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孟子.ppt
国学经典孟子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孟子解读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处于独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尊地位。唐玄宗以孔子为唐玄宗以孔子为“文宣王文宣王”;宋真宗尊;宋真宗尊他为他为“至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元成宗为其上尊号,元成宗为其上尊号“大成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到了清,到了清初,孔子更加显贵,被清初,孔子更加显贵,被清帝奉为帝奉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每逢帝王们祭祀孔子时,旁边总会有一位儒家每逢帝王们祭祀孔子时,旁边总会有一位儒家学派的大学者陪着孔子享祭。他同样拥有崇高尊学派的大学者陪着孔子享祭。他同样拥有崇高尊号:号:“邹国亚圣公邹国亚圣公”。显然,在儒家学派中,他。显然,在儒家学派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这位大学者便是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这位大学者便是孟子。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晚年时回到故乡,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晚年时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书。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一、孟子的生平一、孟子的生平二、孟子二、孟子思想思想解读解读三、孟子影响三、孟子影响一、孟子生平孟子其人孟子孟子(约前385年约前304年),名轲,邹国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幼年丧父,家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晚年后来退居讲学。晚年“退而与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奉为“亚圣亚圣”。孟子孟子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亚圣”之之称。著作有孟子。称。著作有孟子。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性本善性本善 施仁政施仁政 行王道行王道 民贵君轻民贵君轻艺艺术术成成就就长长于于论论辩辩长长于于譬譬喻喻气气势势浩浩然然孟子故事孟子故事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孟母断机杼孟子语录:孟子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孟孟子子越王勾践越越王王勾勾践践破破吴吴归归,战战士士归归家家尽尽锦锦衣衣宫宫女女如如花花满满春春殿殿,只只今今惟惟有有鹧鹧鸪鸪飞飞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备的才能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萎靡死亡。养心莫善于寡欲。【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二、孟子解读伦理道德思想伦理道德思想 伦理道德思想是孟子思想学说的主体,他谈天道、论人性,目的都是为阐明其伦理道德。天天道观、性善论是其伦理道德思想道观、性善论是其伦理道德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在继承和发展前人伦理道德思想的基础上,孟子从道德规范、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价值及道德修养及道德修养三方面完善了先秦伦理学说,构筑了比较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1.道德规范和道德的最高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的最高原则 孟子主要提出了三个序列的道德规范:其一:孝悌忠信。孝悌忠信。孝悌忠信是其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其二:五伦。五伦。五伦,即“父子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叙,夫妇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叙,夫妇有别,朋友有信别,朋友有信”,是其处理人际关系的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其三: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仁义礼智是其道德的最高原则。(1)孝悌)孝悌 孝悌是家庭伦理规范,善事父母为孝,敬顺兄长为悌。孟子非常重视孝,他主张子女对父母行孝,首先要孟子非常重视孝,他主张子女对父母行孝,首先要爱敬父母。爱敬父母。“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尽心上);他认为“大孝”应“终身慕父母终身慕父母”(万章上)。其次,父母在世,要事之以礼,孝养终生。对父母其次,父母在世,要事之以礼,孝养终生。对父母的孝养包括生活之养和精神之养。的孝养包括生活之养和精神之养。生活之养,指对父母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起居的奉养,要保证父母衣食无忧。精神之养,指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使其心情怡悦。他认为只重生活之养而不能使父母心情怡悦,即使是一日三餐美味佳肴,亦是不孝。相比之下,“精神之养精神之养”比比“生活之养生活之养”更重要更重要。他把“生活之养”称为“养口体养口体”,把“精神之养精神之养”称为称为“养志养志”。