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复习化学图像专题解析.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题(解析)化学过程用图象来描述,是讨论化学问题的一种基本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作用较大;如何将化学问题 与图像有机结合起来,是值得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去总结的;本单元的例题与习题都是化学图像题;解决此 类问题必需留意如下二点,必需明确题目所描述的化学情形;其二,看懂图象所描述的化学意义;一、金属与酸反应类型1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是m与时间 t的关系图正确的【解析】 等质量的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的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的多少可以由 金属在反应中的化合价 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值的大小来确定;题中 Mg 的比值为 2= 1,而 Al 的比值为 3= 1 ,故等质量的 Mg 和 Al 与足量的稀24 12 27 9硫酸反应, Al 产生的氢气更多,故反应完后 Al 的线在 Mg 之上;又依据金属的活动性,Mg 的金属活动性比 Al 强,所以 Mg 的线斜率比 Al 的大,综上所述,答案为 C;2用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跟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情形用以下图线表示,纵坐标是氢气的质量,横坐标是反应时间,其中图线正确选项【解析】理由同 1,答案为 A;3过量的 Mg 、Zn、Fe 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放出 线正确选项H 2的质量 w 与时间 t 的关系曲【解析】由于金属是过量的,就产生的氢气的量由参与反应的酸的量打算;题中与三种金属反应的稀硫酸 的质量相等,故最终三种金属对应的氢气的质量也都相等;再结合金属活动性,Mg>Zn>Fe ,故 Mg 与稀 硫酸反应的速度最快,斜率最大,Zn 次之, Fe 最小;综上所述,答案为 B;2 价金属 4等质量的三种金属 a、b、c 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的硫酸盐,其反应情形如右图所示,就以下判定正确的一组是名师归纳总结 A 金属活动性次序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序第 1 页,共 8 页a<b<c a>b>c B a<c<b b>a>c C a>c>b c>b>a D a>b>c a>b>c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l Mg X【解析】理由同1,答案为 C;5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 和 Al 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以下表达正确选项A X 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BX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 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CX 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DX 表示参与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解析】 由于 Mg 和 Al 金属活动性不同, 单位时间产生氢气的质量是不同的,故反应进行完全前,两条线型的斜率不一样,所以A、B 错误;由于 “ 质量相等的 Mg 和 Al 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 ,X 是个变量, 不能表示参与反应的质量为定值的金属的质量,故D 错误,答案为C;二、溶液酸碱度的变化6将肯定浓度的硫酸加水稀释,以下图像可能符合的是(m 为加水的质量)7 的,答案为B;【解析】酸的PH<7,随着加水量的增加,其PH 肯定是小于7 而无线趋近于7以下各图能表示18.25g 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与 20g 质量分数为2%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解析】依据二者的反应可知:HCl + NaOH = H 2O+ NaCl 36.6 40 18.25 ×2%=0.365 20×2%=0.4 18.25g 质量分数为 2%的盐酸与 20g 质量分数为 2%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溶液显中性,结合图像知答案为 A (将氢氧化钠溶液渐渐滴加入盐酸中的情形)或 D(将盐酸渐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情形);8以下溶液通入气体后与下图中的曲线变化相符的是A 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C盐酸中不断通入氨气B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通入气体的过程中,溶液的 pH 逐步减小; A 项,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pH 不行能大于 7;B 项,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水,pH 减小,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碳酸钙能够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溶液的pH 不行能显现图中变化情形;C 项,盐酸显酸性,pH 小于 7,不行能大于7错误; D 项,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pH 减小,当通入过量的氯化氢气体时,氯名师归纳总结 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溶液显酸性,pH 降低到 7 以下;答案为D;10 分钟至第 2 页,共 8 页9在进食过程中与进食后时测定唾液的pH,发觉进食开头至10 分钟,唾液的酸性逐步增强;40 分钟,酸性逐步减弱;以下符合此事实的图像是()-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解析】酸性增强时学习必备欢迎下载PH 为 0.91.8,口腔中唾液的酸度PH 减小(胃液的酸度是人体环境中的最大酸度,不会强于此值) ,酸性减弱时 PH 增大(不会超过 7),答案为 C;10某种药片的有效成份中的氢氧化镁能减缓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 用的过程中,胃液 pH 变化的情形是PH PH PH PH B;7 7 7 7 【解析】胃液的时间时间时间时间A B C D pH 值是小于 7 的,服用药片后只会接近中性而不会变为碱性,答案为三、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11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以下有关放出氧的质量( 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a 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 