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神病学知识点.pdf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神病学知识点1、精神病学( psychiatry ):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的损害。精神障碍包括:重性精神障碍、轻性精神障碍。一、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 2、感染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1、应激 2、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是将疾病的症状按照不同的组合,以条理化的形式列出的一种标准化条目。国内临床常用的三个分类诊断标准ICD-10 :国际疾病分类DSM-:美国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称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17 类CCMD-3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10 类DSM系统精神障碍分类类别如下:通常在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由躯体情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与成瘾物质使用有关的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做作性障碍10分离性障碍11性及性身份障碍12进食障碍 13睡眠障碍 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 15适应障碍 16人格障碍 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精神检查面谈检查的目的:1、获取必要信息以便确立诊断;2、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了解病人;3、了解病人所处的环境; 4、形成良好的医患治疗关系;5、向病人进行初步的精神卫生宣教,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一、面谈检查的步骤: 1、开始:( 1)不受干扰的环境:( 2)落座:( 3)自我介绍2、深入:( 1)以开放性交谈为主:(2)主导谈话:( 3)非言语性交谈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结束病史采集重点:现病史( 5)1、发病条件和原因: 2、起病急缓及早期症状: 3、疾病发展及演变过程: 4、病时的一般情况: 5、既往与之有关的诊断、治疗用药及疗效详情。1、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为精神症状。2、精神病理学: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科学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是精神病学的一个传统分支, 它以心理学为基础, 主要是对异常心理体验, 思维行为等进行描述,命名,归类并研究。如何区别精神活动属正常与异常?1、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改变是否明显,2、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3、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精神症状的特点: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4、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精神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1、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存在哪些症状?2、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评定其严重性3、应善于分析症状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有关,哪些是继发的。 4、应重视各症状间的鉴别减少疾病的误诊,5、分析症状产生的可能诱因、原因及影响因素。判断精神活动正常与否的原则,1 是否符合当地的习俗规范,2 是否符合客观现实,3 是否有不可理喻的行为表现,4 心理活动是否与环境协调统一,5 心理活动是否与自身协调统一,6 人格是否相对稳定完整如何区别正常人的错误反映与病人的精神症状:1 是否具有特异性错误的判断是否具有特殊意义, 2 是否具有荒缪性错误的判断是否具有客观原因与现实基础,3 是否可以用事实来纠正,是否坚信不疑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神症综合症 :又称精神病症状群,是指某些疾病过程中,几个症状有规律的同时或相继出现, 同时或相继消失, 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而组成的特别的临床相,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症比单个症状更具有诊断意义。继发性精神症状,是指继发于其它心理过程的精神症状障碍是原发障碍的解释与说明,或是原发症状的泛化。原发性精神症状, 是指症状直接产生于大脑的某种病理变化,既找不到心里学上的解释,又具有特发性的特点, 是一开始就形成的症状。 具有特别重要的诊断意义。一,感知觉障碍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增高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2、感觉减退:对一般刺激感受性减低,感觉阈值增高,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的不舒服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4,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或相反的异常感觉知觉障碍:1、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分为生理性错觉,病理性错觉和幻想性错觉。2、幻觉:指没有客观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幻觉分类:按所涉及的感官分为; 1)幻听,最常见,有非言语幻听,言语幻听具有诊断意义,幻听可见于多种精神障碍,其中评论性,命令性,议论性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2)幻视为最常间的幻觉形式常具有恐怖色彩3)幻味 4】幻嗅 5)幻触 5)内脏幻觉按幻觉体验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真性幻觉假性幻觉来源部位外部客观空间内部主观空间形象形象鲜明不够鲜明生动感觉器官通过感觉器官获得无感觉器官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可分为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入睡前和心因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痫、癔症等。