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新课标课教案设计.docx
-
资源ID:57567182
资源大小:22.4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4.1.3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新课标课教案设计.docx
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高一年级下册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第一课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第三框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课标要求】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常量、变量、函数、运算符、表达式、语句等,领 会它们的作用,能够读懂和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教材分析】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材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 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一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于管 理”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是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 达(下)的一小节重要内容。第四章承接了第三章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引 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认识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特征。【学情分析】结合数学中的圆的周长和面积案例以及生活中的案例交流中发现局部学生 对计算机程序中的基本元素的认识不够,只是知晓简单的数值型数据区分,却忽 视了程序中每一个元素的作用,以及读懂和书写简单的程序语句。因此,通过设 置例题程序,模仿书写程序语句,能够顺利学到知识同时解决疑惑。进一步学习 编制程序解决问题章节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读懂简单的程序,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编程的兴趣。2、能力目标:掌握程序中常用的基本元素,提升自己区分、认知、计算、书写能力。3、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常量和变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会计算表达式的值,提升学生 的计算思维能力;能读懂简单的程序,培养学生编程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观察区分常量和变量,求解表达式的值,初步形成以信息技术学科方 法观察计算机程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示计算思维。难点:读懂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形成计算机编程的意识。【教法与学法】(一)教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4个简单的程序,让学生自主学习,产生疑问,整 个过程发现问题到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问题和解决疑惑,分表达学生的主动 性,积极性。2、讲授法。根据教材知识要求,重难点内容采用讲授的方式,针对学生容 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讲解和引导。3、小组探究法。单个学生处理一个完整的程序总显失势单力薄,任务完成起来吃力,课堂教学进度和任务也会受到影响,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可以看到学 生热烈地讨论探讨,效率高,将课堂教学内容屡清拨顺。(二)学法1、自主探究法。通过任务程序,辅助学生进行结合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尽可 能去看,给充足的时间主动学习知识,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2、合作交流法。利用同学之间、同小组成员之间的思考,解决自己存在的 疑惑,教师聆听小组引导小组分析问题中的缺乏,争取在回答前改正。3、归纳总结法。通过对具体简单案例的联系,掌握和理解计算机程序中基 本元素的作用,读懂简单的计算机程序。【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产生疑问思考: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会出现常量、变量、函数、运算符、表达式、语 句等,这些都是计算机语言的基本元素,请同学们结合教材79页的相关内容试 找出其中有哪些基本元素?并标记出自己的疑惑。(设计意图:新课程要求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结合 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尽可能去看,给充足的时间主动学习知识,让学生带着疑惑 学习。)二、生活探索,引入变量杯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带着疑惑观看幻灯片展示的两幅图片,第一幅图向玻璃杯中正在倒入一杯纯洁水,第二幅图正在倒入可乐。玻璃杯中可以放水 也可以放可乐,可以放一升、十升水,也可以啥都不放。这里的可乐或者水,就 是我们的变量类型;一升、十升、空,就是我们的变量的值。变量就像一个容器一样,计算机语言也提供了类似生活中的变量的概念。何为变量?何为常量?(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物品玻璃杯入手,可以直接拉近课程 与学生生活的关系,进而引发学生关于变量的思考。)三、任务探究,理解程序中的基本元素变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可以发生改变的量。