关系、或平衡关系)。时间关系,这里只摘要性的、简单讲一下几个主要表格的表内、表间指标之间的平衡关系与逻辑关系,希望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1.表内平衡关系及逻辑关系(大家翻到表样,我们对照表样进行讲解)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表一):这张表各个指标之间的主要关系有:2=3+4; 指标2统计的是村数,不仅指成立村委会的村,而且包括存在农业经济、有农业人口的社区;指标3统计的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数,目前普遍都是由村委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全县只有城关镇几个村开展了农村产权制度创新试点,通过建立“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有了“集体经济组织”,其他都没有,所以只能填写在指标4“村委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数”里。7=8+9+10+11=34+35+36+37+38+39;这个平衡关系好理解,主要是要注意指标解释。指标7(农户数):指与村集体有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户口在农村的常住户数。不包括辖区内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的住户。指标8、9、10、11都有明确的类别划分,不能随心所欲地乱填,具体解释是(见指标解释): 另外,还有:17=18+19+20; 21=22+25+27+29+31+33。5>6;13>14;13> 16;14>15;16>17;2223+24;2526;2728;2930;3132;7=8+9+10+11=34+35+36+37+38+39;这个平衡关系,刚才解释了前半部分(7=8+9+10+11),后半部分是要求:指标34、35、36、37、38、39(实际上是对承包耕地的所有农户数进行分类)的和应该等于指标7(总农户数),“无地户”包含在指标34内(10亩以下的农户数)。有的乡镇和村在统计上述指标时就出过不少类似问题,比如去年年底做年报时,城关镇代码27(林地)与上年严重脱节,林地面积由上一年20万亩一下子降为3.6万亩,导致全镇农用地总面积有24万亩突降为7万多亩,也影响了全县的数;圣康镇将代码3(村集体经济组织数)填成了27个,而代码4(村委会代行职能)的数填成了0;开发区及茨河代码34、35、36、37、38、39之和与农户总数不一致;赵湾代码27(林地)与上年相差太大,林地由27万变为30万亩,代码28(林地承包面积)则由去年26万多亩突变为0。有的乡镇农户数、人口数不准确,比如指标12“汇总人口数”仅指户口在农村的常住人口数。有的乡镇最后汇总时,总喜欢照搬统计局报表的总数,将住在当地的城镇人口一并加了进来结果将农村人口数搞的大大的,又对农民人均纯收入(2-42)造成影响,从而引起连锁反应,只好又将总收入等有关指标(2-1,2-38,2-41)调高。 农村经济收益分析统计表(表二): 这张表各个指标之间的主要关系有:1=3+4+6+7+8=9+13+15+17+19+20+21+22+23+24=25+28; 9=10+12; 31=28+29+30=32+33+34+35+36+37+38;41=38+39+40。1>2;1011;1314;1516;1718;25>26;25>27这里的平衡关系都好理解,但要注意的是,代码3(乡镇企业收入)、39(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都不要填;代码4(村组集体经营收入)要与后面表5-1(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一致;代码40(农民从集体再分配收入,见指标解释)里面含有干部工资部分,所以代码40表5-10(干部报酬);代码43(从集体外获转移支付收入),指的是农民获得的(见指标解释)一些政府补贴以及私人赠与等转移性收入,不要与集体部分获得的转移支付收入搞混了。在这张表中,各乡镇、各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石花、冷集、五山、紫金、盛康、赵湾、茨河都出现了代码40(农民从集体再分配收入)或者不填数,或者小于表5-10(干部报酬)的现象,结果为了表的平衡,就必须调整代码40这个数,引起连锁反应,比如调减代码38,进而调增代码37,才能确保代码41或42 的稳定;代码39不应填,冷集却填成39万元,紫金填了180万,开发区填了1187万。另外,还有冷集镇等乡镇表4中填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入,但本表代码7(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却没填,导致前后矛盾;盛康、茨河、赵湾、开发区代码4(村组集体经营收入)与表5-1(村集体经济组织总后入)不一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管理情况统计表(表三): 这张表各个指标之间的主要关系有:7=8+9+10+11+12+13=14+15+16+17;29=30+34+38;30=31+33;34=35+36+37;39=41+44;41=42+43;44=45+46; 1>7>21; 4>5;这张表应注意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土地流转面积、流转农户数、合同的签定要与上年的年报或上次上报的数字进行比对,成正比关系。