孟子提倡孟子提倡以以“养志养志”事父母事父母。“事事亲若曾子者可也亲若曾子者可也。”(离娄上)曾子能体贴亲意、顺承亲意.人子当体父母之深恩,将本源的爱敬情感“扩充”于事亲中,真正做到养亲、敬亲 他还提出了以“养志”事奉父母的具体原则:即尊亲、得亲、顺亲、悦亲尊亲、得亲、顺亲、悦亲。他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乎亲,不可以为子。”(离娄上)父母死后的丧葬,孟子认为是一件比养生更重要父母死后的丧葬,孟子认为是一件比养生更重要的事,不能稍有疏忽。的事,不能稍有疏忽。“惟送死可以当大事。”(离娄下)他主张“厚葬”,反对墨家的“薄葬”,认为“厚葬”才合乎人情。要求子女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与地位的许可,尽量使用上好的棺椁,采用精美的寿衣。他不赞成在父母身上省钱,“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公孙丑下)除此而外,还要为父母选择合适的坟墓,守孝三年,并“祭祀以时”,“永言孝思”。值得注意的是,孟子所提倡的孝,还包括值得注意的是,孟子所提倡的孝,还包括子女对父母过失的谏诤。子女对父母过失的谏诤。他认为父母有大过而做儿女的不怨、不谏、不诤,就是不孝。他说:“父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父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愈疏,不孝也孝也。”(告子下)父母犯法,子女不能包庇;即使是天子,亦不例外。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舜为天子,也不能徇私阻止皋陶秉公执法逮捕瞽瞍;惟一的选择是放弃天子之位,带上父亲逃到蛮荒之地,以此赎罪。可见孟子虽强调要尊亲、得亲、顺亲、悦亲,并不是要子女不顾公理、不分是非,对父母盲目顺从和绝对服从,没有后世统治者所宣扬的愚孝盲从的观念。悌,就是尊敬兄长。悌,就是尊敬兄长。敬长、从兄的道德意识,孟子认为也是人人生而具有的。实际行动中,简而易行,如“徐行后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所不为也”(告子下)。敬长、从兄,只要人们愿为,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孝悌所蕴含的孝爱孝悌所蕴含的孝爱父母、敬重先祖、敬顺父母、敬重先祖、敬顺兄长的道德意识,已成兄长的道德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仍值得提倡和发在今天仍值得提倡和发扬。扬。二十四孝孝感动天(2)五伦五伦 “五伦”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原则,春秋时期有“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孟子将“五教”发展成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这样,就把“五教”所指纯粹的家庭关系与社会政治相联系,将属于社会政治关系的君臣、朋友关系纳入伦常范围。父子有亲:父子有亲:即父子有骨肉亲情。肯定了父子之间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确定了父子之间各自的地位及其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父有抚养子的义务,亦有要求子奉养的权利;子有要求父抚养的权利,亦有奉养父的义务。与此相联系,父有教育、支配子的权利,子有孝敬、服从的义务。君臣有义:君臣有义:即君臣有礼义之道。君要尽君道,臣要尽臣道,君和臣都要遵循符合自己名分的礼和道。君有挑选、擢升、罢免、教育、使用臣的权利,亦有予臣俸禄、爱护、保障臣民生活和利益的义务。臣有尊重君主、服从君主、事奉君主、为死去的君主服丧的义务,亦有要求君主“使臣以礼”、照顾臣的生活和利益、自由选择君主的权利。“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离娄下)孟子虽强调臣要服从君主,但并不主张盲目的绝对的服从:“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离娄上)夫妇有别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有内外之别。肯定夫妇间有一定的界限,明确了夫妇各自的职责,即女主内,男主外。孟子在描述当时婚嫁礼俗时说:“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妾妇之道也。”(滕文公下)这里孟子把“无违”、“顺”作为妇女立身处事的基本道德,就否认了妇女有独立的人格和自主的权利,具有一定的重男轻女倾向。长幼有叙长幼有叙:年长者与年幼者之间有尊卑之序。也就是说,在宗法等级制社会里,长幼所处的地位有等级上的差别,长者为尊,幼者为卑。孟子认为年龄是天下公认的宝贵东西,“天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辅世长民莫如德”(公孙丑下),即以长者为尊。孟子把“长幼有叙”作为“五伦”之一,旨在强调长者、尊者的地位,使幼者尊长、敬长,并真心诚意、自觉自愿事奉长者,服从长者,以淳化社会风尚,维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社会的稳定。朋友有信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所谓信,即诚实,言语符合事实。与“五伦”中的父子、君臣、夫妇、长幼相比,朋友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既不受血缘、家庭、地位、阶层、年龄、职业等相对固定的自然与社会条件的限制,又没有任何强制性的权利和义务。彼此的联系只是情感和道义上的联系,这就是友谊。相互坦诚,诚实不欺,才能加强这种联系而不中断;只要有丝毫欺诈和不实,友谊就会随之葬送,所以孟子以“信”为交友之本。