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中正确选项ABCD【解析】由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的反应中加快了反应速度,所以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速度加快了,但 生成氧气的量不变;加入二氧化锰后并不能立刻产生氧气,由于催化剂也有它的催化温度,所以不能从零 点开头;四、质量守恒定律型12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 含空气 中加热,以下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变化的是【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可判定镁带 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时,随反应时间延长,密封容器内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即容器 内全部物质的质量总和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当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答案为 B;13.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选项名师归纳总结 原 子 种 类A 时间物 质 质 量B 时间原 子 个 数C 时间元 素 种 类D 时间第 3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不变,就图象不能为上升趋势,故A 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质量不变,就图象不能有上升趋势,故 B 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个数不变,就图象不能为下降趋势,故 C 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不变答案为 D;14某不纯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时,质量关系如下列图,X 表 Y (克)示不纯铁粉消耗的质量,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试判定不纯铁粉中混入的杂质是 0.2 A Mg BZn CCu DAg 【解析】由图可知,每消耗 5 克不纯铁粉,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 克,比例为 0 . 2= 1 ,如是纯铁与稀硫酸反应,其比例为 1 ,小于 1 ,不纯的铁粉中混有的金属能与稀硫 0 1 2 3 4 5 6 X (克)5 25 28 25酸反应产生氢气,且比铁单位质量产生的氢气多,结合题给选项可知,答案为 A ;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型15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形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以下图像正确选项【解析】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故A 选项错误;在相同温度下,饱和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B选项正确;水分蒸发导致饱和食盐水中析出食盐,由于溶剂与溶质都削减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小,故 C 选项错误;水分蒸发导致饱和食盐水中析出食盐,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故 D 选项错误;答案为 B;16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 m g KNO 3 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步升温 假设溶剂没有缺失 ,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 KNO 3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w与时间 t关系的示意图是【解析】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 m gKNO 3 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此时有晶体析出,但整个过程始终是 KNO 3饱和溶液,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D 错误,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随着温度的上升,KNO 3 的溶解度逐步增大,刚析出的晶体逐步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A错误,答案为C;五、综合型17以下四个示意图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选项()A. 向肯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滴入蒸馏水B. 在恒定温度下,向肯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C. 向肯定量的硝酸和硝酸钙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 D. 向肯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PH 不会【解析】向肯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滴加蒸馏水,溶液的PH 逐步变大,无限接近于中性溶液,但超过 7,A 错;肯定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定值,达到饱和后的氯化钠溶液,连续添加氯化钠固体,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旧不变,B 错;向肯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硫酸,当硫酸过量后,溶液显酸性, PH<7,故 D 错;答案为 C;18向 100g 质量分数为 3.65%盐酸中逐步加入质量分数为 4%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 pH 值及HCl 和 NaCl 的质量分数( w),分别以它们为纵坐标,并以每次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m 为横坐标,画出以下函数图像;图像基本正确选项()【解析】依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HCl+NaOH=NaCl+H2O,就可知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比值:36.5:40,故可知:盐酸呈酸性,pH 小于 7,氢氧化钠呈碱性,pH 大于 7,向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pH 由 小 于 7 逐 渐 到 大 于 7 , 观 察 选 项 , 故 A 图 错 误 ; 由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与 盐 酸 的 反 应HCl+NaOH=NaCl+H 2O,可知, 50 克 4%氢氧化钠溶液与 100g 质量分数为 3.65%的盐酸反应时,混合溶液的质量为 150,故加入 50g 氢氧化钠时, HCl 的质量分数肯定不为 1.83%,故 B 图错误;向 100 克 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 