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修一文言文练习.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必修一文言文练习 一、劝学阅读:“ 积土成山, 专心躁也; ”【训练一】1、以下成语中“ 备” 的意义与“ 圣 心备焉” 中的“ 备” 同的哪一项()A求全批评 B C德才兼备 D有备无患攻其不备2、根据“ 之” 字的意义的用法,选 出全是代词的一项()青,取之于蓝 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冰,水为之君将哀而生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乎 非 蛇 鳝 之 穴 无 可 寄 托者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B.A. C. D.3. 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 蚓 无 爪 牙 之 利 , 筋 骨 之强 B.何陋之有C. 句 读 之 不 知 , 惑 之 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请找出本段文字的谈论中心()A学习全在积存,细水长流,才能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得到逐步提高;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存,才能 取得学习上的胜利;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当提倡精 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D只有逆境才能成 5. 翻译下边文句;(1)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 心备焉;译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译:(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 也;译:【训练二】1以下判定不正确的哪一项 A本段三层意思都是运用正反对比、比如的方法来论述的;B“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只要 坚持,再难也能学好;C文中最终一句“ 者 也”是表示缘由的判定句式;D“ 下饮黄泉” 的“ 下” 是方位名词 活用动词;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2选出下面各句中加点字说明正确 的一项 1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 非蛇蟮 之穴无可寄托者; 4 专心躁也;A 兴 盛不 能 够借居存身 毛躁B兴起没有用来 的方法托付毛躁无法C 兴 盛浮躁托付D兴起没有用来 的方法借居存身 浮躁3文中以“ 骐骥” 为喻,用意在于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A用名马比如名人,说明名人成就 事业并不困难;B说明人即使天资很高,假如没有 恒心,也不能有所成就;C说明即使是千里马,假如不发挥 它的才能,也不能有所成就;D说明即使天资很高,假如不专心 致志,也不能有所成就;4对以下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 是 A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存流水 成为深潭,蛟龙就会生长;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骏马跳动 一次,不能够十步远;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没有爪牙的锐利,筋骨的顽强;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 寄托者,专心躁也:螃蟹有六条腿和 两只蟹钳,然而没有蛇和黄鳝的地窖 就无处容身,这是专心浮躁的缘故;二、师说阅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 其可怪 也欤!”【训练一】1以下句中加点的字说明不正确的 哪一项()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没 有 B 其 闻 道 也 固 先 乎 吾 固:原来名师归纳总结 C余嘉其能行古道嘉:第 7 页,共 4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赞 许 D 是 故 圣 益 圣 , 愚 益 愚 益:更加 2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 相同的哪一项()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吾从而师之 C学校而大遗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3以下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 的字用法相同的哪一项()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于吾乎 B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 襄、老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以下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 相同的哪一项()A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就耻师 焉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作 师说以贻之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下圣人也 远矣D学校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训练二】1以下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名师归纳总结 ()道之不传也久矣第 9 页,共 44 页A 师-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吾从而师之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乃大惊,问所从来余嘉其能行古道2以下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惑也难矣A.欲人之无B于其身也,就耻师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三人行,就必有我师名师归纳总结 C.耻学于师第 10 页,共 4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拘于时,学. 于余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以下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 的一组是 其 为 惑 也 , 终 不 解 矣圣人之所以为圣 于 其 身 也 , 就 耻 师 焉 , 惑 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与的“ 惑” 相同,与的“ 所以” 不同 B与的“ 惑” 相同,与的“ 所以” 亦相同 C与的“ 惑” 不相同,与 的“ 所以” 也不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 D与的“ 惑” 不相同,与 的“ 所以” 相同 4以下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 的 意 义 与 现 代 汉 语 相 同 的 一 项 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 与彼年相如也,道相像也C吾从而师之D师不必贤于弟子 5从句式特点看,与“ 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一句相同的一项() A 道 之 所 存 , 师 之 所 存 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 C 不 拘 于 时 , 学 于 余 D圣人无常师 6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 哪一项() A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 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 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 正意义上的老师, 只是“ 学校” 而已; C 其次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 比,层层深化,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 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 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 巫医 乐师百工之人” 反而仍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剧烈的批评和讽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7、翻译;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 所存,师之所存也;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学校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训练三】1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说明不正确的哪一项()智乃反不能及A 今其乃:却,竟然名师归纳总结 B或师焉,或不焉第 14 页,共 4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不:通“ 否”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D 古 之 圣 人 , 其 出 人 也 远 矣 出人:超过其他的人 2以下句中“ 其” 的用法与例句相 同的哪一项()例句:于其身也,就耻师焉A其皆出于此乎?B吾未见其明也C其可怪也欤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3以下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 法相同的哪一项()A于其身也,就耻师焉就群聚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笑之 B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 道受业解惑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于其身也,就耻师焉,惑矣人 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以下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 哪一项()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大王来何操?C 蚓 无 爪 牙 之 利 , 筋 骨 之 