流转面积增加了,流转农户数、以及合同的签定份数也应该相应增加。去年的年报统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石花镇在代码1(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代码2(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数)的填写上,与上一年严重脱节,家庭承包耕地(代码1)比上年减少的情况下,承包户(代码2)却增加了1725户(何况还划走了1个村);代码5填写也严重错误,全县仅仅颁发了4起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经营权证,而该镇代码5却填了595起,其中彪庙村528份经营权证全部填成了其他方式;该镇代码7(承包耕地的流转面积)出现负增长,不仅比当年季报少,而且比上年少,出现不合理的趋势,这说明大部分村填写时都减少了。还有,南河、盛康代码4中土地经营权证比上年大为减少,盛康减少35份,南河比上年突减242份,影响全县总数; 赵湾乡代码1、2存在较大疑问,按说,家庭承包耕地(代码1)不可能逐年增多,至少应维持持平不变,但该乡却增加了51亩,而承包农户(代码2)则减少了338户,另外,代码4(土地经营权证)也比上年减少了,但减少数与承包农户减少数有不一致,减少了248份,影响了全县汇总数。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表(表五):这张表各个指标之间的主要关系有:1=2+3+4+5+6;7=8+9+12;13=1-7;16=13+14+15;22=16-17-18-19-20-21;23=24+25;25=26+27+28+29+30;本表有三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一是代码1(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与表二代码5(村组集体经营收入)数量应该一致,二是代码2、3、4、5、6的指标解释,三是代码24、25以及后面的分类。在去年的年报统计中,本表的填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最突出的就是代码24、25(有经营收益的村数)错误最多。每年审核报表时,我们都要对大家指出存在的问题,但本表代码24(当年无经营收益的村)、25(当年有经营收益的村)错误仍然是一犯再犯,并且十分普遍。不少人望文生义,以为“经营收益”就是收入减去支出,基本上都是拿代码1-代码7,导致分类结果错误,乱七八糟不能用,让我们审核时又每个乡镇每个村逐村对比、合计,费尽时间和精力。去年,石花、冷集、五山、紫金、南河、赵湾、开发区,包括庙滩,共有八个乡镇都存在这个问题. 代号24、25的填写实际上就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首先要搞清楚,“经营收益”(见指标解释)不是简单的总收入减去总支出,而是总收入的前三项之和减去总支出的前两项之后的差额,即:集体经营收益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经营支出管理费用,也就是代码(2+3+4)-(8+9),如果结果为零或小于零的村,统计为无经营收益的村(填在代号24);如果大于零的村,统计为有经营收益的村(填在代号25)。另外,这个指标还要与目前每年搞的村集体经纯收入的统计区别开来。按照组织部的指标解释,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村可能在组织部统计表上纯收入达到了5万元以上,但它在我们年报统计表上的“经营收益”可能没达到5万元,有的甚至没得经营收益。这种情况并不矛盾,互不影响,因为统计计算的口径不一致。还有,代码33是指各级财政在村级公益性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但冷集、庙滩、薤山等所有的村都没填这一项,合计为0。但我们明明知道各个地方都有部分村获得了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绝对应该有数,不应该空白。盛康和紫金有很多村没有填代码33,却填了代码34(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导致全镇汇总后代码3334,其中数比总数还要大(相当于儿子比老子的岁数还大,这可能吗?)。这些情况一方面说明我们村会计没有理解指标,另一方面,乡镇也没有认真审核,不管村里是否填写完整,报上来就汇总。极不负责任。再一个就是代码11(报刊费)的填写普遍超标,农民负担政策要求人平不能超过一块,但普遍超了,有的超过几倍,报上去市里也会打回来(该真的不真实,明明不该真的又太真了今后要注意把握这一点)。