Dim变量名As数据类型字符型变量要跟“$”符号(Dim的由来: 原来是这样,在早期版本的BASIC语言中,Dim是为了声明 数组的维数(Dimension),后期的BASIC语言中,由于兼容性原因,就沿用了 最初的用词。)常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始终不能被改变的量。Const常量名=值字符型常量要用引号引起来数据类型,为了使程序设计语言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各种各样的数据,一般 将数据抽象为假设干种类型。数据类型就是对某些具有共同特点的数据集合的总称。数值型(Numeric)字符串(String)布尔型(Boolean)用于逻辑判断,0转换为False非。转换为True说了这么多,我们先用简单的例子来熟悉下常量和变量任务1:探究圆的周长中,哪些是常量?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是命令按钮 Command 1 的单击(Click)事 件处理程序的起始句,在其下编写实现该事件过程的程序。Constpi = 3.14DimrAsSingle/r表示圆的半径,1的值是通过键盘输入,给它赋值。DimCAsSingle/C表示圆的周长C的值是在程序中通过计算给它赋值,变量 的值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即可以重新给它赋值。r = Text!.TextC = 2 * pi * rText2.Text = CEnd Sub任务2:(可多项选择)探究的面积程序中,哪些是变量?Private Sub Command 1 _Click()Const pi = 3.14Dim r As SingleDim SAs Singler = Text 1.TextText2.Text = SEnd Sub任务3:(可多项选择)探究字符型变量?同时解答学生课本任务对程序的疑惑Private Sub Form_Click()xml$ = "刘”xm2$ = "丽”dml = Asc(xml$)dm2 = Asc(xm2$)Print "字符”Print”机内代码是:"Print xml$Print dmlPrint xm2$Print dm2End Sub函数Abs ():求绝对值的函数Sqr ():求算术平方根的函数运算符与表达式算术运算符按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字符串运算符:“&”和“ + ”(功能都是将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组成新 的字符串)“十”的运算规那么:“+”号两边的运算对象应都是字符型数据,如果两边都是数值型数据那么为算术加法运算;如果一个为数值型字符,另一个为数值 型,那么自动将数字字符转换为数值,然后进行算术运算;假设一个为非数字字符 型,另一个为数值,那么系统出错。的运算规那么:不管“&”号两边的运算对象是否哪种类型,系统都先 将运算对象转变为字符型数据,然后再进行连接运算。关系运算符用于对两个表达式的值进行比拟,返回逻辑值一一真(True)或假 (False)任务4:认真领会表中所列出来的四类表达式,并能够计算表达式的值 表达式类型运算符表达式算术表达式+ - * /(5-3)*66-abs(3-12)字符串表达式+ &“1” + “2”关系表达式=<><>>=<=4<332<100逻辑表达式And or not(l>2)and(3<4)Not(l>2)6-3-sqr (36) not (not (3>=4)(2>3)or (3>4)语句:赋值语句用一个“二”表示,这里不表示数学中的“等于",而是表示赋 值:把符号右边的变量、表达式、数值赋给符号左边的变量名。如下面的语 句:c=2*pi*r;/计算,2*pi*r获得的值,存放在变量名为c所指的内存中,计算圆的周长。即把“二”右边表达式计算的结果值赋给变量cs=pi*r*r;同上四、教学小结、梳理知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程序中的基本元素常量理解和掌握能读懂简单的程序变量五、汇报收获、总结学习数据类型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运算符六、作业拓展六、作业拓展函数在VB中运行程序,试找出有哪2表达式f在VB中运行程序,试找出有哪2表达式f求表达式的值L_i II J M U I r / IJ O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语句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F = Vai( Text 1.1 ext)C = 5 * (F - 32) / 9C = Val(Textl.Text)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F=9常量小变量Const-二、函数、运算符、表达式Asc (x) Chr (x) Abs (x) Sqr (x)三、语句赋值=.Print【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完成之后,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感觉有好的地方也有不 尽如人意的地方,反思如下:优点:按照教学设计完整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力求体 现了教学目标,重点清楚,难点有所突破,整个课堂基本表达了新课程标准的 特点。落实知识点常量变量和数据类型设置传统的学生作答方式,能够及时发 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从而有助于更好的落实知识。学生的参与性非 常强,几乎是百分百的全参与,而且能及时反映出学生所做的进度,给学生很 强的思维碰撞感。从学生课堂反响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在知识结构上到达了预计的效果,体 现了计算思维的应用。教师不以教会知识为唯一目的,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 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的逻辑关系为载体,以真实的情感为气氛展现 数学课堂,力求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通过本课教学个人体会到信。挖掘教学资源的重要性。缺乏之处:面对镜头学生比拟拘谨,没有展现出活波可爱的一面,整个课 堂气氛略显死板。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各方面完美追求教学设计,狠挖教学资源,上好每 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