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题测试练习题(名师精选).docx
-
资源ID:57398138
资源大小:29.0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题测试练习题(名师精选).docx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题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微小,结构简单B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C能使人、禽患病D能够用它制成疫苗来防治禽流感2、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可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B艾滋病毒能严重侵害人体免疫系统C远离艾滋病患者,生活、工作中严禁与其接触D对艾滋病患者精神上要给予安慰,生活与给予帮助3、下列疾病中,致病原因与另外三种明显不同的是( )A肝炎B白化病C先天性愚型D色盲4、夏季,儿童容易患菌痢,菌痢这种疾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A痢疾杆菌B大肠杆菌C放线菌D病毒5、疫苗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其中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S蛋白基因装入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送入人体,激活人体的免疫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运用的是克隆技术 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BCD6、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关于预防这一疾病,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避免去疫情高发地B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C避免开窗通风D戴好口罩7、全球新冠病毒肆虐,中国抗击疫情成果显著,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接种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新冠疫苗能有效预防 ( )A肺结核B天花C德尔塔及其变异毒株D流感8、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我国现在多家科研机构已经研制出了新冠疫苗,而且现在可以免费接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C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D接种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9、为了早日“抗疫”成功,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种新冠疫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接种疫苗的行为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加强卫生管理10、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肺结核与乙肝B近视眼与色盲C坏血病与肿瘤D高血压与贫血第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我国对医药的研究历史悠久。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_的著作。现在药品外包装中标注的“OTC”,其含义是_。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如胸腺,淋巴结和脾)和_(如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组成的。3、根据传染病和免疫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型冠状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具有_和流行性的特点。(2)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新冠肺炎患者属于_。(3)注射新冠疫苗是为了获得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4、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有传染源、_、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只要切断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5、进行心脏复苏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在操作中,先做_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6、为了预防天花病毒,人们接种了牛痘疫苗,接种后人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天花病毒的特殊 蛋白质称为 _,而引起人体产生的这种特殊蛋白质叫做_,人们把这种免疫 称为_免疫。7、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_构成的免疫防线,属于_免疫,不具有选择性或_性,针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8、艾滋病(AIDS)全称为_,是由_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_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直至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艾滋病的病原体:_。艾滋病的传播途径:_ _ _。注意:不要误认为“与艾滋病感染者的日常接触会感染艾滋病”。与艾滋病感染者的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9、在计划免疫中,婴儿出生接种的卡介苗可以预防_。10、_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_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可直接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的标签、说明书必须具有国家制定的专用标识,即“_”字样。注意:1非处方药并非绝对安全。患者在选用非处方药时大多靠自己判断,没有特定的医嘱,所以更要谨慎。2用药前应关注药品说明书上所提供的各项信息,包括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贮藏条件等。3保存药物时要注意哪些事项?药物大多需要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或冷藏保存。注意:(1)不要误认为“越贵的药越好”:用药要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病情的药品,不是越贵越好。(2)不要误认为“维生素是营养药可以长期服用”:维生素对人有诸多益处,但过量服用往往会引起中毒,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服用。三、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溶血性链球菌。(_)2、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_)3、虽然烟草含有一些化学物质,但是间隔很长时间吸烟一次也没有关系,不会影响健康。(_)4、人工呼吸是一种有用的急救方法,对一切生病的紧急情况都非常有用。(_)5、非处方药简称OTC,适合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小伤。(_)6、健康是指身体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_)7、传染病不同于其它疾病的特点是其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_)8、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简称HIV。(_)9、计划免疫注射的疫苗是抗体,使儿童获得了特异性免疫。(_)10、疫苗就是用减毒或者失活的病毒制成的生物制品。(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根据禽流感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寄生,能使人、禽致病,可制成流感疫苗进行解答。【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A错误。B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B正确。C禽流感病毒会使人、禽致病,C正确。D可以利用禽流感病毒制成疫苗,防治禽流感,D正确。故选A。2、C【分析】艾滋病1全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侵犯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2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3传染源: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4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静脉注射、不安全性行为、输入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或血液制品、使用未消毒艾滋病人用的注射器等传播。5易感人群: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详解】A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体液传播等,一般的生活接触如共餐、握手以及蚊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A正确。B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B正确。CD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所以,对艾滋病患者精神上要给予安慰,生活与给予帮助,而不是“远离艾滋病患者,生活、工作中严禁与其接触”,C错误、D正确。故选C。3、A【分析】(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详解】A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A正确。B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属于遗传病,B错误。C先天性愚型又称21三体综合征和唐氏综合症,也是最常见先天性愚形患者的常染色体疾病,属于遗传病,C错误。D色盲通常被称为先天性色觉障碍,它不能分辨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属于遗传病,D错误。故选A。4、A【分析】人体的各种疾病是由不同的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也有害。【详解】A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患者表现为腹泻、腹痛等,故A符合题意。B大肠杆菌感染可以分为肠道内的感染和肠道外的感染,如果患者是肠道内感染大肠杆菌的,有可能会引起急性肠胃炎的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比较稀溏,而且口服一些止泻药物,效果不明显,故B不符合题意。C有些放线菌引起人类患病,如放线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故C不符合题意。D病毒能引起多种病毒性的传染病,如流感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分析】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详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优质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疫苗的研制就运用了转基因技术。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选C。6、C【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A避免去疫情高发地,可以预防传染病,正确。