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5以下对语段内容懂得不正确的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项是()细心整理欢迎下载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 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B语段先以“ 古之圣人” 比照“ 今 之众人” ,得出了“ 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 耻师 焉” 作对比,得出了“ 学校而大遗”的结论;D语段最终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 士大夫之族” 的学习态度进行对 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 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 的结论;三、赤壁赋阅读“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吾与子之所共适;”、以下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 思不正确的哪一项()、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槊:长 矛;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 缭” ,缭绕;2以下各句“ 然” 字的意义、法与 众不同的哪一项()A苏子愀然 B 凌万顷之名师归纳总结 茫 然C 何 为 其 然 也第 18 页,共 4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D其声呜呜然3选出以下句中“ 乎” 字用法不同类的哪一项(乎)冯虚御风A 浩浩如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知不可乎骤得D郁乎苍苍4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句()A 使 建 中 远 具 时 羞 之 奠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举匏樽以相属D相与枕藉乎舟中5、以下句中加横线的词,是意动用名师归纳总结 法的哪一项()第 19 页,共 4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鹿、侣鱼虾而友麋、哀吾生之须臾 6、译句不正确的哪一项()、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 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原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 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江水 是这样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 走;、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这是自 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四、始得西山宴游记【训练一】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僇人 l ù 榛莽 zh n 恒惴栗 zhu ì 施施而行 sh B攒蹙 cu án 衽席 r èn 岈然xi 箕踞而遨 q í C遁隐 d ùn 颢气 h ào 如垤如穴 di é 宝藏 z àng D引觞 sh ng 茅筏 f á 斫榛莽 zhu ó 色厉内荏 r èn 2以下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是 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B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C 意 有 所 极 , 梦 亦 同 趣 D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3以下句中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 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到就披草而坐 枕以卧 B岈然洼然 C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而止D就凡数州之土壤 势醉就更相苍然暮色穷山之高其高下之4以下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 代汉语基本相同的哪一项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我有也 B游于是乎始C 攒 蹙 累 积 , 莫 得 遁 隐 D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训练二】1以下句中加点词语说明不正确的 哪一项 A到就披草而坐 B过湘江,缘染溪 C其隙也,就施施而行 态柔和的样子D心凝形释 束缚披:分开 缘:沿着 施施:姿释:解除2以下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A 箕 踞 而 遨 , 就 凡 数 州 之 土 壤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自其变者而观之,就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B其隙也,就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 然 后 知 吾 向 之 未 始 游 故为之文以志 D 醉 就 更 相 枕 以 卧 , 卧 而 梦 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 3以下各句“ 然” 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哪一项()A苍然暮色 B 山之特立 C颓然就醉 D然后知是岈然洼然4选出对以下各句中加点字词的活名师归纳总结 用类型判定不正确的一项()第 24 页,共 4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A入深林,穷回溪 形容词作动词,意思是“ 走到终点” B望西山,始指异之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 使 奇妙” C箕踞而遨 名词作状语,意思是“ 像簸箕一样” D日与其徒上高山 名词作状语,意思是“ 每天” 5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2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6 下 列 判 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A文中作者用“ 怪特”、“ 特立” 来形容西山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恰好映 衬了作者虽遭挫折、磨难,却孤傲岸 世、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B“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表达的 是一种“ 物我相融,天人合一” 的境 界,这一境域是作者游玩西山而给他 带来的心灵启发,作者因此忘却了烦 扰,获得了精神安慰;C为了表现“ 西山” 的美好可爱,作者在描写“ 西山” 时,综合运用了 对比、衬托、象征等表现手法;如作 者以“ 凡数州之土壤, 皆在衽席之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来反衬“ 西山” 的高大挺立;D这段文字在描写“ 西山” 的景物 时,对形容词和动词的挑选运用简约 而精当、精确而传神;将西山形象逼 真、颜色鲜明地刻画出来,富于动态 美;必 修 一 文言文语段练习 一、劝学【训练一】 1 、C 2、B 3 、A 4 、B 5 、略【训练二】1D “ 下饮黄泉” 的“ 下” , 向下,方位名词活用为状语, 表修饰; 2D 3 B 4D(A蛟龙生焉:焉,兼词, “ 于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之” ,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不能十步:省略句,不能(跨过)十步;C蚓 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顽强的筋骨; )二、师说【训练一】 1、A(无:无论) 2 、D(学者:古义是求学的人,今义是 有特地学问的人;从而:古义是两个词,跟从并且,今义是一个表示结果、目的的连词;学校:古义是两个词,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是一个名词,指学制的初级阶段) 3、B(B 句和例 句中的“ 师” 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师; A 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C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8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为耻;D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圣人)4、C(B项中的“ 也” 都是助词,在 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A,介词,跟、向介词,对于;B,助 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 D,转折连词,却顺 接连词,就)【训练二】 1、B 2 、A 3 、C 4 、B 5 、A 6 、B 【训练三】 1、D(出人:超出一般 的人)2、B(B和例句都是人称代词,他们; A,表示估计的语气副词,大 概;C,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D,指 示代词,那些) 3、C(师道:从师 的风尚;就:转折连词,却顺接连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9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词,就;所以: 的缘由用来 的, 的凭借;惑:形容词,糊涂名词,疑难问题) 4、B(B 和例句 都是宾语前置句, A 是介词结构后置 句, C 是定语后置句, D 是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句)5、D(这个对比,目的在于揭示了 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古怪 现象,发人深思)三、赤壁赋1、B 2 、C 3 、C 4 、D 5 、C 6 、A (此句应译为“ 这不是曹操被周 瑜围困的地方吗?” )四、始得西山宴游记【训练一】 1 C 解析: A“ 施”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0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读 yí ;B“ 箕” 读 j ;D“ 荏” 读 r n;2B 解析: A“ 谬” 同“ 戮” ;C“ 趣” 同“ 趋” ;D“ 尊” 同“ 樽”;3C 解析: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 才” ;A 就:副 词,就; B然:助词, 的样子; D 