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药中间体项目融资分析报告_模板范本.docx
-
资源ID:5778089
资源大小:127.56KB
全文页数:1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河南医药中间体项目融资分析报告_模板范本.docx
MACRO.泓域咨询 /河南医药中间体项目融资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8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8二、 项目承办单位8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10四、 报告编制说明14五、 项目建设选址16六、 项目生产规模16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16八、 环境影响16九、 原辅材料及设备17十、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7十一、 资金筹措方案18十二、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8十三、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9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一、 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21二、 行业的市场规模21第三章 行业发展分析23一、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3二、 行业概况26三、 进入本行业的壁垒27第四章 项目选址方案29一、 项目选址原则29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9三、 创新驱动发展32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4五、 产业发展方向34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7第五章 建筑技术方案说明38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8二、 建设方案39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0第六章 发展规划42一、 公司发展规划42二、 保障措施46第七章 运营管理模式49一、 公司经营宗旨4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9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0四、 财务会计制度53第八章 进度实施计划61一、 项目进度安排6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6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2第九章 工艺技术及设备选型63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63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66三、 质量管理67四、 项目技术流程68五、 设备选型方案70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1第十章 项目节能说明72一、 项目节能概述72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3能耗分析一览表74三、 项目节能措施74四、 节能综合评价75第十一章 环保方案分析76一、 环境保护综述76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7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1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1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2六、 营运期环境影响82七、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83第十二章 安全生产84一、 编制依据84二、 防范措施86三、 预期效果评价89第十三章 投资计划方案90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90二、 建设投资估算90建设投资估算表92三、 建设期利息9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2四、 流动资金93流动资金估算表94五、 项目总投资9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5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6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98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98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2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4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5五、 偿债能力分析10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7六、 经济评价结论107第十五章 风险防范108一、 项目风险分析108二、 项目风险对策110第十六章 招投标方案112一、 项目招标依据112二、 项目招标范围112三、 招标要求112四、 招标组织方式113五、 招标信息发布116第十七章 总结说明117第十八章 补充表格11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8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9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3建设投资估算表123建设投资估算表12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5流动资金估算表12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8报告说明随着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于高质量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对于医药行业的刚性需求犹存,我国的整个医药工业体系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作为医药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环,医药中间体同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7990.2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125.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30%;建设期利息839.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1%;流动资金7024.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9%。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6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4127.23万元,净利润9042.4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41%,财务净现值7926.6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36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河南医药中间体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龙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公司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了工会组织,并通过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围绕公司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持续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精准实施培训,努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展的良性互动。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5年我国超过65岁的人口上升至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5%。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居民支付能力的不断提高,国民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将继续驱动我国医药市场规模的增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报告称,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17.17%,2050年老龄化水平将达31%。有关研究表明,55-64岁老人两周患病率达32.27%,是25-34岁年龄段的4.31倍,65岁以上老人两周患病率则高达46.59%,是25-34岁年龄段的6.22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居民整体患病率的提升将会较为显著,老年人是药品消费的主要人群,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对药品的刚性需求。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驱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坚持链式集群化发展,分行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图谱设计,以链长制为抓手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做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传统产业,稳定制造业比重,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壮大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电子制造、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建材、现代轻纺等六个战略支柱产业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打造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尼龙新材料、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第五代移动通信等十个战略新兴产业链,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北斗应用、量子信息、区块链、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短板,促进创新产品迭代升级和规模应用。