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docx

    • 资源ID:5769239       资源大小:54.92K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docx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第四版)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B属的冠状病毒,基因特征与SARSr-CoV 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分。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 30分 钟、乙醍、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 可有效灭活病毒。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探讨结果,潜优期 为1T4天,多为3-7天;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 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 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一口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人群普 遍易感。 为做好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加强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机构的组织协调,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做 到“早发觉、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限制疫情传 播,降低病死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平安和身体健康,维护 社会稳定,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乙类法定传染病甲类管 理、全国疫情形势改变和病例流行病学、临床探讨进展,在第三 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更新制定本版方案。 刚好发觉和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了解疾病特征与暴 露史,规范亲密接触者管理,指导公众和特定人群做好个人防护, 严格特定场所的消毒,有效遏制社区扩散和扩散,削减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 适用于指导各地开展防控工作。本方案将依据疫情形势的变 化和评估结果,刚好更新。 (一)健全防控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卫生健康行 政部门在本级政府领导下,加强对本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组 建防控技术专家组,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指导、及 时救治”的工作原则,组织有关部门制订并完善相关工作和技术 方案等,规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强化联防联控, 加强部门间信息互通和措施互动,定期会商研判疫情发展趋势, 商定防控政策。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疫情限制的总体指导工作,落实 防控资金和物资。 各级疾控机构负责开展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和评估, 进行监测资料的收集、分析、上报和反馈;开呈现场调查、试验 室检测和专业技术培训;开展对公众的健康教化与风险沟通,指 导做好公众和特定人群的个人防护,指导开展特定场所的消毒。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负责病例的发觉与报告、隔离、诊断、救 治和临床管理,开展标本釆集工作,并对本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 培训,做好院内感染的防控。 (二)病例与突发事务的发觉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监测方案(第四版)(见附件1)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和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测、发觉和报告工作。 1.病例发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监测和 日常诊疗过程中,应当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诊断和报 告意识,对于不明缘由发热或咳嗽、气促等症状的病例,应当注 意询问发病前14天内有无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 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是否曾接触过以上地区或社区的发热 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无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者的接触史。 基层相关组织将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 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并且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热、 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者,作为重点风险人群筛查, 由专业机构釆样检测 2.病例报告。发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 例(仅限湖北省)、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具备网络直报 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马上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 的,应当马上向当地县(区)级疾控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 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区)级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马上进行 网络直报。负责病例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应当根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四版)要求,依据试验 室检测结果、病情进展刚好对病例分类、临床严峻程度等信息进 行订正。 3.突发事务的发觉与报告。各县(区)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确诊病例,以及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四 版)中聚集性疫情,辖区疾控中心应当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 共卫生事务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事务严峻级别可先 选择“未分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据事务调查及后续进展, 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事务定级后,可对事务级别进行相应调整。 (三)流行病学调查。 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报告- ,应当根据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四版)(见附件2)在24 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 县(区)级疾病预防限制机构完成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的个案调查后,应当于2个小时内将个案调查表通过传染病网络 报告信息系统进行上报,同时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报送本级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 (四)标本采集与检测。 收治病例的医疗机构要釆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标本,尽快将标 本送至当地指定的疾控机构或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试验 室进行相关病原检测(试验室检测技术指南见附件4)。 釆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上呼吸道标本(如咽拭子、鼻拭 子等)、下呼吸道标本(如呼吸道吸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泡 灌洗液、深咳痰液等)、眼结膜拭子、粪便标本、抗凝血和血清 标本等。临床标本应当尽量釆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 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发病后第3 4周的复原期血清。 标本釆集、运输、存储和检测暂按二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管理,根据病原微生物试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及可感染 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 生部令第45号)及其他相关要求执行。 (五)病例救治及院内感染预防限制。 病例需收治在指定医疗机构,担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救 治的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医疗救治所需的人员、药品、设施、设 备、防护用品等保障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 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的要求,重视和加强隔离、消毒和防护 工作,全面落实防止院内感染的各项措施,做好预检分诊工作, 做好发热门诊、急诊、及其他全部一般病区(房)的院感限制管 理。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仅限湖北省)及确诊病例,应 当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 例、临床诊断病例(仅限湖北省)应当单人单间隔离治疗。无症 状感染者应当釆取集中隔离14天,或隔离7天后核酸检测阴性 可解除隔离。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医 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根据医 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空气消毒。在诊疗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和医疗卫朝气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 理。 (六)亲密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由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亲密 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仅限湖北省)、 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亲密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视察, 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釆取居家隔离医学视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例亲密接触者管理方案(第四版)见附件3),每日至少进行 2次体温测定,并询问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 及病情进展。亲密接触者医学视察期为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末 次接触后14天。 (七)宣扬教化与风险沟通。 主动开展舆情监测,普及疫情防控学问,开展群防群控,及 时向公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疫情防控风险沟通工作。 要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以及大型人群聚集活动的健康教化和 风险沟通工作,特殊是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公众和特定人群个人防 护的指导,削减人群中可能的接触或暴露(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 南(其次版)见附件5)。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通过对社会公 众心理改变及关键信息的分析刚好调整健康教化策略,刚好组织 相应的科普宣扬。做好返校师生和返岗人员的健康提示和健康管 理。 (八)加强医疗卫朝气构专业人员培训。 对医疗卫朝气构专业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发 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釆集、试验室检测、医疗救治、 院感防控、密接管理、个人防护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和诊疗 实力。 (九)加强试验室检测实力及生物平安防护意识。 各省级疾控机构、具备试验室检测实力的地市级疾控机构以 及指定的医疗卫朝气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要做好试验室诊断方 法建立和试剂、技术储备,随时根据试验室生物平安规定开展各 项试验室检测工作。 (十)刚好做好特定场所的消毒。 刚好做好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过的场所,如病家、医疗 机构隔离病房、转运工具以及医学视察场所等特定场所的消毒工 作,必要时应当刚好对物体表面、空气和手等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其次版)见附件6)。 (十一)加强重点场所、机构、人群的防控工作。 强化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削减公众聚集性活 动,因地制宜落实车站、机场、码头、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和汽 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的通风、消毒、测体温等措施。 