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负债情况统计表(表六):这张表各个指标之间的主要关系有:,9=10+11+18;11=15+16+17;15=13-14;19=1+6+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20+25+28;19=32;34=20+25;1112;1333;34>35+36;3441;3637+38+39+40在这张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少村和乡镇没有填写代码33(经营性固定资产原值),包括城关、石花、冷集、盛康、庙滩、五山等6个乡镇所有的村都没有填,全镇汇总为0。特别是城管、石花很多村(城中村、城郊村)都有场地、门面出租,有的还有企业,都有大量的每年能够带来一定收入的固定资产,为什么不填?二是不少乡镇本表与表11中的有关村级债务的同一个指标,数字却填成了两张皮。五山镇、开发区代码36(兴办公益事业负债)的分类情况与表11代码13分类差别大,数量不一致;茨河、赵湾表6-34(债务合计)与表11-7同一指标“债务”数量前后不一致。另外,补充一点:代码31(未分配收益)是一个不填不影响大局、填了反而增加麻烦的项目,建议今后不要填,若有数干脆加进代码30(公积公益金)里面。有的村可能确实有一点未分配收益,若填写进年报中会引来相应的麻烦,一是会常常出现与表5-22同一指标不一致的现象,二是也会常常出现不少村第二年做报表5-14“年初未分配收益”时记不得照数转录的问题,结果导致各乡镇乃至全县汇总时数字混乱,上报时通不过。所以建议以后代码5-14、5-22、6-31都不用填,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湖北省村级债权、债务情况统计表(表十一):这张表各个指标之间的主要关系有:平衡关系:1=2+3+4+5+6;7=8+9+10+11=12+13+20+21; 13=14+16+17+18+19; 24=25+26+32+33;35=36+37+38+39+40 2627+28+29+30+31 42=44+45+46+47+48+49+50这张表的主要问题:一是“债务”指标与表六的衔接问题,刚才解释表六时实际上已经说过。表六、表十一这两个表都有生产(经营性)负债表6-35、表11-12,公益性(支出)负债表6-36、表11-13,以及具体分类表6-37与表11-14(教育负债),表6-38与表11-16(道路建设负债),表6-39与表11-17(兴修水利设施负债),表6-40与表11-18(文化卫生负债),这些指标都应该是对应一致的,但很多村前后两个数,不知以哪个为准。第二个问题就是,各项指标数字与上年严重脱节。比如,石花镇上年教育债务(代码14)仅6.17万元,今年却多达539万元(何况国家还在帮助化债,怎会越化越多?),并且与表6教育债务数额(5-37)也是两张皮;表11-8去年无金融债务,今年却突然变成900多万元。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代码7(债务总额)=去年代码7+代码23(新增债务)-代码35(当年化债),填写当年债务是要注意减掉当年化债,并且一般不填写代码23(新增债务)。2.表间平衡关系及逻辑关系表1-2(总村数)=表11-41(无债村)+表11-42(负债村数),表1-21(农用地总面积)>表3-1(家庭承包耕地面积)>表3-7(流转面积)>表3-21(签订了流转合同的面积)表1-7>表3-2>表3-19表1-21>表5-37; 表2-2(农村出售产品收入)>表4-34(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表2-42(农民人均所得,即人均纯收入)=表2-41(农民所得总额)÷表1-12(农村总人口)表2-32(国家税金)>表4-41(合作社上缴国家税金)+表8-52(农民上缴国家税金)表2-7(合作社经营收入)>表4-42(合作社可分配盈余,但有的乡镇填写时一分钱不分,有的又是全部分光)表5-20(农户分配:指村集体向农户分配的款项)>表7-7(“三村”创新股份合作社对股东的分红)另外,上述六张表中还普遍存在与上年、与季报不衔接,数字不合理,变化过大甚至出现趋势相反的现象;少数地方存在指标的单位填写错误,“万元”当成“元”填写,“万人”当成“人”来填写;有的数据失实,数字虚假;还有很多错填、漏填,留一些空格,该填的不填等等。比如开发区许多村该填的没有填写,留下多处空项,却仍旧进行了合计汇总,上报来的数字大晓得不能用。紫金表4-43(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分配盈余)单位填写错误(2100万填成0.21万);南河表8-45、47(筹资筹劳人数)单位错误,“万人”当成“人”填写,指标45筹资人数1.9万人变成了1.9亿人,搞得全县筹资人数合计数比全省还多;该镇表8-49(在校学生)没有填,表11-35化债总额填成30多亿元(比全襄樊市总债务还多);庙滩表9-45数字虚假(因去年没有举办过会计培训,数字虚假);茨河表4-44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红总额)填写错误,8万填成0.0008万,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全县的合计。