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word版.docx
姓名 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 学(文科)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第1至第2页,第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参考公式: S表示底面积,h表示底面上的高如果事件A与B互斥,那么 棱柱体积 P()(A)(B) 棱锥体积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则= (A)(-1,+) (B)(-,3) (C)(-1,3) (D)(1,3)(2)已知,则i()= (A) (B) (C) (D)(3)设向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B)(C) (D)与垂直(4)过点(1,0)且与直线2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A)21=0 (B)21=0(C)22=0 (D)21=0(5)设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值为(A) 15 (B) 16 (C) 49 (D)64(6)设0,二次函数f(x)的图像可能是(7)设,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acb (B)abc (C)cab (D)bca(8)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是(A)3 (B) 4 (C) 6 (D)8(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372 (C)292 (B)360 (D)280 (10)甲从正方形四个顶点中任意选择两个顶点连成直线,一页从该正方形四个顶点中任意选择连个顶点连成直线,则所得的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概率是(A) (A) (A) (A) 数 学(文科)(安徽卷)第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请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大体无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命题“存在xR,使得x2+25=0”的否定是 (12)抛物线y2=8x的焦点坐标是 (1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值 (14)某地有居民100000户,其中普通家庭99 000户,高收入家庭1 000户从普通家庭中以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990户,从高收入家庭中以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l00户进行调查,发现共有120户家庭拥有3套或3套以上住房,其中普通家庭50户,高收人家庭70户依据这些数据并结合所掌握的统计知识,你认为该地拥有3套或3套以上住房的家庭所占比例的合理估计是 .(15)若a>0>02,则下列不等式对一切满足条件的a b恒成立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1; +; a222; a33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16) 的面积是30,内角,所对边长分别为a,b,c,.(1) 求(2) 若1,求a的值.(17) 椭圆E经过点A(2,3),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1) 求椭圆E的方程;(2) 求F12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18、(本小题满分13分) 某市20104月1日4月30日对空气污染指数的检测数据如下(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61,76,70,56,81,91,92,91,75,81,88,67,101,103,95,91, 77,86,81,83,82,82,64,79,86,85,75,71,49,45,() 完成频率分布表;()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国家标准,污染指数在050之间时,空气质量为优:在51100之间时,为良;在101150之间时,为轻微污染;在151200之间时,为轻度污染。请你依据所给数据和上述标准,对该市的空气质量给出一个简短评价.(19) (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在多面体中,四边形是正方形,22,,90°,为的中点,()求证:平面;()求证:平面; ()求四面体B的体积;(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f(x)1, 0x2,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与极值.(21)(本小题满分13分)设,.,是坐标平面上的一列圆,它们的圆心都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都与直线相切,对每一个正整数n,圆都与圆相互外切,以表示的半径,已知为递增数列.()证明:为等比数列;()设=1,求数列的前n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