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生活单位的防治工作,做好晨检 制度和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加强流淌人口较多城市的防治工作, 做好春节后人口流淌压力倍增的防控打算。加强农村外出返乡的 农夫工、学生、经商等人员的健康教化。 (十二)科学分类实施社区防控策略。 对于不同疫情形势的社区,釆取不同的防控策略。对于未发 现病例的社区,实施釆取“外防输入”的策略;对于出现病例或 暴发疫情的社区,釆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对于疫 情传播的社区,釆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详见关 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肺 炎机制发2020) 5号)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 防控工作方案(试行) 附件: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四版)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第四版)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亲密接触者管理方案(第四 版)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试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四版) 5. 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其次版) 6. 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其次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监测方案 (第四版)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 例。为指导各地刚好发觉和报告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做到 早发觉、早报告,防止疫情扩散,制定本方案。 (一)刚好发觉和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感染者和聚 集性病例; (二)驾驭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特点,刚好研判疫 情发生发展趋势。 (一)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 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 阳性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 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 2.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2)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 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随意2条。 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等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 病毒核酸阳性; 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等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 状病毒高度同源。 (3)无症状感染者。 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 者。 (四)聚集性疫情。 ’14 2 (一)疑似病例。 1. ’14 ’14 ’14 2. 2 (二)临床诊断病例。 (三)确诊病例。 1.RPPGR 2. (四)无症状感染者。 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 者。 (五)聚集性疫情。 U 2 (一)病例发觉。 1. 发病前14天内有无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 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是否曾接触过以上地区或社区 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无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 毒感染者的接触史。 2.基层相关组织应-将近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 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并且出现呼吸道症状、 发热、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者,作为重点风险人 群筛查,由专业机构釆样检测 (二)病例报告。 2 2 (三)事务的发觉与报告。 2′ (四)流行病学调查。 24 确诊病例和 无症状感染者的个案调查信息 (五)标本采集和试验室检测。 收治疑似病例、聚集牲疫情 病例的医疗机构要釆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标本,尽快将标本送至当 地指定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相关病原学 检测。 釆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上呼吸道标本(如咽拭子、鼻拭 子等)、下呼吸道标本(如深咳痰液、呼吸道吸取物、支气管灌 洗液、肺泡灌洗液等)、眼结膜拭子、粪便标本、抗凝血和血清 标本等。临床标本应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 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发病后第3 4周的复原期血清。 临床标本釆集和试验室检测详细要求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试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四版)。 标本釆集、运输、存储和检测暂按二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管理,根据病原微生物试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及可感染 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 生部令第45号)及其他相关要求执行。 (六)聚集性病例试验室检测结果复核要求。 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5例及以上的聚集性病例的原始 标本应-送至中国疾病预防限制中心进行复核确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第四版) (一)个案调查。 24 (二)聚集性疫情调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 (第四版) 身份证号: 1 . . . … 2. 3. 4. ; ) 5. 6. . . . . 7. . 8. 9. 口 2 口 口 11 G*. . 口 ;ARDS« 12. WBG二明L_j_«/L« LM 13. 14. <T 15. 16. 17. 18.IGUICU, . . . . ; ; 19. 20. 21. 14 22. 23. 24. 25. 26. 27. 28.f) 29. 30.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亲密接触者管理方案 (第四版) '14 1. 