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009).pdf
-
资源ID:5727246
资源大小:17.73MB
全文页数:3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009).pdf
2 0 0 9规划建筑景观P lanningAr chitectur eLandscape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 建 筑 标 准 设 计 研 究w w w .w e b o o s .c o m第一部分总平面设计1总 贝g(3)2基 地 总 平面一21一般规定22建筑、建筑突出物与用地红线 的规定23建筑高度计算24建筑间距25综合技术经济指标26基地防灾、防噪声、避免光污染及防视线干扰、避震疏散场所(12)3竖 向 设 计(13)31一般规定(13)32各类场地 的适 用坡度(15)33山地地形各类坡度的划分及竖向设计处理(17)34场地平 整及 土石方量计算(19)35各类土壤土石方量的换算系数 ( 自然状态、压实状态 )(19)36标高注法(2 0)4道 路 及 停 车 场(2 1)41一般规定(2 1)42消防车道(22)43基地 内道路技术标准(2 2)44山区道路(24)45停车场(2 5)5广 场、商 业 步 行区 及 室 外 活 动 运 动 场(30)51广场(30)52商业步行区(3O)垦w w w .w e b o o s .c o m-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暴观(2 o 0 9年版)53室外活动和运动场地(30)6管 线 综 合(33)61一般规定(33)62地下管线最小水平及垂直距离(3 3)附 录r、附录1部分城市日照问距的规定摘录(36)11北京市 建筑专业技术细则 (2 o 05年版)摘录12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 3年版)摘录13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规定 (试行) 摘录14 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 (20 0 7年修正)摘录15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摘录16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 O 6年版)摘录附录2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内部发行 )摘录汇总(4 2)21不 同类别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规模折算比例22普通高等学校用地指标23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设用地补助指标24体育场地配置标准第二部分建筑设计1总 则(47)2基 本 规 定(4 8)21一般规定(4 8)22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的基本要求(4 8)23民用建筑分类及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划分(4 9)24建筑面积计算(53)25房间合理使用人数及无标定人数的房间疏散人数的确定(55)26层高和室内净高(57)27室 内环境(59)28安全防范(64)29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及绿色建筑评价(6 6)3地 下 室31一般规定32地下室防水33地下室防火7 07 O7 08w w w .w e b o o s .c o m目录334地下汽车库设计(83)35地下室节能设计(87)4墙 体(88)41墙体类型及材料(88)42墙体防潮、防水、隔汽(9 1)43墙体防火(9 2)44墙体抗震t(96)45墙体隔声(9 8)46墙体保温、隔热(10 0)47墙体外装修(10 3)5幕 墙、采 光 顶51常用类型52主要材料及选用要点53主要物理性能指标54防火设计55节能设计56防潮、防水、隔汽设计57防雷设计58隔声设计59维护与清洁510常用类型 的建筑幕墙、采光顶的其他选用要点6室 内装 修工程 设 计。(122)61一般规定(12 2)62楼地面(12 5)63踢脚、墙裙、内墙面(13 9)64顶棚(14 2)65家具、灯具(144)7屋面71屋面类型72材料及坡度73屋面排水74屋 面防水等级75平屋面构造76卷材 (含防水涂膜 )屋面77刚性防水屋面78瓦屋 面7。9金属板屋 面、 ,、 , ,、 , ,、 ,、 ,、 ,、 ,、 ,、 ,55582568889000Oll1111pl111111111lL,L L,LLL, L, L,L, LL、 ,、 ,、 ,、 , ,、 ,、,、 , ,、 ,77789002234444455555111111111l,LLL,LLLL L,L,w w w .w e b o o s .c o m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 o 0 9年版)710种植屋面71 l屋面的保温和隔热712屋 面 防火713屋面维修714其他8楼 梯、台 阶、坡 道一81一般规定82楼梯、楼梯间设计83楼梯、楼梯间防火设计84台阶、坡道9电 梯、自 动 扶 梯、自 动 人 行 道91一般规定92电梯93自动扶梯94自动人行道95防火设计要点96局部布置及构造(157)(157)(15 9)(159)(160)(162)(16 2)(16 3)(16 6)(175)10, 1 窗fl 9 4 1101一般规定(19 4)102门、窗的物理性能(19 5)103门的开启方式及选用要点(19 7)1O4窗的开启方式及选用要点(19 8)l 05窗台、凸窗(19 9)l 06玻璃(20 1)107门、窗的防火设计(204)108门、窗的节能设计(20 8)l 09擦窗(2 16)l1其 他 部 位l 11阳台l 12排气道和室内通风道1 13垃圾管道及 垃圾 间。