包括1)视物变形症 2)空间知觉障碍3)时间感知综合障碍4)非真实感:二、思维障碍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由感知所获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这个过程称为思维。正常思维的特点: 1、目的性:思维指向一定的目的,解决某一问题。2、连贯性:指思维过程中的概念前后衔接,相互联系。3、逻辑性:指思维过程符合思维逻辑规律,有一定的道理。 4、实践性:真确的思维过程能通过客观实践检验。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内容障碍。(一)思维形式障碍:1、思维奔逸:联想速度增加,反应增快等多见于躁狂2、思维迟缓:多见于抑郁 3、思维贫乏: 4、思维散漫:回答问题不切题5、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6、病理性赘述 7、思维中断 8、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9、思维化声 10、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12、语词新作 13、逻辑倒错性思维(二)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概念, 是在病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推理判断, 虽不符合客观现实,但病人对此坚定不移无法说服,也不能被客观现实所纠正妄想的特点: 1)病理性坚信性、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 2)自我卷入性、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本人利害有关;3)个人独特性、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背景。妄想的分类: 1)原发性妄想:是指直接产生与大脑的某种病理变化其特点: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价值。包括:突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妄想气氛。2】继发性妄想,指先有其他心理过程障碍,而妄想的产生是对于原发症状的解释和说明。临床上包括 1,被害妄想 2,关系妄想 3,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4,夸大妄想 5,罪恶妄想 6,疑病妄想 7,钟情妄想,坚信自己被异性中情8,嫉妒妄想患者无中生有的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9,被洞悉感三)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站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基础。三、注意障碍注意: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的过程。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保持性的特点。注意分为:1,主动注意指随意注意,有外界刺激引起的定向反射为既定目标的注意。2,被动注意为不随意注意,没有自觉的目标,不需任何努力就能实现。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一)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广度:适当的2、注意的稳定性:有相应的稳定性3、注意的紧张性:有与现实相应的紧张度4、注意的分配与转移:能自觉的二)注意障碍分类:1、注意增强:主动注意增强,见于偏执狂。2、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 3、注意涣散:主动注意的稳定性降低4、注意转移:被动注意的兴奋性明显增强注意对象不断变化很难稳定5、注意狭窄:注意范围明显缩小四,记忆障碍记忆:为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记忆是在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过程。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近事记忆,远事记忆记忆障碍的常见类型:1、记忆增强:对病前不能够回忆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2、记忆减退:是指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3、遗忘:指部分或全部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1)完全性遗忘:一段时间的全部经历的丧失称为完全性遗忘。(2)顺行性遗忘:即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3)逆行性遗忘: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4)界线性遗忘:(又称心因性遗忘):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5)进行性遗忘,记忆损害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重4、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疑。5、虚构:由于遗忘,患者由想象来填补自己的记忆缺损精品文档精品文档6、柯萨可夫综合征:当虚构+近事遗忘 +定向障碍同时出现。又称遗忘综合征。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等。五、智能障碍智能:是一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功能。智能反映的是个体在认识活动方面的差异,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应用。用以解决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智能包括: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 想象力等, 它涉及感知、 记忆、注意和思维等一系列认知过程。智能障碍包括: 1,精神发育迟滞:大脑发育成熟以前,各种致病因素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某一阶段。 随年龄增长其智能低于正常的同龄人。2,痴呆:是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损害,但没有意识障碍。