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建设质量强省。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打造高能级产业载体。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载体。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发展高铁货运,打造万亿级物流服务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强省。推进郑州国际会展名城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创意设计、商务咨询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培育壮大家政、育幼、体育、物业等服务业,打造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万亿级产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推动商务中心区和服务业专业园区转型发展。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坚持适度超前、整体优化、协同融合,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引领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提升扩容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高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运行效能。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郑州国际交通门户枢纽和洛阳、商丘、南阳全国性交通枢纽,加快米字形高铁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实施郑州机场三期、呼南高铁焦作至平顶山段、平漯周高铁等重大工程,推进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完善高品质公路网,实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推动淮河、沙颍河等航道升级改造和区域性枢纽港口建设,推进黄河、大运河河南段适宜河段旅游通航和分段通航,推动干线、支线、通用机场协同发展,打造交通强省。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推进能源革命,谋划建设外电入豫新通道,加快国家主干油气管道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沿黄绿色能源廊道,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治理,全面建成十大水利工程,实施重大引调水和水系连通工程,规范实施引黄调蓄工程,完善旱引涝排、丰枯互补、内连外通、调洪防灾的水安全保障网。建设数字河南。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全面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打造千亿级鲲鹏计算产业集群,培育软件、物联网、数字内容等产业,拓展“数字+”“智能+”应用领域,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数字经济新高地。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数据资源统一规范管理,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完善全省统一数据共享开放平台。保障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四、 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中国制造2025;2、“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3、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4、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6、关于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8、相关产业调研、市场分析等公开信息。(二)报告编制原则1、政策符合性原则:报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规划。2、循环经济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对本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规模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走出一条有市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3、工艺先进性原则:按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装置可靠、经济运行合理”的原则,积极应用当今的各项先进工艺技术、环境技术和安全技术,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明显。4、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则:近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切实达到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工厂定员、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5、产品差异化原则:认真分析市场需求、了解市场的区域性差别、针对产品的差异化要求、区异化的特点,来设计不同品种、不同的规格、不同质量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以此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二) 报告主要内容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市场需求预测;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5、工程技术方案;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7、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经济评价。五、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81.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六、 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升医药中间体的生产能力。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105440.70,其中:生产工程66604.68,仓储工程26747.2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8975.91,公共工程3112.83。八、 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后,其产生的污染源经有效处理后,将不致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建设项目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可行的。项目建设单位在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的同时,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中的环保措施,并要经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使用。九、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甲醇、乙醇、丙酮、甲苯、冰乙酸、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异丙醇。(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真空恒温干燥箱、电热鼓风干燥箱、机械搅拌器、旋转蒸发器、低温冷却液反应浴、电热恒温水浴锅、恒温油水浴锅、电位滴定仪、恒温恒湿箱、马弗炉、综合实验箱。十、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7990.2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125.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30%;建设期利息839.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1%;流动资金7024.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9%。(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0125.67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5673.2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658.05万元,预备费794.41万元。十一、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37990.23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7135.94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十二、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665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54127.23万元。3、净利润(NP):9042.43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6.36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17.41%。