l 14电缆井、管道井1 15避难层 (间)和屋顶停机坪(2 17)(2 17)(2 17)(2 18)(2 19)(2 19)l2厨 房(2 2 1)121一般规定(22 1)l 22住宅厨房(22 1)、 ,、 J、 ,、J、J、,88979O17778899:1,L,L L, LL Lw w w .w e b o o s .c o m目录5123公用厨房(2 2 3)13卫生间131一般规定132住宅卫 生间133公用卫 生间14建 筑 物 无 障 碍 设 计141一般规定142公共建筑无障碍实施范围143居住建筑无障碍实施范围144建筑入口l 45走道及门窗146楼梯147电梯148公共厕所149轮椅席位1410无障碍客房141 】无障碍住房2626262715设备用 房f24 8)l 51锅炉房(24 8)152冷(热)源机房(2 5 1)l53配、变电所(252)154柴油发电机房(2 54)155水泵房(255)156中水处理站(2 56)157燃气表室(257)158热交换站(257)附录附录1附录2附录3附录4附录5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 房产测量规范G B T179 8612 o 00摘录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试行 ) 摘录防水材料简介防水材料选用要点第三部分景观设计(25 9)(2 6 0)(2 6 3)(2 6 5)(27 1)1总 则(277)、 ,、 ,、 ,、 ,、 ,、 ,、 ,、 ,、 ,、 ,、 ,、 ,2225680O1234筋 筋 为 筋 拐 为 斟 抖 M抖 M碑 L L L L L L L L L L L L卜w w w .w e b o o s .c o m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 0 O 9年版)2景观设计f 278 )21一般规定(27 8)22平面布局(278)23竖向设计(279)24园路及铺装场地(27 9)25景观小品(28O)26水景(28 3)27种植设计(284)28经济技术指标(2 89)附 录附录1常用绿化植物名录(29O)附录2种植屋面选用植物表(30 0)附 录A光 伏 建 筑一体 化 系 统(30 2)附 录B主 要 依据的 设计 标 准、规 范目 录(3 l 5w w w .w e b o o s .c o m总 平 面 设w w w .w e b o o s .c o m1总则101本措施适用于全 国各类民用建筑工程 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设计。102本措施遵守执行 国家的现行规划法律、法规、标准与规范,结合各地实践经验,是对全 国民用建筑工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设计 中共性 问题制定的技术措施。103使用本措施时,除应遵守国家方针政策外,还应遵守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等地方政策与规定。104本措施可与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以下 简 称“国标 图集”)05 J1 Bo 4民用 建筑工程 总平 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配合使用w w w .w e b o o s .c o m4全 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 (2 O O 9年版)2基地总孚面21一般规定211基地总平面设计应以所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当地主管部 门提供的规划条件为依据。212基地总平面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使用要求,注重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的空间,以适 应建设发展的需要。21。3基地 总平 面设计应结合 当地气候条件 自然地形、周 围环境、地域文 化 和建筑环境,因地制宜地确定规划指导思想。21。4基地总平 面设计应保护自然植被、自然水域、水系,保护生态环境。215基地 内建筑物应按其不 同功能争取最好朝 向和 自然通风,满足防火、卫 生、安全等规范要求。21。6设计应考虑防灾 (如防洪、防震、防海潮、防滑坡、防泥石流等) 要求,并考虑相应措施。217规划总平面考虑远期发展时,应做到远近期结合,达到技术经济的合理性。218居住区总平面设计1基地总平面设计应功能分 区合理、路 网结构清晰、人流车流有序,并对建筑群体、工程竖 向、道路、场地景观、管线设计进行全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以达 到 整体性经济合理。2居住建筑应满足 日照、注重朝 向、通风及卫生安全等要求。3居住 区配套公建项 目应按需求设置,与城市协调互补,方便居民生活。