可分为 1,全面性痴呆 2 部分性痴呆。鉴别:1,老年期谵妄2,抑郁症3,失语症 4,假性痴呆:临床上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可产生一种类是痴呆的症状,而没有大脑组织结构的损害。1、刚塞综合征: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即对简单问题给与错误地回答。2、童样痴呆:行为幼稚。3、抑郁性假性痴呆:严重的抑郁患者在精神运动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能力的降低,表现为痴呆早期的症状。六、定向力定向力: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称为周围环境定向力。对自身状态的额定向力称为自我定向力。定向力障碍是意识障碍的一个重要标志。包括 1、地点或空间定向力: 2、时间定向力: 3、自我定向力:定向障碍:对环境或自身状况的认识能力丧失或认识错误即称为定向障碍。定向障碍是意识障碍的一个标志。 但正常人与痴呆患者可有定向障碍, 而无意识障碍。5、双重定向障碍:即对周围环境的时间、地点、人物出现双重体验,其中一种体验是正确的,而另一种体验与妄想有关,是妄想性的解释。七,情感障碍情感的特征: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情感的倾向性:这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指向了什么,又是由什么而引起的。2、情感的稳定性: 这是指情感活动的稳定程度而言。如果心境的变化反复无常, 或迅速减弱,那么,这种情感是不稳定的。3、情感的深刻性:这是指情感活动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的普遍性和深入程度。4、情感的效能性:这是指情感有鼓舞人们行动的作用而言。正常情感与异常情感的区别1、起因: 2、反应强度: 3、情绪反应持续时间:二)情感障碍分类:1、情感性质的改变:可表现为躁狂,抑郁,焦虑,恐惧(1)情感高涨:情感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自我感觉良好,由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欢乐。(2)情感低落:( 3)焦虑:是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情况下, 患者表现为顾虑重重, 紧张恐惧以致搓手趸足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4)恐惧:是指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2、情感稳定性的改变:(1)情感不稳:表现为情感反应极易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至另一极端,显得喜怒无常,变化莫测。(2)情感淡漠:指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是对自身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是如此。(3)易激惹性, 表现为极易因小事而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持续一般较短暂。3、协调性的改变:(1)情感倒错:指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与处境不相协调。(2)情感幼稚:八、意志障碍1、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2、意志的特征:(1)意志的指向性:(2)意志的目的性:(3)意志的坚强性:(4)意志的自觉性:精品文档精品文档(5)意志的果断性:(6)意志的自制性:(二)常见的意志障碍:1、意志增强:意志活动增多2、意志减弱: 3、意志缺乏: 4、犹豫不决: 5,意向倒错 6,矛盾意向九、动作行为障碍(一)精神运动性兴奋:也可分为躁狂性兴奋,青春性兴奋,紧张性兴奋,器质性兴奋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二)精神运动性抑制:1、木僵:三不(不言、不动、不食)指动作行为和语言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2、 蜡样屈曲:在木僵的基础上出现, 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 ,即使是不舒服的姿势,也能持续较长时间不动。空气枕头:是将患者的头部抬高似针头的姿势,患者也不动,可维持很长时间。3、缄默症: 4、违拗症:患者对于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而且表现抗拒及相反的行为(三)刻板动作(四)模仿动作(五)作态十、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分为:环境意识障碍和自身意识障碍。(一)意识障碍时精神活动普遍抑制,表现为:1、感知觉清晰度降低、迟钝、感觉阈值升高;2、注意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出现遗忘或部分性遗忘;3、思维迟钝,不连贯;4、理解困难,判断能力降低;精品文档精品文档5、情感反应迟钝,茫然;6、动作行为迟钝,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7、定向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不能辨别,严重时自我定向如:姓名、年龄、职业也不能辨认。定向障碍是意识障碍的重要标志。(二)以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例说明常见的意识障碍:1、嗜睡:意识清晰度降低较轻微,在安静环境下经常处于睡眠状态,但接受刺激后可以立即转醒, 并能进行正常的比较简单的交谈,刺激一旦消失患者又入睡。2、意识混浊:意识清晰度轻度受损,患者注意、记忆、理解困难,思维缓慢,反应迟钝,有周围定向障碍,能回答简单问题,但对复杂问题则茫然不知所措。此时角膜对光、吞咽反射尚存在,也可有原始动作,如舔唇、伸舌、强握、吸吮和病理反射。3、昏睡:意识清晰水平较前更低,言语消失,周围及自我定向力均消失。患者对一般刺激无反应,只有在强痛刺激下才引起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对光、吞咽反射仍存在, 深反射可亢进, 病理反射可呈阳性, 可出现不自主运动和震颤。4、昏迷:指意识完全丧失,以痛觉反应和随意运动消失为特征。对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反应,吞咽、对光、防御反射均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只有脉搏、呼吸尚存在。见于严重的脑部疾病及躯体疾病的重危期。(三)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环境意识障碍谵妄状态:指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出现大量错觉、幻视,其形象鲜明,内容恐怖,可伴有思维不连贯、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片断妄想,自我定向尚存,周围定向力丧失,具有昼轻夜重的特点,持续时间可数小时至数日,事后部分或全部遗忘。