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银行内控设计方案银行内部控制设计方案银行内控合规设计方案试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完善方向.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银行内控论文银行内部掌握论文银行内控合规论文:试论商业银行内部掌握评判标准的完善方向基于中国建设银行实践体会的摸索与讨论一、内部掌握评判标准的理论基础目前,与商业银行内部掌握有关的文献主要有COSO发布的内部掌握整合框架 <以下简称“COSO 报告”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银行组织内部掌握系统框架<以下简称巴塞尔框架)、我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掌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和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掌握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2004年,COSO 发布的企业风险治理整合框架<以下简称 ERM框架),进一步进展了内部掌握理论;这些文献,为商业银行内 部掌握评判标准的构建,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框架,但在内部掌握目 标的类别和要素的划分上仍存在一些差异;1、从目标的界定看,COSO 报告和巴塞尔框架的观点一致,均包括经营、信息和合规三类目标,而这三类目标也是被其他 文献所接受的目标;其他文献的目标都是在这三类目标的基础上发 展的; ERM 框架、指引和基本规范均将战略目标作为 内部掌握的首要目标,其层次也高于其他目标;关于战略目标的引 入, ERM 框架所持的观点是,战略目标明确了企业存在的缘由 和根本目的,并且是相对稳固的、高层次的目标,而与其相关的其 他目标都是建立在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并且是动态的;指引和基本规范也接受了这个观点,认为战略目标对于企业来说特别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重要,是其他详细目标的前提,内部掌握应当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 实现;指引和基本规范分别将风险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资 产的安全性纳入内部掌握目标;指引认为,保证各项资产的安 全、保值和增值是银行股东利益的最根本表达,也应是内部掌握的 目标之一;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内部掌握目标应当包括两个层次、五类目标;2、从要素的划分看,除ERM 框架以外,其他文献都沿用了COSO 报告五要素的划分方法,只是在要素的名称和内容上有所差 别;巴塞尔框架强调了掌握环境要素中的治理层监督和掌握文 化,并且在掌握活动要素中突出了职责分别的环节;巴塞尔框 架和指引都在监控要素中增加了缺陷订正的内容;ERM 框 架拓展了风险治理的内涵,将风险评估要素细分成四个要素,强 调了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连续过程,建立 了内部掌握八要素框架;COSO 报告的内部掌握的三类目标和五要素观点,有其深厚的理 论基础,并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仍是现阶段较好的挑选;因此,内部掌握评判标准应当以内部掌握目标为基础,以内部掌握的经营 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三类目标和掌握环境、风险评估、掌握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要素构建矩阵式结构的内部掌握评 价标准框架,从“ 做什么” 和“ 怎么做” 两个维度为评判内部掌握 供应路径;此外,应将缺陷订正纳入掌握要素,充分表达内部掌握 的完整性;同时,实施全面风险治理是商业银行的进展趋势,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以,风险识别与评估要素应当吸取富和扩展;ERM 框架的观点,进一步丰二、中国建设银行 以下简称“ 建设银行”>内部掌握评判标准的实践1、建设银行内部掌握评判标准的历史沿革;1996 年以来,建设银行在吸取国内外理论成果和总牢固践体会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和完善内部掌握评判标准;1996 年,开头尝试对分支机构的内部掌握进行审计评判; 1997 年,总行审计部和各一级分行审计机构依据巴 塞尔协议和人民银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掌握的指导原就的相关 精神,分别设计相应的内部掌握评判方法与标准,组织了对 44 家一级分行的内部掌握评判;20012002 年,总行审计部对全行全部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 <含城区支行)的内部掌握进行评判,以总行统一 设计制定的“ 内部掌握制度稽审评判表” 作为测试评判工具,将评价标准划分为 5 个级别;说明建设银行内部掌握评判标准由分支机 构各自制定进展到全行统一,形成了内部掌握评判标准体系的雏 形;2003 年,总行审计部依据指引的精神,并借鉴 COSO 报告 五要素等国外先进的内部掌握理论,对一级分行及二级分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评判,将评判标准分为5 个级别,并接受定性判定和定量评分相结合的评判方法;定量评判以统一的测试表为工具,对内 部掌握五个要素分别进行调查测试和评分,分别得出各要素的评判 