4居住 区配套 的幼儿 园、小学校出入口不应开 向城 市 交通 干道,和住 宅之 间有便利安全的通行系统,并需考虑与周边共享。5配套商业 宜适 当集 中及沿外 周边 布置,以利于形成城市公共活动的开放空间与城市设计融合,便于使用、经营及管理。6供电、供气、供热等设施宜靠 近负荷 中心。7居住 区内应考虑雨水收集、中水处理及利用,其规模可按 当地主管部 门的规定执行。219公共建筑总平面设计1城市主干道两侧不宜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2公共建筑应根据建筑性质,满足其室外场地及环境设计要求,分区明确、合理组 织人、车交通流线。3以下列举常用公共建筑规划总平面有关规定:1) 幼儿园 宜与居住 区配套建设; 应选在阳光充足、空气 流通、无污染、无 噪声干扰及交通危 险安全地段;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 ()0m; 应有便利、安全的人行系统,其出入口不应开向城市交通干道。大门外应留有足够的人、车停留空间; 幼儿园应有足够的室外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之外。2)中小 学校 宜与居住区配套建设; 校址 应选择在阳光充足、通 风 良好、无污染 的安 全 地 段。不 宜 与 市场、公共娱乐等场所 毗邻w w w .w e b o o s .c o m基地总平面5与公共娱乐场所、网吧间的距离不得小 于2 o 0m; 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 0m,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 00m; 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用地及广场用地。有条件时宜预留发展用地; 学校主要教室用房 的外墙 面与铁路 同侧边缘路轨 的距离不应小 于30 Om;与高速路、地上轨道交通或的城市 主干道 的同侧路边 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需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等措施; 中小学校应设有足够 的运动场地,小学需设60m直跑道和2 o 0m环形跑道。中学需设置10 Om直跑道和2 0 0m环形跑道及篮、排、足球活动场地。有条件的宜设置4 0 0m环形跑道; 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应为25m; 学校校门不宜开 向城镇 主干道,主要 出入口临街时,校门外应布置缓冲场地。如一般其入口和城市道路之间应有10m以上足够的缓冲距离,便于临时停车及人员集散。3) 高等院校 新建普通高等院校规划用地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共 同制定 的相关规定执行 (见本措施第一部分附录2); 高等院校用地分为校舍建筑用地、体育设施用地、专用绿地;实验、实习各类用地,按学校 自然规模 (学生人数) 确定;应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注重 院校 的可持续发展,为新学科 的建设 留有一定的空间; 改建普通高等院校应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 进行改扩建; 新建普通高等院校规划应适应现代教育发展 的整体 化趋 势,注意相关科系的相对集 中,便于形成网络化联系及设备共享;重视校园的社会开放功能,增加多种教育方式的可能性及充分发挥各类设施的潜能; 校内道路应至 少有两处以上 与 不同方向的城市道路衔接。4) 综合 医院 综合医院规模根据床位数量确定; 综合医院应保证环境安静,远离 污染 源,交通方便,并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 基地 内应功能分 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晰,主体建筑需满足 日照和 自然通风; 太平间如独立设 置时宜设于隐蔽处,并与周围建筑及设施有适当隔离;职工住宅不宜建在医院基地 内,如用地 毗连应 分 隔,另设 出入口;医院基地内应留有足够的机动车停车用地。停车场出人口远离城市道路交叉口。5) 体育建筑 体育 中心规划,由于是多个体育场馆组成,项 目多、占地 面积较大,应考虑统一规划,分项实施; 大型体育建筑应注重交通与出入口布置,出入口不宜少于2处,并以不同方 向通向城市道路; 体育建筑观众 总 出入口的有效宽度按其容纳人数不宜小于015-n l O 0人 确定;室外安全疏散指标,集散场地不得小 于02m 。l 0 0人; 大型体育建筑应注意其交通组织,疏散道路应避免机动车和人流的相互干扰;其疏散宽度不宜小于室外安全疏散指标; 大型体育场馆应考虑多功能使用要求,及其设备、器材 的出入等要求;基地 内应考虑机动车停 车用地,如基地 内不 能满 足要求,可在 临近基 地 的地 区设 置,但贵宾、运动员、工作人员的专用停车场宜设在基地内。6) 老年人设施 (包括:老年居住建筑及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服务 中心、托老所等) 老年人设施宜靠近居住人口集中地区,地形平 坦,交通便捷并距医院或其他医疗建筑交通方便的地段; 老年人居住建筑应处于 阳光充足、朝向、通 风 良好、卫 生、无污染及 噪声环境 中; 居住区内的老年人设 施,宜靠 近生 活服务设施,并应保持一定的独立 性,并与庭院绿地结合w w w .w e b o o s .c o m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 (2 O O 9年版) 老年人设施宜在室外 留有适当的空间,其出人口处有不小 于150150m可供轮椅 回旋的面积,其室内外高差不宜大于04 0m,并应设置缓坡; 老年人设施应为老年人提供室外活动及游憩空间,并应结合绿地选择在向阳、避风处; 在非居住区内建设的老年人设施绿地率不应低 于4 0 ,集中绿地面积不低于2m 。