3、财务净现值:7926.67万元。十三、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四、项目综合评价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4000.00约81.00亩1.1总建筑面积105440.701.2基底面积3294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54.812总投资万元37990.232.1建设投资万元30125.672.1.1工程费用万元25673.212.1.2其他费用万元3658.052.1.3预备费万元794.412.2建设期利息万元839.672.3流动资金万元7024.893资金筹措万元37990.233.1自筹资金万元20854.293.2银行贷款万元17135.944营业收入万元66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4127.23""6利润总额万元12056.57""7净利润万元9042.43""8所得税万元3014.14""9增值税万元2635.03""10税金及附加万元316.20""11纳税总额万元5965.37""12工业增加值万元20894.33""13盈亏平衡点万元26455.13产值14回收期年6.3615内部收益率17.4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7926.67所得税后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 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医药中间体行业的上游是基础化工原料行业,下游是医药(包括制剂、原料药)行业。医药中间体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是基础化工原料,目前国际国内市场供应充足,有利于医药中间体行业的健康发展。医药中间体行业的下游是生产原料药、制剂的医药行业。医药中间体行业与下游行业高度相关,相互依赖。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的销售量取决于下游原料药、制剂生产企业的采购量,而原料药、制剂生产企业的销售额亦取决于药品的终端消费者的消费量。从医药化工原料到制成成品药,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物理工艺过程,随着行业分工的细化,多数现代药品制造企业已经将医药中间体从生产环节分离出去,由专业厂商进行专业化生产。而医药中间体的生产集中了主要的合成工序和技术环节,可见医药中间体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原料药的合成依赖于高质量的医药中间体。二、 行业的市场规模中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显示,2011-2015年,我国医药中间体产量以及总产值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我国医药中间体工业总产值为4,225.6亿元,同比增长9.88%;行业产量达1,720万吨,同比增长10.26%。同时,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产能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5%。2015年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产能达1,810万吨,同比增长11.73%。具体到细分市场领域,由于中间体并非下游最终医药产品,其种类繁多,不同的中间体产品市场格局差异较大,而定制性较强的中间体产品更是具有工艺复杂、产量小、品种多、信息保密度高的特点。因此,对于特定医药中间体的准确市场数据较难取得。第三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全球医药产业链转移的大背景随着全球医药支出增速的放缓、研发成本的升高、环保监管压力的增大,制药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先进制药厂商为了降低综合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的灵活度,最大程度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已经逐步将基础化工材料和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不断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并将涉及大量专有技术的中高级中间体和原料药的生产也逐级外包,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已经逐渐成为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的主要生产基地。这种全球性的有层级的医药产业链外包转移过程仍处于中期,大量中高级产品的外包才刚刚起步,未来市场容量巨大。(2)下游医药产业的内需拉动医药产业是一个有刚性需求的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的医疗保健意识随之不断提升,对于医药产品的需求亦稳步增长;其次,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正在加速,慢性疾病比例不断提升,对于心脑血管药物等针对慢性疾病的药物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并且此类需求往往具备相当长的持续性,进一步刺激了此类药物市场规模的增长;此外,经过多年的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我国的医保普及程度和医保支付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客观上促进了对医药的消费。医药产业当前已经步入了一个长期增长的黄金期,从下游需求上保障了医药中间体行业的长期成长性。(3)全球药品专利到期潮的产业需求国外专利药大规模到期将对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催化剂。专利药物到期后,相关仿制药产量会出现爆发性增长,从而带动相关医药中间体需求的快速增长。据IMSHealth统计,2014-2020年全球医药市场将迎来一批专利药物到期的高峰,有近2,590亿美元销售额的专利药即将到期;此外,2013-2020年全球每年专利到期品种平均超过200个,在国际上称之为“专利断崖(PatentCliff)”。随着未来多个大品种专利到期,仿制药市场容量将快速扩大,从而推动中间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将为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4)我国具备发展医药中间体的比较优势医药中间体需要大量基础化工产品的支持,我国化学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化工工业体系,这使得我国产品原料品种齐全,一些重要原材料具备了较大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基数,有十余种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完整的产业链使得我国原料药产品可以得到充足的原料供给,进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普及的基础教育,为化学工业输送了大量具备一定研发能力的科研人员和易于培训的技术工人。此外,我国还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因此,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2、不利因素(1)行业内企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待调整我国从事医药中间体生产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单一,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十分缺乏。目前,国内大多企业偏向生产低端的中间体产品,其技术含量低、生产周期短,市场容量已趋于饱和,而中高端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受到企业规模与技术的限制,市场供给匮乏。医药中间体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亟待调整。(2)环保压力日趋加重医药中间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近年来国家在环保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且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从长远来看,环保要求的提高有利于行业规范运营,不断改进工艺降低环保成本,进而增强产品竞争力;但短期内,环保投入的加大无疑会加大企业负担,导致企业经营业绩出现一定下滑。二、 行业概况医药中间体是化学药物合成过程中的“半成品”,往往只是相差一步到两步的过程即可合成原料药并最终制成医药制剂。医药中间体行业是精细化工的重要子行业,具有衍生性,一种中间体往往是合成下一步反应的多个化学中间体的原材料,从一种关键中间体往往能够衍生出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用途的系列衍生产品,有时用途横跨不同领域,如医药、农药、染料和感光材料。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来看,一种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其功能特性的发现和实际应用,往往可导致一个新科技领域的产生和一种大规模产业的兴起,并可以创造数十亿至数百亿元的产值。我国中间体行业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虽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基础石油化工产业和精细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生产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原料、资金供应状况的不断改善,全球有机化工中间体生产与贸易中心逐步东移,逐步形成了以中国、印度为核心的有机化工中间体生产贸易区。近十年来,我国有机化工中间体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间体生产已基本可以满足国内下游医药、农药等行业的生产需求。随着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合成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中间体生产企业已经有能力生产分子结构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的中间体,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产品开始主导国际市场,国际竞争力不断得到提高。