等级;在此基础上,结合定性评判标准和重大风险掌握事项因素,得出评判结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部掌握评判标准框架体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2004 年,建设银行制定并实施了内部审计准就第 10 号内部控 制评判 <以下简称“ 内部掌握评判准就” ),明确了内部掌握评判 标准的核心定义,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内部掌握五个级别的定性评 价标准; 2005 年 7 月,在内部掌握评判准就的基础上,开头实施内部掌握评判体系,进一步细化了定量评判标准;2007 年,进 一步修订了内部掌握评判准就,使之更加合理、全面和明晰;20072022 年,结合一级分行内部掌握年度评判,对评判标准进行 了微调,强调定性评判与定量评判相结合,以定性评判为主的原 就;2、建设银行内部掌握评判标准述评;建设银行现行的内部掌握 评判标准主要依据 COSO 报告和指引构建,详细表达在内部控 制评判准就和内部掌握评判体系中;内部掌握评判体系由 内部掌握定义、目标、要素以及内部掌握评判目标、定性评判标准 核心定义、定量评分标准和校正工具组成,融入了全面风险治理理 念,内部掌握被视为对风险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治理的动态过 程,突出了商业银行风险治理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广义的风险治理 概念;内部掌握目标包括经营目标、信息目标、合规目标和资产安 全性目标;内部掌握要素包括内部掌握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 部掌握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监督评判与订正五要素;内部掌握 评判目标包含两个层面:内部掌握建立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定性评判标准核心定义将内部掌握评判结果分为五个等级,并以简 练的文字描述各等级的状况、形成等;定量评分标准主要以内部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制要素以及内部掌握措施为业务单元,评判尺度以百分制评分方 式;校正工具主要是建立定性评判与定量评判的关联;同时,依据 定性评判与定量评判相结合原就,建立了定量评判分值与定性评判 等级的对应关系;确定了“ 重大掌握风险事项” 因素的量化规章;可见,建设银行内部掌握评判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和模块化,审计机 构可依据统一的标准和程序对评判对象进行整体或局部的评判;三、商业银行内部掌握评判标准的完善方向 近年来,银行掌握失败案例进一步凸显了商业银行内部掌握评判 的重要性;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进展,商业银行内部掌握的评判标 准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1、完善内部掌握评判标准的原就;1>战略性原就;内部掌握的根本目的是保证银行目标的实现,而在银行各工程标中,战略目标 是相对稳固的、高层次的目标,是其他详细目标的前提;因此,内 部掌握评判标准应当将关系银行战略目标的内容放在特别重要的位 置;2>客观性原就;作为衡量尺度,内部掌握评判标准应当客观,应当表达的是评判对象应当达到的水平,而不是评判对象实际水 平,以利于树立标杆,促进评判对象不断完善内部掌握;3>完备性 原就;内部掌握评判标准应当涵盖内部掌握的各个方面,一般标准 应当包括对各类内部掌握目标和要素的考虑,详细标准应当涵盖经营治理的主要掌握流程和活动;4>适用性原就;内部掌握评判标准应当充分表达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高、业务品种多、机构分布广、监 管要求严的特点,使之成为适用于监管机构、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等不同主体对商业银行内部掌握评判的统一标准;同时,评判标准 应适用于不同的评判对象,既适用于商业银行整体,又适用于商业 银行的分支机构,仍可以用于对商业银行单个或部分业务单元的评 价;5>可操作性原就;评判标准应当详细、明确,易于评判主体理 解和把握,并辅以有用的评判工具,防止主观因素对评判结果的影 响;2、完善内部掌握评判标准体系;商业银行内部掌握评判标准体 系应当包含两个层次,即一般标准和实务标准;一般标准是理论层 面的标准,是一个概念的框架,为内部掌握评判供应理论依据;实 务标准是操作层面的标准,为详细的评判过程供应指导,分为定性评判标准和定量评判标准;1>一般标准;一般标准主要明确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和要素等基本概念;商业银行内部掌握评判标准框 架如图 3 所示,应由五类目标和五大要素构成,并且目标和要素相 互交错,五类目标贯穿于五大要素中,每个要素的有效性标准都要 反映对各类内部掌握目标的保证程度;目标和要素构成的内部掌握 评判标准的整体框架可以应用于各机构与各业务单元的内部掌握评 价;2>实务标准;实务标准是在一般标准指导下制定的操作指南,是详细评判的直接依据,为详细评判供应工具,明确指出内部掌握 要素有效性的标准;实务标准由定性评判标准和定量评判标准构 成;定性评判标准包含以下四个部分:一是内部掌握各等级的基本 特点;二是各内部掌握要素中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内部掌握状态的标 志点;三是各等级不同掌握水准的标志点的状态或程度;四是各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级不同掌握水准的目标实现程度;以内部掌握一级的定性评判标准 为例,可以表述为:内部掌握一级:被审计单位内部掌握强健;治 