孟子重视孟子重视“五伦五伦”,主张统治者设庠序学校以教民,使其,主张统治者设庠序学校以教民,使其明白明白“五伦五伦”的道理,要求人们以尧舜等圣人为榜样,努力按的道理,要求人们以尧舜等圣人为榜样,努力按照照“五伦五伦”处理与他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虽然孟子提处理与他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虽然孟子提倡倡“五伦五伦”,目的是为了借道德的力量,保护和维护封建宗法,目的是为了借道德的力量,保护和维护封建宗法等级社会的稳定,巩固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但是等级社会的稳定,巩固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但是“父子有亲父子有亲”所强调的骨肉亲情,所强调的骨肉亲情,“长幼有叙长幼有叙”所包含的尊老、所包含的尊老、敬长意识,敬长意识,“朋友有信朋友有信”所提倡的诚信之德,在今天看来,仍所提倡的诚信之德,在今天看来,仍有其积极意义。有其积极意义。(3)仁义礼智仁义礼智 作为孟子主要伦理道德原则的仁义礼智四者并不是平行的。四者之中,仁义是核心,礼智从仁义是核心,礼智从属于仁义,为正确实行仁义服务属于仁义,为正确实行仁义服务。由孔子的以仁礼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发展为以仁义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是孟子对儒学的重大贡献。自此仁义结合成为封建社会的最基本道德准则。仁仁:孟子对仁的解释是:“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梁惠王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公孙丑上);“仁之实,事亲是也”(离娄上);“仁者爱人仁者爱人”(离娄下);“亲亲,仁也”(告子上);“亲亲而仁民,仁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而爱物”(尽心上)。“爱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涵。是仁的基本内涵。所谓“爱人”是一种爱护他人、关心他人、体谅他人、帮助他人的同情心,是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但“爱人”有亲疏远近的差别,爱须由“亲”始,首先要爱自己家族的亲人,即“亲亲”、“事亲”;在“亲亲”、“事亲”的基础上,推而广之,达于社会,“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仁民而爱物仁民而爱物”(尽心上);即爱天下众人、众物。孟子强调“仁者爱人仁者爱人”,这是他对人自身的重视和肯定;提倡“亲亲”而后“仁民”,一方面反映出他具有重民、爱民思想,同时也表现出孟子的仁爱是以血缘感情为出发点,带有氏族宗法意识。其实孟子的目的也在于借以维护当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的稳定和统一。义义:“义之实,从兄是也”(离娄上);“敬长,义也”(告子下);“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梁惠王下);“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尽心上);“春秋无义战”(尽心下)。朱熹四书集注云:“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又说:“宜者,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宜的标准是仁。因此所谓义,是合于仁的行为的概括。礼礼:礼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古时代,由于政教不分,礼是一个政治伦理观念,泛指政治、伦理的各种规定。孔子很重视礼,将礼与仁并提,作为其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所说的礼包含祭神仪式、仪节、典章制度等方面。孟子把礼作为人们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但他仅从伦理角度肯定礼,他所说的礼主要指人们朝聘、辞受、馈赠时互敬互让的礼仪。“其接也以礼”,“其餽也以礼”(万章下),“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公孙丑上),都是指礼为礼仪。他又说:“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离娄上)“斯二者”,指仁与义。也就是说,礼的作用在于对仁义的节制文饰。智智:智,既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也是伦理学的范畴。作为伦理学的范畴,孟子对智的界定是:“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离娄上)。智就是明辨是非的道德意识,其作用在于正确把握仁义等道德的道理,而能慎守勿失,并努力将其付诸实践。2.道德的价值、作用与人生理想道德的价值、作用与人生理想 孟子推崇道德价值,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人具有天赋的善性,即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的萌芽,倘若人们自暴自弃,丧失了天赋的善性,也就与禽兽无异。所以道德价值实质就是人的价值所在,因此人们应当志于仁义,自动奋发,积极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实现人的价值。孟子认为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决定着个人孟子认为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决定着个人的荣辱与生死。的荣辱与生死。“仁则荣,不仁则辱仁则荣,不仁则辱”(公孙丑上)(公孙丑上)“仁人无敌于天下仁人无敌于天下”(尽心下)(尽心下)“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公孙丑上)(公孙丑上)“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离娄上)(离娄上)孟子认为道德还关系着国家的安危与存亡。孟子认为道德还关系着国家的安危与存亡。“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君而国定矣”(离娄上)(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离娄上)(离娄上)“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不仁,不保宗庙”(离娄上)。