2. 4. 2« (一)接触者管理。 1. 2.不具备条件的她. 区可釆取居家隔离医学视察,并加强对居家视察对象的管理- 14 5' 4. (二)医学视察期间措施。 2. (三)集中医学视察场所。 1. 500' 1*0帛g仆 踞 2. 2. 3. 4. 5. 交通工具亲密接触者判定指引 1. 2. 3. 1. 2. 3. 1. 2.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亲密接触者登记表 . 1.接触频率:常常一般间或 2.接触地点:家中 医疗机构 工作场所 消遣场所 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 3.接触方式:同餐同住同屋同床同室工作学习诊疗、护理 同病房 消遣活动 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亲密接触者医学视察登记表 口疑似 临床 确诊 无症状感染者病例姓名: 联系电话: 发病日期: 编号 姓名 性 别 年龄 现住址 起先视察 日期 临床表现 体温(°C) 干嗽 其他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注:1、本表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亲密接触者进行医学视察的卫生人员运用。 2、“是否出现以下临床表现”中,''体温”填实测温度,出现咳嗽”打否则打X”;其他症状填写相应代码寒战咳痰鼻塞流涕咽痛头痛 乏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气促呼吸困难所 闷(8摇膜充血恶心1区吐(§腹泻(§腹痛 填表单位: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H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亲密接触者医学视察统计日报表 街道/社区或家庭 首例开 始视察 日期 累计观 察人数 医学视察者 出现异样临床表现人数 转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人数 最终一名亲密接 触者预料解除医 学视察日期 当日视察人数 解除人数 人数 其中新增 当日 累计 当日新增 累计 病例 无症状 感染者 累计 合计 注: 1.本表适用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亲密接触者进行医学视察的医务人员汇总上报运用。 2.异样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 3.表中涉及的累计数均指自开展亲密接触者医学视察工作至今的汇总数。 填表单位: (医疗卫朝气构)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3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亲密接触者医学视察每日统计汇总表 辖区 首例起先 视察日期 累计观 察人数 医学视察者 出现异样临床 表现人数 转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人数 最终一名亲密接 触者预料解除医 学视察日期 当日视察人数 解除人数 人数 其中新增 当日 累计 当日新增 累计 病例 无症状 感染者 累计 合计 注: 1.本表可供市、区级疾控中心统计汇总运用。 2.异样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 3.表中涉及的累计数均指自开展亲密接触者医学视察工作至今的汇总数。 填表单位:疾控中心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试验室检测技术指南 (第四版) 为指导各级疾控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试验室检测工作,特制定本技术指南。本指南主要介绍目前 已经比较成熟、易于实施的核酸检测方法。 (一)采集对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仅限湖北省) 和聚集性病例,其他须要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或鉴别诊 断者,或其他须要进一步筛查检测的环境或生物材料(如溯源 分析)o (二)标本采集要求。 1.从事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标本釆集的技术人员应经过生物 平安培训(培训合格)和具备相应的试验技能。釆样人员个人 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要求:N95 及以上防护口罩、护目镜、连体防护服、双层乳胶手套、防水 靴套;假如接触了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应刚好 更换外层乳胶手套。 2.住院病例的标本由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采集。 3.亲密接触者标本由当地指定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负责 釆集。 4.依据试验室检测工作的须要,可结合病程多次釆样。 (三)标本采集种类。 每个病例必需釆集急性期呼吸道标本(包括上呼吸道标本 和下呼吸道标本);重症病例优先釆集下呼吸道标本(如支气管 或肺泡灌洗液等);出现眼部感染症状的病例,需釆集眼结膜拭 子标本;出现腹泻症状的病例,需留取便标本。可依据临床表 现与釆样时间间隔进行釆集。 其他探讨材料依据设计需求釆集。 标本种类: 1.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等。 2.下呼吸道标本:包括深咳痰液、呼吸道抽取物、支气管 灌洗液、肺泡灌洗液、肺组织活检标本。 3.血液标本:尽量釆集发病后7天内的急性期抗凝血。釆 集量5ml,以空腹血为佳,建议运用含有EDTA抗凝剂的真空釆血 管釆集血液。 4.血清标本:尽量釆集急性期、复原期双份血清。第一份 血清应尽早(最好在发病后7天内)釆集,其次份血清应在发病 后第34周釆集。釆集量5ml,建议运用无抗凝剂的真空釆血管。 血清标本主要用于抗体的测定,从血清抗体水平对病例的感染 状况进行确认。血清标本不进行核酸检测。 5.眼结膜标本:出现眼部感染症状的病例需釆集眼结膜拭 子标本。 6.便标本:出现腹泻症状的患者需釆集便标本。 (四)标本采集方法。 1.咽拭子: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 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病毒保存液(也可使 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育液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管中,尾部弃 去,旋紧管盖。 2.鼻拭子:将1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轻轻插入鼻 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取另一根聚丙烯纤维 头的塑料杆拭子以同样的方法釆集另一侧鼻孔。上述两根拭子 浸入同一含3ml釆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3.鼻咽抽取物或呼吸道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 从鼻咽部抽取粘液或从气管抽取呼吸道分泌物。将收集器头部 插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 集抽取的粘液,并用3ml釆样液冲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儿导 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替代收集器)。 4.深咳痰液:要求病人深咳后,将咳出的痰液收集于含3ml 釆样液的50ml螺口塑料管中。 5.