见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十一、自知力自知力:又称内省力,是指患者对所患精神疾病及症状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自知力丧失是重型精神疾病特有的表现,不承认自己有病,更不承认有精神病,因而拒医、拒药。神经症患者自知力存在,主动求医服药。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及自知力恢复的程度作为判断病情和疾病好转程度的重要指标。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疾病痊愈的指标之一。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是指由脑部病理或病理生理学改变所致的一类精神障碍,并以此与所谓功能性精神障碍相区别。2、诊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可根据下列情况:(1)有引起精神障碍的脑部疾病,脑损伤或脑功能不全的证据;(2)脑病变和精神症状发作有时间上的关系;(3)精神障碍可因原发性脑部疾病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4)精神症状不是由其他病因引起。(一)谵妄:1、定义: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 故又称为急性脑病综合征。病因:(1)感染:(2)代谢及内分泌紊乱( 3)电解质紊乱( 4)颅内损伤( 5)手术后的状态( 6)药物及其他谵妄的特征:(1) 意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定向障碍(时间和地点, 重者有人物定向障碍) ;(2)意识障碍呈现昼轻夜重规律。意识恢复后可有部分遗忘或完全遗忘;(3)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近记忆障碍最明显)(4)意识恢复后可有部分遗忘或完全遗忘。(5)睡眠觉醒周期紊乱(6)常见感知障碍:出现丰富、生动、形象的错觉、幻觉。以视错觉和视幻觉较常见,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继发性的片段妄想。冲动行为等。4、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做出诊断:即意识障碍、 定向不良, 伴波动性认知功能损害等。5、治疗:病因治疗、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二)痴呆: 1、定义: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临床表现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 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 但没有意识障碍。 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又称为慢性脑病综合征。3、临床表现: (1)记忆减退是常见症状,之后会有定向障碍:(2)言语障碍:(3)出现人格改变( 4)社会功能受损:精品文档精品文档4、诊断:( 1)熟悉病史:( 2)查体( NS 检查是重点)( 3)实验室检查:5、治疗:治疗原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给家庭带来的负担。(1)首先应及早治疗可治疗的病因;( 2)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损害的程度,以及精神症状、行为问题和患者的家庭与社区资源等。(三)遗忘综合征:遗忘综合征: 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 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限性认知功能障碍, 以近事记忆力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 智能相对完整。近记忆障碍 +定向障碍 +虚构。四、痴呆与谵妄的鉴别:谵妄痴呆性质急性脑病综合征慢性脑病综合征起病急性突然起病潜隐起病病程急性病程,持续数日至数周缓慢迁延发展疾病转归常为可逆性通常不可逆临床表现:疾病晚期出现定向障碍早期及有定向障碍意识状态每时都在变化每日之间差异轻微早期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改变晚期精神运动性改变注意范围狭窄注意范围正常时刻变异的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昼夜变异大的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生理变化突出生理变化突出一、阿尔茨海默病(一)定义: (Alzheimer s disease AD)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等病变, 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起病在 65 岁以前者旧称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变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四)临床表现:1、病程特点:通常起病隐匿、为持续性、进行性、无缓解。2、AD 的临床表现分为两部分:认知症状和非认知症状。(1)认知症状:表现为全面智能减退。记忆减退理解、推理、抽象概括计算等认知功能下降(2)非认知症状:主要指精神行为症状(BPSD)人格改变晚期出现谵妄行为:无目的徘徊、激越、抱怨等心理:妄想、幻觉、抑郁、焦虑等3、根据疾病的发展和认知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轻度: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症状,常作记录。人格改变往往出现较早。中度:近记忆障碍日益加重,周围人物定向障碍,但知自己姓名。因记忆障碍可出现虚构和错构,有时间、地点定向障碍,迷路等。精神行为症状也突出。重度:自我定向障碍、晚期出现原始反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出现。诊断:AD 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无特异性。(六)治疗: AD 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二、血管性痴呆( VD)(一)定义: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导致的痴呆。过去曾称为多发性梗塞性痴呆。(二)临床表现A D V D 起病隐匿较急,发作性,高血压史病程进行性缓慢发展波动或阶梯恶化早期症状近记忆障碍脑衰弱综合征精神症状全面性痴呆夜间精神紊乱早期即有人格改变人格改变不明显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判断力、自知力丧失判断力、自知力早期存在情感淡漠或欣快情感脆弱神经系统早期多无限局性体征存在限局性症状和体征脑影像学弥漫性脑皮质萎缩多发性梗塞腔梗或软化灶缺血指数小于 4 大于 7 (三)治疗:1、防治原则:控制原发病及其他危险因素。