(离娄上)。孟子推崇道德价值,强调道德的作用,但并不孟子推崇道德价值,强调道德的作用,但并不否认物质生活的作用。否认物质生活的作用。“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滕文公上)(滕文公上)“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梁惠王上)(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尽心上)(尽心上)从其道德价值观出发,孟子提出了他的人生价从其道德价值观出发,孟子提出了他的人生价值观值观:他认为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求,所以声色货利,高官显爵并不是人生价值所在;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完善和实现自身生而固有的善性,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兼备的贤德之士;生命的价值要以是否符合仁义礼智四德的要求来衡量。孟子主张人们要居仁由义守礼,时刻保持自己孟子主张人们要居仁由义守礼,时刻保持自己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尊严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尊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滕文公下)。孟子还提出了孟子还提出了“惟义所在惟义所在”、“舍生取义舍生取义”的的价值选择原则。价值选择原则。“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离娄下)娄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不辟也。”(告子上)(告子上)3.道德修养道德修养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人都生而具有善的萌芽;但是他也清楚地看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有德与无德之分、君子与小人之别;同样是有德之人,由于道德水平不同,又有善人、信人、美人、大人、圣人、神人六种之分,他认为这些都是后天修养不同所致。因此,在他看来,正确有力的道德修养方法对于人们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鉴于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修养方法。思诚思诚:所谓诚,是仁义礼智的概括。要使人们从主观上自觉地意识到和把握住自身具有的善性,人们需要“思诚”。“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不得也。”(告子上)(告子上)也就是说,心既是天赋善性所在,同时又是思维器官,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所以人们不须外求,只要发挥心的能动作用,向内心世界下功夫,认真思考,就能认识和把握先天具有的善性。养心、求其放心以存心养心、求其放心以存心:“求其放心”,即找回已放失的善性。“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 心而已矣。”(告子上)所谓“养心”,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也就是说,“养心”的最佳方法是减少物欲。所谓“存心”,即保存天赋的善端。因为人们固有的天赋善端具有“操则存,舍则亡”(告子上)的特点,极其脆弱,容易受物欲的蒙蔽而“放失”。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扩充善端扩充善端:“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公孙丑上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四端四端扩而充之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孟子认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四端四端”是人与生俱有的,是人与生俱有的,是是“天之降才天之降才”。“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仁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义礼智非由外铄shu】我也,我固有之矣我也,我固有之矣。”(告子上)他援引诗大雅烝民说:“天生蒸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蒸,众。则,法。秉,执。彝,常。懿,美天生万物,必然赋予每种事物能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四四端端”就是上天赋予人的本质特征就是上天赋予人的本质特征。孟子勉人扩充四端,即足以保四海而王天下。不忍人之心怜恤别人的心情。不忍,对别人的不幸感到难过和同情。先王上古的圣明君王。如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运之掌上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比喻很容易。孺子儿童、小孩。怵惕恻隐惊惧、伤痛。怵,音ch ch。朱熹孟子集注:“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内交与人结交。内,音n,今作“纳”。要誉追求好名声。要,音yo,追求。乡党乡里、同乡的人。周制以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非恶其声而然不是因厌恶名声不好才如此。声,声誉、名声。端端绪。这里指人性中所具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四端和四肢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是固有的。