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 3 现代诗两首 教案.docx
-
资源ID:57650549
资源大小:16.3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 3 现代诗两首 教案.docx
3现代诗两首【教学目标】文化自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味,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语言运用: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会认“巢、苇”等生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积 极观察、感知生活,开展联想和想象,丰富语言经验。思维能力:通过融合多种景象还原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感 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审美创造: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 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1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味,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2 .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会认“巢、苇”等生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积极观察、 感知生活,开展联想和想象,丰富语言经验。难点:通过融合多种景象还原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感受作 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板块一:初读诗歌,了解现代诗1 .古诗导入(1)你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和大家交流交流。(2)引入课题,听朗读录音。2 .现代诗特点(1)出示观潮和走月亮所描写的画面,猜猜画面对应的课文,说说在学这两篇写景的 课文,我们是怎样想象画面的。提示:朗读描写景物的句子,展开整体想象。(2)引入新课学习: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两首现代诗,看看这两首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 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3)比照呈现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点。小结:现代诗对格式没有具体的要求,比方秋晚的江上有两节,花牛歌有四节,它们的形 式更自由多变、句式长短不一,而且不受韵律限制。(4)自读课文3 .检查字词(1)出示生字词巢、苇、罗、眠、霸、占等。先请学生个别读,老师正音。再齐读。(2)回读全诗。(3)个别读,进行朗读指导,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板块二:还原画面,品味诗境1 .想象画面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谁来把你对画面的想象与大家提供提供? 其他同学结合诗歌描写相机点评。归鸟、夕阳、芦苇。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同学们,请想象“倦鸟归巢、抖落斜阳、点染芦苇”的绮丽景色。2 . 还原画面诗歌的语言简练,意味隽永,短短的儿句话,描写的画面却特别美,怎样把诗歌描绘的画面还原 出来呢?同学们发言,相机小结反应:3 1)找景物:诗中出现了什么景物呢?有鸟儿、有斜阳,有江和芦苇。鸟儿要干什么?怎么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那鸟儿,尽管是倦了,但在归巢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尽力“驮着斜阳回去”呢?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是不忍将太阳孤单地留在夜色中,是渴望与太阳日夜厮守,不肯有 须臾的离别,是害怕黑暗的夜色,而向往永远与光明为伴)“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夸张;表达了鸟摆脱重负,追求 自由的精神。)4 2)添颜色:有了这些景物,好像仅仅是秋江晚景的的速写,我们的画面还不够美,在这个画 面里还缺少什么呢?“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拟人,“妆” “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头白”和“红颜”矛盾吗?预设:斜阳是红色的,江水是碧绿的,芦苇是雪白的,后来在斜阳的映照下又变成绯红的。5 3)加动作:有了这些颜色,画面顿时绚丽起来了,不过好像还有些呆板,是静态的,我们能让画面更加灵动吗?诗人笔下的画面是静态还是动态的呢?请你动笔把关键字词图画出来吧,并说一 说这个动词好在哪里?预设:驮:从“驮”字可以看出鸟儿飞进夕阳的红色背景里,远远看去就好像把太阳驮在了背上一样。 从“驮”字还可以感受到太阳的沉重,太阳在慢慢西沉,仿佛让疲倦的鸟儿更累了。翻:双翅一翻,动作敏捷,江景也随之变化。翻字就好像镜头的切换,使视角从天空转到了江上。掉:从“掉”字可以看出,鸟儿的双翅上下翻飞,渐渐飞离出太阳的背景。远远望云,那江中夕 阳的倒影,仿佛是太阳从鸟儿背上滑落,掉到了江里。妆:最传神的是“妆”字,“妆”指梳妆打扮,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方,写出夕阳映照下“头白” 的芦苇,好像美丽的女子,淡妆浓抹,打扮得更加娇艳动人。(4)融情感:我们在还原画面时,能把情感融进去,才能真正地沉浸其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3 .仿写练习请你模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并提供给同学们。拓展阅读:朗读古诗暮江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课件出示:暮江吟4 . 了解诗人出示诗人:作者刘大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我国新诗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代表作品 有卖布谣秋夜湖心独坐等。板块三:学习花牛歌.播放朗读录音读诗题“花牛歌”,想象画面。提示:花牛唱歌的画面;花牛快乐吃草的画面;花牛嬉戏的画面.拟小标题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同桌合作朗读诗歌,圈出诗中的景物。提示:花牛、剪秋罗、草地、白云、太阳、西山、青峰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尝试给四个小节取个名字。反应小结:花牛静坐图、花牛酣眠图、花牛行走图、花牛做梦图。1 .还原画面用上一首秋晚的江上学到的融合多种景象还原画面的方法,说一说诗歌描绘的画面。预设:花牛静坐图:提示:出示花牛与剪秋罗的配图,借助图片展开想象。绿毯似的草地上盛开着一簇簇火红的剪秋罗。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牛悠闲地卧在花丛中,闭目小憩。花牛酣眠图:提示:抓住“眠、霸占”两个动作展开想象,花牛安逸地睡着了,而白云那么悄无声 息地铺满了半边天。“霸占”可以通过拆字组词法进行理解。“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中“霸占”这个词很特别,原意指依仗权势据为己有, 在这里是指白云很多,布满了整个天空。酣眠的花牛、火红的剪秋罗、碧绿的草地和身后高远的蓝天、 满天洁白的云朵构成一幅恬静的花牛酣睡图!花牛行走图:提示:小尾巴摆动的样子更加凸显了花牛的可爱,表达出诗歌的童趣。花牛在草地上时而悠闲地漫步,时而欢快地疾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一只自由自在,十分惬意、 顽皮可爱的花牛形象就跃然纸上了。花牛做梦图:提示:“偷渡”一词可以联系诗句进行理解,外表时间悄悄地溜走了,花牛玩累了, 又进入了梦想,营造出静谧、安逸的气氛。写出夕阳在人们不注意的情况下“偷偷地”、“悄悄地” 翻越了西山,形象地写出了时光在不经意溜走的情形。4 .发现特点,仿写小诗花牛歌这首现代诗,简单明朗、轻快活泼,它还有哪些特别之处呢?(1)尾字押韵:“坐”和“罗”押韵,“眠”和“天”押韵,“走”和“溜”押韵,“梦”和 “峰”押韵。这样一节一韵,富有节奏,形式也更加活泼。(2)诗句整齐,色彩明丽:每一节的第一句句式相似,格式相对工整。(3)介绍诗人徐志摩和新月派:徐志摩,现代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派的显著特点“三美”: 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 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4)仿写小诗。5 .拓展阅读(1)推荐陪孩子读现代诗,这本书选编了胡适、徐志摩、戴望舒、泰戈尔,金子美铃等著 名现代诗人的一百多首经典佳作,可以一次阅尽现代诗名家经典作品。(2)选择秋天里的一个场景,自己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最好配上图画。【板书设计】找景物 添颜色 加动作 融情感找景物 添颜色 加动作 融情感花牛静坐图 花牛酣眠图 花牛行走图 花牛做梦图融合景象还原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