改善脑血流,预防脑梗塞。促进脑代谢,改善症状,阻止恶化。2、有效控制原发病:3、对症治疗:一,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定义: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由于除脑以外的躯体疾病直接导致的脑功能紊乱而产生的一类精神障碍。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的特点:1、有躯体疾病的证据,精神症状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躯体疾病有时间上的密切联系,可以用躯体疾病来解释。 2、精神症状常常昼轻夜重。3、有时最先被患者及家属注意到的是精神症状,而此时的躯体症状尚缺乏特意性。4,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及时处理精神障碍,可是精神症状好转。三、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CCMD-3 )1通过病史、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发现躯体疾病的证据;2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躯体疾病相关,并至少有下列1 项:(1)智能损害;,(2)遗忘综合征;(3)人格改变;(4)意识障碍(如谵妄);(5)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等);(6)情感障碍(如抑郁或躁狂综合征等);(7)神经症样症状;( 8)以上症状的混合状态或不典型表现。3无精神障碍由其他原因导致的足够证据(如酒精或药物滥用、应激因素)。【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性躯体疾病相关。【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严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四、治疗原则: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错误使用精神活性物质。2、注意患者整体状况,及时的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充足的营养。3、加强护理,提供安静、安全的环境及防止发生意外。4、处理遇到困难时,希望与精神科专业人员协商,争取以专业态度对待患者。(一)精神活性物质:指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二)药物依赖:也称药物成瘾:是指对药物有一种强烈的渴求,并反复地应用,以取得快感或避免断药后产生痛苦为特征的一种精神和躯体性病理状态。药物依赖分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1精神依赖:也称心理依赖,指用药后产生一种愉快满足或欣快的感觉,并在精神上驱使用药者具有一种要周期性或连续性地用药的欲望,产生了强制性的觅药行为。容易引起精神依赖的药物及精神活性物质有:吗啡、海洛因、可待因、哌替啶、巴比妥类、酒精、苯丙胺、大麻等。2躯体依赖:也称生理依赖,指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病理性适应状态,中断用药后产生一种强烈的躯体方面的损害,即戒断症状。表现为躯体和精神出现一系列特有的症状, 使人非常痛苦, 甚至有生命危险。 容易引起躯体依赖的药物及精神活性物质包括:吗啡类、巴比妥类和酒精等。耐受性:是一种状态, 指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或使用原来的剂量则达不到使用者所追求的效果。戒断症状: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出现的心理生理症状群。 其机制是长期用药后, 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精神活性物质所致损害的一般特点:1、一旦产生依赖均对躯体、精神和人格造成不同程度损害。 2、损害程度一般与应用剂量、应用时间成正比。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 常缓慢起病,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自然病程多迁延。病因1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重要因素)(2)性格特征( 3)年龄2社会心理因素3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1)多巴胺( DA)功能亢进假说( 2)谷氨酸功能不足假说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说(3)5-羟色胺( 5-HT)功能亢进假说4脑结构及神经发育异常假说三、临床表现:前驱症状:情绪改变;认知改变;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行为改变;躯体改变。显症期症状:1、感知觉障碍:幻听,幻视等在意识清新的状态下出现的评论性、争论性、命令性幻听指向精神分裂症。部分出现感知综合障碍和人格解体症状。2、思维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在意识清晰的基础上出现的原发性妄想可指向精分。被动体验:感到躯体运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受外界控制。思维形式与思维过程障碍:思维散漫离题、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词的杂拌、语词新作、模仿语言、重复语言、刻板言语、思维中断、思维贫乏、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等。3、情感障碍:情感倒错(与外界刺激不相符)和情感迟钝淡漠是重要特征。4、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减退、偏执型有意志增强、 紧张综合征,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激越,冲动控制能力减退及社交敏感性降低。严重者有冲动攻击和暴力行为。5,定向、记忆、智能与自知力:自知力常缺乏。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标准( CCMD-3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 2 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行规定。