四体,四肢。然古“燃”字。达流出、涌出。保四海指保有天下。四海,犹言天下。养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一种具有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精神的崇高道德境界。朱熹解释为“天地之正气”。孟子指出培养“浩然之气”,首先首先要“直养而无害”,即以正义去培养它,不能以不正当的行为去伤害它;其次其次须“配义与道”,即以正义的行动与仁道相配合;第三第三,要“集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从一点一滴做起,长期积累正义而不能靠偶然的突击式的正义行为。此外此外还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要“盈科而后进”(离娄下),即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妄求速成。孟子认为“养浩然之气”是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的修养。他把“养浩然之气”作为道德修养的目标。在孟子“养浩然之气”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气节的观念.反求诸己与舍己从人反求诸己与舍己从人:反求诸己,即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孟子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上)。当行动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先要“自反”,即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思想是否符合道德的标准。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离娄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假如发现自己确有不足,当改过迁善;如若“内省不疚”,也无须与人较量,只求俯仰无愧,身正德修。立身处世,凡事都能“反求诸己”,并且能“反身而诚”,则不仅能正人正己,而且可使“天下归之”(离娄上)。“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公孙丑上)。即舍己之非,从人之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公孙丑上)只有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才能完善自身而成为出类拔萃的圣贤。他非常赞赏子路闻过则喜和“禹闻善言则拜”的作法,谴责当时有些人知错不但不改、反而千方百计为之辩解和开脱的行为。仁政思想仁政思想 仁政是孟子的政治主张,是其经国治民的基本方针。民本思想是促成其仁政思想的直接因素,性善论是其仁政思想的理论依据。从民本思想出发,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因此当政者为政治国,必须关心民生疾苦,为民排忧解难,改善民的生活,以争取民的支持和拥护;而仁政才是争取民心归附、统一天下的惟一正确之道,所以经国治民,必须实行仁政。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莫不正。【译文】君主仁,没有人【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没有人不正。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者,民亦忧其忧。【译文】以百姓【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忧愁为自己的忧愁。3仁则荣,不仁则辱。仁则荣,不仁则辱。【译文】诸【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孟子肯定民是立国之宝孟子肯定民是立国之宝,“诸侯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的著名观点。社稷,即土神和谷神,代表土地和粮食,是国家的象征。君,指国君。意思是说,民是最重要的,土神、谷神次之;相对而言,君主最不重要。所谓“民为贵”,并不是指民的等级地位比社稷、国君尊贵,而是说对于国家的稳定、巩固和发展,民的作用比社稷和国君重要,是对民的重要性的肯定和强调。孟子进一步解释说:“诸侯危社稷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尽心下)在孟子看来,国君与土谷之神都可以“变置”更立,惟有民不能失去,所以民为至重,是立国之本。立国之本立国之本 孟子主张性善论,其孟子主张性善论,其依据是人人都有善的萌依据是人人都有善的萌芽芽。“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告子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公孙丑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性善论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性善论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 孟子说: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而人性之所以都是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而人性之所以都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四心四心”。孟子。孟子认为,人都有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辞让之心心、是非之心是非之心。从其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人都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统治者只要将此心“扩而充之”,推广开来,“举斯心举斯心加诸彼加诸彼”(梁惠王上);“亲亲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具体实施到行政措施之中,即为仁政:“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由此他认为实行仁政是简易可行的。