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doc
-
资源ID:57086334
资源大小:35.0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doc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摘 要: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平台,更是学校第二课堂的主阵地。作为教学任务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适应了教育教学改革和自身成长成才需要。如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工作的新课题。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DOI】10.19312/ki.61-1499/c.2020.12.104一、高职院校加强社团建设的意义高职院校相对于普本高校而言,教学任务不是特别繁重,学生有较多课余时间参与到社团活动。加强社团建设对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奠定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学生通过加入社团、开展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途径紧密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尝试成功与挫折,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感受到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而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为将来职业道德奠定了基础。其次,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社团由学生自发组建,很大一部分是以所学专业或个人爱好为基础、根据专业特点组成:如英语协会、电影协会、计算机协会、文学社等,通过知识讲座、作品交流、竞赛等活动,相互切磋、深入研究,所学知识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锻炼了思维能力,激发了研究兴趣,增强了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专业知识得到延伸,从而开阔视野,提高专业技能。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特点社团建立的自发性与社员目标的统一性。学生社团是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群众组织,打破了年级、班级等传统组织构架,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自发组建,开展符合社团宗旨的活动。同时,正是基于兴趣、特长、观念等方面的认同,社团成员在活动开展中才能积极主动、热情高涨,并一致为达到社团目标而努力。社员组成的广泛性与活动开展的多样性。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为了共同目标组建不同类型的社团,成员广泛。社团类型一般可分为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服务类等,社团成员集思广益,开展立意新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行为规范的自律性与组织结构的松散型。从自身规章制度而言,仅少数社团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社团成员间无明确的约束规范,往往靠社员的自觉性来维持;除了少数社团部门负责人外,其他员有时处于游离状态,只是基于一定活动而临时性组建起来。因此,社团组织结构相对松散。三、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虽然种类多,但特色并不明显,创新创业社团也较少,大大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创新创业发展。主要原因如下: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导致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学生社团搞创新创业只是一项学生活动,没能结合学校和学生社团的特点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社团成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认识不足,缺乏专门的指导教师。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把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体系;社团指导教师为辅导员或专业老师兼职,没有制度化、津贴和奖励,积极性不稳定,对社团成员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针对性不够。经费不足,缺少充裕的经费,凭学生去组织活动、拉赞助;学院没有激励措施来表彰优秀社员,学生对于社团工作没有真正积极投入,大多出于兴趣玩玩,活动内容也是借鉴以前的,缺乏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氛围。社会关注不够。大多数企业意识不到参与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企业对于学生的发明专利抱有兴趣,但对于投入资金创造条件支持学生社团搞创新创业缺乏热情。四、学生社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就业能力的必然需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社团建设,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首先,提高认识,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学校领导重视学生社团工作,把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工作,作为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高校整体工作。为此,学校应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社团,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团体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通过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经验交流会、事迹报告会,邀请企业家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校讲座、对话,组织到企业参观学习等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机与需求。其次,投入专项经费, 加大扶持力度。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将社团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为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同时,学校要支持学生社团网络化管理和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发布最新创新创业政策、社团发展方向以及创新创业中存在的困惑、询求帮助等。学校应为学生社团提供师资、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为学生社团对外交流搭建平台,对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进行工作量认定或给予适当的工作补贴。最后,多方谋划,打造创业生态联盟。学校就业部门要选派专业指导教师为社团,特别是创新创业类社团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担任社团负责人等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学生社团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同时,高校要大力建设社团校外实践基地,完善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合作机制,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运行管理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管理能力,吸引企业对学生社团和创新创业产品、理念的关注。参考文献:1王李珺.基于创新型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9)2张文彬.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理念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20(17)3沈欣.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20(10)作者简介:姚美娟(1973)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开放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生管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