人; 老年人设施场地坡度不应大于3 ,在步行道中设 台阶时应设轮椅坡道及扶手; 老年人活动场地附近应设置便于老年人使用的公共卫 生间。2110总平面图中建筑物、构筑物定位一般应以测 量 地形 图坐标定位,其中建筑物一般宜以轴线定位,圆形与弧线的建筑物应标注圆心 坐标及半径。建筑物以相 对 尺寸定位时,建筑物以外墙 面 (含外保温层 ) 之 间距离标注尺寸;以相对坐标系统定位时,需注明原点位置与坐标 网角度及坐标 网格尺寸或与测量坐标 网的关系。道路、管线以中心线定位。22建筑、建筑突出物与用地红线的规定221用地红线:规划主管部 门批准的各类工程项 目的用地界限;道路红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各类城市道路路幅 (含居住区级道路) 用地界限;绿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蓝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江、河、湖、水库、水渠、湿地等地表水体保护的控制的界限;紫线:国家和各级政府确定的历史建筑、历史文物保护范围界 限;黄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基础设施的用地界限。222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退后用地红线、道路红线、绿线、兰线、紫线、黄线一定距离后的建筑基底位置不能超过的界限,退让距离及各类控制线管理规定应按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执行。223临街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 (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排风口、出人口、集水井、采光井等)、地 下建 筑 物及 附属设施(包括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不允许 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224地下建筑物距离用 地 红线 宜 不小 于地 下建 筑 物深度( 自室外 地 坪至 地下建筑 物底 板 ) 的07倍,为保证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的实施,其距离最小不得小于5m。旧 区或用地紧张的特殊地区需考虑开挖时的施工设备用地及地下管网铺设最小不得小于3m。225符合下述条件的建筑突出物允许突出道路红线上 空(图225)。1有人行道时1人行道B(。)I一一p(cw w w .w e b o o s .c o m基地总平面72无人行道 时(e)图225允许突出道路红线上空的建筑突出物注:B为人行道宽度。226建筑物沿街地面首层设置骑楼时,骑楼净高不应小于36m,步行道最窄处净宽不应小于3Om,骑楼地面应与人行道地面相平,无人行道时应高出道路边界O1O2m。并应有防撞和安全措施,见 图226图226骑楼与底层建筑及人行道距离23建筑高度计算231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 要 风景 区及 有 净 空 高度 限制 的机 场、航线、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 星 地 面站等地区内建筑高度系指建筑物最高点,包括楼梯间、电梯间、水箱间、天线、避雷针等。232在上条所指地区 以外的一般地区,其建筑高度:平顶房屋按建筑外墙散水处至 屋 面 面 层计算,如有女儿墙,按女儿墙顶点高度计算;坡屋顶房屋建筑按外墙散水处至建筑屋檐和屋脊平均高度计算。坡屋顶不同坡度计算按当地规定执行。屋顶上 的附属物如电梯间、楼梯间、水箱、烟囱等其面积不超过屋顶面积2 5 ,不计入建筑高度内。233特殊体形、屋顶有特殊变化 的建筑及构筑物,或建筑物地面四角高度不同时其建筑高度计算应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24建筑间距2。41总平面设计 中,建筑间距应符合防火、日照、采光、通风、卫 生、防视线干扰、防噪声等有关规定。242日照间距1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按所在气候分区 日照间距系数要求确定建筑间距如所在地有主管部 门规定的 日照间距系数,则可按当地规定执行w w w .w e b o o s .c o m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 (2 o o 9年版)2居住建筑间距除以 日照系数控制间距外还应 以 日影 图进行检验。但不宜仅依靠日影图确定建筑间距,以免建筑间距过小影响建筑通风、场地道 路、环境绿化 以及管线布置的合理性。3居住建筑 日照标准应符合表242规定,旧 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l h标准。