之:结构助词,的; 4 D 解析:A 凡是:古义,两个词,凡,全部,总共;是,指示代词,这;B 于是:古义,从今; C 累积:古义,层层堆 叠、重叠; D 特立:古今义均为“ 独特卓立” ,如成语“ 特立独行”;【训练二】 1 1C 解析: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1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2A 解析:就:副词,那么;B而:连词,表修饰,不译连词, 表转折,却;C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指示代词,这; D 以:连词,表修饰介词,由于;3B 解析:“ 然” 为指示代词,意 为“ 这” ;ACD三项中的“ 然” 是助词,意为“ 的样子” ;4B 解析:“ 异” 在此是形容词的 意动用法,意思是“ 以 为异”;51 由于坐在法华寺的西亭上,望 见西山,才开头指点着它,认为它怪 异; 要点:省略介词“ 于”,“ 指”意为指点,“ 异” 是意动用法; 2 从今以后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没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2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游玩过,真正的游玩从这时才开头; 要点:“ 然后” 、“ 于是” 为古今异义,“ 向” 意为从前; 6C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测试题一、挑选题:1、以下各个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哪一项()A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C几世几年,剽掠其人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2、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说明有误的哪一项()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都、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3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欢迎下载(霁:B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下雨;)C故不战而强弱胜败已判矣(判:打算;)D戍卒叫,函谷举拔,攻占;)(举:3、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 法判定正确的哪一项()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杳不知其所之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A两个“ 与” 字相同,两个“ 之”也相同B两个“ 与” 字相同,两个“ 之”不同C两个“ 与” 字不同,两个“ 之”相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4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D两个“ 与” 字不同,两个“ 之”也不同4、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哪一项()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D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5、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 句相同的哪一项()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A六王毕,四海一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5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6、以下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 哪一项()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戍卒叫,函谷举 B灭 六国者,六国也 C赵尝五战于秦 D洎 牧以谗诛 7、下面句中的“ 以” 按用法归类正 确的哪一项()不赂者以赂者丧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A B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6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CD8、以下句子中,都没有显现词类活用的哪一项()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古之学者必有师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 38 分)(一)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 914 题;(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7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 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 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 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 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 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 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 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 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 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就胜 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 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 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 力西向,就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 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8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 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9对以下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哪一项()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惜其用武而不不终也 其可怪也欤 C齐人勿附于秦 师不必贤于弟子 D洎牧以谗诛 至丹以荆卿为计 10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哪一项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9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1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词义都相同的哪一项 A可谓智力孤危齐人未尝赂秦B肴核既尽,杯盘狼籍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12比较以下句子中的 “ 而” 的用法,判定正确的哪一项()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燕虽小国而后亡是故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0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而亡,诚不得已战败A和相同,和相同 B和不同,和相同 C和相同,和不同 D和不同,和不同 13“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 之效也;” 的正确意思是()A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可是灭亡 在后,这是用兵抗秦的成效;B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可是灭亡 在后,全是由于用兵的成效;C所以,燕即使是小国,可是灭亡 在后,这是用兵抗秦的成效;D所以,燕即使是小国,可是灭亡 在后,全是由于用兵的成效;14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哪一项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1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译文: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 秦王作为计策,才加速了灾祸的到 来;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译文:后来秦国一再地攻打赵国,李 牧连续地击败了秦国;C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得已 译文:可以说是力气孤独,作战失败 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D就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 相较,或未易量;译文:那么,谁胜谁负,谁存谁亡的 命运,假如同秦国相较量,(结局)或许不是轻易可以确定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测 试题参考答案 1A(“ 厌” 通“ 餍” ,满意;)2B(霁:雨后或雪后转晴;)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2 页,共 4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3D(与:动词,亲附 / 连词,和之:动词,到、往 去 / 结构助词,的)4D(A祖父:祖辈和父辈 B 故事:旧事,成例 C 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致工致)5B(例句:名词作状语 A 数词作动词,统一 B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C 名词作动词,灭族D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6AD(例句:被动句 A 被动句B判定句 C 介宾结构后置 D 被动句)7. A 8. D 9A 转折10C 11B A智力:智谋和力气; C其实:那实际情形; D 不行:不前往;地下水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