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to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课程概况课程代码:0708020学 分:2学 时:32 (其中:讲授学时32,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教 材:中国文化概论。主编:张岱年、方克立;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 年7月(第4版)。课程归口:人文学院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开设本课程 意在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学生把握中国文化的类别及特征,并对中国文化的 继承和创新问题引发思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更力唯确地认识我们 民族自身,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传统、开&味来。目标1. 目标2. 目标3.目标4.目标5.二、课程目标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清晰的了解。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类别有重点的掌握。培养学生认识民族自身、开拓创新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1-2.毕业要求2-2、毕业要求5-2,对应关系如 表所示。毕业要求 指标点课程目标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目标5目标6目标7毕业要求2VV毕业要求2-2VV毕业要求5-2V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内容】1 .文化界说。2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3 .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4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基本要求】了解文化的意义、目的和方法;掌握文化的要领以及文化的分类。【重点难点】文化的定义与分类。(二)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教学内容】1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基本要求】了解中国文化所依赖的历史地理条件,理解历史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重点难点】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三)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教学内容】1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2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3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4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基本要求】掌握中国文化所依托的经济条件。【重点难点】中国传统经济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四)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教学内容】1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2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3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基本要求】了解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重点难点】宗法制与专制制度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五)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教学内容】1 .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2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3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4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5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6 .隋唐:隆盛时代。7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8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9 .明清:沉暮与开新。【基本要求】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掌握中国文化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主要文化特点。【重点难点】各个时期最重要的文化特点。(六)中国古代艺术【教学内容】1 .辉煌的远古艺术。2 .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3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基本要求】掌握中国古代各种艺术的特征。【重点难点】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七)中国古代史学【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2 .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3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基本要求】了解中国史学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理解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重点难点】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八)中国古代宗教【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3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佛教。4 .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性。【基本要求】了解的儒、道、佛三种宗教思想,理解这三种思想的主要理论、主要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 响。【重点难点】儒、道、佛三种宗教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现实作用。(九)中国古代哲学【教学内容】1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2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3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基本要求】了解中国主要的哲学思想,理解原始儒学的演变。【重点难点】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十)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教学内容】1 .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2 .中国文化的特点。【基本要求】了解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重点难点】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十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教学内容】1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2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3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基本要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理解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重点难点】天人合一。(十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教学内容】1 .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2 .群己关系的定位。3 .义利与理欲。4 .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基本要求】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重点难点】价值观的深层展开:义利与理欲。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及学时分配如表所示。序号教学内容支撑的课程 目标支撑的毕业 要求指标点讲授 学时1绪论目标1、21-222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目标2、31-2、 2-223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目标2、31-2、 2-224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目标2、31-2、 2-225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目标1、21-266中国古代艺术目标2、31-2. 2-247中国古代史学目标2、31-2、 2-228中国古代宗教目标2、31-2、 2-249中国古代哲学目标2、31-2、 2-2210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目标3、42-2211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目标4、52-2> 5-2212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目标4、52-2、 5-22合计32四、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讲授式教学:系统传授课程的基本知识。2.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查阅各类文献资料、讨论分析、撰写学术论文等方面的能力。(二)课程实施与保障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1备课(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2)借助专业书籍资料和其他材料,依据教学大纲编写授课计划,编写 每次授课的教案。教案内容包括章节标题、教学目的、教法设计、课 堂类型、时间分配、授课内容、课后作业、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3)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构思授课思路、技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 法。2讲授(1)知识讲授努力做到概念准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2)因为中国文化范围较广,教材涉及内容很多,只能选择对中国文化 影响极为深远的内容进行重点教学。(3)教学时注意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 合,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4)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学语言力求做到形象生动,努力调 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必须完成规定数量的作业,作业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不缺交,不抄袭。(2)书写规范、清晰。(3)有自己的思考与认识。教师批改和讲评作业要求如下:(1)按时批改学生作业,及时进行讲评。(2)批改和讲评作业做到认真、细致。4课外答疑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改进学 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实际需要 安排时间进行课外答疑与辅导。5成绩考核本课程考核主要以撰写学术论文的形式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总评成绩为不及格:(1)旷课次数达本学期总授课学时的1/3及以上者。(2)平时成绩不及格者。五、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期末考试采用撰写学术论文的方 式。(二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x 40%+期末考试成绩X 60%。具体内容和比例如表所示o成绩组成考核/评价环 节权重考核/评价细则对应的毕业 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课堂提问、 平口寸作业、 考勤40%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平时作 业的是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研究问题 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定成 绩。学生出勤与平时成绩挂钩。平时成绩的评 定是取全部平时成绩的平均值。1-2、 2-2期末考试期末考查60%考查学生对中国文化概论内容的理解和研读 情况。撰写学术论文一篇。论点鲜明,逻辑严 密,字数在3000字以上。2-2、 5-2六、有关说明(-)持续改进本课程根据学生作业、课堂讨论情况和学生、教学督导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及时对教学中的不 足之处困亍修正,并在下一轮需呈教学中整改完善,确保i些相应的毕业要股甑点。(二)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1 .金元浦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版.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4汤一介著: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三联书店,1988年8月版.葛兆光著: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5 .褚斌杰著: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湖北教育出版,2000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