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学生入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大学生入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 随着国际国内社会形势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入党过程中存在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大学生和大学生入党工作两个方面全面审视当前大学生入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求规律,科学地建立应对策略和措施,确保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转。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D2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20)02-0045-04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大学生入党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发展壮大、吸收新鲜血液的重要渠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充分认识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审视大学生入党工作现状,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调研,总结经验,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寻求新办法,不断开创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一、搞好大学生入党工作的重要意义(一)大学生入党工作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兴衰成败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育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和党吸收新鲜血液的重要渠道,其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那些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是未来中国党政领导、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等人才的主要来源。如何抓住大学这个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直接关系到党的千秋伟业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兴衰成败。(二)搞好大学生入党工作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使人的心理智力、道德品质、体能体质等得到全面提升,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人才发展的方向,提供人才发展的动力,同时激励、促进其他素质的提升”。2196当代大学生大多20岁左右,思想容易产生困惑,认识容易出现偏差,对错误思想的分辨力不强,对待一些涉及现实、具体的问题容易持偏激甚至错误的看法。加强大学生入党工作能够形成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互促共荣的良好局面,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群体结构,促进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素质整体提升,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激励他们全面发展。(三)搞好大学生入党工作有利于繁荣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理想信念的确立、思想品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美好心灵的塑造,还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掌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与高等教育密不可分,都与校园文化的熏陶密切相关。”2341在这一点上,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异曲同工。大学生党建工作积极引导和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搞好大学生入党工作,能够进一步强化党建育人功能,有效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积极向上的主流力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能够推动大学生在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中提高自身素质,投身和谐校园建设。(四)大学生入党工作是加强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入党的过程不仅是育人的过程,更是有效开展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部分高校在工作中存在着方法手段欠妥,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对于党的理论、政策掌握不透彻,党员后续教育跟不上等突出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加强大学生入党工作以及对这一工作的研究,科学地分析入党工作的环节,完善制度措施,强化育人功能,推动高校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二、当前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力度不够,理想信念教育与现实需求存在偏差调查发现,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存在着渠道不畅、方法手段欠缺等现象。部分高校除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外,其余时间培训很少。个别高校存在着对入党积极分子理想教育误读与拔高的现象,排除了学生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和价值取向,失去了教育的逻辑起点。有的高校将理想信念教育混同专业知识教育,出现了将党的理论当作单纯的“知识”传授的现象,教育效果不理想。有的高校以空洞灌输式的说教将教师个人和政党的观点和意志凌驾于个体之上,忽视了入党积极分子接受的程度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有的高校甚至还存在着以改变入党积分子行为或抉择为目标的“控制性说服”,引起了入党积极分子对教育内容和行为的排斥。(二)入党前后教育和管理前紧后松部分高校学生入党前后教育和管理工作截然不同。入党过程中建立了各种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形成了严密的工作机制,而入党后除了要求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等党内必要活动外,很少有党的理论学习等系统培训以及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同时,在大学生党员中缺少奖惩和党内监督激励机制,比如对于违反党纪、打架斗殴等类似事件,往往不能及时进行党内处罚,这不仅败坏了学生党员的声誉,也不利于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三)发展党员重数量轻质量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后,各高校党员发展数量逐年增加。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2020年发展学生党员1034人;2020年2142人;2020年2730人;2020至2020年每年发展近3000人。但是,在学生党员数量增加的同时,如何做好学生新党员的教育,特别是针对当前学生党员的特点及在新形势下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等工作,部分高校开展得不是很好,重视程度不够,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临时发展”、“浓缩发展”等违规操作,导致学生党员质量普遍下滑。(四)发展党员材料把关不严,填写不够规范部分高校虽然制定了严格的工作业务规范,但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深度不够,贯彻执行不力,发展党员材料填写词不达意、字迹潦草等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学生党支部审查把关不严,填写内容笼统,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能如实反映发展对象的特点和真实情况。(五)部分高校学生入党工作不透明,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怪象”当前,社会人际关系的“怪圈”已经或多或少渗入到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致使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不透明,操作不规范。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政治辅导员在党员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过大,极少数存在一手包办、暗箱操作的现象。二是团支部推优时拉选票、走关系的现象存在,部分不具备党员发展条件的学生仅凭跟班干部、辅导员关系好即可“过关”。三是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程序不严格,主要考虑了学生的工作或学习成绩,没有考虑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四是部分党支部虽然明确了入党条件,但在实际操作中不能严格遵循。五是发展党员随机性大、征求群众意见较少,征求意见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