B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可以预防传染病,正确。C避免开窗通风,不可以预防传染病,相反还会加速传染病,正确。D戴好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可以预防传染病,正确。故选C。7、C【分析】疫苗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有效预防传染病。【详解】接种新冠疫苗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德尔塔及其变异毒株。故选C。8、C【分析】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一般来说,凡是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均为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等;凡是对病人或怀疑是病人的采取的措施均为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等;其余的措施可判断为切断传播途径。【详解】AB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AB正确。C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D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故选C。9、C【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详解】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环节,就可以传染和流行。所以预防传染病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隔离传染病人,严格、严密、规范处理传染病人的衣物、粪便,属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是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比如室内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室内定期喷酒消毒液进行消毒,经常打扫室内卫生,保持清洁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注射疫苗等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所以接种疫苗的行为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故选C。10、A【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详解】A肺结核是依靠飞沫和空气进行传播的,应是呼吸道传染病,乙肝是血液传染病,两种都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A项正确。B近视是由于用眼不正确,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的,色盲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一种遗传病,不传染。B项错误。C坏血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两者都不传染。C项错误。D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成为高血压,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不传染。D项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传染病的特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据此答题。二、填空题1、李时珍 非处方药 【详解】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因此,我国对医药的研究历史悠久。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作。现在药品外包装中标注的“OTC”,其含义是非处方药。2、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详解】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除异物;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组成的,功能是产生抗体,消灭抗原。3、传染性 传染源 特异性 【分析】1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如蛔虫病(寄生虫性传染病)、肺结核(细菌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传染病)等。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能流行,必须同时具备这三点。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者、封锁疫区、给生病的人打针吃药、让生病的人在家休养、对携带病原体的动物进行焚毁、掩埋处理等;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自来水消毒、杀灭蚊虫、搞好个人卫生、流感流行时戴口罩出门等;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远离疫区等。【详解】(1)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新型冠状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故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新冠肺炎患者属于传染源。(3)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它能刺激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抗原。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故注射新冠疫苗是为了获得特异性免疫。【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4、传播途径【详解】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5、30【详解】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比如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突然出现停止呼吸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让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进行心脏复苏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在操作中,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6、抗体 抗原 特异性 【详解】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免疫学角度属于抗原,故牛痘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给人体注射牛痘疫苗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7、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 特异 【详解】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以后机体与外来微生物的接触后获得的,它通常只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所以,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的免疫防线,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8、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HIV) 免疫 艾滋病病毒(HIV) 性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详解】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直至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HIV)。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9、结核病【分析】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详解】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像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点睛】掌握计划免疫的知识是本题解题关键。10、处方药 非处方药 OTC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详解】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直接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在使用非处方药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包括: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其中生产企业和批准文号等信息,可以证明药品的是否由合法的正规企业生产,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可以让我们知道该药品是否过期。功能用量、禁忌等信息,可以让我们知道是否适合自己的病症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点睛】熟记安全用药的常识以及重要性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故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故题干说法错误。2、正确【详解】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故题干观点正确。3、错误【分析】此题考察吸烟对人体的危害。【详解】烟草中含有焦油,也包括尼古丁,这两种物质都对人体有害,吸烟会使这两种物质对呼吸道的黏膜壁出现损害,使其出现慢性的炎症反应,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胸闷,部分患者还会导致肺部出现癌变,比如引起支气管肺癌、肺泡细胞癌等。即使间隔很长一段时间吸烟一次也会影响健康,故错误。4、错误【详解】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首先要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让被救者仰卧,如果口鼻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进行口对口的吹气。人工呼吸是一种有用的急救方法,但不是对一切生病的紧急情况都非常有用,该表述错误。5、正确【详解】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因此非处方药适合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小伤。题干说法正确。6、错误【详解】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题干说法错误。7、正确【详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常见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8、错误【详解】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此题错误。9、错误【详解】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计划免疫注射的疫苗是抗原,使儿童获得了特异性免疫,故题干错误。10、错误【分析】【详解】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治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疫苗类型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故题干观点错误。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疫苗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