100 克 4% 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完全反应,此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而混合溶液的质量为 200 克,故质量分数为 2.925%,故 C 错误;向 100 克 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 100 克 4%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完全反应,此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约为就其质量分数变小,故D 正确,答案为D;2.93%,而连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9将某 H 2SO4溶液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ZnO,ZnCO 3 固体,充分反应,所得 ZnSO4 溶淮 质量分数与所加固体质量关系图正确选项 【解析】足量的 ZnO 和 ZnCO 3 固体与等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都是硫酸锌溶液,而溶质硫酸 锌中的硫酸根全部来自于稀硫酸且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因此反应所得硫酸锌的质量相等;质量相等、质量 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锌的质量虽然大于氧化锌的质量,但是由于碳酸锌与硫酸反应后产生 气体二氧化碳,因此,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综上所述,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硫酸锌的质量相等、所得溶液质量也相等,即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而所消耗碳酸锌的质量大于氧化锌;故 B 正确,答案为 B;20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名师归纳总结 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第 5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 B C学习必备欢迎下载D【解析】 铜锌合金和稀盐酸混合时,依据金属的活动性规律,其中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物中一开头一定就有氢气生成,与曲线不符; 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一开头没有沉淀生成,待硫酸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才开头生成沉淀,与曲线符合; 盐酸和硫酸的混合物与氯化钡溶液混合时,一开头就有沉淀生成,与曲线不符;生铁的铁钉,与稀盐酸混合时,第一稀盐酸和铁锈反应,过一会多余的稀盐酸才和铁反应生成氢气,与曲线符合,故答案为 B;21以下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个操作过程,其中与事实不相吻合的是:A 肯定量 Ba(NO 3) 2 溶液中滴加稀H 2SO4B肯定量稀盐酸中滴加NaOH 溶液C肯定量不饱和 KNO 3 溶液中加固体 KNO 3 D质量相同的 KClO 3 中加入催化剂(MnO 2)与不加入催化剂加热制取 O2 【解析】图象 A 说明,随着稀硫酸质量的增大产生沉淀的质量逐步增加,直到完全反应,生成沉淀质量不再随稀硫酸质量增大而增加;而向肯定量 Ba(NO 3)2 溶液中加入稀 H 2SO4 试验事实为加入的稀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随稀硫酸的不断加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不断增大,直到硝酸钡完全反应;二者相吻合,故不选 A ;图象 B 说明,随着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增大溶液的 pH 逐步变大;而向肯定量稀盐酸中滴加 NaOH 溶液的反应事实为 pH 小于 7 的盐酸随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而溶液的 pH 不断增大, 恰好完全反应时 pH=7 ,连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且 pH 连续增大; 二者相吻合, 故不选 B;图象 C 说明,当加入肯定量硝酸钾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才从0 开头增加,至肯定量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再转变;而向肯定量不饱和 KNO 3 溶液中加固体 KNO 3 试验事实为在未加入硝酸钾时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已非为 0,随着硝酸钾的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直到饱和质量分数不再转变;二者显然不吻合;应选 C;图象 D 说明,加有催化剂的在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开头放出氧气,而没有催化剂的再过一段时间才开头放出氧气;两个反应都随反应时间增加而放出氧气的质量增加,直到一段时间后放出氧气的质量不再转变,且最终两个反应放出氧气的质量相等;而质量相同的 KClO 3 中加入催化剂(MnO 2)与不加入催化剂加热制取 O2 的试验事实为加入催化剂的氯酸钾先开头放出氧气,但最终两个反应所放出氧气的质量相等;二者相吻合,故不选 D;答案为 C;22如图表示向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试说明:(1)由 A 到 B 导电性降低的缘由?(2) B 点表示什么意义?(3)由 B 到 C 导电性上升的缘由是什么?【解析】(1)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的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步降低;BaSO4 又难溶于水,(2)B 点是两者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中基本上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故导电性最小;(3)两者恰好完全中和后,由于加入的 度逐步增大,所以导电性又逐步上升;Ba(OH )2 逐步增加多,溶液中的离子浓23向含 CuCl 2 和 HCl 的 100 g 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溶液,参与反应的 NaOH 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 2;就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 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B P 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名师归纳总结 CM 点溶液比 P 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D沉淀完全时,M 1 的数值为 80 第 6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解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能生成气体、水、沉淀的离子参与了反应,即氢离子、氢氧根离子、铜离子、而氯离子实际并没有参与反应,所以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故 