表242住宅建筑 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划I、气候区气候区V、气候区大城市I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 日大寒 日冬至 日日照时数 (h)2f3 1有效 日照时间带 (h)8l 6915计算起点底层窗台面底层窗台面注:1本表摘 自 城市居住 区规划设计规范G B50 1809 3(2 o 0 2年版 );2建筑气候分区按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3底层窗台面是指距离室内地坪O9m高的外墙位置。24。3住宅正 面间距可按 日照标准确定的不 同方位的 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 可采用表243不 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表243不 同方 位 间距 折 减 系数方位0。l 5。(含)15。一30。(含 )30。4 5。(含 )4 5。6O。(含 )60。折减系数10 L09 LO8 L09 L09 5 L注:1本表摘 自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 B 50 1809 3(2 0 o 2年版);2表中方位为正南 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3L为当地正南 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问距 (m);4本表指标仅适用于其他 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24。4在计算日照间距时,对建筑挑檐宽度及坡屋面不同坡度对日照的遮挡应按各地规定执行。245进行日照间距计算时,应考虑室外地坪高程变化对建筑计算高度的影响,计算方法见图245。I_-二土一L上I(a)(b)图245室外地坪高程 变化时,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之 间 日照间距计算示意图注:(a)图 中 日照 间距L=(遮挡建筑高度H一一地面高差H2)当地日照 间距 系数;。(b) 图中 日照间距L=(遮挡建筑高度H-+地 面 高 差H2)当地日照 间距 系数。246住宅套型应具备的日照条件是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 (即指卧室、起居室 的使用空间) 能获得冬季日照,宿舍、半数以上 的居 室 应能获得同住宅居室的日照标准。247居住建筑底层为商店或非居住建筑时,住宅间距计算按当地有关规定执行。248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w w w .w e b o o s .c o m基地总平面9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应满足底层冬至 日满窗 日照不小于3 h的标准。小学、中学:教学建筑中普通教室应满足冬至 日满窗日照 不小于2 h的日照标准。医院、疗养院:病房楼应满足冬至 日不小于2 h的日照标准。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 日2 h的日照标准。25综合技术经济指标251总用地面积系指用地红线坐标范围内的用地面积。如总用地面积 内含有代征城市道路用地、代征城市绿化用地或其他不可建设用地时,总用地应减去上述不可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以可规划用地面积作为总用地面积计算各项技术指标。252道路用地面积系指建设用地范围内主要道路用地。居住区用地平衡 中道路用地面积按 以下规定计算,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小区路及组 团路按路面宽计算,车行道旁设有人行道时计人道路用地面积,不包括宅前路用地 面积。253大型公共建筑建设用地内广场可单独列项计算面积,居住 区内人口及公共空间的广场 面积可计人道路用地,属于环境绿化设计 的铺装面积不计人道路用地面积。254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可单独列入用 地平衡表 内,如计人道路用地 面积 时需在备注中说明。255公共绿地应为公共活动空间。居住 区公共绿地最小规模100 h a,居住小 区绿地04 h a;组 团绿地00 4 h a,且有大于1 3 的绿地面积在建筑日照 阴影范围之外。带状公共绿地 的宽度应大于8Om,面积不小于004 ha。256基地 内公共绿地面积包括人工水景面积,不包 括 江、河、湖、海、水库等归属于城市水域的面积。257绿地率系指建设用地的总绿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 比率。总绿地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绿地与宅旁绿地;以及满足当地植物种植覆土要求 的地下、半地下建筑的顶部绿地,可计入绿地面积。宅旁绿地从距建筑外墙15m以外开始计算;院落式组 团绿地从距组 团道路1Om以外 开始计算;图257种植乔木停车场示意图(mw w w .w e b o o s .c o mJ O全国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l I观 (2 0 O 9年版)25。8地上建筑 屋顶绿化面积根据各地有关部门规定计算,墙面垂直绿化面积不计入绿地面积。