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2.3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3沪教版.doc
-
资源ID:57190303
资源大小:62.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化学上《2.3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3沪教版.doc
沪教九上2.3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3练习用铁架台固定试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基本操作。4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环保观念。(二)过程与方法:1 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2 学会从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开展实验教学。实验准备:试管、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带导管)、火柴、蒸馏水、澄清石灰水、石蕊试液、汽水、大理石、稀盐酸。教学过程及教学后记:项目学习内容课堂活动教学后记创设情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和 作为原料;人的呼吸作用是需要从空气中吸入 ,并向空气中排放 。学生回答导入新课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不断被消耗;人与动植物的呼吸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又在不断地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学生阅读你已经知道什么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涉及到大气、水、矿物、动植物生长和人类的各种活动。请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结合图2-15,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填入表2 - 4 。学生填写、交流;教师抽学生说出自己填写的内容教师有必要对图中的人、马、树林等各代表什么给学生说明拓展视野阅读“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拓展视野(1)CO2的用途虽然不少,但是空气中的CO2是否越多越好?太多会造成什么后果?(2)什么叫“温室效应”?(3)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学生回答。可安排学生在课外上网查阅: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及可引起“温室效应”的其他气体有哪些?联想与启示打开汽水瓶盖或啤酒瓶盖时,会有许多二氧化碳气体冒出;煤、石油、天然气、酒精等物质的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有些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云雾等都要用到二氧化碳。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教师提出三态变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 态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二氧化碳是 态的;用于 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二氧化碳是 态的;固态二氧化碳被称为 ,易吸热升华。学生看书后回答二氧化碳的其它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象液体那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加压会溶解得更多。学生阅读二氧化碳的应用灭火,人造云雾,人工降雨,生产汽水等投影实验: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将汽水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现象: 。说明汽水中溶解的气体是 。这也是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观察现象;归纳结论强调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用澄清石灰水,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反应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 + 水Ca(OH)2+CO2 = CaCO3+ H2O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身边的化学人们在生活中喝的啤酒以及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在生产时就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通常是在加压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压入饮料中。打开饮料瓶盖时,压强减小,溶解在饮料中的多余的二氧化碳就会逸出,从而出现大量气泡学生阅读联想你想过没有,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会不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呢?让我们通过化学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提出问题实验: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入两滴紫色石蕊试液(它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紫色石蕊试液颜色的变化。实验操作二氧化碳可从汽水中获得;将试管中的液体分一半到另一支试管中用作实验对比。现象和结论现象: 。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是碳酸(H2CO3)观察现象;归纳结论反应式二氧化碳 + 水 碳酸CO2 + H2O = H2CO3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实验:碳酸的分解加热试管中变红的液体直至沸腾。实验操作加热时让液体沸腾几秒钟之后才停止加热,以确保碳酸能够完全分解。现象和结论现象: 。结论: 。观察现象;归纳结论用一张白纸作为背景且跟作为对比的试管放在一起观察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反应式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式从反应物与生成物各是多少种物质的角度仔细分析这两个反应:CO2 + H2O = H2CO3分析结果:一个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另一个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投影)观察与分析反应类型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学生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归纳出:化合反应是多变一,而分解反应是一变多。交流与讨论找出教材中已学过的化学反应式,通过讨论分析,确定其反应类型,以加深对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的理解和记忆。师生交流;以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碳酸饮料 B澄清石灰水C纯净的矿泉水 D碳酸钙2打开汽水瓶盖,常有大量气泡冒出,这是 气体,此现象说明该气体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量的多少受 的影响,喝了汽水之后会不停地打嗝,这说明 对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影响。若要从一瓶汽水中得到更多的二氧化碳,可采取的办法是 。3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获得氧气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4人在呼吸时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0.03%,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4%,怎样才能证明自己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学生作答作业布置教材第46页第4题(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