盐酸恰好反应完,但氯化铜仍没有反应,此时溶质是氯化铜、氯化钠,故A 正确; P 点表示氢氧化钠与 B 错误; M 点溶液比 P 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多,由于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但溶液质量削减了,由于生成了沉淀,所以氯化钠在M 点的质量分数变大了,故C 正确;设生成沉淀质量9.8g 时氢氧化钠的质量是x CuCl 2+2NaOH Cu (OH ) 2 +2NaCl 80 98 x 9.8g x=8g 由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所以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为 8/10%=80g 所以需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80g,但这是与氯化铜反应需要的氢氧化钠,再加上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所以 m 80,故 D 错误;答案为 AC;24以下图象与对应试验相符合的是A. 图表示向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1 的盐酸B.图表示向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C.图表示将肯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D.图表示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解析】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 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物质, 碱性不断减弱至恰好 PH=7,再滴加盐酸酸性会不断增强,但不行能达到PH=1,故 A 选项正确;镁与锌是镁的活动性较强一些,加入盐酸时应当是镁反应较快,而图象是表达锌的速度快一些,故 B 选项错误;肯定质量的不饱和 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的过程,是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的过程,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变大,达 到饱和时再恒温蒸发时溶液始终是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图象上反映的最终图象 上升,故 C 选项错误;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一开头就会有沉淀生成,而图象反映的是一开头滴加时无沉淀生成,故D 选项错误,答案为A ;25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 加热肯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向肯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C肯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解析】加热肯定量的高锰酸钾,即使高锰酸钾全部分解,最终仍会有固体物质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剩余固体质量不行能为0,A 错误;向肯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的PH 应是由小变大的过程, B 错误;肯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溶液中硝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直至达到饱和后不变,C 正确;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最终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相等,但消耗碳酸镁质量比氧化镁多,故 D 错;答案为 C;26以下曲线图与试验事实相一样的是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解析】想肯定体积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 错; t下向肯定饱和氯化钠溶HCl 溶液中加 NaOH ,溶液的 PH 应当是由小变大,液中加入蔗糖溶液,并不影响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化钡溶液,一开头就有沉淀生成,D 错;答案为C;27将 CO 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如连续通入B 错误;向氯化铜和硫酸混合液中加入氢氧 CO 2,白色沉淀将完全溶解;其反应方程式为 CaOH 2+CO2=CaCO3 +H2O CaCO3+CO 2+H2O=CaHCO 32 当 CO2 连续不断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沉淀质量的变化符合以下图象中的【解析】当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先发生反应Ca(OH ) 2+CO 2 CaCO3 +H2O;使沉淀不断增加,当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消逝后,二氧化碳会与生成的碳酸钙反应,使沉淀溶解,答案为 C;28已知 AlOH 3沉淀可溶解于 NaOH 溶液中; 向肯定量 AlCl 3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 以下图示中,能大致表示加入的 NaOH 的质量( x 轴)和生成的沉淀的质量(y 轴)关系的是【解析】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当 NaOH 溶液加到肯定量时,白色沉淀逐步削减,直到全部溶解Al (OH ) 3 溶于 NaOH 溶液的反应式为 Al ( OH ) 3+NaOH NaAlO 2+2H 2O;由AlCl 3+3NaOH Al ( OH) 3 +3NaCl知方程式中 NaOH 和 Al ( OH)3 化学计量数比为 3:1,由 Al (OH )3+NaOH NaAlO 2+2H 2O,知 NaOH 和 Al (OH ) 3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1:1;推断出图象 C 表达精确;答案为 C;29.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适量的镁粉后生成的 MgCl 2 在溶液中呈中性,发生的有关变化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符合下图中的【解析】稀盐酸和镁反应的过程中,酸性减弱,pH 上升,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显中性,pH 等于 7,不能超过7,故 A 选项错误;镁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氢气,当反应停止后,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大,故B 选项正确;稀盐酸简单导电,生成的氯化镁溶液也简单导电,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才能几乎不变,故名师归纳总结 C 选项错误;镁和稀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质量增大,故D 选项错误;答案为B;第 8 页,共 8 页- - - - - - -