三、 进入本行业的壁垒1、技术壁垒医药中间体行业是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行业,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生产程序相对繁琐,生产企业对产品合成方法、核心催化剂的选择及工艺流程的控制等方面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以及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因此,不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企业只能在生产链中扮演低层级供应商的角色,处于产业链的末端,议价能力较差,在研发方面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行业整合中脱颖而出。从长期来看,医药中间体企业需要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优化生产工艺,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对于新进入医药中间体行业的企业,若无较高的研发投入、长时间的生产磨合,则很难在医药中间体行业继续发展。2、环保壁垒医药中间体生产伴随着较大的化工污染,是政府环保部门重点监控对象,因此该行业对环保的要求较其他行业更为严格,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必须根据国家环保规定进行生产经营,在生产工艺设计中,合理的产后处理工艺和“三废”处理步骤非常必要。因此,环保工艺落后的医院中间体企业将承担高额的治污成本和监管压力,以生产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传统医药中间体企业将面临加速淘汰。为达到国家环保要求所采取的环保措施,以及相对应的环保设备的投入,都构成行业新进入者的环保投入壁垒。3、资金壁垒医药中间体行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所需投资规模较大,主要体现在精密设备投资、环保配套设施投入以及研发资金投入。从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上述成本的投入仍将呈现逐步增加的态势,且初期投入较大,产品毛利率较低,需要产能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盈利,不具规模和技术优势、资金实力不够扎实的小型医药中间体供应商将逐步被淘汰。因此,拟进入医药中间体行业的企业将面临较高的资金壁垒。第四章 项目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则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0个县级市,82个县,54个市辖区。“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即将实现,中原更加出彩宏伟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河南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经济总量先后迈上4万亿元、5万亿元两个大台阶,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米字形高铁基本建成,青电入豫、出山店水库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县城及以上城区实现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基础能力实现大幅跃升。转型发展迈出重大步伐。装备制造、食品制造产业加快跃向万亿级,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中原城市群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实现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四路协同”联通世界,“五区联动”能级提升,实现由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的历史性转变。“放管服”、国有企业等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任务基本完成,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等获批建设,发展动能显著增强。攻坚战役赢得重大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所有贫困县提前一年实现摘帽,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沿黄生态廊道初具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质加速,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四水同治”成效显著,PM2.5、PM10年均浓度下降幅度均超过30%,各项环境指标达到五年来最好水平。金融、地方政府债务等风险有效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人民生活品质得到重大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70万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棚改安置房开工总量居全国第二,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黄河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河南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到了由大到强、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关口,到了可以大有作为、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时期。我省面临着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战略机遇,一亿人口大市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大枢纽、“四条丝路”大通道的地位更为凸显,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配套齐备、粮食贡献突出、城镇化潜力巨大的支撑作用更为凸显,拥有三大山脉、横跨四大流域、怀抱黄淮大平原的生态功能更为凸显,完全可以塑造人力资本、内需体系、流通经济、有效供给等新优势,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打造生态保护示范区、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同时,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相对落后,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占比不高,创新支撑能力不足,城镇化水平偏低,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短板,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充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社会治理还有不少弱项。综合研判,我省正处于战略叠加的机遇期、蓄势跃升的突破期、调整转型的攻坚期、风险挑战的凸显期。面向未来,危中有机、变中有势,形势逼人、使命催人。只要我们胸怀“两个大局”,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凝聚亿万中原儿女人人尽力、人人出彩的磅礴伟力,就一定能育先机开新局、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开创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局面。三、 创新驱动发展展望二三五年,我省将紧紧围绕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坚持“两个高质量”,基本建成“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河南。在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上,思想政治统领更加有力,根本建设、基础建设、长远建设作用更加彰显,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更加浓厚,党建引领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保证作用充分彰显。在经济强省建设上,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文化强省建设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黄河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加广泛深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在生态强省建设上,生产空间安全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在黄河流域率先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开放强省建设上,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大幅提升,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地位基本确立,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开放优势显著增强。在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上,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建成人才强省,创新型省份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在幸福美好家园建设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平安河南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法治河南基本建成;居民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建成教育强省,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全国新增长极培育实现更大跨越。经济强省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再迈上两个新的大台阶,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原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五、 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中西部创新高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全省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创新体系,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