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经济上,首先要经济上,首先要“制民之产制民之产”所谓“制民之产制民之产”,即给民规定产业,予民“恒产恒产”。恒产,指足以维持生计的固定的私有产业。“有恒产者有恒心,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其次,要其次,要“不违农时不违农时”,保护农耕,促进生产的发展。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梁惠王上)第三,第三,“薄税敛薄税敛”以减轻百姓的负担。以减轻百姓的负担。需要注意的是,孟子虽然主张“薄税敛”,但并不提倡无限制的削减。另外,孟子还特别对商人有所关注。另外,孟子还特别对商人有所关注。“市,廛chn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公孙丑上)军事上,主张以德王天下,反对兼并战争军事上,主张以德王天下,反对兼并战争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行仁者霸。”(公孙丑上)极力反对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他斥责当时所谓的“良臣”为“民贼”,他认为为臣之责在于引君向道和志于仁。孟子所反对的是“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尽心下)的兼并战争,并非反对一切战争。他强调统一天下,必须修德行仁、解决百姓的痛苦,争取百姓的支持和归附。在教育上,要设庠序学校教民在教育上,要设庠序学校教民“明人伦明人伦”孟子提倡对民教育,其目的在于使“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上)他主张设庠序学校以教民孝悌,使民“明人伦”,懂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的道理;使老有所养、幼有所归,君臣上下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乡党邻里“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滕文公上)。如此则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倘若强敌来犯,“可使制梃以挞”其“坚甲利兵矣”。在组织上,要尊贤使能,使俊杰在位在组织上,要尊贤使能,使俊杰在位 所谓“尊贤”,他说:“用上敬下,谓之尊贤用上敬下,谓之尊贤。”(万章下)即在上位的人要恭敬、尊重在下位的有才德之士。具体做法是:首先要真心诚意“待贤人以恭待贤人以恭”,不能流于形式。如果对待贤人“食而弗爱食而弗爱”、“爱而不敬爱而不敬”,就是“豕交之也豕交之也”、“兽畜之也兽畜之也”(尽心上)。其次,见贤士要致敬尽礼。再次,要虚心向贤德之士学习、求教。“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公孙丑下)在尊重贤人的基础上,任用贤人。孟子主张在亲者、尊者无贤可进时,当打破亲者、尊者的局限,任用身份卑微或者关系疏远的贤德之士。“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举于市。”(告子下)国君只要能不拘一格,举拔贤才,就可使天下贤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公孙丑上)。在文化娱乐上,要与民同乐在文化娱乐上,要与民同乐(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孟子)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众。”孟子进一步向齐宣王指出,王如“好鼓乐”、“好田猎”,却不“与民同乐”,就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它为百姓所厌弃和憎恶;反之,“与民同乐,则王矣”(梁惠王下)。由此,孟子主张在上位者应当与民同欢乐、共忧患。“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列国纷争、天下扰攘的乱世,虽不被统治者欣赏和接受,未能付诸实施,但一直为后世儒者奉为理想政治。受其影响,两汉以后,一些开国之初的有道明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重视民生疾苦,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注意减轻百姓的负担,与民休息,使民能够安居乐业,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内圣之学内圣之学孟子发挥了孔子学说中“仁”的部分,经过汉代大学、中庸,再到宋代的理学而登峰造极,后人称之为“内圣之学”。(1 1)“三纲领三纲领”和和“八条目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和“八条目”。前者是儒家“为学”要解决三个根本性问题:“明德”即是明白自己的德性,或者说使自己的德性得以昭示于人;第二步“亲民”,亲爱人民,或解为教化民众,也就是所谓齐家、治国;“至善”是儒家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亦即所谓“平天下”,使天下“太平”,进入“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也人解释,三纲领实际上只是一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是其方法,“止于至善”是最后完成。八条目实际上只是一条目,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齐家”、“治国”、“治天下”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谓达到最后完成,就是“止于至善”。人只有在社会中尽伦尽职,才能够尽其性,至于完成。(2 2)宋明理学)宋明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