259容积率系指建设用地内的总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容积率时,总建筑面积中是否包括地下、半地下建筑面积及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定,根据所在城市规划部门的规定计算。251 0用地面积单位 以公顷 (h a) 计,其他长度、面积、尺寸、标高均以m计。251 1居住 区、居住小 区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251 1。表251 1居住 区、居住小 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项目计量单位数值所 占比重 ()人均面积 (r n 2人)居住 区规划总用地ha1居住 区用地ha10 0住宅用地ha公建用地ha道路用地ha公共绿地ha2其他用地ha居住 总户(套 ) 数户(套 )居住总人数人户均人口入,产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万m 。公建面积万m 。住宅平均层数层套型比例 (中小套型)人口毛密度人 h a住宅建筑套密度 (毛)套 h a住宅建筑套密度 (净)套 h a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万m 。 h a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万m 。 h a容积率停车位总数辆地上停车位辆地下停车位辆总建筑密度绿地率注:1本表参照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 B 5O 18093(20 o 2年版),有所增减;2套型比例主要为中、小套型,根据当地要求列出。2512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表1一般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25121w w w .w e b o o s .c o m基地总平面 表25121公 共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规模l总用地面积ha其他用地总建 筑 面积2m2地上建 筑 面积m 2地 下建 筑 面 积2m3建筑基底面积m 24道路广场面积2m5绿地面积2nl6建筑密度7容积率8绿地率9小汽车停车位数辆1O自行车停车数量辆注:公共建筑的规模:医院按床位数;体育馆、影剧院按座位数;宾馆按标准间数。2高等院校除上述技术经济指标表外,尚需用地指标表及分项建筑面积表。1) 用地指标,见表25122。表2。5122高等院校用地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学生用地m。学生备注1总用地ha2自然规模 (学生数 )人,一3校舍建设用地ha4体育设施用地ha5专用绿地ha6补助指标用地ha7实习场地ha注:1补助指标用地:根据不同学科、不 同学 生类别按指标计算;2专门实习场地:依不同学科报主管部门审批。2) 校园分项用地,见表25123。表25123高等院校校 园分项一分区用地面积建筑系数备注教学科研 区学生社会区后勤生产区文体活动区教工生 活w w w .w e b o o s .c o mJ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 (2 o 0 9年版)26基地防灾、防噪声、避免光污染及防视线干扰、避震疏散场所261基地应 根据其所 在位置考虑 防灾措施,其防灾标准应与所在城市的防震、防洪 (山、河 )、防海潮、防风、防泥石流、防滑坡等标准相适应。262市区35500 k V高压架空 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见表262,或按本地区规定执行。高压走廊宽度内不得建任何建筑物。表2。62高压 架 空 电 力 线 路走廊宽度线路电压等级 (k V)高压走廊宽度 (m)5o 06O75330354 52 2 03 04 01 1O6625l 535122 0、注:本表摘 自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 B 5029 3一l 9 9 9;263居住建筑、学校、托幼、疗养等建筑为防止城市道路噪声干扰,可在建筑与道路之问设置隔声屏或种植树木林带、隔声墙体或其他措施,城市噪声标准见表263。表263环境噪声限值(d B)声环 境 功 能 区类别昼 间夜 间0 类504O1类554 52类605O3类65554类4a类7O5 54 b类6O注:l本表摘 自 声环境质量标准G B 3O962 o 0 8;2表中0类是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是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 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 的区域;2类是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 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 的区域;3类是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 噪声对周 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的区域;4类是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 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4 b两种类 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 (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 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264学校、托幼临城市道路一侧时,宜设510m植树木的防护隔离带以减少噪声。