(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统计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统计报表自从2010年以后已经成为一个常年定期统计工作任务,我县也已纳入了全县农经统计范畴,与农经统计同步安排。村集体经济统计任务是省市组织部门要求落实的,统计对象是建制村,已经改为社区的村不纳入统计范围。但是我县为掌握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县委组织部仍然要求全县社区、村一并统计上报,并且每年年底都要进行考核检查,每年年初进行评比、表彰,以确定全县经济发展前20强的村和社区,以及发展进位前10强的村和社区。村集体经济统计表以一张主表为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附表。今天我们主要简单讲解一下主表内容。先看有关指标说明: (先要求大家一起将表的名称动笔改一下:当年村级集体经营性纯收入-当年集体经营性收益或经济纯收入):1.代码4“直接经营性收益”主要指村办企业利润上交、村集体对外投资入股的分红等收益. (按照指标解释来说,应该是指标15+14的一部分)2.代码5“集体资源发包收益”主要指集体经营的山林、水面、土地、“四荒”资源等开发、承包等收益(一次性处置的应均分计算)。(应该是指标14的一部分)3.代码6“集体资产出租收益”主要指村集体房屋(仓储、厂房、学校、村办公楼)、场地、机械、门面出租等收益(一次性处置的应均分计算)。(应该是指标13的一部分)4.代码7“其他经营性收益”主要指村集体所得的(烟叶等)税收返还、银行存款的利息等。(应该是指标13的一部分)。5.代码2、3;11、12中“比上年增减数额和比例(%)”主要是与上年度年报进行比较。这里要注意计算比例时是用增减数额除以上年的数(表中没有列出),不要犯低级错误。6.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中,经营性收入、发包上交收入、投资收益、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即代码13、14、15、16、17、指标解释,与农经年报指标解释一致,数额也是直接照搬过来。村级集体总收入与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或称经营性收益)中,有些栏目应注意区别和衔接,如代码4与代码13不完全一样,代码5、6与代码14)7. 代码18(固定资产净值)、19(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劵)应分别与统计报表表6-15、表6-2(货币资金)保持一致,不能两张皮。此表的设计盗用了我们农经报表指标,但解释内容又不一致,相互交叉,导致平衡关系有些搅,所以我们统计时要排除干扰,先将总收入数字填好,再按照他们的指标解释填写他们的,最后再调整相互关系。此表的平衡关系是: 1=4+5+6+7=13+14+15;10=13+14+15+16+17;另外,5+614(这个是市委组织部规定的)这张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乡镇将增减比例计算错了,比如城关、石花、五山、盛康,还有庙滩。本来应该用增减额除以去年的数,但大都是除以今年的数(表中没有显示去年的数,引起了某些人的误解),有的算出来的根本不知道是怎么来出来的,庙滩将比例额写成了小数点,缩了百倍);冷集尖角村漏填数项(只有8万总额,无分项);有的直接将年报中的经营收入(代码13)的数搬到代码4,其实这两个指标内容并不一致;有的为了达到5万元以上或者为了提高纯收入总额,能够在评比中获得名次,就将代码7(其他经营性收益)填的高高的,这个数肯定不能填的太高,因为这个指标的解释是:村集体所得的(烟叶等)税收返还、银行存款的利息等,大部分村并没有税收返还,利息更少。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一是省市县都有要求:经过三年努力,90%的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今年就是第三年。这项工作考核的是当地党委、政府,所以目前少数没有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会计心里要有个合理的数。二是一旦数字超过了5万元,以后每年至少不能再低于5万(避免第二年又掉出5万元队伍),5万元收入来自哪个或哪几个项目也要基本固定,不能每次上报时都不一致。我们会计每次上报的数字都应该记得,以便下次无论哪一级要数字,都应该衔接一致。上面共讲了7张表,列举了一些问题,点到了乡镇,基本上没有点村。但是我们知道,乡镇的数是从村一级汇总出来的(除非乡镇根本没有召集大家开年报会,搞的是闭门造车),所以说,这些错误的数字很多都是来自于各位村会计之手,希望大家认真听听,对号入座。点出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指标解释,掌握平衡关系,避免今后再次出现类似错误,希望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促进我们今后的工作进一步改进、完善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