理结构与内部掌握组织完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为内部掌握 供应充分保证;目标合理,对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都能够 识别、分析,并已实行有效的应对措施;内外部信息猎取充分,交 流顺畅,业务记录真实、精确、准时、完整;各项内部掌握措施适 宜,在各环节得到仔细执行并有效地发挥作用;对内部掌握的监控 保证了内部掌握连续有效;内部掌握目标圆满实现;“ 强健” 是内 部掌握一级的基本特点;内部掌握五个要素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点是 主要内容,如治理结构与内部掌握组织、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 是内部掌握环境要素中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点;“ 完善” 、“ 充 分” 、“ 合理” 等词语反映标志点的状态或程度;对内部掌握二级 及以下等级,基本特点可以表述为“ 中意” 、“ 值得关注” 、“ 薄 弱” 等;标志点的状态或程度可以实行“ 基本完善” 、“ 比较充 分” 、“ 不够合理” 等表述,以此形成各内部掌握等级的定性标 准;定性评判标准是实务标准的核心,但过于原就,可操作性不 强,因此,需要通过定量评判标准细分掌握环节,将定性评判标准 详细化,为实践中挑选评判内容、把握评判标准、确定评判结果提 供指引;设计定量评判标准,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就,防止过于细 化、过于复杂而影响评判的效率;因此,定量评判标准设计要合理 挑选关键掌握环节;同时,考虑内部掌握状况难以精确量化,对每一个掌握环节的评分尺度不必过细,可以接受5 分制来反映内部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制有效性的差别;以掌握环境要素中的“ 人力资源政策” 评判为 例,可以考虑选取相关的关键掌握环节形成定量评判表,如表 2 所 示;依据这个模式,掌握环境要素可以分为十多个关键掌握环节,每一个环节反映掌握环境要素掌握状况的一个侧面,综合起来就为 掌握环境要素掌握状况的评判基础;对掌握措施要素,由于其掌握 状况涉及详细的业务经营治理,仍有必要在要素之下划分不同的业 务单元,然后依据不同业务单元的特殊性,分别对掌握环节加以分 解;商业银行的业务比较复杂,业务单元的划分要留意抓住主要特 征适当归类合并,防止分得过细,可以考虑划分为授信业务、资金 业务、存款与柜台业务、中间业务、会计业务、运算机信息系统 等;不同的商业银行有不同的业务特色,因此,在制订详细实务标 准时,应当依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合理的划分方式;商业银行各项业 务产品众多、流程复杂,涉及的掌握环节特殊多,需要通过严格筛 选,将一旦发生问题就可能严峻影响整体内部掌握有效性,进而导 致无法准时防范或发觉严峻偏离整体掌握目标的一个或数个环节列 为关键掌握环节,作为定量评判的着眼点,如授信业务的审批权限 治理、存款与柜台业务的开户治理、对账治理等掌握环节;每个业务单元的关键掌握环节数量不宜超过20 个,以利于抓住重点,提高评判工作效率;此外,依据适用性原就,实务标准仍应当考虑对不 同类别的机构评判对象的适用性,使得商业银行整体和分支机构的 内部掌握评判可以接受统一的标准,同时也要考虑对单个或部分业 务单元的评判需要;为此,实务标准应当以业务单元和机构单元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基础构成,并建立一套完整的方法和模型,能够将如干业务单元的 定性评判结果与定量评判结果整合,从而得出某个机构单元全部或 部分业务的评判结果;将如干分支机构的评判结果整合,得出商业 银行整体内部掌握评判结果;参考文献1 蔡春 ,赵莎等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 社,2006. M.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2金,李如山 ,徐明磊 .COSO 报告下的内部掌握新进展从中航 油大事看企业风险治理 J.会计讨论 ,2005<,2):32-38.3 谢荣 ,钟凌 .商业银行内部掌握系统讨论 社,2004. M. 经济科学出版4于增彪 ,王竞达 ,瞿卫菁 .企业内部掌握评判体系的构建基于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的案例讨论J.审计讨论 ,2007<,3):47-52.5张立民 ,唐松华 .内部掌握、公司治理与风险治理托普典章为什么不能挽救托普J.审计讨论 ,2007<,5):35-41.6 张 砚 . 内 部 控 制 历 史 发 展 的 组 织 演 化 研 究 J. 会 计 研 究,2005<,2):76-81. 7周勤业 ,王啸.美国内部掌握信息披露的进展及其借鉴 J.会计研 究,2005<,2):24-31.8COSO.内部掌握整合框架 社,1994. S.中译本,东北财经高校出版名师归纳总结 9COSO.企业风险治理整合框架S.中译本,东北财经高校第 9 页,共 1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出版社 ,2004. 10劳伦斯· 索耶等 .索耶内部审计 <第五版) M. 中译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11罗伯特· 莫勒尔 .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 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第六版) M. 中译12Basel Committee,.Framework for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inBankingOrganisations.1998.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