265居住区住宅建筑应避免视线干扰,有效保障私密性 的措施。窗对窗、窗对阳台防视线干扰距离一般不宜小于18m。266住宅区应 避 免光污染,不应设 置霓虹灯 和强烈灯光广告,并应有效防止镜面玻 璃幕墙等产生的光污染的措施。267城市避震疏散场所 (空问):应设有保障生命线(即含应急照 明、避难空间通风换气系统、应急水源、食品备用库、应急厕所等 ) 的系统,并符合 国家有关避震 (灾 ) 疏散场所的相关规定w w w .w e b o o s .c o m竖向设计J33竖商设诗31一般规定311竖 向设计 的内容包括:1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合理 选择、设计场地的地面形式;依据不同的 自然地 形 坡 度,场地的地面形式可分别处理成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2确定场地坡度、控制点高程、地 面形式。3制定合理利用、储存和收集雨水的方案。在干旱、贫水地 区,竖 向设计 应做 到使雨水 就地渗入地下,或使雨水便于收集储存和利用。4制定合理排除地面和路面雨水的方案。在降雨量大、洪涝多发地区,为减少排放至市政管网及江、河、湖、海的雨水量,竖向设计可考虑雨水就地收集与利用,以利于排洪调蓄。5合理 组 织场地的土 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6结合道路设计和景观设计,提出合理 的竖 向设计条件与要求。312竖 向设计应满足 以下基本要求:1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 石方、挡土墙、护坡和建筑基础工程量,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2各项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要求以及工程管线适宜的埋设深度。3场地地面排水及防洪、排涝的要求。4车行、人行及无障碍设计 的技术要求。5场地设计高程与周围相应 的现状高程 (如周围的道路标高、市政管线接口标高等) 及规划控制高程之间,有合理的衔接。6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场地 之 间(包 括建筑散水、硬质和软质场地 )、建筑物与道路停车场、广场之间,关系合理。7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建设场地及周围场地的环境景观。313不 同类型场地竖向设计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场地的设计高程,应依据相应的现状高程 (如城市道路标高、基地 附近原有水 系 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洪水位、临海地区的海潮防护标高、周围市政管线接口标高等) 进行竖向设计。2地形平坦 的场地,首先依据周边控制高程,确定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及建筑室内地坪标高。3地形复杂 的场地,首先对场地地形进行分析,确定地形不 同分类(如 陡坡、中坡、缓坡等 ),以及各类用地 的不 同功能(如建筑用地、道路、绿地等),进行场地竖 向设计,确定各地形高程与周边控制高程的联系。4大型公共建筑群依据周边控制高程,确定不同性质建筑的室内外标高,并进行场地竖向设计。314场地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措施。1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对起控制作用的、城市规划设计条件给定 的坐标及高程不得任意改动,水准高程系统换算应符合表314的规定。2当场地周围市政排水管线埋深浅时,场地设计标高须根据地下排水 管线标高,采用最小纵坡和起点最小埋深反推确定。3占地面积不大、且 地形平坦者,可只定 出建筑物室内地坪设计标高、建筑物室外四角及场地w w w .w e b o o s .c o m, 4全国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 (2 O o9年版)部道路交叉点标高。4占地面积大、或地形起伏复杂的场地应做竖向布置,且 尽 量减少土 石方 量,做到填挖方接近平衡。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设 计:1) 按照符合地下空间利用、地上建筑布置、结构和基础处理 的设计要求,确定各个建筑单体的不同室内地坪设计标高。2) 场地平缓时,与同一地下空 间相连 的不 同建筑单体宜按 同一室 内地坪设计标高进行设计。3) 地形起伏时,与同一地下 空 间相连 的不 同建筑单体宜按不 同室 内地坪设计标高进行设计。