支气管灌洗液:将收集器头部从鼻孔或气管插口处插入 气管(约30cm深处),注入5ml生理盐水,接通负压,旋转收集 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粘液,并用釆样液冲洗收集器1 次(亦可用小儿导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替代收集)。 6.肺泡灌洗液:局部麻醉后将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口或鼻经 过咽部插入右肺中叶或左肺舌段的支管,将其顶端契入支气管 分支开口,经气管活检孔缓缓加入灭菌生理盐水,每次3050 ml,总量100250ml,不应超过300ml。 7.血液标本:建议运用含有EDTA抗凝剂的真空釆血管釆集 血液标本5ml,室温静置30分钟,15002000rpm离心10分钟, 分别收集血浆和血液中细胞于无菌螺口塑料管中。 8. 血清标本:用真空负压釆血管釆集血液标本5ml,室温静 置30分钟,15002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血清于无菌螺口塑 料管中。 9.粪便标本:如患者发病早期出现腹泻症状,则留取粪便 标本3_5ml ; 10.眼结膜拭子标本:眼结膜表面用拭子轻轻擦拭后,将 拭子头进入釆样管中,尾部弃去,悬紧管盖。 其他材料:依据设计需求规范釆集。 (五)标本包装。 标本釆集后在生物平安二级试验室生物平安柜内分装。 1.全部标本应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 的样本釆集管里,拧紧。容器外注明样本编号、种类、姓名及 釆样日期。 2.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合适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 一份标本。样本包装要求要符合危急品航空平安运输技术细 则相应的标准。 3.涉及外部标本运输的,应依据标本类型,根据A类或B类 感染性物质进行三层包装。 (六)标本保存。 用于病毒分别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进行检测,能在24 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C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 应置于-70C或以下保存(如无-70C保存条件,则于-20C冰箱 暂存)。血清可在4C存放3天,-20C以下可长期保存。应设立 专库或专柜单独保存标本。标本运输期间应避开反复冻融。 (七)标本送检。 标本釆集后应尽快送往试验室,假如须要长途运输标本, 建议釆用干冰等制冷方式进行保藏。 1.上送标本。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聚集性病例的标本,上送中国疾 病预防限制中心病毒病预防限制所进行检测复核,并附样本送 检单(见附件)。 2.病原体及标本运输。 2.1 国内运输。 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生物材料的运输包装 分类属于A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UN2814,包装符合国际民航 组织文件Doc9284危急品航空平安运输技术细则的PI602分 类包装要求;环境样本属于B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UN3373, 包装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文件Doc9284危急品航空平安运输技术 细则的PI650分类包装要求;通过其他交通工具运输的可参照 以上标准包装。 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材料运输应根据可 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 定(原卫生部令第45号)办理准运证书。 2. 2国际运输。 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样本在国际间运输的,应规范包装, 根据出入境特别物品卫生检疫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 满意相关国家和国际相关要求。 2. 3毒株和样本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及其样本应由专人管理,精确记录毒株 和样本的来源、种类、数量,编号登记,釆取有效措施确保毒 株和样本的平安,严防发生无用、恶意运用、被盗、被抢、丢 失、泄露等事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常规检测方法是通过实时荧光RT-PCR 鉴定。任何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都必需在具备适当条件的试验 室由经过相关技术平安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本指南中的核酸 检测方法主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中开放读码框lab (open reading frame lab , ORF lab ) 和核 壳蛋白 (nucleocapsid protein, N)o 在试验室要确认一个病例为阳性,满意以下条件: 同一份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2个靶标(ORFlab. N)特异性 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假如出现单个靶标阳性的 检测结果,则须要重新釆样,重新检测。 阴性结果也不能解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须要解除可能产 生假阴性的因素,包括:样本质量差,比如口咽等部位的呼吸 道样本;样本收集的过早或过晩;没有正确的保存、运输和处 理样本;技术本身存在的缘由,如病毒变异、PCR抑制等。 RT PCR (一)目的。 规范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工作程 序,保证明验结果的正确牢靠。 (二)范围。 适用于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三)职责。 检测人员:负责根据本检测细则对被检样本进行检测。 复核人员:负责对检测操作是否规范以及检测结果是否准 确进行复核。 部门负责人:负责对科室综合管理和检测报告的审核。 (四)样本接收和打算。 核对被检样本姓名、性别、年龄、编号及检测项目等;待 检样本的状态如有异样,需注明;待检样本应存放于-70C冰箱 保存。 (5)检测项目。 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测定(实时荧光RT-PCR方法) 举荐选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ORFlab、N基因区域的引物和 探针。 靶标一 (ORFlab): 正向引物(F): CCCTGTGGGTTTTACACTTAA 反向引物(R): ACGATTGTGCATCAGCTGA 荧光探针(P): 5'-FAM-CCGTCTGCGGTATGTGGAAAGGTTATGG-BHQ1-3' 靶标二(N): 正向引物(F): GGGGAACTTCTCCTGCTAGAAT 反向引物(R): CAGACATTTTGCTCTCAAGCTG 荧光探针(P):5'-FAM-TTGCTGCTGCTTGACAGATT-TAMRA-3' 核酸提取和实时荧光RT-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参考相关 厂家试剂盒说明。 2.结果推断 阴性:无Ct值或Ct 340。 阳性:Ct值37,可报告为阳性。 灰度区:Ct值在37-40之间,建议重复试验,若重做结果Ct 值40,扩增曲线有明显起峰,该样本推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注:假如用的是商品化试剂盒,则以厂家供应的说明书为 准。 依据目前驾驭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点、流行病学特

    注意事项

    本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