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离奇的妄想;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或语词新作;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病程标准】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 个月,单纯型另行规定。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少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 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 月以上,方可诊断分裂症。【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五、类型与分期1临床类型(1)偏执型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2550% 。多中年起病,缓慢发展,其临床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听。 情感、意志、言语、行为障碍不突出。 早期以被害和关系妄想为主。 这类患者较少出现人格改变和衰退,但妄想及幻觉症状长期保留。预后较好。(2)青春型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常在青春期起病,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较快,以思维、情感、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 例如明显的思维松弛、 思维破裂、言语零乱,话多情感倒错、行为怪异。预后较好。(3)紧张型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起病于中青年,起病急,以紧张综合征为主,其中以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常交替出现。预后较好。(4)单纯型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起病隐匿,缓慢发展,常在青少年期起病。(5)未定型又称混合型或未分型。( 6)残留型( 7)精分后抑郁六鉴别诊断1 神经症 2 心境障碍 3 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4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七、治疗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合理使用原则为: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的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有效剂量,避免频繁换药及重视个体化维持治疗对于减少复发具有肯定的作用2电抽搐治疗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八、偏执性精神障碍临床上以系统性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比较固定, 具有一定现实性, 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持续 3 个月以上并排除相关疾病即可诊断。第八章心境障碍一、定义: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相应的认知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二、分类:心境障碍包括:1,双相障碍,2,抑郁症,3,躁狂症,4,持续性心境障碍 5.复发性抑郁障碍四、临床表现:(一)躁狂发作(典型“三高”)1、情感高涨(一高):自我感觉良好,心情愉悦。部分表现为易激惹,愤怒。2、思维奔逸(二高):思维内容丰富,语量大,语速快,联想丰富,高谈阔论3、活动增多(三高):精力旺盛,爱管闲事,无疲倦感,爱开玩笑,自控能力差4、夸大概念及夸大妄想:自我评价高,甚至有夸大妄想5、睡眠需求量减少:睡眠量明显减少但无疲倦感。6,其他症状:可有食欲增加,性欲亢进,交感神经兴奋。(二)抑郁发作(典型“三低”)1、情感低落(一低):情绪低沉,活着没意思,愁眉苦脸,可能有晨重晚轻。2、思维迟缓(二低):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主动语言减少,语速慢,语音低,应答及交流困难3、意志活动减退(三低):兴趣缺乏、快感缺失、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躯体症状(生物学症状):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躯体疼痛不适、乏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5、其他:焦虑、自责和自罪、自杀观念和行为。精神病性症状如幻想和妄想。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目前认为抑郁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可伴有躯体症状自杀观念和行为发作至少应持续2 周,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三)双相障碍(四)环性心境障碍:持续性的心境不稳定(五)恶劣心境: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躁狂发作【症状标准】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 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 4 项)。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2语量增多;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 难以安静, 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7睡眠需要减少; 8性欲亢进。抑郁发作【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 项: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六、鉴别诊断1、继发性精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3、心因性精神障碍七、治疗与预防复发(一)躁狂发作的治疗1、药物治疗( 1)锂盐首选( 2)抗癫痫药( 3)抗精神病药( 4)苯二氮卓类药物 2、电抽搐治疗(二)抑郁发作治疗1、抗抑郁药( 1)SSRIs :氟西汀、帕罗西汀2、电抽搐治疗特点:见效快、疗效好;6-10 次为一疗程3、心理治疗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神经症 :是一组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落症状的精神障碍。神经症共同特征: 1 发病常与人格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并非应激障碍。