表314高程 系统换算 (单位m)、转换者被转换者、56黄海高程基准85高程基准吴淞高程基准珠江高程基准5 6黄海高程基准+O02916 88+05 868 5高程基准一00 291 7 l 7+0557吴淞高程基准+1688+17 17+22 74珠江高程基准一05 86055 7227 4备注:高程基准之间的差值为各地区精密水准点之间差值的平均值。注:本表摘 自 城市用地竖 向设计规范C JJ 8399。5对 于长年雨水贫乏地 区,合理利用和收集地面雨水,有效控制场地 内不可渗透地表的面积,设置阻水措施,减缓径流速度,增强雨水下渗,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并安排储存和处理设施。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竖 向设计:1) 设置雨水下渗设施,使场地 雨水 就 近下渗。但须结合场地 和土质情 况,保证 雨水下渗设施不影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正常使用。2) 利用绿地,使雨水就地下渗。使路面设计标高高于绿地地面标高00 501m,并确保雨水顺畅流人绿地。3) 设置无硬化铺装 的浅沟或洼地,使雨水就地下渗。但集水深度不宜超过03m。4) 采用渗水路面构造,铺装渗水材料 (如渗水砖等) 或渗水路肩 (如干铺的碎石、卵石、渗水砖等),使雨水就地下渗。5) 采用道路渗水立缘石,使路面雨水从侧面就地下渗。6) 设置雨水收集储存和处理设施,使屋 面 和场地 雨水 就 近 收集储存以便再利用。采用地下管网,将雨水收集到储水设施。7) 通过合理的场地坡度,使雨水流向雨水收集设施 (如蓄水池等)。8) 利用人工或景观水体,将雨 水就地储存。6对于长年雨水丰沛地区,合理排 除场地 和路面雨水。场地 内应设有排除地面水和路面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设施,设有雨水利用设施的场地,也应设有雨水排水设施,排水方式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地形特点确定。1) 场地 内应采用雨水管 (暗沟) 排除地面水,但透水铺装地 面的雨水排除设施宜采用 明沟。2) 当采用暗沟排水时,应根据排水流量计算确定断面形式及大小,沟底坡度宜在04 以上。3) 在埋设雨水管 (暗沟) 极不经济的陡坎、岩石地段,或山坡冲刷严重、管沟易堵塞的地段,可采用 明沟排水。4) 当采用明沟排水时,应根据排水流量计算确定断面形式及大小,沟底坡度宜在O2 以上。5) 当排水明沟直接排入江河时,其出口标高不得 低于正 常水位,且 宜在洪水位以上;当排入市政管道时,应不得低于市政管道管顶标高w w w .w e b o o s .c o m竖向设计J56) 如需设置急流槽,则应合理计算流速、流量和断面,使急流槽 的坡度控制在O75 150 的范围内。7) 处理好不同底面标高的排水暗沟与明沟之间的竖向连接。8) 当场地平坦、平整坡度难以满足场地最小 自流排水坡度要求时,宜采用加密雨水井 的方式排除地面水。7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或等于城市设计防洪、防涝标高;沿海或受洪水泛滥威胁地 区,场地设 计标高应高于设计洪水位标高O5一1 Om,否则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8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9场地设计标高应 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1 0场地设计标高与住宅建筑首层地面标高之间的高差宜为015m;在湿陷性黄土 地 区、易下沉软地基地区应 适当加大其高差,多层建筑的室内地坪应高出室外地坪04 5m。32各类场地的适用坡度3。21场地的适用坡度,可按 以下几种情况考虑:1场地的地 面坡度不应小于O2 。2当自然地形坡度小于5 时,应采用平坡式布置。3当地面坡度大于8 时,宜采用 台阶式,台阶的高度宜为1 530m,台阶之间应设挡土墙或护坡连接。4采用混合式布置时,台阶的划分应与场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相协调。322各种场地的设计坡度应符合表322的规定。表322各种场地设计坡度场地名称适 用坡 度()最大坡度 ()备注密实性地面和广场033030广场可根据其形状、大小、地 形,设 计 成单面坡、双 面坡或多面坡。平原地区 最大坡度应为1,丘陵和山区最大坡度应为3 停车场02 5O51020室外场地 儿童游戏场 运动场 杂用场地一般场地03250205033002绿地1 5l O033湿陷性黄土地面O570注:本表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 B 5O l 809 3、 城市用地竖 向规划规 范c JJ 8399、 公园设计 规范c JJ 4 89 2编制。3。23场地的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 ;坡度小于02 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324室外运动场地应有 良好 的排水 条件,全场外侧应设 有漏水 盖板排水 沟。(如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 排水坡度及排水方式如下:1足球场:场地排水坡度03 O8 。天然草坪 的坡度宜为不大于05 ;人工场地:有渗水设施的坡度宜不大于03 ,无渗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