2临床变现为恐怖、焦虑、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等主要症状;3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可以证实的脑或躯体器质性病变的基础;4患者对疾病保持相当的自知力,感到痛苦,主动要求治疗;5. 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减轻或消失6社会功能相对完好神经症的分类:1 恐惧症 又称恐怖性神经症的临表:1 场所恐惧症。表现为不敢进入商店、公汽等公共场所和人群聚集的地方。甚至不敢出门,对配偶和亲戚的依赖突出。2 社交恐惧症。在公共场合下感到害羞、局促不安、怕为人耻笑。有赤面恐惧、对视恐惧等。 3 特定恐惧。患者对某一具体的物体、动物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症状恒定,多只限于某一特殊对象。2 广泛性焦虑障碍 。基本特征为泛华且持续的焦虑,不局限于特定的外部环境。临床表现: 1 广泛性焦虑症,病人主要表现出与现实处境不相称的持续痛苦、担忧、焦虑体验;临床相有: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其他(疲劳、抑郁、强迫等)3 强迫性神经症 。强迫症( obsessioncompulsiondisease,OCD )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极力反抗,但是无法摆脱。临床表现: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意向 ;强迫动作和行为: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仪式性动作、强迫询问回避行为:是强迫障碍最突出的症状。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其他:继发焦虑、抑郁。4 躯体形式障碍 :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临床表现: 1 躯体化障碍 2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3 疑病症 4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5 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6. 其他躯体形式障碍5 神经衰弱 (neurasthenia )是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现象,并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怒、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临床表现: 1.精神易兴奋:精神易兴奋,感觉阈值降低,注意集中困难 2.易疲乏:用脑后倍感疲乏,效率下降。 3.可伴有头晕、紧张性头痛、普遍的不安定感。睡眠紊乱 4.自主神经症状、抑郁、焦虑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疾病共同特点: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即刻感觉以及身体运动控制四个方面。临床表现:患者可以有遗忘、漫游、人格改变等表现,症状具有发作性。起病前心理因素很明显,疾病的发作可以使患者摆脱困境和压抑的情绪。1. 分离性遗忘:突然出现的不能回忆自己重要事情,遗忘可以部分性和选择性,一般围绕创伤性事件,遗忘广泛。2. 分离性漫游:表现为突然出走,旅行地点为熟悉的地方或有情感意义的地方。意识范围缩小,但是日常可自理,恢复后不能记起。3. 分离性木僵:精神活动的全面抑制,4. 出神与附体:暂时性地同时丧失个人身份感和对周围环境的完全意识,对过程有全部或部分遗忘。5. 分离性运动和感觉障碍: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没有器质性损害。(1)分离性运动障碍:肢体瘫痪和肢体震颤、抽动和肌阵挛和起立不能、不行不能、失音症。(2)分离性抽搐:癫痫发作样(3)分离性感觉障碍:躯体感觉麻木、丧失、过敏或特殊感觉障碍。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治疗:焦虑:药物治疗1) 苯二氮卓类2) 抗抑郁剂3)B-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4)其他心理治疗 1)健康教育2)行为疗法3)认知疗法强迫障碍:药物治疗氯咪帕明和SSRI(氟西汀)行为治疗暴露疗法和反应预防。应激相关障碍 :是一组主要有心理, 社会因素引起异常的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以往也称为反应性精神障碍,但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的生理障碍和各种非心因性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由突发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应激生活事件所引起的一过性精神障碍。应激原 ;1 严重的生活事件 2 重大自然灾害 3 战争场面诊断标准 :一症状标准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病因并至少有以下一项精神症状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可有轻度意识障碍二,严重标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三病程标准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一周通常在一个月内缓解四排除标准排除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抑郁症等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突发的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后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闪回、持续回避、持续警觉性增高为特点诊断的标准一症状标准1 遭受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和处境2 反复出现创伤性体验并至少有下列一项精神症状(1)不由自主的回想受打击的经历( 2)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噩梦(3)反复发生错觉幻觉( 4)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 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一项精神症状(1)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 2)易激惹( 3)集中注意困难( 4)过分担心害怕4 对于刺激有关的情景回避至少有下列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